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 周穎
慢性蕁麻疹(CU)是一種臨床常見疾病, 是指由各種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皮膚、血管、黏膜暫時性炎性充血以及組織水腫, 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軀干、四肢或面部不定時發(fā)生斑塊和風團。目前其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 其病情反復, 發(fā)作次數(shù)可為數(shù)日一次, 也可能是一日數(shù)次, 給患者的生活質量帶來了較為嚴重的影響[1]。隨著近年來中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合當歸飲子加減在慢性蕁麻疹的臨床治療中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本次研究旨在探討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合當歸飲子加減治療慢性蕁麻疹的臨床效果, 現(xiàn)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76例慢性蕁麻疹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jù)治療藥物的不同將其分成西藥組與中藥組, 各38例。其中西藥組男18例, 女20例, 年齡18~65歲, 平均年齡(38.25±9.27)歲;病程2個月~4年, 平均病程(1.04±1.51)年。中藥組男17例, 女21例;年齡17~66歲, 平均年齡(39.39±8.14)歲;病程2個月~3年,平均病程(1.02±1.43)年。本次研究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慢性蕁麻疹診斷標準者;②病程>6周者;③對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參加者。排除標準:1個月內接受過免疫調節(jié)藥物以及糖皮質激素治療者;②由物理刺激或皮膚劃痕引起的蕁麻疹患者;④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以及重要臟器功能障礙的患者;⑤對左西替利嗪過敏的患者。
1.3 方法
1.3.1 西藥組 給予患者口服鹽酸左西替利嗪片(福安藥業(yè)集團寧波天衡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60676)治療,5 mg/次, 1次/d, 4周為1個療程。
1.3.2 中藥組 給予患者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合當歸飲子加減治療, 處方組成:何首烏藤15 g、桑白皮15 g、白蒺藜15 g、連翹15 g、生地黃15 g、茯苓皮15 g、地骨皮15 g、麻黃5 g、赤小豆30 g、黃芪10 g、防風10 g、當歸10 g、大青葉10 g、赤芍10 g、炒白術10 g、蟬蛻10 g、炒梔子10 g、扁豆衣10 g、川芎6 g。辨證加減:濕熱者加地膚子10 g、苦參5 g、白鮮皮3 g;瘙癢難耐者加烏梢蛇15 g、徐長卿10 g;脾虛濕蘊者加薏苡仁20 g、黨參5 g;煩躁易怒者加夜交藤15 g、酸棗仁10 g。水煎取汁300 ml, 分早晚2次服用, 1劑/d, 持續(xù)服用 4 周[2]。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以及復發(fā)情況。蕁麻疹癥狀評分標準[3]:按照0~3級標準對患者蕁麻疹癥狀進行評分, 具體如下。①瘙癢:0分為無瘙癢;1分為輕度瘙癢, 不會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2分為中度瘙癢, 可忍受, 但對生活和工作有一定影響;3分為重度瘙癢, 不可忍受, 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睡眠。②風團數(shù)量:0分為五風團;1分為1~6個風團;2分為7~12個風團;3分為風團數(shù)目>12個。③風團直徑:0分為無風團;1分為直徑0~1.5 cm;2分為直徑1.5~2.5 cm, 3分為直徑>2.5 cm。分別于治療前后對患者癥狀總積分進行詳細統(tǒng)計, 并按照以下公式計算癥狀積分下降指數(shù)(SSRI), SSRI=(治療前總積分-治療后總積分)/治療前總積分×100%。療效判定標準:SSRI≥90%為痊愈;60%≤SSRI<90%為顯效;20%≤SSRI<60%為有效;SSRI<20%為無效??傆行?(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同時詳細記錄兩組治療期間發(fā)生的嗜睡、口干、大便微溏等不良反應。治療結束后對患者進行為期4個月的隨訪, 統(tǒng)計兩組復發(fā)情況。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中藥組痊愈18例、顯效9例、有效8例、無效3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2.11%(35/38);西藥組痊愈9例、顯效10例、有效9例、無效10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73.68%(28/38);中藥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西藥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547,p<0.05)。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 中藥組發(fā)生嗜睡0例、口干1例、大便微溏1例,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26%(2/38),西藥組發(fā)生嗜睡2例、口干3例、大便微溏3例,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1.05%(8/38)。中藥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西藥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45,p<0.05)。
2.3 兩組復發(fā)情況對比 中藥組復發(fā)率為7.89%(3/38), 對照組復發(fā)率為10.53%(4/38), 兩組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57, P>0.05)。
慢性蕁麻疹是一種變態(tài)反應性皮膚疾病, 其發(fā)病原因較為復雜, 通常是由白三烯、組胺、花生四烯酸代謝物以及激肽等炎癥遞質共同參與而引起的小血管和皮膚黏膜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高, 進而引發(fā)局部性真皮水腫[4-6]。慢性蕁麻疹發(fā)病部位不固定, 伴有瘙癢, 且會反復發(fā)作, 嚴重影響著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西藥進行治療, 但治療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且存在一定不良反應, 因而需要找出一種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慢性蕁麻疹在中醫(yī)學上被歸為“癮疹”范疇, 該病久病不愈導致陰血損耗, 血虛而生風, 濕邪入侵進而導致皮膚水腫, 其病因主要在于氣血不足[7]。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組方中的麻黃能宣發(fā)肺氣、透邪外出;連翹則能疏散風熱、清熱解毒;赤小豆則能清熱利濕;桑白皮既能助麻黃宣肺解表, 又能助赤小豆利濕;炙甘草與大棗則能健脾調中。而當歸飲子組方中的白蒺藜、防風等藥能止癢祛風;生地黃、川芎、當歸、赤芍等藥能養(yǎng)血活血;黃芪能益氣固表;何首烏能益精血、養(yǎng)肝腎;甘草能調和諸藥[8-10]。兩方合用共同發(fā)揮益氣活血、健脾利濕、益衛(wèi)固表、清熱解毒、祛風化濕等功效;同時根據(jù)患者實際癥狀靈活加減運用, 實現(xiàn)對癥下藥、標本兼治的目的, 從而有效緩解患者癥狀, 提高其生活質量。此外,該方相比起西藥而言, 基本無不良反應, 具有較高的用藥安全性。本研究中, 兩組治療結束后1個月慢性蕁麻疹復發(fā)率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57, P>0.05);而中藥組治療總有效率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明顯優(yōu)于西藥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作者認為這與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合當歸飲子加減具有良好的健脾利濕、益氣活血、清熱解毒等功效以及基本無不良反應等特點有關。
綜上所述, 在慢性蕁麻疹患者的治療中應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合當歸飲子加減治療, 不僅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癥狀,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且其安全性較高,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