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寶剛
“王者致治,有四達之道,其二曰樂,所以和民心而化天下也。”①(元)脫脫等撰《宋史》卷126,中華書局1977年版,第2939頁。《禮記·曲禮》亦云:“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庇纱丝梢姸Y樂與政治相輔相成之關(guān)系。項陽在梳理并辨析中國禮樂制度的基礎之上提出中國禮樂發(fā)展四階段的理念,經(jīng)兩周之確立、秦漢魏晉之演化、隋唐之定型,延續(xù)發(fā)展至宋元乃至明清。②項陽提出“中國禮樂發(fā)展四階段”最初是在《禮樂·雅樂·鼓吹樂之辨析》(載《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第3—14頁),后在《中國禮樂制度四階段論綱》(載《音樂藝術(shù)》2010年第1 期,第11—22頁)一文中更加全面系統(tǒng)地論證了此概念。因此春秋戰(zhàn)國雖有“禮崩樂壞”之說,但禮樂制度反而有著長時期的延續(xù)并對中國政治秩序產(chǎn)生了長久的影響。對于宋王朝的發(fā)展初期來說,重建政治秩序,革除五代積弊,自然成為當務之急。
五代之衰亂甚矣,其禮文儀注往往多草創(chuàng),不能備一代之典。③《宋史》卷98,第2421頁。在此亂世之下,禮樂制度仍有發(fā)展之潛流。王小盾先生曾指出,后周世宗通過“依禮教習”、編纂禮樂典籍和依調(diào)制曲等方法推進了雅樂的建設。④王小盾、李曉龍《中國雅樂史上的周世宗——兼論雅樂的意義和功能》,《中國音樂學》2015年第2期,第12—20頁??梢?,有志之君對于禮樂的建制與完善十分重視,而作為主掌禮樂的太常寺自然就承擔起了重建制度的職責。學界對于太常寺的職能與設置已有諸多研究,初益辰在其碩士論文中,將太常寺置之于宋代音樂機構(gòu)的整體環(huán)境之中進行研究,對包括太常寺、太常禮儀院、教坊等機構(gòu)的沿革與設置有所考證,對宋代音樂機構(gòu)有整體性的研究。⑤初益辰《宋代宮廷音樂機構(gòu)設置研究》,山東大學2010年碩士學位論文。相關(guān)研究還有馮青林《唐宋樂部制度研究》,河南大學2014年碩士學位論文;衛(wèi)亞浩《宋代樂府制度研究》,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博士學位論文??等疖娫谡撟C五代、兩宋時期太常寺等機構(gòu)沿革的同時對制度層面的樂籍、和雇的作用加以分析,在制度的基礎上對宋代音樂活動形式及其特征也有著深入的探討。⑥康瑞軍《宋代宮廷音樂制度研究》,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博士學位論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本文將研究的重點放在太常寺的禮樂職能方面,在北宋初年的政治環(huán)境之中探究太常寺的政治作用。換言之,以洛秦先生所提倡“新史學”的視野關(guān)注宋代音樂研究為方法論,⑦洛秦《“新史學”與宋代音樂研究的倡導與實踐》,《中國音樂學》2013 年第 4 期,第7頁。以宋之“活的制度史”為研究角度,⑧鄧小南《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代官僚政治制度史研究為例的點滴思考》,《浙江學刊》2003年第3期。鄧小南教授從“問題意識”、作為“過程”的制度史、作為“關(guān)系”的制度史、嚴格學術(shù)規(guī)范/加強學術(shù)交流四個層面闡釋了什么是“活”的制度史,以及如何才能將制度史研究做“活”的問題。通過梳理五代、宋初時期太常寺在禮樂方面的發(fā)展過程,在分析太常寺自身的發(fā)展與變化的基礎上聯(lián)系宋代職官制度、政治局勢,研究在當時的政治環(huán)境中太常寺的禮樂活動,并在此基礎上深入探討相關(guān)的政治作用,從而對禮樂制度的制定、運作以及作用有一個動態(tài)的、立體的研究。
在不同的場合需要有不同的禮節(jié)和樂曲,五代后梁時期對不同的場合所需奏的禮樂有明晰的說明:
后梁開平二年(908)五月,太常奏:“皇帝南郊,奏慶和之樂,舞崇德之舞?;实坌?,奏慶順之曲。奠玉帑、登歌,奏慶平之曲,太廟迎神,舞開平之舞。迎俎,奏慶肅之曲。酌獻,奏慶熙之曲。飲福,奏慶隆之曲。送文舞,迎武舞,奏慶融之曲。亞獻、終獻,奏慶休之曲。送神,奏慶和之曲?!雹幔ㄋ危┩蹁摺段宕鷷肪?“雅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6年版,第116頁。
在此之后的后晉天福五年(940)七月,晉高祖石敬瑭又命各部長官協(xié)同太常寺對禮樂制度進行詳細的點校。
先奉敕:“正冬二節(jié)朝會舊儀禮節(jié)、樂章、二舞、行列等事宜差太常卿崔棁、御史中丞竇貞固、刑部侍郎呂琦、禮部侍郎張允與太常寺官一一詳定?!苯駲z討典籍,具述制度。
(王溥)按《禮》云:“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jié)。”“安上治民,莫善于禮;移風易俗,莫善于樂?!雹猓ㄋ危┩蹁摺段宕鷷肪?“論樂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6年版,第107頁。
據(jù)《唐六典》所載,太常卿,設一人,居三品,掌邦國禮樂、郊廟、社稷之事。?(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短屏洹肪?4“太常寺”,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394頁。時任太常卿的崔棁為后梁貞明三年(917)進士甲科及第,曾任戶部侍郎、翰林學士承旨、知貢舉,為文翰名士。?(宋)薛居正《舊五代史》卷93“崔棁傳”,中華書局2016年版,第1434頁??芍迼嚀翁K碌淖罡唛L官是因為他的博學多識,也可看出五代時期太常寺官職并不輕易授受。與崔棁一同負責詳定禮節(jié)、樂章、二舞的還有竇貞固、呂琦、張允等多個部門長官,后晉高祖為這次詳定禮樂配置的官員涉及政府行政的多方面,其全面恢復禮樂的目的不言而喻。王溥所言代表了五代時期文士階層對重修禮樂的態(tài)度,也說明了在當時士人心中禮樂對建立政治秩序的重要性。
隨著五代中央權(quán)力的逐漸加強,唐代中后期藩鎮(zhèn)割據(jù)的現(xiàn)象逐漸得到遏制,后周時期隨著太祖郭威和世宗柴榮對外征伐的節(jié)節(jié)勝利以及對內(nèi)重視文士、禮制,后周的政局有了一番新氣象:
時國家新造,四方多故,王俊夙夜盡心,知無不為,軍旅之謀,多所裨益。范質(zhì)明敏強記,謹守法度。李穀沉毅有器略,在帝前議論,辭氣慷慨,善譬喻以開主意。?(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卷290“后周紀一”,中華書局1956年版,第9461頁。
后周太祖、世宗皆有為之君,周繼漢之喪亂,故而在建國之初,太祖便對刑法、禮樂、財稅等方面提出要求。就禮樂層面來說,后周廣順元年春正月丁卯,后周太祖即皇帝位時降制,曰:
應乘輿服御之物,不得過為華飾,宮闈器用,務從樸素,大官常膳,一切減損。?《舊五代史》卷110“周書一·太祖紀第一”,第1459頁。
對禮制器物的新要求表示了后周與民休息、積蓄國本、穩(wěn)定政局的目的,而重新以禮樂治天下則是后周統(tǒng)治者與士大夫的共同追求。周顯德六年(959)正月,樞密使王樸上疏表達了這種政治理想與追求:“臣聞禮以檢形,樂以治心。禮樂者,圣人之大教也,形體順于外,心氣和于內(nèi),而不治者未之有也。故治定必制禮,功成作樂,一人作之于上,萬國化之于下?!?《五代會要》卷7“論樂下”,第111頁。在強調(diào)禮樂的重要性之后,王樸繼而對制定禮樂提出了進一步的改革意見:
陛下天縱文武,奄宅中區(qū),思復三代之風,臨視樂懸,親自考聽,知其亡矣,深動上心,乃命中書舍人竇儼參詳太常樂事,不踰月調(diào)品八音,粗加和會。以臣曾學律歷,宣示古今樂錄,令臣討論。臣雖不敏,敢不奉詔。遂依周法,以秬黍校定尺度,長九寸,虛徑三分,為黃鐘之管。與見在黃鐘之聲相應。以上下相生之法推之,得十二律管……均有七調(diào),聲有十二均,合八十四調(diào),歌奏之曲,由之出焉。旋宮之聲久絕,一日而補,出臣獨見,恐未詳悉,望下中書門下集百官及內(nèi)外知音者校其得失,然后依調(diào)制曲。?同注?,第114頁。
時為樞密使的王樸在與前代相較之后重修禮樂,而在奏議之中尚稱需要中書門下再召集百官以及知音者繼續(xù)校對,可見校對音律、禮法之困難。在王樸校對禮樂之后,周世宗便又詔尚書省集百官詳議,對大禮、開元禮等禮樂的用法進行規(guī)定。由王樸負責的這次禮樂校準為宋初詳定音律、器服等禮樂內(nèi)容起到了奠定基礎的作用。
后周政治逐漸穩(wěn)定,在此時間中古世家大族逐漸走下歷史舞臺,科舉士族逐漸占據(jù)政治的主導地位。在科舉制的影響下,士大夫的以德治天下、致君堯舜上等政治理想逐漸形成了這一時期主流的政治氛圍,與之相伴而生的便是以禮樂制度為政治秩序的重建。上述五代的禮樂規(guī)章修撰則是宋初振興禮樂的基礎,王樸等人修撰的音律、禮法、樂器直接影響了宋太祖時期禮樂的制定。另外,更深層次的是五代時期禮樂的政治內(nèi)涵、政治意圖也延續(xù)到了宋代。太常寺僚屬對皇帝南郊、正冬二節(jié)以及正式朝會的相應禮樂法則進行修繕,體現(xiàn)的是通過明正禮樂制度來樹立國家的正統(tǒng)地位和皇帝的個人權(quán)威,雖然五代政權(quán)更迭頻繁而導致對相關(guān)禮樂器物的考校工作難以展開,但這種禮樂觀念卻延續(xù)到了宋代。宋代統(tǒng)治者在“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重興文治的傾向下,逐漸恢復、健全太常寺的職官設置,在此基礎上對禮法樂制也有了更為詳細的建置。
唐代前期,“禮部尚書、侍郎之職,掌天下禮儀、祠祭、宴饗、貢舉之政令”?《唐六典》卷4“尚書禮部”,中華書局1992 年版,第 108 頁。,但在“安史之亂”以后,隸屬于太常寺的太常禮儀院逐漸成為司禮的主要機構(gòu),禮部逐漸衰弱。宋代雖然保留了禮部及其長貳官員,但卻不再負責禮樂的修訂,成為寄祿官。據(jù)《宋會要輯稿》記載:
凡禮儀之事,悉歸太常禮院;而貢舉之政,領(lǐng)于知貢舉。本曹但掌制科舉人補奏,太廟郊社齋郎、室長,百官謝、賀表,諸州申舉祥瑞,出納內(nèi)外牌印之事,而監(jiān)領(lǐng)貢院。?徐松輯《宋會要輯稿》職官13之1,中華書局1957 年版,第3369頁。
由此可知,在宋初,禮部不再負責禮儀之事,逐漸傾向于以知貢舉為其主要職能。在明確了禮部與太常寺在實際行政運作過程中職能的區(qū)別后,便需要進一步重點對太常寺的職官設置、職能分化加以研究。據(jù)《宋史·職官志》記載:
太常寺,卿、少卿、丞各一人,博士四人,主簿、協(xié)律郎、奉禮郎、太祝各一人……宋初,舊置判寺無常員,以兩制以上充,丞一人,以禮官久次高官者充。別置太常禮院,雖隸本寺,其實專達。有判院、同知院四人,寺與禮院事不相兼。?《宋史》卷164“職官四”,中華書局1956年版,第3882、3883頁。
由此記載可知,宋初負責禮樂的機構(gòu)有二:太常寺和太常禮院,太常禮院雖隸屬太常寺,但在處理具體事務上卻是獨立的。在太常寺中,判寺并無詳細規(guī)定固定員數(shù),而文中所記“兩制”則為翰林學士所掌內(nèi)制和中書舍人所掌外制,兩制及其以上者皆為優(yōu)于文學之士。太常寺丞則由資深禮官充任,由太常寺的官員選取來看,宋初對于太常寺官員的選任可稱得上是名實相符,選取文學之士和資深禮官也為宋初修訂禮法樂章做好了人才儲備。而太常禮院,據(jù)《宋會要輯稿》引《兩朝國史志》記載:“禮部判部事兩人,以兩制及帶職朝官充。凡禮儀之事,悉歸太常禮院?!?同注?。其具體官員設置如下:
判太常禮院,掌儀注、典禮公事,以待制以上侍從官兼判。同判太常禮院,資歷稍淺者判院事,多帶館職,同判四員輪值禮院。知太常禮院,點檢本院典禮公事,位次于判禮院,職事與同判太常禮院。?龔延明《宋代官制辭典》,中華書局1997年版,第97頁。
北宋太常禮院設置判太常禮院、同判太常禮院、知太常禮院、同知太常禮院等。其中,判太常禮院掌領(lǐng)本院有關(guān)儀注、典禮公事,以待制以上侍從官兼判。太常禮院的官職為差遣官,具有臨時派遣之性質(zhì),以便于統(tǒng)治者隨時派遣,工作具有很大的靈活性。與之不同的是太常寺的官員往往職責清楚、等級明確,制度較太常禮院更加完備,具體設置如下:
這段材料將卿、少卿和丞的職掌次序、職位高低表達得十分清楚,在此職責定位之下,《宋史》又說明了禮、樂、祭祀、祠事、郊祀等類別及其所需禮樂產(chǎn)生的作用。而在材料的最后也將祭祀時的官職補闕順序做了說明,這些規(guī)定都表明了太常寺署僚在祭祀中的作為逐漸走向制度性的程序化。
后周時期王樸所定的旋相為宮之法和律準一直影響到宋代,太祖曾命太常博士和峴以王樸律準較洛陽銅望臬臺石尺為新度。?同注①,第2937頁。據(jù)《宋史·樂志》記載:
有宋之樂,自建隆訖崇寧,凡六改作。始,太祖以雅樂聲高,不合中和,乃詔和峴以王樸律準較洛陽銅望臬石尺為新度,以定律呂,故建隆以來有和峴樂。仁宗留意音律,判太常燕肅言器久不諧,復以樸準考證。時李照以知音聞,謂樸準高五律,與古制殊,請依神瞽法鑄編鐘。既成,遂請改定雅樂,乃下三律,白石為磬,范中金為鐘,圖三辰、五靈為器之飾,故景祐中有李照樂。?同注?。
材料中言,太祖、仁宗兩朝先后詔和峴、燕肅以王樸律準校對新度考證音準,一方面證明了后周時期校對音律的嚴謹與精準,另一方面也說明了音律的校正在古代往往是參考前代音準所做,而所謂三代之禮樂往往成為校對禮樂的口號,表達了士大夫希望通過恢復禮樂來達到三代大同之治、圣人垂手而治天下之目的。
宋代在樂器、音準考校的基礎上對禮樂形式、名稱也有了一系列的修改。建隆元年(960)二月,竇儼上言曰:
“三、五之興,禮樂不相沿襲,洪為圣宋,肇建皇極。一代之樂,宜乎立名。樂章故當易以新詞,式遵舊典?!睆闹R蛟t儼專其事。儼乃改周樂文舞崇德之舞為文德之舞,武舞象成之舞為武功之舞,改樂章十二“順”為十二“安”,蓋取“治世之音安以樂”之義。祭天為高安,地為靜安,宗廟為理安,天地、宗廟登歌為嘉安,皇帝臨軒為隆安,王公出入為正安,皇帝飲食為和安,皇帝受朝,皇后入宮為順安……?同注①,第2939、2940頁。
樂舞樂章的重新命名表示了新朝在建國之初的政治目標,所取名字以“文德”“武功”“安”為主,以體現(xiàn)新朝之新氣象。圣人言:“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楊伯峻譯注《論語譯注》,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30頁。楊伯峻將“監(jiān)”譯為“根據(jù)”,本文對此譯解并不贊同,認為此處“監(jiān)”應通“鑒”,即以之為鑒也。竇儼奏議之中也提到“式遵舊典”,即仍以周禮為典,僅正名而不涉及內(nèi)容之更改。
竇儼以及前文引用王樸的奏議都以三代之治和周禮為改革之依據(jù),然周禮之失久矣,歷朝歷代點校禮樂制度,流傳下的典籍已是很難再恢復周禮,對這方面的認識,時人尤其是參與點校禮樂制度的士大夫們自然比后人要更加清楚,但恢復禮制,思復三代之風卻是士大夫在改革禮制時必然要提及的原因和目的。由此觀之,三代之治與周禮儼然已成為了一種政治符號,其中蘊含著自兩漢以來的深入士人心中的政治理想,結(jié)合宋代初期藩鎮(zhèn)割據(jù)、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林立的政治環(huán)境和重建大一統(tǒng)政權(quán)的歷史使命,這種理想之中最主要的一部分便是“尊王攘夷”和“復興儒學”。這種理想的實際效果便是要樹立宋朝之正統(tǒng)地位,天命所歸的合法統(tǒng)治,在文化上的表現(xiàn)便是《春秋》學的興起以及儒學復興。因此,宋初重修禮樂制度便是與復興儒學互為表里的一種重塑文化、樹立天命觀以及正統(tǒng)觀念的做法。
后至太宗淳化二年(991),和峴之弟、太子中允、直集賢院和蠓上言:
兄峴嘗于乾德中約《唐志》故事,請改殿庭二舞之名,舞有六變之象,每變各有樂章,歌詠太祖功業(yè)。今都來歲正會之儀,登歌五瑞之曲已從改制則文武二舞亦當定其名。《周易》有“化成天下”之辭,謂文德也;漢史有“威加海內(nèi)”之歌,謂武功也。望改殿庭舊用“玄德升聞之舞”改為“化成天下之舞”“天下大定之舞”改為“威加海內(nèi)之舞”。?同注①,第2943頁。
和峴之弟和蠓的官職是太子中允、直集賢院,其中直集賢院說明和蠓已在北宋三館之一的集賢院任職,有點校典籍、處理館閣事務之責。集賢院、昭文館和秘閣作為北宋官方最具權(quán)威的藏書之所,其中的館閣之士皆飽讀詩書,曉暢典籍,太宗曾言館藏藏書之重要性,“國家勤求古道,啟迪化源,國典朝章,咸從振舉,遺編墜簡,宜在詢求。致治之先,無以加此?!?徐松輯,劉琳、刁忠民等點?!端螘嫺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2824頁。因此,作為北宋政府極為重視的館閣機構(gòu)里的職官,對于典籍、禮法、制度等內(nèi)容自然比較了解,且館閣職官往往有皇帝顧問的情況,因此對于國朝典章的修訂館職也有一定的話語權(quán),不過因為館職為兼職官,此種政治參與往往為臨時指派,故而在修訂禮法之時雖需要詢問館職的意見但這種參與程度并不能算為侵占太常寺的職權(quán)。和蠓此言在修訂舞蹈名稱的同時也將其兄和峴所編的樂章內(nèi)容有所說明,材料記載“歌詠太祖功業(yè)”,此類內(nèi)容加之舞蹈、樂章共同演繹,其政治目的不言自明,在樹立王朝正統(tǒng)觀念的同時樂舞的編排也為樹立太祖文成武功的圣君形象起到了作用。
樂舞內(nèi)容中加入開國皇帝的文治武功是塑造政權(quán)正統(tǒng)形象的重要舉措,因此修訂禮樂便與統(tǒng)治者的形象有了密切的關(guān)系,除太常寺官員、館閣學士之外,皇帝也會加入到禮樂的編定之中,這既與宋代倡導文治的政策相符又是皇帝拉攏士大夫的一種舉措。這一政治意圖在宋太祖乾德年間對孝明皇后的葬禮上也有相應的顯示:
乾德元年十二月七日,孝明皇后崩,始詔有司議置后廟,詳定殿室之制,及孝惠、孝明二后先后之次。太常博士和峴議曰:“按唐睿宗追謚劉氏為肅明皇后,竇氏為昭成皇后,同于親仁里立廟,名曰‘儀坤’,四時饗祀,皆準太廟之禮。伏請孝惠、孝明共殿別室。恭惟孝明皇后早正位于內(nèi)朝,實母儀于天下,伏請居于上室。孝惠皇后緣是追尊,元敕止就陵置祠殿,今祔別廟,宜居次室。仍依太廟例,以西為上?!睆闹?。?徐松輯《宋會要輯稿》禮10,第681頁。
這條材料表明了太常博士的職能范圍,也說明他與其他職事官一起詳議有關(guān)“內(nèi)外文武職官儀制”的職責。而和峴所建議的關(guān)于孝明皇后的祭祀禮儀制度則是關(guān)乎建立趙宋王朝太廟祭祀的重大問題,唯有將皇后的祭祀儀禮、太廟地位制定清楚、合理方能達到母儀天下,子孫萬世祭祀不絕且皇室倫理綱常秩序井然的政治效果,這一目的同樣體現(xiàn)在對“樂”的考定、校準的過程中。
《宋史·樂志》有載:
太宗嘗謂舜做五弦之琴以歌南風,后王因之,復加文武二弦。至道元年乃增做九弦琴、五弦阮,別造新譜三十七卷。凡造九弦琴宮調(diào)、鳳吟商調(diào)、角調(diào)、徵調(diào)、羽調(diào)、龍仙羽調(diào)、側(cè)蜀調(diào)、黃鐘調(diào)、無射商調(diào)、瑟調(diào)變弦法各一。?同注①,第2944頁。
皇帝重視禮樂的重建以及樂器、“弦法”的制造并非太宗首創(chuàng),自三代以降便已有之,而太祖與太宗昆仲通過兵變奪取政權(quán),乃至后周丞相范質(zhì)曾對太祖道:“世宗尸骨未寒,太尉何止于此?”而太宗的“斧聲燭影”事件雖然有趙普獻出“金匱之盟”詔書為其正名,但其宮變弒兄的事實已為史家所公認。由此觀之,太宗奪取政權(quán)的方式其實與五代君主并無差別,因此太宗登基之后便更加重視文治,仿上古圣君制作樂器、編修新譜在這里也有著更多的含義,其中太宗借此向士大夫群體表明文治之決心的同時也說明自己與士大夫有著同種文化素養(yǎng)和政治理想。
宋初兩朝通過確立太常寺及其職官設置為宋代修訂禮法樂章奠定了基礎,而后通過對禮樂的修訂樹立了一系列的政治秩序和皇帝權(quán)威。這種對禮樂的重視也持續(xù)在宋代其他君主的統(tǒng)治時期。宋仁宗景祐元年,判太常寺燕肅上言:“大樂制器歲久,金石不調(diào),愿以周王樸所造律準考按修治,并閱樂工,罷其不能者?!?同注①,第2948頁。這是在前代基礎上以律準加以考校,表明對禮樂標準的重視,同時又對樂工加以檢查,顯然對于禮樂工作者的審查、管理逐漸步入制度性的常態(tài)化發(fā)展。
《宋史·太祖本紀·贊》曰:
三代而降考論聲明文物之治,道德仁義之風,宋于漢唐蓋無讓焉。?《宋史》卷3“太祖本紀”,第50、51頁。
余英時先生已指出,《宋史》的總裁官和《贊》語的作者為元代之歐陽玄,歐陽玄在為許衡所撰的《許(衡)先生神道碑》中曾說:
觀三代而下,漢、唐君臣未聞以道統(tǒng)系之者。當時儒家或知足與知,任未足與居也。?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三聯(lián)書店2004年版,第186頁。
將兩條材料對讀,即可以看出歐陽玄所言漢、唐、宋為后三代這里指向的便是宋代的道統(tǒng)治世,士大夫中的道學家繼承了三代時期的道統(tǒng),雖漢唐疆域廣闊但卻在道統(tǒng)方面遠遜于宋代。元代之學者能如此盛贊宋代,除了表達他們對宋代政治文化環(huán)境的向往之外,宋代禮樂建設、尊儒重教的政治傾向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三代時期重視禮樂、君臣有節(jié)、進退有序的政治秩序。而作為宋代開國之君,太祖、太宗對秩序的重建也起到了關(guān)鍵的作用,歐陽玄的《贊》語后又說:
五季亂極,宋太祖起介胄之中,踐九五之位,原其得國,視晉、漢、周亦豈甚相絕哉?……創(chuàng)業(yè)垂統(tǒng)之君,規(guī)模若是,亦可謂遠也已矣。?同注?,第50、51頁。
前文業(yè)已言明,宋初對太常寺職官的設置以及太常寺官員對宋朝重建禮樂制度的作用。而對于北宋王朝來講,樹立天命觀和正統(tǒng)的地位無疑是當下之要務,故而館閣學士、當朝皇帝均有參與,這種帶有極強的政治目的的禮樂重建,在其發(fā)展過程中伴隨著北宋文治政策的逐漸完善,并引得士大夫群體積極加入,與之相協(xié)調(diào)的還有館閣藏書制度和科舉制度等重文政策,禮樂制度用以建立君臣秩序,樹立中央與君主的權(quán)威,而館閣制度、科舉制度等一系列選拔、培養(yǎng)博學大儒的職官管理制度則為這種秩序和權(quán)威的持續(xù)性提供了可能,源源不斷地供給著大量的人才,禮樂的發(fā)展與人才培養(yǎng)、館閣文化緊密地結(jié)合在一起。在儒學復興的時代,北宋官員都受到了主流的儒學文化的熏陶與教育,而符合周禮和儒家傳統(tǒng)的禮樂制度自然受到了他們的重視和推崇,并為健全、完善禮樂制度而不懈的努力。這既是一種文化再興,也是五代宋初士大夫群體文化內(nèi)涵的一種轉(zhuǎn)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