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芹
(青島市中心血站,山東 青島 266071)
無償獻血是醫(yī)院臨床用血的主要來源,用于患者緊急情況輸血使用,挽救患者的生命[1]。輸血過程中容易感染艾滋病、丙肝等傳染性疾病,因此強化血液檢查,保證血液安全是血站的重要工作。本研究對血站無償獻血者體檢不合格的原因進行了探討,詳見下文。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平度愛心獻血屋和采血車進行無償獻血者的獻血記錄,獻血者年齡在18~55周歲,55周歲前多次獻血且無獻血不良反應者,可延長至60周歲。
1.2 方法:獻血者來到愛心獻血屋和獻血車,先進行體格檢查及血液初篩,采手指末梢血進行快速檢測,初篩合格后再進行采血,采血后留取血樣送回檢驗科進行復檢,檢測項目主要包括ABO血型正反定型、RH血型、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ALT(丙氨酸轉(zhuǎn)氨酶)、抗-HIV(艾滋病病毒抗體)、抗-TP(梅毒螺旋體抗體)、抗-HCV(丙型肝炎病毒抗體),只有全部檢測合格后才會用于臨床。
1.3 統(tǒng)計學方法:SPSS19.0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檢驗標準以P<0.05為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9350 例獻血者經(jīng)平度愛心獻血屋和采血車工作人員進行體檢后,淘汰813例,其中血壓淘汰141例,ALT淘汰468例,其他原因淘汰204例。初篩合格后實際采血8537人次,檢驗科復檢的檢驗合格8458人次,不合格79人次,不合格率0.93%。其中ALT 16人,HBsAg 13人,抗-HCV 20人,SYP 17人,抗-HIV 4人,其他9人。
無償獻血可以保證在出現(xiàn)緊急事故時醫(yī)院用血的正常供應,挽救患者的生命[2-5]。目前在醫(yī)學上沒有可以任何可以替代人類血液的藥物出現(xiàn),因此血液在臨床中是一種非常寶貴的資源[3]。輸血過程中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敗血癥等傳染性疾病,因此加強獻血者的血液檢查是至關(guān)重要的環(huán)節(jié)[6-8]。因此對血站無償獻血者體檢結(jié)果不合格原因進行深入分析,在保證血液質(zhì)量的同時,還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改進,對無償獻血者的健康問題有一定的預警作用[9-11]。
在此次研究中,對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平度愛心獻血屋進行無償獻血的獻血者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說明檢驗不合格是獻血者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對檢驗不合格的獻血者相關(guān)指標進行深入分析發(fā)現(xiàn),其中影響因素包括病史、血壓、ALT陽性、HBsAg陽性、梅毒以及HCV抗體等[12]。此外,大部分無償獻血者對獻血的相關(guān)知識了解較少,對可能會導致獻血者體檢不合格的原因也不是很了解,還有一些獻血者在初次獻血時難免會產(chǎn)生一定的恐懼心理,導致血壓升高的現(xiàn)象。這些也可能是導致獻血者體檢不合格的原因,所以應該營造一個相對較輕松的獻血環(huán)境,避免其他因素造成獻血者體檢不合格。獻血時體檢醫(yī)師是無償獻血者首先接觸的人,體檢醫(yī)師不僅需要擔任獻血的宣傳工作,還要負責健康咨詢和處理不良反應等工作,因此需要體檢醫(yī)師有著敬業(yè)精神的同時,嚴格仔細把控好每一個流程,并對獻血者進行適當?shù)男睦戆矒帷4送庠谘緦ρ哼M行檢查時,應加強對儀器準確度、靈敏度,保證血液檢驗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應該強化血站體檢人員的專業(yè)技能,提升其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保證體檢工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綜上所述,深入分析血站無償獻血體檢結(jié)果不合格的原因,加強血液檢驗準確度,嚴格篩查,保障臨床用血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