李紅柳
(沈陽市皇姑區(qū)中心醫(yī)院,遼寧 沈陽110036)
腦卒中主要由于腦部缺血或出血性損傷所致,具有高發(fā)病率、高致殘率及高病死率的特點[1]。腦卒中患者發(fā)病后常留有許多后遺癥,其康復速度緩慢,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質(zhì)量,需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法改善預后。為了觀察針灸聯(lián)合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后遺癥的臨床效果,筆者特作此次研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隨機選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腦卒中后遺癥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將這92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n)和對照組(n)兩組(n=46)。觀察組中,男性23例,女性23例;平均(62.45±2.14)歲,病程(8.1±3.6)個月;對照組中,男性24例,女性22例;平均(63.02±2.19)歲,病程(8.2±3.7)個月。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和排除標準。入選標準:病情均趨于穩(wěn)定;均符合腦卒中后遺癥的診斷;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意識障礙患者;伴有心、肺功能異常的患者。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康復訓練治療,包括在不引起患者疼痛的情況下,對患者上、下肢關(guān)節(jié)實施屈曲、拉伸訓練,幫助患側(cè)肢體進行被動活動,指導患者坐姿正確,全身放松,進行身體左右旋轉(zhuǎn)、左右前傾訓練,活動強度適患者病情逐漸增加;以口令、卡片等模式訓練患者唇舌發(fā)音和呼吸,協(xié)助患者進行吃飯、穿衣等日?;顒樱憻捇贾`活性,協(xié)助患者臥床時保持良好體位,幫助患者擦拭、拍背、按摩、翻身等。訓練治療每天1次,每次30~60 min,1個療程時間為3周,康復訓練治療時間為2個療程。觀察組患者給予針灸聯(lián)合康復訓練治療。針灸治療方法:于患者的手三里、陽陵泉、足三里、內(nèi)關(guān)、外關(guān)、懸鐘、曲池、三陰交、百會、梁丘、合谷、膻中、命門、大椎等穴位,以補虛瀉實原則在每個穴位施針,留針時間30分鐘,每次治療15 min。伴語言功能障礙的患者加施針于廉泉和啞門穴(不留針),伴口眼歪斜的患者加施針于頰車和地倉穴,吞咽困難患者加施針于啞門和水溝穴,出現(xiàn)肢體痙攣的患者加施針于附陽、照海及中脈穴。3周為1個療程,針灸治療2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①根據(jù)NIHSS評分表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狀況,評分范圍為0~42分,分值越高,表明神經(jīng)功能受損越嚴重;采取ADL評量表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總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功能損害越輕[2]。②根據(jù)兩組患者治療后癥狀改善情況評定其臨床療效,康復為后遺癥基本消失,檢查指標恢復正常;有效為后遺癥明顯減輕,檢查指標有所好轉(zhuǎn);無效為后遺癥無明顯變化或加重[3]。③采用GQOLI-74量表評定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zhì)量,評定維度分為物質(zhì)功能、心理功能、軀體功能和社會功能等,每項滿分為100分,其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越高[4]。
1.5 統(tǒng)計學方法:根據(jù)SPSS18.0軟件系統(tǒng),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和分析,本文采用的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均以(±s)表示,作t檢驗;計數(shù)資料數(shù)據(jù)均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明對比具有顯著差異性,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NIHSS和ADL評分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前NIHSS和ADL評分無顯著差異性(P>0.05);經(jīng)治療,觀察組NIHSS和ADL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具體如下:觀察組患者治療前NIHSS、ADL評分為(8.6±2.3)分、(46.2±12.4)分,治療后NIHSS、ADL評分為(3.4±1.1)分、(62.4±12.6)分。對照組患者治療前NIHSS、ADL評分為(8.6±2.5)分、(46.3±12.2)分,治療后NIHSS、ADL評分為(5.6±2.1)分、(54.5±12.3)分。
2.2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治療后,觀察組患者中,康復23例,占50.00%;有效19例,占41.30%;無效4例,占8.7%;臨床總有效率91.30%。對照組患者中,康復10例,占21.74%;有效14例,占30.43%;無效22例,占47.83%;臨床總有效率52.17%(χ2=17.317,P<0.05)。經(jīng)治療,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觀察組患者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物質(zhì)功能和社會功能評分分別為(82.6±2.0)分、(83.2±2.3)分、(83.1±2.3)分、(82.1±2.2)分。對照組患者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物質(zhì)功能和社會功能評分分別為(72.4±2.0)分、(71.2±2.2)分、(71.4±2.1)分、(71.0±2.1)分。(t=23.301,26.005,24.032,24.753;P<0.05)。經(jīng)治療,觀察組患者日常生活質(zhì)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腦卒中患者發(fā)病后常遺留一系列后遺癥,如言語障礙、認知障礙、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5]。早期康復訓練是治療患者后遺癥的常見療法,隨著醫(yī)學不斷進步,對腦卒中后遺癥療法的研究也在日漸增多,中醫(yī)學針灸療法顯示出其獨特的優(yōu)勢[6]。由上述研究可知,實施針灸聯(lián)合康復訓練治療后,患者的語言功能提高,認知障礙減少,疼痛顯著緩解,肢體活動度增加,康復速度明顯加快,日常生活能力有效提高。觀察組患者臨床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NIHSS和ADL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給予腦卒中后遺癥患者針灸聯(lián)合康復訓練治療,療效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