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天成
[摘 要]工程造價審計是對建設項目竣工后的結算價的真實性、合理性進行的審查和評價,是工程竣工結算的依據(jù)。筆者在基建工作中多有接觸,對造價審計在技術方面和工作技巧方面略有心得體會,與同行分享。
[關鍵詞]工程造價;決算;造價審計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2.204
《審計法實施條例》對審計的定義是:“審計是審計機關依法獨立檢查被審計單位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以及其他與財政收支、財務收支有關的資料和資產(chǎn),監(jiān)督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真實、合法和有效的行為?!睂徲嬍且环N經(jīng)濟監(jiān)督活動,尤其國家各級政府及金融機構、企業(yè)事業(yè)組織的重大項目建設更是監(jiān)督審查的重點。各單位在項目完工后根據(jù)程序都要對項目進行審計,以此作為項目完工的標志。但在實施過程中根據(jù)需要,審計的側重點不同,這樣在基礎設施建設活動中就有了兩種不同的審計:建設項目竣工決算審計和工程造價審計。
1 決算審計與造價審計的區(qū)別
建設項目竣工決算審計主要是根據(jù)國家審計法,對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的程序性、真實性、合法性進行調查,針對被調查單位,對其他單位不具有約束力。是對項目資金使用情況、基建計劃執(zhí)行情況、招投標工作合法性、工作人員公正性等方面對項目做出的綜合評判。一般是上級部門對下級單位的一種工作監(jiān)督檢查。
工程造價審計只是建設項目竣工決算審計的一個子項審查。主要是發(fā)包人對承包人提交的經(jīng)濟資料的審查,通過審計更加準確地確認施工費用,以保證國家相關資金的使用是符合法律法規(guī)的。依據(jù)建設主管部門頒發(fā)的有關法規(guī)政策核對施工圖紙,對施工中的人工、材料、機械臺班價格進行確認,對施工變更、工程簽證復核計算得到最終竣工造價作為承發(fā)包雙方結算的依據(jù)。
兩者在許多方面都有不同,審計依據(jù)不同、目的不同,所依照的法律及法律效力都不同。因而審計工作也是一個復雜過程,需要根據(jù)目的選擇審計方式。
2 工程造價審計工作
2.1 技術要點
第一,認真細致有耐心。審計工作不同于造價編制,造價編制時預算員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在一定條件下自主發(fā)揮,而造價審計是順著別人的思路去審查,沒有耐心搞不懂對方預算員思路,審查不細致發(fā)現(xiàn)不了問題。審計人員必須多翻資料,掌握細節(jié),順著結算書的計算思路,仔細推敲才能發(fā)現(xiàn)造價文件中的缺陷。
第二,現(xiàn)場踏勘。審計人員在拿到竣工圖后需認真研究,并對主要工程量計算核對,這時候對項目也有了比較準確的認識,此時踏勘現(xiàn)場效果較好??⒐D與實際工程或多或少都存在誤差,有些是疏忽了,更多的是故意為之。但對圖紙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發(fā)現(xiàn)問題后再去現(xiàn)場,對項目的認識更具體,更好把握工作特點。
第三,全局把握。工程造價的審核雖然是對結算書的審核,但結算書又是在預算書及招標文件及合同的基礎上編制而來。要搞清楚項目初期投標背景、施工合作情況、相關工程師的職業(yè)技術能力及操守等情況,綜合考慮項目的特殊性。根據(jù)具體情況做出合理的應對,才能使得審計結果既準確又合理,得到甲乙雙方認可。
第四, 隨訪記錄。建設項目一般持續(xù)時間都比較長,工程變更又比較多,審計在項目最后才介入,對項目許多事情的還原要靠詢問工程師及相關人員來獲得,每個人員所維護的利益不同在答詢時可能就有偏頗,這就需要做好記錄以方便對比核實、去偽存真。對于必要的資料實時收集,每一份會議記錄可能都是解決問題的佐證,是審計報告的附件。
審計人員的主要工作就是審核造價,和預算員工作看似相差不大。有些人的審計報告,施工方很容易認可,有些審計人員的報告很難“說服”施工方,這不但與專業(yè)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有關,更多的是專業(yè)外的技能水平不同。一個好的審計人員除具備必要的專業(yè)素質外,還要有良好的工作交流方式。
2.2 工作技巧
審計工作雖然是以工程量、單價為對象開展的技術工作,但也應該注意其服務的本質。不但要做好技術上的造價確認,還要保持合作關系的長久穩(wěn)定,既修內力又注重形式。合理的工作方式技巧影響審計質量。
第一,尊重施工單位人員。造價審計人員只是甲方的一個造價服務人員,并不是政府審計的權力部門人員,不比施工造價人員強到哪去,更何況有時面對的是施工項目經(jīng)理或老板,身份高高在上,沒理由有“優(yōu)越感”。要平等待人,公平計算,不刁難對方。審計是在別人結算書的基礎上審核,思路一直被別人引導,自主成分少,有時不一定能發(fā)現(xiàn)預算人員的小動作,技術并不比對方強。好多審計人員拿到結算書還沒研究就把報價攔腰砍一半,否定結算人員工作,這種毫無理由的做法會使得結算人員事先產(chǎn)生對審計的不信任,不利于后繼工作的開展。據(jù)實結算,不讓施工單位受傷,也不讓業(yè)主損失,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會贏得各方的認可,業(yè)務環(huán)境好了,承接項目多,遠比盯住一只羊“死”薅羊毛要強。
第二,加強與甲方溝通。造價審計更多是政府企事業(yè)單位為向上級主管部門有一個交代而做的委托審計,因而甲方對最終造價可能不敏感,更重視的是整個形式。通過與甲方的溝通,可以了解對方目的,確定甲方需求,在審計時適當照顧甲方情緒,審計報告甲方可能更容易簽字。比如:有些甲方審計目的只是其拖延付款的理由,如果你的“效率”太高,甲方可能不高興,要求再次審核,增加無謂工作,這就需要把握好這個度,避免成為雙方的 “替罪羊”。雖然在法律面前各方是平等的,但審計費用是甲方支付的,有時候還要學會妥協(xié),局面搞僵既不得利也不討好。
審計也是對甲方的保護,有些甲方代表對業(yè)務不太熟悉還想通過審計來發(fā)現(xiàn)工作中的不足,需要審計代為把關。這時候就需要了解甲方在工作中的不確定性,直接把握重點問題重點突破,為甲方做好咨詢方面的服務工作。
第三,學會“匯報”。造價審計是一項服務工作,就得有服務的意識,常“匯報工作”有利于工作開展。工作中遇到比較糾結的問題,向甲方“匯報”一下,再摸摸施工預算員的意見,原認為很糾結的問題可能甲方根本不在意。長期合作單位更應該“匯報”,通過事前的匯報溝通,可以引導甲方適應審計方式,在制作結算書,工程簽證時更多地按照審計方提出的要求去做,有利于掌握工作的主動權。適時匯報工作,甲方代表容易把握審計進度,了解審計情況,再向領導匯報工作更有依有據(jù),不至于被領導問住。爭取獲得甲方代表的認可,留下良好印象,方便處理疑難問題。
第四,控制風險。造價審計既對甲方負責也對施工單位負責,任務重、風險大,合理評估風險,及時控制風險規(guī)模,減小損失。審計報告白紙黑字,各方利害體現(xiàn)明確,一旦確認意義重大,如若出現(xiàn)意外,后果難以預計。如:項目后期項目竣工決算審計時,發(fā)現(xiàn)重大程序性問題,可能加大對造價審核的力度,甚至推翻原工程造價審計報告,會損害工程造價公司公信力。故審計時盡可能降低外界因素的干預度,減小風險影響;同時加強公司內部制度建設、人員管理,減小內部失誤減少不穩(wěn)定性避免損失產(chǎn)生。
3 結 論
審計是一個責任很重,影響很大、關系復雜的工作。工程造價審計更直接與資金掛鉤,掏誰的、扣誰的,大家都心疼。做好了,大家不一定知道,但做不好人人抱怨。服務工作就是這樣在煩瑣中體現(xiàn)價值,在細心中發(fā)現(xiàn)問題,在經(jīng)驗中獲得提升。工程造價審計人員更應認真研究,實事求是、恪守操守,內外兼修才能將整個審計工作向前推進。
參考文獻:
[1]孫凱迪.公共建筑的工程造價審計研究[J].門窗,2017(5):52-53.
[2]張學文.探討工程造價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門窗,2014(5):348,350.
[3]王學妍.工程造價審計風險和防范對策研究[J].門窗,2013(7):188-189.
[4]周小紅.工程造價審計技術要點探討[J].工程與建設,2013,27(1):140-141.
[5]鄔美君.工程造價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經(jīng)營管理者,2012(17):1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