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樹堂
我們小區(qū)有個女子騎行隊,七八位中年女士,自愿組織在一起,每天早五點出發(fā)騎行一小時,風(fēng)雨無阻,寒暑不避,身體矯健,興致盎然,每每看到她們飛掠的身影,不由心生羨慕。她們中有一位是我同事,那天偶遇,我打招呼:“回來啦,每天起這么早,夠辛苦的!”她說:“辛苦點兒好,健康快樂??蓜e學(xué)我家那位,每天睡到八九點不叫不起。他倒不辛苦,渾身是病,都是懶惰惹的禍!”
聽我同事說她的丈夫,忽想起我的老鄰居張師傅,那才真是一個懶人。他當初是一家國營廠工人,工作清閑他卻嫌累,那年工廠不景氣,他成了第一批裁員對象,下崗工人多,國家出臺一些優(yōu)惠政策鼓勵再就業(yè),如果不失時機地干點什么,肯定會有所成就??伤裁炊紱]干,就靠下崗時工廠給的那點錢聊以度日。過了60歲,申請了最低生活補助,他就更不出門了,里里外外都靠老妻一人干,有時需要他去菜市場或超市買些生活必需品,他都懶得出門。他每天干什么?睡覺、吃飯、吸煙、酗酒,有時還邀朋友來打麻將。家務(wù)、衛(wèi)生你得搞搞吧,他也不干,廢品破爛成堆,衣服被褥滿床,屋里整天煙霧繚繞,臭味刺鼻。氣得妻子說:“你就在垃圾堆里過吧,我到閨女家去?。 边@樣稀里糊涂過了幾年,不到70歲就因肺癌去世。
宋代詩詞大家蘇軾就曾寫過兩個懶漢言“志”的短文,一個說:“我生平不足,唯飯與睡耳,他日得志,當飽吃飯便睡,睡了又吃飯?!绷硪粋€說:“我則異于是,當吃了又吃,何暇復(fù)睡耶!”可見,懶惰之人自古有之,他們的共性不外乎:愛吃、好睡、怕苦、嫌累、隨性而為。當然,像我鄰居那樣的懶人,世所罕見。不過,有的老人退休后,整天宅在家里,不愿出門下樓,有的坐在路邊觀街景打發(fā)時光者,倒時有所見。我們常說,生命在于運動。人到老年,肌膚臟器漸趨老化,更需要通過運動保持其活力,延緩衰老。所以,老年健身養(yǎng)生最忌懶惰。
細究懶惰之老人,他們首先是思想懶:對過去懶得回想,對未來沒有夢想,別人的事他不考慮,就連柴米油鹽過日子的事兒,他都不走腦子,更別說讀書看報學(xué)點兒技藝了。后果是大腦不用會“生銹”,誘發(fā)老年癡呆癥;再者是行動懶:好吃貪睡,身體發(fā)福,體檢“三高”,懶得走動,怕去公園參加健身活動出力流汗,更不想外出旅游,那要爬山涉水奮力趕路;最后一條是活得懶:如今趕上好世道,大多數(shù)人都感到活著美好,人生快樂。而失去信念憧憬的懶人,則覺得百無聊賴,活著沒勁。
一位西方學(xué)者說:“懶惰是一種毒藥,它既毒害人們的肉體,也毒害人們的心靈?!钡咐夏昱笥褌兦诳炱饋?,與懶惰訣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