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軍
【摘 要】一句“向雷鋒同志學習”的口號,一首《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歌曲在全國家喻戶曉,成為大多數(shù)人記憶力無法抹去的符號……雷鋒永遠不是一個美麗的傳說,雷鋒的精神永不褪色,雷鋒精神不光是中國人民,也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雷鋒精神一直沒有隨時光的流逝而褪色,也沒因世事的變遷而消失,反而在實踐中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成了新時代精神文明的同義詞,具有穿越國界、時空的永恒魅力,感動著這個世界。我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更有責任和義務去培養(yǎng)一批批小雷鋒,在學校的領導下,雷鋒精神精神會在我們的校園開花結果,永放光芒!
【關鍵詞】追憶雷鋒;雷鋒事跡;雷鋒精神;當代雷鋒;永放光芒
引言
雷鋒,解放前是一名孤兒。解放后,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入學讀書。參加工作后,多次當選為勞動模范。1960年參軍,兩年多的時間里,立功三次,還被評為模范共青團員和節(jié)約標兵。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職。1963年初,他的優(yōu)秀事跡公開報道。1963年3月2日,《中國青年》雜志首先刊登了毛澤東“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
雷鋒原名雷正興,中國湖南人,1940年12月18日出生,當時正處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熱之中;雷鋒在不滿七歲時就成了孤兒。鄰居家的六叔奶奶收養(yǎng)了他。1950年,雷鋒當了兒童團團長,積極參加土改,1954年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1957年加入共青團,1958年,雷鋒曾帶領伙伴們冒雨奮戰(zhàn)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損失,當時的《遼陽日報》報道了這一事跡。在鞍山和焦化廠工作期間,他曾3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5次被評為標兵,18次被評為紅旗手,并榮獲“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的光榮稱號。
1959年12月征兵開始,雷鋒參軍入伍,參加人民解放軍后,編入工程兵某部運輸連四班,他努力鉆研技術,后任班長;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要是對人民有利的事,他都心甘情愿地去做;他曾多次立功,被評為節(jié)約標兵和模范共青團員,1960年11月入黨,并被選為撫順市人民代表。1962年雷鋒因指揮卡車轉彎,被倒下的木桿砸在左太陽穴,雷鋒同志因公犧牲,年僅22歲。
追憶雷鋒感人事跡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為人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服務中去?!崩卒h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p>
有一次,雷鋒外出,在沈陽車站乘車,出檢票口的時候,雷鋒發(fā)現(xiàn)一個背著小孩兒的中年婦女,把車票和錢都丟了。雷鋒連忙用自己的津貼費給大嫂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
一次,雷鋒從安東回來,看見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大娘,拄著棍,背了個大包袱,很吃力地一步步地邁著,立刻把大包袱接過來,用手扶著老人說:“走,大娘,我送您到撫順?!崩卒h說到做到,到了撫順,又背起老人的包袱,攙扶著老大娘用地圖找了兩個多小時,才找到老人的兒子。母子一再感謝雷鋒。雷鋒卻說:“謝什么啊,這是我應該做的。”
雷鋒精神是一股源遠流長的精神力量,早已跨越了時代的界限,超越了國界和疆域,全世界的人民在不同的國度用不同語言讀著他的故事,在不同的崗位懷著同樣的真誠學著他的精神。美國人說:“雷鋒屬于世界。”巴西人說:“雷鋒應是精神領袖?!比毡救苏f:“要像雷鋒那樣生活。”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更有理由讓這種偉大、崇高、流傳世界的精神世代相傳下去。
當代“雷鋒精神”
孫茂芳,40多年來,針對困難老人,主動開展包戶服務,先后贍養(yǎng)照顧了18位孤殘老人,為其中的8位老人養(yǎng)老送終,幫助11位殘疾人走向幸福。他還從家庭助困金中拿出39萬元資助38位失學兒童和特困家庭,使他們實現(xiàn)了上學、就業(yè)、成家生子的夢想。老百姓親切地稱他為“京城活雷鋒”。
郭明義多次為孩子組織捐款,給孩子帶去了雪中送炭般的溫暖。在20年里,不僅捐出了一半以上的工資,還無償獻血總計6萬毫升,相當于自身總血量的10倍,他的血液流動到無數(shù)需要的人的血管里。推選委員王振耀說,長期奉獻不計報酬,于普通崗位拓展慈善,的確是當代雷鋒。
叢飛是一名歌者,一位被確診為胃癌的患者,他8年間義演300多場次,義務服務時間加起來超過3600多個小時。10年來傾其所有,累計捐款捐物300多萬元,資助失學兒童和殘疾人超過150人,自己卻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貸。
雷鋒給我們留下了一顆善良的愛心,一雙樂于助人的雙手。在雷鋒精神的召喚激勵下,祖國大地涌現(xiàn)了許許多多的活雷鋒,雷鋒精神遍地開花,大放光芒。
弘揚“雷鋒精神”
習近平主席指出,雷鋒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最好寫照。踏著雷鋒的足跡,像雷鋒那樣,用平凡的生命,有限的生命,在別人心中孕育出美麗、愛的感動。我是十里鋪小學的一名人民教師,我一直堅持用雷鋒精神教育學生,全方位開展德育工作,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培養(yǎng)了一批批小雷鋒,并把雷鋒助人為樂的精神帶到社會各個崗位。
“驛路梨花處處開,雷鋒精神代代傳。我愿做一縷陽光,照亮一片黑暗;我愿做一滴水,滋潤一寸土地;我愿做一粒糧食,哺育有用的生命;我愿做一顆最小的“螺絲釘”,永遠堅守崗位!我愿做一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讓雷鋒精神在十里鋪小學的校園里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讓雷鋒精神永放光芒!
【參考文獻】
[1]汪茵.雷鋒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紀念毛澤東“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50周年[J].浙江青年專修學院學報,2013.31(02):7-9
[2]欒冬梅.學習雷鋒精神 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1(S5):15-16
[3]楊寶山.學習雷鋒精神如何常態(tài)化[J].中國德育,2012.7(12):74
[4]張又俠,褚益民.讓雷鋒精神永遠煥發(fā)時代光彩——學習雷鋒生前所在團先進事跡[J].求是,2012,(06):16-18
[5]陳瑛.同心同德 共建中華——學習雷鋒精神[J].倫理學研究,2012(02):7-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