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水龍
書法教學至今,筆者先后教過各地小學、中學、中專學校的不同學段等學生,還擔任過不同學段學生的書法競賽輔導以及各級各類培訓評審甚至教材評論工作。說實在的,啟蒙教學很是辛苦很是累,可謂任重而道遠。在此過程中,筆者進一步深切地感受到中小學書法課的差異不小,因而在教學中不斷努力探索應對中小學課程銜接的方法以及思路,以便幫助和促進咱學生能更快更好地適應,種得荷花深淺宜。
小學書法,教育部的文件意見,依據國家課程標準,《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2011年版)》指出:“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具有階段性特征,不同內容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guī)律,應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合適的教學策略?!惫识η髲男W生的認知水平和語言文字學習生活實際出發(fā),筆者歸納起來,都大略這么幾塊:1.執(zhí)筆姿勢;2.從硬筆到毛筆;3.從大楷書到小楷書;4.點畫起筆、收筆、運筆的動作要領;5.結構安排;6.點畫的基本形狀;7.臨摹常識與步驟。評價,“要考查學生對于要求 ‘會寫’的字的掌握情況,重視書寫的正確、端正、整潔,在此基礎上,逐步要求流利?!迸c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大體對接。因而,小學書法課內容相對簡單明了,形象生動,學生也就比較容易理解和接受。
到了中學,課程標準里指出:“第四學段還要關注基本行楷字的書寫和對名家書法作品的臨摹?!眹L試培養(yǎng)學生的行楷字的學習能力和書寫能力,進一步適時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以及獨立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小學相比較,中學書法課內容有所更新,難度也就增大,理解起來也就更吃力些。在更少的實踐運用時間里要想兼學會兩種字體,自然是難上加難的。
如前所述,小學書法,六年的教學內容,以楷書為基本甚至全部教學內容,軟筆教學與硬筆教學合二為一,成績壓力并不怎么大。加上小學生年齡尚小,心智自然地活潑爛漫不夠成熟,所以,教師同仁主要地以趣味性為主,課堂形式多樣化,常常通過講故事、小組比賽等各種活動而展開教學,千方百計、切實有效地激發(fā)學生書法課的興趣,可欽可佩!
中學書法的教學內容則增加書體學習,以及對名家書法作品的臨摹。學習時間不比小學,教師上課,灌輸式講授習慣明顯,學生的參與性相對不如小學階段,最明顯不過的是課堂舉手,從 “森”漸次為 “林”以至為“木”,屈指可數,課堂氣氛也就相對地可想而知的沉悶了。毫無疑問,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書法課的興趣,往往陷入淺嘗輒止、不了了之的學習地步,課程作用的發(fā)揮令人扼腕。
心理上,小學生剛接觸書法寫字,很有新鮮感,容易上手,其特點在于初學。家長與教師很是在乎起頭階段的習慣培養(yǎng),熱情也是滿滿的。問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意想不到的差異還是遲遲早早地擺在學生、家長與教師面前。更多的學生與家長表現出耐心的欠缺,變得容易浮躁、煩躁與急躁,在學習其他文化課程不見起色的時候。
相對而言,步入中學的學生,寫 (正楷)字已經六個年頭了。單就從不同的小學步入同所中學、同個班級而言,一般而言,對于耳目一新的集體、教師和同學,比較傾向珍惜新起點,把握學習新節(jié)奏,認識新自我,自我新期待……新鮮感,不是說蕩然無存,但也多是今非昔比。而且,眼下很多人,包括很多家長與教育同仁,還是比較多地認為漢字書寫方面的教學訓練應當在小學階段就完成了,中學生的書寫已經定型,難以糾正提高。小學楷書基礎欠缺的同學,在思想上更加容易產生一種輕視、自卑的感覺,認為楷書六年學了下來尚且不怎么地,想在中學里補上楷書短板、進而在行楷書學習上奮起直追是種奢望,遙不可及。一些中學則出現教學課時不足、欠缺專職教師等等現象,這樣,在中學生的心目中,就更加會認為行楷書不用學,只要寫得夸張些、甚至潦草凌亂都無妨、無所謂。這些,自然是對于努力開展有效教學與評價的中學教師的強力挑戰(zhàn)。
不可否認的是,素質教育在小學階段,比中學階段更加扎扎實實、轟轟烈烈。小學生模仿力強、理解力低,教學過程中多搞直觀教學法,論述清晰,深入淺出,以培養(yǎng)技巧熟練、形成形式觀念作為教育教學之側重。
到了中學,中高考的形勢下,考查學科而不是考試學科的事實,甚至 “副科”“小兒科”等觀念,自然容易在學生中形成,時不時地影響著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有些教師教學起來,照本宣科,或者沒有上足、上透課時,沒有考慮幫助相應學生補上楷書短板,也就不能盡如人意。
學生步入中學階段后,他們的邏輯思維發(fā)展很快;控制力增強,能維持較長時間的學習;自我中心比較凸顯,一般都有叛逆傾向,努力擺脫成人評價的傾向逐漸增強,但十分重視同齡人的評價。而且,步入中學,畢竟是換了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心理上往往不太適應,出現浮躁的現象是很正常的,即使是小學六年楷書學得不錯的同學,也不能完全排除。相機而動,審時度勢,中學教師當有針對性地對于中學新生進行必要的心理上的疏導,讓他們漸次熟悉中學學習生活的特點,鼓勵他們樹立堅持刻苦定能行的信念,幫助他們力所能及地消除心理上的障礙,讓他們容易浮躁的心平定起來,比小學時候更加靜下來,從而比較平穩(wěn)地進入中學生活。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部隊后勤要保障。作為書法教師,在開學之初,就不要急于求成上新課,而是要先做調查研究,跟學生講清楚中學書法課的總體構成和學習要求,讓其知道這門學科的重要性;告知學生中小學書法課的差別,以及如何學好中學書法,讓其對于學好書法充滿一定的信心。尤其要幫助學生認識自身的優(yōu)勢與潛能,以情動之,進而實現以理曉之。這里,從學生生理來看,中學階段身體發(fā)育迅速,大部分學生處于人生的第二次生長高峰,手部肌肉、骨骼、心肺功能和大腦等迅速發(fā)育。變聲則基本完成,各項語言能力基本達到成人水平。與小學相比,身體的結構有了較大的差異,寫字時的身體狀態(tài)隨之發(fā)生變化,握筆時手指的力度、位置都可能發(fā)生變化,寫字時頭、手、肩等的相對位置也可能發(fā)生變化。出現的這些變化恰與寫字的方式密切相關,如果不及時給予指導,學生很有可能從原本比較正確的姿勢自然發(fā)展到錯誤的習慣,這也正是經常被很多人包括教育同仁容易忽略了的。本來,寫字的時候,影響速度與效果的因素其實有好幾個方面,首先,握筆時的力度以及寫字時的力度都會有影響,如果太用力,很快就累了;而如果勁道不夠,寫出來的字常常是有氣無力的。握筆太緊,大拇指和食指關節(jié)嚴重彎曲、凸出,或者大拇指和食指不當重疊,這樣指力向掌心壓,掌內不虛,指力徒然耗費在筆桿上不劃算。其次,握筆時的位置也很重要,低了高了都不好。握筆太低,太靠近筆尖,大拇指關節(jié)凸出;握筆太低,讀是讀初中了,可還是像小學生手指沒有足夠發(fā)育的那陣子,以致于遮擋了書寫的筆尖。同學也即多看不靈清待寫的字整個形體,也就不自覺地歪轉著頭腦,才能夠看得到待寫的字整個形體,造成了頭部大多歪斜。向左邊歪斜,容易引起視力的下降,影響頸椎等身體骨骼的發(fā)育,影響寫字質量的全面提高;反過來,如果握筆太高,超過毛筆握筆的一寸以上,也不容易控制筆尖的運行,飄揚過頭就欠穩(wěn)重,正楷字也就容易寫得不夠嚴謹端莊;再次,筆桿沒有斜靠在食指指根處,多數還像是小學階段地在虎口而容易出現左右搖動過多。固然,在小學階段,小學生手指上的肌肉還很稚嫩,握筆的時候容易姿勢不對,常常是將筆握死,大拇指不能與食指支起筆桿,也就不能與其他手指構成通常說的 “鳳眼”姿勢,運筆不靈活,嚴重影響運筆速度。長大到中學階段,手型就有條件開始調整,從而達到靈活運筆的效果。書法教學只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就可以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提升學生學習能力,進一步實現其可持續(xù)發(fā)展———發(fā)現、總結、掌握藝術基本規(guī)律和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具有在新的情境中組織原有知識和新信息、處理新問題的能力。
書法教學內容上,小學通俗易懂,中學難度有加。學生學習心理上,有些消極因素,也有些積極因素,這些就要求我們書法教師與時俱進,權衡利弊,既要看到不利處,也要看到有利處,統(tǒng)籌兼顧,培養(yǎng)學生,包括 “大處看、遠距看、淺看、粗略看,氣象分布求悅耳悅目;中處看、中距看、中等程度看,結構姿態(tài)求悅心悅志;小處看、近距看、深看、詳細看,點畫用筆求悅志悅神”,同步協(xié)調欣賞、學習程序在內的書法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師可以自行設計相關教學評價表,促進學生行楷習作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內容上,中學教師要深入鉆研相關課程標準和教材,了解中小學書法課的不同,明確知識點重復的地方,在教學時懂得取舍;在教學方法上,教師要努力采取啟發(fā)式、自組學習、合作探究等多元化的教學策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思考問題。
與時俱進,制作一節(jié)節(jié)好的中學書法微課程,不僅需要對教學內容熟悉,還要求咱書法教育同仁在教學設計方面深下功夫,要學習當代科學與認知心理學,研究在最短的時間內給學生最優(yōu)質的書法課程資源。充分發(fā)揮書法教師的個人特長與優(yōu)勢。在重難點問題上,要集中學校里富有特長的書法教師的優(yōu)質資源,精心設計書法微課程,供每一個學生使用與學習,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學校最優(yōu)質的書法教學資源。在建構微課程時候,咱書法教育同仁要統(tǒng)籌兼顧,要運用系統(tǒng)思維方法對問題進行整體策劃,把一些課時較長的書法重點內容劃分成若干小主題,把內容相關的微課程組織成書法小專題。如,“行書的單字結體”專題,可以劃分為 “寫行書間架要能表現險動勢。寫速要和楷書不一樣而有變化,速度怎樣變?形體方法,也就要和楷書不一樣而有變化,方的形體字減少了,相對應的形體字,也就是怎樣的形體字增多而流暢了?折的方法減少些,相對應的方法,也就是怎樣的方法增加而流暢了?把字多數寫成直、長、挺而微調彎點,有否動感?”等幾個小專題,供學生學,短小精悍,簡潔實用,還有利于促進學生書法造型藝術、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適度提升。
總而言之,中小學的書法課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異,師生都要求能夠積極地面對。作為一名書法教師,要循序漸進,更要與時俱進。要不斷地對于教學設計、過程和效果進行探索和反思,在實踐中總結和歸納出操作性強的解決對策,使得中學學生能夠盡快地入門,平穩(wěn)地過渡到中學書法課的學習當中,從而提升中學書法課的教學質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