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石
提要: 宋代等級安排的基本理念,是在優(yōu)先保證務(wù)實性的前提之下,最大限度地維繫官僚集團內(nèi)部的穩(wěn)定、協(xié)調(diào),以達到鞏固統(tǒng)治秩序的目的。班位,是彰顯官員身份、排定等級的重要工具之一。北宋前期,以無權(quán)責的本官爲班位的“衡量基準”,根據(jù)不同的等級羣體“官與差遣分離”程度的不同,采用“分層”的安排模式;元豐改制期間,等級結(jié)構(gòu)發(fā)生了改變,以注入職掌的職事官爲“重心”,此時,影響班位高下的“基準項”與“優(yōu)先項”二者走向了合一,班位安排的繁瑣程度也隨之降低。元祐以後,爲了使君主控御臣下的手段更加多元,避免頻繁的等級下調(diào)對朝臣構(gòu)成較大的心理衝擊,資序、貼職、“二府舊臣”、“曾任侍從”等要素再次介入到等級安排之中,這也使排班的原則産生了一些新的變化。
關(guān)鍵詞:班位 文官 身份等級 元豐改制
班位,是文武百官在朝堂上的相對位置,又稱朝位、朝班、班序。作爲一種重要的等級安排手段,班位能夠在以宮殿爲主要場所的多種場合之下,集中地展示官僚羣體的身份、權(quán)力與地位。事實上,官員序位排班的做法,每一朝代都存在,但宋代的排班方式卻頗爲?yīng)毺兀霈F(xiàn)了突破類別與層級界限、對各類官職進行混合排序的雜壓、合班制度。而更重要的是,經(jīng)過元豐改制,在寄祿品階恢復(fù)效用、職事官系統(tǒng)重新注入職掌以後,雜壓與“合班之制”依然持續(xù)地行用,其時,借助雜壓來搭建各類官職之間等級聯(lián)繫的情形更爲普遍,*舉例來説,元豐以後,實有職掌的職事官可以借助雜壓,與寄祿官之中的各個等級層次建立更爲直接的聯(lián)繫。運用雜壓進行排序的場合也趨於多元化。*如內(nèi)宴座次、集議座次、經(jīng)筵講讀位次、朝臣上下馬次序、朝服等級等。那麼,爲何會如此?
推究其原因,雜壓制度的出現(xiàn),與宋代官員“復(fù)合性”的身份構(gòu)成方式密切相關(guān)。以文官爲例,本官、職名、差遣(元豐後爲職事官、寄祿官、貼職)等多個序列共同承擔標誌著身份的作用,致使實際職任不斷向品秩體系“滲透”,二者糅合在一個“統(tǒng)一體”之內(nèi),不再是平行分立。換言之,雜壓沒有被廢罷,根源於元豐時期的官制改革,重點釐正的是設(shè)官分職之中官失其守、名實不符的弊病,改革沒有從根本上消除官與差遣的分離,*鄧小南先生指出,元豐官制改革雖然“改變了官與差遣的分離形式,卻未能從根本上消除官與差遣的分離”,參見鄧小南《宋代文官選任制度諸層面》,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頁26—27。也未能夠改變宋代官員身份要素“一體多元”的發(fā)展趨向。
班位制度研究是宋代官制研究中一個相對薄弱的環(huán)節(jié),*既有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閻步克《品位與職位》,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中國古代官階制度引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龔延明《宋代官制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李昌憲《略論北宋前期官制中的比品與序班》,《中山大學學報》2010年第6期;《宋朝官品令與合班之制復(fù)原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陳文龍《北宋本官形成述論——唐後期至北宋前期官僚品位結(jié)構(gòu)研究》第三章,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宋代班位研究的重點與難點在於釐清排班的原則。鑑於此,本文嘗試結(jié)合元豐改制期間等級結(jié)構(gòu)的變化、合班之制的重組,以及元祐以後的局部調(diào)整,初步討論北宋後期排定文官班位的主要原則。*本文所討論的文官羣體,以中央官員爲主體。
與熙寧變法時期的情形有所不同,元豐年間,政事的主導(dǎo)者已轉(zhuǎn)換爲神宗皇帝本人。這一時期由神宗主持的官制改革,表面上來看,似乎是在向唐代前期的制度“回歸”,但實際上,從等級安排的角度觀察,改革是在承襲北宋前期制度(“復(fù)合性”的身份等級——宰執(zhí)·侍從·庶官*“宰執(zhí)”,以二府成員爲主,宰執(zhí)的身份主要由差遣職任得以體現(xiàn)?!笆虖摹保巧矸菖c職任“不完全契合”的等級羣體,北宋前期,侍從官的範疇由本官、職名、差遣三個序列共同界定。侍從官以下屬於“庶官”的範疇。)的基礎(chǔ)之上,有選擇性地恢復(fù)唐代舊制(以職事官序列爲重心)。
北宋前期,文官的班位安排是以無權(quán)責的本官爲衡量“基準項”,在此基礎(chǔ)之上,有選擇性地疊加一系列與職任相關(guān)的“插入項”,*基準項,即相對恒定的基礎(chǔ)標準。插入項,即靈活多變的附加因素。決定班位的“優(yōu)先項”並不十分穩(wěn)定,需要在相互疊加的多重因素之中權(quán)衡、取捨。*涉及北宋前期文官羣體的排班原則,可參見拙文《分層安排: 北宋元豐改制前文官班位初探》,《中國史研究》2018年第2期。元豐以後,這一局面發(fā)生了改變,實有職掌的職事官序列成爲班位的“衡量基準”,相應(yīng)地,在原有“本官階”基礎(chǔ)上、由散官稱謂改造而成的寄祿官,貼職、資序,以及作爲身份標誌的“二府舊臣”、“曾任侍從”等一系列要素,則演變爲“插入項”,“優(yōu)先項”的選擇不具有唯一性,仍然需要權(quán)衡、取捨。不過,與北宋前期的安排模式相比,此時的變化主要體現(xiàn)在: 階官與實職的功能發(fā)生了一定的改變,概言之,恢復(fù)職掌的職事官一個序列,承擔起了元豐以前作爲“基準項”的本官與時常充當著“優(yōu)先項”的差遣“雙重”角色,致使影響班位高下的“基準項”與“優(yōu)先項”二者由分離走向了合一。
事實上,這種結(jié)構(gòu)上的調(diào)整,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宰執(zhí)、侍從、*元豐以後,侍從官的範圍改變爲由職事官、貼職、寄祿官三個序列共同界定,包括職事官諫議大夫或權(quán)侍郎以上、職名待制以上及寄祿官太中大夫以上官員。參見張禕《宋代侍從官的範圍及其相關(guān)概念》,《國學研究》第34卷,頁83—107。庶官三個等級羣體之中職任對於個人待遇決定作用的影響程度。具體來説,北宋前期“等級層次越高,差遣作用越是顯著,等級層次越低,本官作用越是突出”的“兩極分化”局面,逐漸轉(zhuǎn)變爲“優(yōu)先項”相對集中在職事官一個序列之上,所以,等級安排以職事爲“重心”的趨勢更加明顯。也正是在“優(yōu)先項”相對穩(wěn)定的前提之下,元豐以後班位制度的複雜、繁瑣程度要大爲降低。不過,有必要指出的是,“基準項”與“優(yōu)先項”的合一趨向以及“優(yōu)先項”的相對穩(wěn)定,並不意味著真正回歸到了唐代舊制,因爲在宋代官員“一體多元”的身份要素之中,一系列“插入項”的存在,即決定著作爲“基準項”的職事官終究只是影響班位的諸多因素之一。
在這一背景之下,與排班安排緊密相關(guān)的“合班之制”的組合方式也發(fā)生了一定的改變。從本質(zhì)上來看,宋代的“合班之制”是一種對身份等級的排序,所排定的是能夠標誌身份、參與排班的各類官職在等級秩序中的相對地位,以此作爲衡量班位高下的基本依據(jù)。北宋前期,“合班之制”的形成原則,是以無權(quán)責的本官階爲“基準項”,其後,通過參比本官的相對位次,將待制以上職名、部分差遣、武階官、環(huán)衛(wèi)官、伎術(shù)官、班官等官職逐一插入,順次相壓。但在元豐之後,“合班之制”的組合方式,改變爲以實有職掌的職事官(省臺寺監(jiān))爲基礎(chǔ),並將參與排班的寄祿官、貼職、*需要指出的是,元豐以前,館職不在雜壓的範圍之內(nèi),至徽宗政和六年,修撰、直閣開始納入雜壓。《宋會要輯稿》儀制三之四四,北京,中華書局影印,1957年,頁1893下。武階官、環(huán)衛(wèi)官、伎術(shù)官等官職依次插入,從而扭轉(zhuǎn)了北宋前期的排序方式。於此之後,納入“合班之制”的各類官職中,實際職任占據(jù)的比重明顯增大。李昌憲先生曾指出,元豐以後,合班制度中重視實際職任的精神並未改變,仍然不單純以品秩確定官位的高下,而是以緊要官壓閒散官。*參見李昌憲《宋朝官品令與合班之制復(fù)原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頁3。這一論斷確有道理。不過,不可忽略的一點是,原本抽離職事的“重心序列”——職事官(本官)重新注入了職掌,致使在進行等級安排時,職任發(fā)揮著比以往更爲關(guān)鍵的作用,因而,合班制度之中重視實際職任的精神,在官制改革以後要體現(xiàn)得更爲顯著、充分。
另一方面,即使在官品恢復(fù)效用以後,對各類官職進行混合排序的“合班之制”也持續(xù)存在,以上兩套等級排序的方式,側(cè)重點各有不同。官品主要是在一個縱列之內(nèi)進行高下的排序,與之相對,雜壓能夠跨越多個序列,突破類別與層級,*例如,現(xiàn)有A、B兩類官職,“官品”若是統(tǒng)一排爲: 一品A、一品B、二品A、二品B,“雜壓”則可以衝破品級與類別,將其混排爲: 二品B、一品A、一品B、二品A。另一方面,“官品”與“雜壓”所囊括的官職範圍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根據(jù)慶元合班之制,爵入品而不入雜壓;閤職、六院官入雜壓而不入品。更直接地在階官與職任之間搭建等級聯(lián)繫。以南宋中期編修的《慶元條法事類》卷四《職制門一》所載“官品”、“雜壓”爲例,職事官、寄祿官、貼職三個序列既納入了官品,也納入了雜壓。但是,在“合班之制”中,職事官的排序原則卻突破了官品的限制,品級偏低的中書·門下兩省官、尚書省官一般會壓在品級較高的寺監(jiān)官之上,*在慶元合班之制中,職事官以兩省官、尚書省官壓寺監(jiān)官: a. (從四品)左右諫議大夫、權(quán)六曹侍郎在(正四品)太常卿、宗正卿、秘書監(jiān)之上;b. (從六品)尚書左右司郎中在(正六品)國子司業(yè)、少府·將作·軍器監(jiān)、都水使者之上;c. (正七品)尚書諸司員外郎在(從六品)少府·將作·軍器少監(jiān)之上。這與北宋前期本官階序中以臺省官壓諸司官*北宋前期,本官階序的構(gòu)成原則爲機構(gòu)優(yōu)先,官品次之,機構(gòu)內(nèi)部按官品順序排列,更具體地説,中書·門下兩省、御史臺及尚書省的位次要明顯高於同品諸司官,“官與品輕重不相準”。參見趙冬梅《北宋前期“官與品輕重不相準”含義試釋》,《北大史學》第11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頁219—231。的基本格局有相似之處;相應(yīng)地,寄祿官也是以品級偏低的京官壓在品級較高的選人之上;*根據(jù)慶元合班之制,寄祿官以“京官”壓“選人”: 京官(正九品)承事郎、承奉郎、(從九品)承務(wù)郎在選人(從八品)儒林郎、文林郎、從事郎、從政郎、修職郎之上。唯有貼職,其雜壓的次序與品階的高下基本保持一致。
正是受到官制改革的影響,元豐期間,文官羣體的排班原則也發(fā)生了相應(yīng)的改變。在元豐三年(1080)六月,神宗設(shè)立了“詳定官制所”,作爲制定新官制的專門機構(gòu)。同年八月,在頒布《以階易官寄祿新格》、正式實行新官制以前:
(癸巳,)詔文武官非相統(tǒng)攝而官同者,其序位以職,職同以服色,服色同以資序,資序同以改官,改官同以出身。*李燾《續(xù)資治通鑑長編》(以下簡稱《長編》)卷三〇七“元豐三年八月癸巳”條,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頁7452。
這一詔令,是推行官制改革前的一項必要準備,也是針對北宋前期班位制度的一種整理、合併,其主要目的在於整齊制度。根據(jù)當中的內(nèi)容,在職任不相統(tǒng)攝的官員範疇內(nèi),影響班位的各類要素其優(yōu)先順序爲: ① 本官、② 職名、③ 服色、④ 資序、⑤ 改官、⑥ 出身。筆者以爲,這種盡可能將“優(yōu)先項”整合到本官(原職事官)之上的安排方式,是爲了便於職事官恢復(fù)職掌以後,能夠更順利地將其發(fā)展爲承擔等級待遇的“重心序列”。
在新制全面推行之後,宋廷重新規(guī)定了執(zhí)政的排班原則。宋代的執(zhí)政官,主要包括副宰相與樞密院長貳。元豐五年(1082)二月癸酉,詔令:“知樞密院、門下中書侍郎、同知樞密院、尚書左右丞爲定班,班次以是爲差?!?《長編》卷三二三“元豐五年二月癸酉”條,頁7789。實際上,元豐改制並沒有廢除樞密院,樞密院成員的“內(nèi)職”身份也未予以改變。按照規(guī)定,樞密與其他執(zhí)政官一同排班時,通常會優(yōu)先官位的高下。其後,又對“同知樞密院事”與“尚書左右丞”的班位順序作出了調(diào)整。元豐六年(1083)七月丙辰,安燾由試戶部尚書除授同知樞密院事,*徐自明撰,王瑞來校補《宋宰輔編年錄校補》卷八,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頁503。八月辛卯,李清臣自吏部尚書拜尚書右丞,*《宋宰輔編年錄校補》卷八,頁505。兩位執(zhí)政的班位也受到了神宗皇帝的干預(yù):
官制,知樞密院與門下中書侍郎、左右丞、同知樞密院同一班,不以拜命先後,同知院常在後。因景陵酌獻立班,神宗見之,顧輔臣曰:“安燾不當在李清臣上。”自此爲定制。*莫君陳《月河所聞集》,《全宋筆記》第一編第十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頁314。
根據(jù)元豐五年的既定原則,安燾本應(yīng)在李清臣之上,然而,神宗卻不滿意這一排序方式,強行將安燾移至李清臣之下,即令尚書右丞居於同知樞密院事之上。究其原因,神宗此舉從“人”的角度著眼,優(yōu)先考慮資歷的深淺,而不再拘泥於官位的高下;由神宗親自調(diào)整過的這一順序,也逐漸成爲原則的一部分。由此可以看出,在班位的安排上,某些人事的因素也得以淩駕於制度的規(guī)定,對排序的結(jié)果産生巨大的衝擊力。
與此同時,亦涉及其他職事官的排班原則,元豐七年(1084)十月丁亥,詔曰:“應(yīng)職事官以除授先後爲序,同日除者以寄祿官?!?《長編》卷三四九“元豐七年十月丁亥”條,頁8372。元豐官制推行以後,廢罷了三館秘閣,並罷除了職事官帶職,這就意味著,職名已暫時性地退出排班的原則,加上當時規(guī)定:“除用職事官,不問資序高下,但隨階品,而加行、守、試以賦祿”,*洪邁撰,孔凡禮點?!度蔟S隨筆·四筆》卷一四《郎中用資序》,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頁800。致使職事官與寄祿官兩個序列,進一步成爲這一時期牽動班位高下的核心要素。所以,執(zhí)政以下職事官逐漸明確了以除授先後爲序,同日除授的官員,再比較寄祿官的高低。
由於等級安排的“重心”相對穩(wěn)定,優(yōu)先職事官的趨勢也比較明顯,因而在元豐期間,文官排班的原則已趨於明確。不過,在元祐以後,爲了應(yīng)對紛繁叢脞的現(xiàn)實情況,使君主控御、驅(qū)策臣下的手段更加多元,宋廷開始有意識地向北宋前期的一些做法靠攏,對官制改革的內(nèi)容進行了調(diào)整。其後,在職事官、寄祿官之外,貼職、資序、“二府舊臣”與“曾任侍從”等要素,又一次成爲影響班位的關(guān)鍵性因素,這也使神宗時已經(jīng)過整合、精簡的班位安排,呈現(xiàn)出繁瑣、細密化的發(fā)展傾向。
元豐八年(1085)三月,宋神宗趙頊去世,年幼的哲宗即位,哲宗的祖母太皇太后高氏垂簾聽政。同年五月,門下相王珪去世,這一突發(fā)性的事件,也帶動了宰執(zhí)羣體新一輪的位序變更。
神宗上僊,王珪病薨,蔡確遷左僕射,宣仁問確:“右僕射闕,誰合做?”確對曰:“以即今班序論之,即知樞密院事韓縝合做。若以祖宗故事論之,則東廳參政合做。”東廳參政,即今門下侍郎章惇也。宣仁識確語意主惇,因曰:“且只依今班序?!?《長編》卷三五六“元豐八年五月戊午”條注文引呂本中《雜説》,頁8520。
蔡確由中書相升任門下相,次相的位置出現(xiàn)了空缺,接替這一職位的可能人選主要包括知樞密院事韓縝與門下侍郎章惇二人。就班位的順序來看,知樞密院事韓縝僅次於蔡確,本當優(yōu)先,但就祖宗舊制而言,門下侍郎(參知政事)章惇理應(yīng)遷補次相,經(jīng)過考量,宣仁后並沒有遵從蔡確的意願,而是選擇了韓縝。這是權(quán)衡利弊的結(jié)果,也正揭示出朝堂之上的“班序”,不僅僅是一種身份與權(quán)力的集中展示,更是遷補宰執(zhí)之時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至少可以在必要的時候,成爲一個比較恰當?shù)慕蹇凇?/p>
元祐垂簾時期,由於政治局勢的變更,也曾對神宗元豐新制的內(nèi)容作了局部調(diào)整。元祐二年(1087)五月戊辰:
詔同知樞密院事范純?nèi)逝c尚書左、右丞理,先除授者立班在上。先是,神宗釐正官名,各有位序,以官職爲次,不以除授爲先後。於是特降新制。*《長編》卷四〇一“元祐二年五月戊辰”條,頁9767。
此時,尚書左丞、右丞分別由劉摯與王存充任。元祐元年(1086)十一月戊午,劉摯自試御史中丞除授尚書右丞,*《宋宰輔編年錄校補》卷九,頁567。二年五月丁卯,又遷爲尚書左丞,同一日,王存也自守兵部尚書除授尚書右丞。*《宋宰輔編年錄校補》卷九,頁570。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范純?nèi)蔬M入執(zhí)政行列的時間要早於劉摯、王存,元祐元年三月,范純?nèi)始从稍嚴舨可袝谕獦忻茉菏?。也就是説,三位執(zhí)政之中,官位在尚書左、右丞之下的同知樞密院事反而更爲資深。爲了有效解決這一矛盾,戊辰之日“特降新制”,將元豐時期執(zhí)政“以官職爲次”的原則調(diào)整爲“以除授爲先後”,這與北宋前期(尤其是真宗、仁宗時期)的制度*《長編》卷八八“大中祥符九年九月戊申”條:“詔自今參知政事、樞密副使、宣徽使立位,並以先後爲次。”頁2014。也頗爲接近。然而,更耐人尋味的是,由人事因素所促成的“新原則”,最終也不免爲人事因素所打破。元祐五年(1090)三月壬申:
御史中丞梁燾言:“伏見近除韓忠彥同知樞密院,蘇頌尚書左丞,續(xù)有指揮,令忠彥立班在頌之下。臣竊惑之。以官制言之,則同知樞密院在左、右丞之下;以近例言之,則同知樞密院先入者,在左、右丞之上,忠彥自合在左、右丞上。今既不依官制,又不循近例,仰惟聖意,必以頌爲耆舊,故特賜此優(yōu)禮。忠彥雖是晚輩,然進之在前;頌雖是舊人,然用之在後。竊以朝廷尚爵,宜正先後之次,今既不以先後次之,則是陛下特形重輕之意?!?《長編》卷四三九“元祐五年三月壬申”條,頁10574—10575。
根據(jù)元豐新制,同知樞密院韓忠彥官位在尚書左丞蘇頌之下,但若遵從元祐近例,則同知樞密院先除授者在尚書左丞之上,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排序結(jié)果。優(yōu)先考慮到蘇頌的舊臣身份,以及爲顯示重用蘇頌的實際意圖,宣仁后強行將除授在先的韓忠彥降至蘇頌之下,打破了“以除授爲先後”的原則。這樣的安排,也激起了朝臣們的反對,御史中丞梁燾的上奏正是此意。在此期間,蘇頌也曾推辭禮讓,希望韓忠彥的班位在上。*《蘇魏公文集》卷六九《辭免立班劄子》,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頁1044。而果不其然,元祐七年(1092)六月辛酉,蘇頌即自尚書左丞拜相(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宋宰輔編年錄校補》卷一〇,頁600?!白宰筝牭怯梗瑫r以爲異恩”。*王明清《揮麈錄·前錄》卷三,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頁23。到了徽宗崇寧元年(1102)七月,蔡京取代曾布除拜右僕射,*《宋宰輔編年錄校補》卷一一,頁700。名義上也沿用了這一故事。由此不難看出,即使是在官制改革以後,滲透在排班過程中的權(quán)力干擾仍然不能夠被徹底地排除,尤其是皇權(quán)對於宰執(zhí)班位的有意干預(yù)。
在元祐以後,伴隨著允許職事官帶職,以及“權(quán)侍郎”、“權(quán)尚書”等稱謂相繼出現(xiàn),意味著“融於一體”的職事官、寄祿官、貼職、資序共同納入到序班要素之中,班位制度的複雜性也進一步凸顯出來。元祐元年(1086)三月乙酉,詔曰:“職事官許帶職,其班序、雜壓依職事官?!?《長編》卷三七三“元祐元年三月乙酉”條,頁9038。對於貼職存在的意義,徐度在《卻掃編》之中曾有頗爲精闢的論述:
余觀元豐官制,既職事官各有雜壓,則既上者不可以復(fù)下,故自六尚書、翰林學士而除中丞,六曹侍郎而除給舍、諫議,非不美而不免爲左遷。若使帶職而爲之,則無此嫌矣?!扒皥?zhí)政入爲尚書,皆帶殿學士之類,既近於爲官擇人之義,且於人品秩無傷。*徐度《卻掃編》卷中,《全宋筆記》第三編第十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年,頁151—152。
應(yīng)該説,貼職是一種相當有效的調(diào)控手段,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賦有實職、納入等級體系的職事官序列遷轉(zhuǎn)路線的單向性、局限性(所謂“既上者不可以復(fù)下”);同時,針對身份相對特別的“前任執(zhí)政”,貼職的存在,既足以彰顯其尊崇的身份,又避免了不恰當?shù)靥岣咂淦分??!堕L編》卷四〇三“元祐二年七月癸丑”條載:
詔:“除諸行侍郎,如未歷兩省及待制以上職者,並帶‘權(quán)’字,敍班在諸行侍郎之下,雜壓在太中大夫之上,祿賜比諫議大夫,仍不賜金帶,候及二年取旨?!?《長編》卷四〇三“元祐二年七月癸丑”條,頁9801。
另據(jù)《長編》卷四一九“元祐三年閏十二月庚申”條:
置六曹尚書權(quán)官,俸賜依六曹侍郎守法,敍班在試尚書之下,雜壓在左右常侍下,滿二年取旨。*《長編》卷四一九“元祐三年閏十二月庚申”條,頁10159。
根據(jù)這兩條材料的記載,“資序”再次介入到排班原則之中,不可避免地加劇了這一時期班位安排的繁複程度。其中,資序低淺的權(quán)侍郎、權(quán)尚書,敍班、雜壓、祿賜時的參比標準各不相同。值得注意的是,“敍班”與“雜壓”是兩種原則不同的排序方式: 前者以朝參拜謁場合爲主,需要根據(jù)官員類別、職事部門等因素組合成相應(yīng)的班列;與之相對,後者是一種突破了類別與層級界限的單向排隊,更適用於一些非正式的謁見場合。*有必要指出的是,元豐改制以後直至南宋時期,運用“雜壓”進行排序的場合趨向多元化,包括: a. 品官詣尚書省六曹時上下馬的順序,《長編》卷三三九“元豐六年九月癸丑”條,頁8165;b. (元豐時)尚書省集議座次,龐元英《文昌雜錄》卷四,叢書集成初編本,頁44;c. 臺諫上殿奏對班次,楊士奇、黃淮等編《歷代名臣奏議》卷一六二《建官》(侍御史李光上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頁2117;d. (淳熙年間)常朝時文武臣僚入殿的行進次序,《容齋隨筆·五筆》卷四《近世文物之殊》,頁877;e. (紹熙年間)經(jīng)筵講讀的位次,彭龜年《止堂集》卷四《論經(jīng)筵講讀不當以官職雜壓爲序奏》,叢書集成初編本,頁59。事實上,不同於北宋前期的一點是,元豐以後資序低淺的職事官已能夠獨立決定班位,而不再需要將“優(yōu)先項”轉(zhuǎn)移到寄祿官之上,或是結(jié)合寄祿官的高下來綜合判定班位;這一轉(zhuǎn)變的出現(xiàn),恰恰是由於此時決定班位的“基準項”與“優(yōu)先項”走向了合一,且相對集中在職事官一個序列之上。
其後,南宋紹興初年,也曾針對資序低淺者的朝參立班原則,進行過深入的討論。紹興元年(1131)三月十三日,閤門言:“自來職事官差權(quán)職任高者,與寄祿官差權(quán)人趁赴朝參立班不一。欲乞今後臣僚若係得旨差權(quán)職任,朝參立班並權(quán)依正官(議)[儀],罷日依舊。侍從官已上權(quán)職任高者止立舊班。”從之。既而臣僚言:“祖宗舊制,應(yīng)在京職事官兼權(quán)他職,並止立本班。若便依閤門奏請,即郎官以下被旨權(quán)卿監(jiān)者須立卿監(jiān)班,卿監(jiān)以下被旨權(quán)侍從者須立侍從班,顯見班列之中紛然殽亂?!彼鞂嫴恍?。*《宋會要輯稿》儀制三之四六,頁1894下。
依照規(guī)定,同爲資序低淺者(結(jié)銜中帶“權(quán)”字),職事官兼權(quán)職事官與寄祿官差權(quán)職事官的立班原則存在一定的區(qū)別: 前者一般會“從本班”(正職事官);後者則是“從一高班”(權(quán)職事官、寄祿官),即忽略資序的深淺,使權(quán)官與正官的原則保持一致。閤門司之意,是令朝參立班之時,庶官以下官員,不顧及資序,權(quán)官統(tǒng)一依正官儀;相反,侍從以上官員,則不論差權(quán)職任高下,只以正官立班,突出資序的作用。但這一提議遭到了臣僚的反對,其原因主要在於,在京職事官兼權(quán)其他職任者,通常要將“優(yōu)先項”鎖定爲正職事官,由閤門提出的對侍從、庶官進行“分層安排”的方式,更容易造成庶官羣體班位安排的“紛然殽亂”。舉例來説,郎官以下(庶官)權(quán)卿監(jiān)者(庶官),立在“庶官”班,卿監(jiān)以下(庶官)權(quán)侍從官者,立在“侍從”班;從排序的結(jié)果來看,同屬於庶官,正官高者因權(quán)官較低反而要屈居於正官低者之下,權(quán)官達到侍從的官員,甚至跳出了庶官的班列,顯見權(quán)庶官與權(quán)侍從的待遇標準存在巨大差距。最後,詔旨不得不捨棄這一不甚合理的安排方式。
事實上,不只是宰執(zhí)、侍從具有標誌身份的功能,曾經(jīng)擁有過上述身份的“二府舊臣”與“曾任侍從”,也逐漸成爲了一種特定的身份標誌,納入到排班原則之中。元祐元年(1086)閏二月甲申詔:
自今觀文殿學士、資政殿大學士班序、雜壓在六曹尚書之上。資政殿學士曾任執(zhí)政官者,準此。*《長編》卷三六八“元祐元年閏二月甲申”條,頁8871。
在合班之制中,資政殿學士的位次在六曹尚書之下,*《宋史》卷一六八《職官志八》“元豐以後合班之制”,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頁3991—3996。但是,曾任執(zhí)政官的資政殿學士,則帶有了“二府舊臣”的身份,等級地位要高於一般的侍從官,故而立班、雜壓時,將其班位統(tǒng)一升至六曹尚書之上。試舉一例: 元祐五年(1090)十二月,尚書右丞許將遭到臺諫官的彈劾,被罷爲資政殿學士、知定州。隨後,興龍節(jié)上壽(哲宗生日)時,許將“乞綴寄祿官班”,但詔令“立班在六尚書上”。*《長編》卷四五二“元祐五年十二月辛卯”條、“乙未”條,頁10841,10851。這一安排,正是顧及許將身份的特殊性。元祐六年(1091)九月,辛卯,詔六曹尚書曾任執(zhí)政官者,立班在六曹尚書之上少前。*《長編》卷四六六“元祐六年九月辛卯”條,頁11128。
與前一處理方式趨近,同爲六曹尚書,曾任執(zhí)政者的班位也往往得到優(yōu)先。
再如集賢院學士,“自官制行,不復(fù)除”;元祐五年(1090)九月復(fù)置,屬於貼職。
(元祐)六年[閏]八月十六日,以權(quán)工部侍郎李周爲之。詔集賢院學士如曾任權(quán)侍郎已上人充者,立班、雜壓並在太中大夫之上。*《宋會要輯稿》職官一八之一一,頁2760上。
政和六年(1116)以前,集賢院學士(後改名爲集賢殿修撰、右文殿修撰)還未納入雜壓,*《宋史》卷一六八《職官志八》“元豐以後合班之制”,頁3991—3996。其“體制與諸直館頗同”。*《宋會要輯稿》職官一八之一三,頁2761上。而實際上,“曾任權(quán)侍郎以上”標誌著兼有“曾任侍從”的身份,換言之,集賢院學士雖然不屬於侍從官的範疇,但憑藉其曾爲侍從的身份,也可以將班位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元祐時,這一高度達到了“太中大夫之上”,*這一位次的確定,應(yīng)是根據(jù)“權(quán)侍郎”而來。元祐二年七月已有規(guī)定,雜壓時,權(quán)侍郎在太中大夫之上。參見前引《長編》卷四〇三“元祐二年七月癸丑”條,頁9801。恩數(shù)視待制,*《長編》卷四六五“元祐六年閏八月壬申”條注文,頁11112。意味著已邁入到侍從的班列之中。但哲宗親政以後,一改元祐的舊規(guī)定,又將班位下調(diào)至“中散大夫之上”。紹聖元年(1094)三月二十三日詔:
(令)[今]後除集賢院學士曾任權(quán)侍郎以上者,立班、雜壓、封贈在中散大夫之上,其餘恩數(shù)、儀制並依中散大夫。餘人立班、雜壓在中散大夫之下,蔭補依朝(儀)[議]大夫,官高者從本條。*《宋會要輯稿》職官一八之一三,頁2761上。
中散大夫在庶官的範疇內(nèi),雜壓的位次要低於太中大夫。經(jīng)過調(diào)整,曾爲侍從的集賢院學士,其班位降到了中散大夫之上,歸入庶官的班列之中,未任侍從以上者,則班位在中散大夫之下?;兆谡湍觊g,右文殿修撰始入雜壓,其位次也遠低於中散大夫。
另外,由權(quán)侍郎除授帥臣(安撫使路首州知州)的官員,其恩例也依照權(quán)侍郎(侍從的範疇)。元祐八年(1093)二月八日,范子奇權(quán)戶部侍郎不滿二年即遭罷免,此時,不應(yīng)除授待制,即以集賢殿修撰知慶州,而“止得庶官恩例”;但在不久之後,范子奇自訴於朝廷,因而恩例的等級提高了,依從權(quán)侍郎。*《長編》卷四八二“元祐八年三月乙酉”條,頁11465。
需要指出的是,在元豐改制前後,宰執(zhí)、侍從羣體因獲薄罪而被奪職,其現(xiàn)實的境遇也大爲不同。
舊制,二府、侍從有薄罪,多以本官歸班朝請而已,初無職掌,然班著、請給並只從見在官,初不以所嘗經(jīng)歷爲高下也?!S以階易官,此制遂革。凡侍從以上被謫奪職,非守郡則領(lǐng)祠,無復(fù)留京師者。*朱弁《曲洧舊聞》卷九《蘇子容劉器之之風》,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頁219—220。
北宋前期,脫離差遣的在京官員一般“以本官歸班”,無權(quán)責的本官則充當著“見在官”的作用,能夠獨立決定官員的班位、俸祿(兩項基本待遇);但在其後,元豐新制“以階易官”,新的寄祿階難以脫離職任而單獨存在,進而失去了“見在官”的意義,因而,被奪去職事官的在京官員,或出外守郡,或爲祠祿官,不再留在京師。
元豐以後,脫離職事的在京官員,仍舊以寄祿官序位,不過,頗爲特殊的是,曾爲二府舊臣或爲侍從者,卻可以直接越過寄祿官,憑藉其優(yōu)越的身份標誌居於庶僚之上。
政和中,劉器之既復(fù)舊官領(lǐng)祠,然才得承議郎。所至與人敍位,必謹班著,不肯妄居人上。一日,謁鄉(xiāng)人趙畯朝奉,坐未久,有張基大夫者繼來。劉與之敍官,張雖辭讓,既不獲,又不知避去,因據(jù)上坐。劉歸之明日,偶微病,人有候之者,曰:“比謁趙德進,坐於堂中,適張基大夫繼至,吾官小,宜居下,遂坐德進傍,正當房門之衝,風吹吾項,遂得疾?!笨椭帘匾源烁?,是亦不能不介意之辭也。近歲,嘗任侍從者,雖被奪職,亦偃然以達官自居,凡遇庶僚,必居其上無所屈,則非復(fù)責降之本意矣。*《曲洧舊聞》卷九《蘇子容劉器之之風》,頁220。
這裏的“復(fù)舊官”是指寄祿官(承議郎),祠祿官又爲閒職,不入雜壓;此段的文意,是在贊許劉安世爲人謹守班儀,僅以寄祿官序位,不肯妄居人上。其後,嘗任侍從的官員,雖已被奪職,仍多以達官自居,必欲居於庶僚之上。
入宋以後,“二府舊臣”與“曾任侍從”時常能夠作爲“插入項”影響班位的高下,但是在元豐前後,二者的作用方式卻存在一定的差異: 北宋前期,侍從以上“前任官”再入舊職,多位居“現(xiàn)任官”之上;*周必大《周益公文集》卷一二六《乞序位李彥穎下劄子》載:“國朝故事,侍從而上或遇舊人再入,其序位多在見任人之上。非徒重朝廷之體,亦以興廉遜之風?!?《宋集珍本叢刊》第50冊,頁87下)在北宋前期,此類情況以兩制居多。元豐以後,“前任官”即使不入舊職,也得以借助“二府舊臣”或“曾任侍從”的身份標誌,來達到提高班位的目的。
鑑於此,進入侍從序列的次序先後,也逐漸發(fā)展成爲左右班位的重要因素。紹興九年(1139)九月十五日,新除給事中劉一止言:
奉詔,劉一止、馮擑並除給事中。依條,同日除以寄祿官爲序。今馮擑係朝散大夫,一止係朝奉郎,乞以官序繫銜。
詔“劉一止係自中書舍人除授,序位合在馮擑之上”。*《宋會要輯稿》儀制三之四七、四八,頁1895上—下。按照慣例,職事官同日除授者應(yīng)以寄祿官爲高下,即馮擑(朝散大夫)在劉一止(朝奉郎)之上,但是,紹興八年(1138)十二月,劉一止已除中書舍人*參見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一二四“紹興八年十二月丁丑”條,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頁2342。,亦即劉一止先於馮擑一步獲得了侍從官的身份,受到這一附加因素的影響,寄祿官在下的劉一止班位居於馮擑之上。
而在班位之外,其他一些等級特權(quán)也往往滲透著對於“前宰執(zhí)”、“前侍從”的特殊照顧,如公服*宋代文官的服飾,主要包含祭服、朝服、公服三個類別。其中,祭服多用冕服,主要配合祭祀大禮,陪從祭祀或大朝會時著朝服,日常朝見及出入官衙時著公服。之上用以彰顯官員身份的佩件。
故事,從官不帶待制已上職名而罷者,止服黑帶佩魚。淳熙中,王仲行自吏部尚書除端明殿學士、知紹興府,未行,以言章奪職。仲行朝辭上殿,服金帶垂魚而入,閤門吏止之。仲行即解所佩魚,閤門猶以爲不可,乃從小吏假黑帶以見,仲行殊不平。(淳熙)十年十月,始有旨: 權(quán)侍郎以上罷任不帶職,許服紅鞓排方黑犀帶,仍佩魚。自是遂爲定制。*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卷九《前從官許服紅帶》,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頁188。
不同於唐代的四等服色,宋代公服的服色一般分作紫、緋、綠三個等級,南宋以後,就文官羣體而言,服紫袍者的佩件又可以分作六個層次,在六等之中,① 庶僚黑角帶,佩金魚;② (侍從以上)中書舍人、諫議、待制、權(quán)侍郎,紅鞓黑犀帶,佩魚;③ 權(quán)尚書、御史中丞、資政、端明殿學士、直學士、正侍郎、給事中,*給事中原繫紅帶,與舍人並爲一等,其後改繫金帶。據(jù)曾慥《高齋漫錄》載:“給舍舊爲一等,並服赬帶排方佩魚。元豐中,有自侍郎爲夕拜者,故仍舊繫金帶。崇寧初,乃援以爲例。自是給事中並金帶矣。”《全宋筆記》第四編第五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年,頁109。金御仙花帶,不佩魚,謂之“橫金”;④ 翰林學士以上正尚書,御仙帶,佩魚,謂之“重金”。*《容齋隨筆·四筆》卷一二《仕宦捷疾》,頁776—777。王希呂自吏部尚書(即“重金”)除授端明殿學士、知紹興府,本應(yīng)當歸入“橫金”一等,但被奪去職名以後,王希呂的繫銜之中已不存在提升佩件等級的基本要素,因此,閤門官員也順理成章地將其歸入了等級最低的“黑帶佩魚”一等。頗爲諷刺的是,朝辭上殿謝恩時,王希呂不只解去了佩魚,又被迫以小吏的黑帶換掉了原本的金帶,經(jīng)過如此一番折騰,真可謂相當?shù)木狡?。爲了避免這一情況的再次發(fā)生,淳熙十年(1183)十月頒行詔旨,令“權(quán)侍郎以上罷任不帶職”者與權(quán)侍郎、待制劃爲一等,許服紅帶佩魚,這正是充分顧及其曾任侍從的身份,盡可能縮小官員“進入”與“退出”侍從序列時相對懸殊的待遇,*有必要指出的是,與北宋前期相比,元豐以後官員退出侍從行列的情形要更爲多見,寄祿官太中大夫以下的職事官在其卸任時,若未能得到待制以上職名,則意味著退出了侍從行列。給予其一定程度的尊重,從而達到適當?shù)鼐徑獬剂判睦砺洳畹哪康?,有效提高其積極性??梢哉h,這也是宋代等級安排的突出特色之一。
經(jīng)過元豐改制,恢復(fù)職掌的職事官序列演變爲衡量班位的“基準項”,相應(yīng)地,寄祿官等要素則成爲了“插入項”,因此,當這二者之間存在一定的等級差距時,優(yōu)先的原則往往要偏重於職任。
以京朝官爲例,宋代的封贈,包含著封贈三代、二代、一代的等級區(qū)分,一般在文官羣體之中,寄祿官在通直郎以上,即達到朝官這一等級,遇大禮時允許封贈一代。*《宋史》卷一七〇《職官志十》,頁4086。也就是説,大禮封贈一代的依據(jù)是取決於寄祿官。不過,紹聖二年(1095)八月,卻出現(xiàn)了一個新的規(guī)定,詔曰:“寺監(jiān)官以雜壓在寄祿官通直郎之上者,雖係宣德郎,遇大禮亦許封贈。”*《宋會要輯稿》職官九之四,頁2593下。宣德郎屬於京官。實際上,詔旨的主要目的,是借助雜壓得以突破官職類別的特點,搭建職事官與朝官之間的等級聯(lián)繫,在實際的操作中盡量“放寬標準”,優(yōu)先顧及職任,將更多的職事官納入封贈的範疇之內(nèi)。具體來説,寄祿官沒有達到朝官這一層級的寺監(jiān)官,同樣可以通過職事官雜壓在通直郎之上的方式,獲得大禮封贈的資格。而這一做法,突破了既有局限,將封贈的資格從寄祿官達到升朝官以上的單一標準,巧妙地轉(zhuǎn)換成或寄祿官、或職事官達到這一等級層次的雙重標準。大觀元年(1107)七月,又遇到了學官封贈的問題:
廣親北宅宗子博士葉莘等狀:“伏睹見行條令,大理評事敍位、雜壓在國子博士之下,遇大禮並許封贈。今朝廷置立國子博士,與宗子博士敍位、雜壓,即未有明文。如宗子合在國子之上,伏望詳酌,特許比類,遇大禮封贈?!崩舨繝睿骸捌蹩毙吕扇未罄碓u事、國子博士,係寺監(jiān)官,雜壓在寄祿官通直郎之上,遇大禮依條合該封贈外,其宗子博士序位班在太學博士之上,係在通直郎之下,不該封贈……”詔:“宗子博士序位立班在國子博士之上,餘依所乞。”*《宋會要輯稿》職官九之四、五,頁2593下—2594上。
國子博士、宗子博士、太學博士都屬於學官。由於此前大禮封贈的資格已擴展成爲“雙重標準”,對階官的等級要求有所降低,因而葉莘指出,雜壓在朝官之上的大理評事具備封贈的資格這一點無疑,國子博士雜壓又在大理評事之上,也應(yīng)當具備這一資格,那麼,只要宗子博士雜壓能夠在國子博士之上,他們便可以順理成章地納入封贈的範疇。不過,對這一請求,吏部有不同的看法,吏部認爲,宗子博士班位在太學博士之上,而太學博士雜壓的位次要低於朝官,*《宋史》卷一六八《職官志八》“元豐以後合班之制”,頁3991—3997。等級相當於京官,這就意味著,宗子博士雜壓也應(yīng)在朝官之下,而沒有達到封贈的等級要求。詔旨的裁定結(jié)果,是提高宗子博士的班位,使其升至國子博士之上,毫無疑問地獲得大禮封贈的資格。
不同於朝官、京官,“選人”是一個相對特殊的羣體,在崇寧二年(1103)改定選人七階以前,相對於京朝官而言,選人的階秩與職任分離並不徹底。而在宋代,以選人身份出任相對較高層級的職事,是頗爲常見的情形,宋廷針對這一類官員,也采用了更爲特殊的班位安排方式。元祐七年(1091)四月丁丑,大理寺言:
伏睹五月十六日納后,文臣承務(wù)郎、使臣殿直以上並赴陪位。大理評事雖有選人補充者,緣據(jù)雜壓,評事敍位在通直郎之上,欲乞特降指揮,並許陪位。庶使凡任職事官之人,皆得伸臣子之禮,及預(yù)觀儀物之盛。
詔:“從之。其選人充在京職事,於雜壓在承務(wù)郎之上者亦準此”。*《長編》卷四七二“元祐七年四月丁丑”條,頁11272—11273。通直郎是“朝官”的最低一等,承務(wù)郎是“京官”的最低一等。一般來説,雜壓要遵循“從一高班”的原則,在各類繫銜要素(職事官、貼職、寄祿官)之中,選取官位最高的一個官職參與序位。不過,充任職事官的選人(階秩與職任在等級上不能夠?qū)?yīng)),卻不完全遵循這一既有原則,而是結(jié)合職事官的位次,作更細緻的安排。所以,同爲正八品的大理評事與通直郎,雜壓時大理評事在通直郎之上,這也體現(xiàn)著元豐以後序位排班時“重職任”(職事官)而相對“輕階秩”(寄祿官)的基本傾向。另據(jù)《慶元條法事類》卷四《職制門一》載:
諸選人任刪定官、大理司直·評事,雜壓在太學博士之下。(京官序位自依本法)*謝深甫《慶元條法事類》卷四《職制門一》,收入楊一凡、田濤主編《中國珍稀法律典籍續(xù)編》第一冊,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頁26。
南宋以後,班位安排的主要原則與北宋後期趨於一致。這裏所列舉的若干事例即已揭示出,當選人充任一般由京官以上擔任的職事官或是入雜壓的在京差遣時,雜壓的班位需要進行特別安排,其中“太學博士”的位次大致是在朝官之下、京官之上。*《宋史》卷一六八《職官志八》“紹興以後合班之制”,頁4010— 4013。同時,注文中所謂“京官序位自依本法”,也意味著寄祿官若是達到了京官以上,則依然遵循“從一高班”的原則?;氐角懊嬉龅牟牧现校材軌虬l(fā)現(xiàn),大理寺的上奏內(nèi)容,正是試圖忽略掉階秩的等級高下,統(tǒng)一將在京職事官納入到納后陪位的行列之中。
此外,從宋代文官羣體謁見宰臣的禮儀程式上,我們也可以觀察到宋人在劃分等級層次時的基本思路?!镀贾蘅烧劇肪硪唬?/p>
宰相禮絶庶官,都堂自京官以上則坐,選人立白事;見於私第,雖選人亦坐,蓋客禮也。惟兩制以上點茶湯,入腳牀子,寒月有火爐,暑月有扇,謂之“事事有”,庶官只點茶,謂之“事事無”。*朱彧《萍洲可談》卷一《宰相禮》,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頁110。
相比於侍從官(兩制以上)茶湯、腳牀子、火爐、扇一應(yīng)俱全(“事事有”),庶官卻“事事無”,可見面對宰相之時,兩個等級羣體之間存在待遇上的差距;不止如此,在庶官的範疇內(nèi),京朝官與選人二者的等級差異也頗爲明顯,其中,前者允許“坐白事”,後者則只能夠“立白事”。事實上,身份等級的這種“結(jié)構(gòu)性存在”與班位安排的等級區(qū)分方式也具有內(nèi)在的一致性。
還有一類情況值得注意,是帶有朝官以上寄祿官的三省高級吏員。政和六年(1116)六月十二日,新湖南轉(zhuǎn)運副使聶山奏:
三省都錄事在元豐法不得過朝請大夫,比年有用特恩至中奉大夫者。遇春、秋內(nèi)宴,其位乃在左、右史、侍御史、左、右司郎官之上。左、右司宰屬,侍御史彈治不法,左、右史日侍清光,其選高矣,而都錄事位其上焉,無乃未正乎,乞特改正。其寄祿官雖高,亦宜在左、右司之下,庶幾隆殺有別,而名分正。
詔:“三省都錄已轉(zhuǎn)奉直大夫以上依朝請大夫班,自今特恩轉(zhuǎn)奉直大夫令出職。”*《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之二二,頁2447下。這裏提及的是內(nèi)廷宴會的等級安排,內(nèi)宴一般要遵循雜壓“從一高班”的原則來排定座次,也就是説,身爲吏員的三省都錄事,其預(yù)宴座次主要取決於所帶寄祿官的高下。然而,這也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即階秩過高的三省吏員有可能坐在等級偏低的職事官之下。元豐期間,曾對三省都錄事的階秩等級有所限制,規(guī)定其不得高過朝請大夫,但在徽宗政和以後,這一上限逐漸被突破,寄祿官甚至達到了中奉大夫。不同於奉直大夫,中奉大夫是庶官範疇內(nèi)等級較高的寄祿官,雜壓在左右司郎中、起居郎、起居舍人、侍御史之上,正是由於此,都錄事坐在了臺諫、史官等重要的職事官之上。這種座次高下與職任緊要程度“嚴重脫節(jié)”的狀況,也引起了宋廷的重視,爲避免這一局面再次出現(xiàn),宋廷得不得限定都錄事班位的上限,階官達到奉直大夫者令其出職,強行把都錄事的位次控制在二史等職事官之下。
所謂“視待制”,也是一類比較特殊的情況: 原本不屬於待制,但班位及其他等級待遇卻可以參比待制來進行安排。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八:
政和以後,斜封墨敕盛行,乃有以寺監(jiān)長官視待制者,大抵皆以非道得之。晁叔用以謂“視待制”可對“如夫人”,蓋爲清議貶黜如此。又往往以特恩賜金帶,朝路混淆,然猶以舊制不敢坐狨。故當時謂橫金無狨韀,與閤門舍人等耳。*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八,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頁106。
這一類情況,主要出現(xiàn)在徽宗政和以後,且以寺監(jiān)長官居多,通過繞開常規(guī)的申覆程式,敕命由禁中直接降出頒行(“內(nèi)降”)。晁沖之戲稱之爲“如夫人”(小妾),足見其得之“非以正道”,名不正則言不順,因而遭到了朝中清望之士的鄙夷。更爲有趣的是,視待制者官服上的佩件出於“特賜”,通常與從屬於侍從官的權(quán)尚書、正侍郎、直學士歸爲一等(即“橫金”),而相對地,鞍褥的材質(zhì)則不敢妄用狨毛,*方以智《通雅》卷二八:“狨坐,以金絲狨飾鞍坐也?!蔽臏Y閣四庫全書本,857冊,頁558下。(“狨毛爲坐”屬於侍從官的一項特權(quán)*據(jù)《鐵圍山叢談》卷二載:“國朝之制,待制、中書舍人以上皆坐狨?!北本?,中華書局,1983年,頁38。)只得與庶官處在同一個等次,官服與坐騎的等級配備極不相稱,時人以“橫金無狨韀”稱之,也正是源於此。另外,在宋代,帶有特殊身份的某些官員(如內(nèi)職、伎術(shù)官等)往往也要“服金帶”*徽宗崇寧二年,詔:“六尚局奉御,今後許服金帶?!眳⒁姟端问贰肪硪晃迦遁浄疚濉贰爸T臣服下”,頁3566?;颉芭褰痿~”,以致與朝中士大夫官服上的佩件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對於這一現(xiàn)象,在寶元二年(1039)閏十二月,直史館蘇紳曾明確提出質(zhì)疑,請求“異服章”:“朝廷中有執(zhí)技之人與丞郎清望同佩金魚,內(nèi)侍班行與學士同服金帶,豈朝廷待賢才加禮遇之意?”*《長編》卷一二五“寶元二年閏十二月”條,頁2951。
在徽宗後期,某些伎術(shù)官開始獲得“視待制”的待遇。如政和六年(1116)十一月二日,詔:“大司樂馬賁秩視待制,班著依舊?!?《宋會要輯稿》職官五六之四四,頁3647上。隨後,逐漸延伸到了寺監(jiān)長官的班位、恩數(shù)。宣和元年(1119)九月六日,詔:“軍器監(jiān)鄧之綱已降指揮,特視待制。今後應(yīng)諸朝參、扈從、筵宴等並綴待制班。”*《宋會要輯稿》儀制三之四五,頁1894上。其間,御史中丞王安中也提出過反對意見:
官有定職,職有定員,名位不同,命數(shù)亦異,此先王之法、元豐之制也。今有秩視之例,非待制而視待制,非卿而視卿,凡此之類,無乃非所謂嚴分守、正名實者哉!此紊綱紀之一也。*《歷代名臣奏議》卷一六二《建官》,頁2116。
但是,徽宗本人的態(tài)度卻頗爲敷衍,御筆中即寫道:“臣僚所言可采,利害甚明,已行者與免改正,今後仰三省、樞密院遵守,御史臺覺察彈奏,違者以違詔論?!?《宋會要輯稿》職官五六之四七,頁3648下。最終,徽宗不顧朝臣的反對,已降出的指揮依舊得以施行。宣和二年(1120)正月二日,又詔:“太中大夫、將作監(jiān)賈諲班綴、恩數(shù)可視待制?!?《宋會要輯稿》儀制三之四五,頁1894上。而直到宣和七年(1125)四月,“視待制”之制也沒有徹底地革除。*《宋會要輯稿》職官二四之一五: 宣和七年四月七日,詔:“大理寺奉公不撓,獄無淹留。大理卿陳迪可視待制官,令中書省取索,量度輕重,特與推恩。”頁2899下。
班位,作爲一種身份、權(quán)力與地位的集中展示,在宋代士大夫羣體的心目中占據(jù)著相當重要的地位,這一點,從宋代史籍中不厭其煩地載錄關(guān)於班位問題的爭論就足以窺見。不止如此,宋代的統(tǒng)治者也十分重視班位的安排,時常會借助“非次”提升班位的方式來彰顯重用臣僚的意圖;甚至連居於廟堂之高的宰相,也要想盡辦法來干預(yù)一些與其切身利益息息相關(guān)的臣僚的班位。
總體上來看,在元豐改制以後,文官的排班原則主要包括幾個方面的變化:
其一,重新恢復(fù)職掌的職事官演變爲衡量班位高下的“基準項”,寄祿官、貼職、資序作爲“插入項”。京朝官出任職事官者,立班時優(yōu)先職事官的除授先後,雜壓則遵循著“從一高班”的原則;但區(qū)別於京朝官,由選人充任職事官或入雜壓的在京差遣時,班位需要進行特殊安排。
其二,元豐時,影響班位高下的要素以職事官、寄祿官二者爲主;到元祐年間,職名、資序的再度介入,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班位安排的複雜程度。同時,在職事官的範疇內(nèi),資淺的“權(quán)侍郎”、“權(quán)尚書”班位均比較穩(wěn)定,而在京職事官差權(quán)其他職事官時,“優(yōu)先項”一般要轉(zhuǎn)回到正職事官,這也根源於決定班位的“基準項”與“優(yōu)先項”走向合一的發(fā)展趨向。
其三,元豐之後,宰執(zhí)、侍從、庶官三個羣體的等級區(qū)分依然存在,但北宋前期“分層安排”的基本模式、近乎“一人一面”的安排手法已發(fā)生了轉(zhuǎn)變,決定班位的“重心”(尤其是京朝官)相對集中在職事官之上,優(yōu)先的原則也更加齊整、統(tǒng)一,*《慶元條法事類》卷四《職制門一》“官品雜壓”部分載有南宋時期各類官職排定班位的基本原則,其中,涉及在京文官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 a. 諸資政殿學士曾任執(zhí)政官者,班序、雜壓並在六曹尚書之上。b. 諸序位以職事,雜壓從一高,同者,異姓爲後(謂非國姓者);次以貼職;貼職同,以服色;服色同,以資序;資序同,以封爵;封爵同,以勳;勳同,以轉(zhuǎn)官先後;轉(zhuǎn)官同,以出身;出身同,以齒。c. 諸選人任刪定官、大理司直·評事,雜壓在太學博士之下(京官序位自依本法)。頁23—26。大大降低了班位安排的繁複程度,這也是元豐官制改革的重要貢獻之一。
此時,宋廷尤其注重縮小官員“進入”與“退出”宰執(zhí)、侍從行列時過於顯著的待遇差距,避免其因職事調(diào)動、等級下調(diào)而造成強烈的心理落差或不滿情緒。正是源於此,“二府舊臣”與“曾任侍從”日益發(fā)展爲一種固定的“身份標誌”,優(yōu)先納入到排班原則之中。無論是已經(jīng)罷任的宰執(zhí),抑或是職事官卸任之際未能獲得待制以上貼職的侍從官,乃至於因薄罪而被奪去職事官的侍從官,都可以憑藉其原有的優(yōu)越身份標誌,享有一部分與離任前大致相當?shù)牡燃壧貦?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