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曉毅
(天津師范大學音樂與影視學院,天津 300000)
隨著私有制的產(chǎn)生,奴隸階級的出現(xiàn),在商時期殘酷的階級壓迫固然是非常殘酷的,這一時期的奴隸不僅為奴隸主生產(chǎn)和服勞役,甚至被任意屠殺,奴隸主祭祀祖先和神靈時除用牛羊等牲畜外,也用人來做祭祀品,大批的奴隸被用作殉葬。卜辭中“人祭”“人殉”的記載很多,并在考古發(fā)掘中已得到證實,更證實了殘酷的階級壓迫。在商代遺留的精美文物中,無論是青銅器、佩帶、骨器、石器等都裝飾著不同種類的動物紋飾,無論是抽象化的或圖案化的,都將動物強盛的生命力和超自然的能力作為一種崇拜的描寫對象。在青銅紋飾中,形象神秘恐怖的獸面紋也表現(xiàn)了商人對動物的敬畏。
“殷人尊神而信神”,商代的文化特色是祭祀與巫術,他們把巫術推廣到社會生活中,憑借人們、宮廷皇室對巫術的信奉,巫師在政治機構(gòu)內(nèi)居于顯赫的地位,因此,商代的政治特點可概括為巫政合一,通常祭祀、行巫的法術重要手段是樂舞,從而樂器的制作水平提高,有大量精美豪華的樂器出現(xiàn),而樂舞是宮廷音樂的主要形式,在當時真正著名、流傳久遠的殷商樂舞有《桑林》、《大濩》,它們同樣與巫術活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大濩》相傳為商湯之樂。據(jù)《呂氏春秋·古樂篇》稱,由于夏桀暴虐無道,民不聊生,于是湯率兵討伐夏桀,大獲成功,人民安居樂業(yè),湯為商族首領后,于是湯建立商王朝后命大臣伊尹所作《大濩》,以其記功,并慶祝滅夏的勝利。這樣看來,這部樂舞主要與商湯伐桀的功績有關,似乎成了是歌功頌德的性質(zhì)。
甲骨卜辭也有記載,“濩”一詞是在甲骨文中的形象,極像一個人在大雨淋漓中的形象。而我們知道,《大濩》之“濩”通“護”,為湯救護萬民之意,這就是“以身禱于桑林”。據(jù)《呂氏春秋》、《尸子》、《淮南子》等古籍稱,湯伐桀得天下后,天下大旱,萬民陷入絕境,湯為解除旱情,“乘著白馬素車,穿著麻布粗衣,身披茅草,奔往氏族的祭祀地桑林,以自己的身體作祭品,向上天祈禱求雨,終于,奇跡出現(xiàn)了,天神被湯的虔誠所打動,“四海之云湊,千里之雨至”,殷商人當年就獲得了好收成。
《大濩》的表現(xiàn)不管是商湯為討伐夏桀的暴虐取得成功后,所創(chuàng)作的舞蹈,還是湯為解除旱情救護人民,“以身鑄桑林”的舞蹈表現(xiàn)形式,在舞蹈內(nèi)容看,《大濩》不過是贊美湯救萬民的一次偉大壯舉,為贊揚湯的功德,在其社會角度看,商湯的“以身禱于桑林”,正是其典型的一次巫術活動,這部樂舞更是體現(xiàn)了對信奉巫術活動的一次詮釋。
在《通鑒大紀》中,《大濩》又有《桑林》的異名。但從另一些史料分析,《桑林》和《大濩》又并非只是名稱相異的同一個樂舞。
那么,這一時期另一著名的樂舞《桑林》,究竟是與《大濩》同舞異名,還是為不同的樂舞,讓我們就有了疑問,在《左傳·襄公十年》中記載:魯襄公十年,殷后代宋平公在楚丘招待晉昭公時,讓人給他表演《桑林》,當舞師舉著有五彩玄鳥裝飾的旌旗入場時,晉昭公竟被嚇得退回到房子里面,后來舞獅去掉旌旗時,晉昭公才勉強觀完,但觀后得了一場大病。似乎說明《桑林》像一種狂躁恐怖的原始祭祀舞蹈,它保留了巫舞狂熱、陰森、恐怖的氣氛。又與此不同的是,在周代,《大濩》的音樂已經(jīng)變得寬和溫良?!俄n詩外傳》曰:“湯作濩,聞其宮聲使人溫良而寬大,聞其商聲使人方廉而好義……”音樂之所以如此,也許是周人意在集中表現(xiàn)湯的美德。這說明,周人為突出對商湯的人格贊美,以淡化了原《大濩》作為商氏族圖騰樂舞的特點?!肚f子·養(yǎng)生主》中提到,莊子用于解釋“皰丁解?!钡墓?jié)奏之美,乃是“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jīng)首》之會”。
這在我們看來只能說明,《桑林》之舞不僅僅只有一個“版本”,作為地名,它可能是舞于桑林的舞蹈的總稱;而不論恐怖樂舞還是優(yōu)美,似乎又都與“湯禱”內(nèi)容不符合。這就是說,雖然“湯禱”之事發(fā)生在桑林,但《桑林》之舞并不見得就是《大濩》。
在商湯時期,巫風盛行,祭祀活動繁多,在他們心中,動物是圖騰、是祖先、是殘害人類的惡魔、是人類征服的對象,在青銅紋飾中,恐怖猙獰的獸面紋,是一種虎、牛、熊、蛇、猛禽等兇猛食肉動物的集合體,它表現(xiàn)了商代人對動物的敬畏。在《左傳》還中記載:商朝貴族的地下宮室中掘出一些商王的陵墓,墓室內(nèi)所裝的各種立體石雕,作獸頭、雙面、牛頭、鳥、獸等形的。這足可以證明,在商時期,人們對饕餮紋、圖騰崇拜,這種恐怖獰厲的美是可敬可畏的,然而樂舞《大濩》是具有鳥羽裝飾品,是用兇猛恐懼動物的身體集合體用作道具來表現(xiàn),從而給人一種猙獰、恐怖的感覺,也不無道理。
延續(xù)到周代,“周人尊禮,敬神而遠之”,這時期,逐漸由奴隸制進入封建制度,在經(jīng)濟方面有了較高的發(fā)展,文化思想層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在周初期為統(tǒng)一國家、鞏固政權,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比較完整的宮廷雅樂體系,這種與商不同的文化禮儀,從而也影響樂舞形式的變化,樂舞慢慢的由商恐怖舞蹈漸變?yōu)橹艽鷾睾蛯捔冀逃晕璧敢彩抢硭鶓數(shù)摹?/p>
由此看來,在不同的社會背景、文化環(huán)境下,產(chǎn)生的舞蹈內(nèi)容與形式是不同的,我們分析任何問題時,不能孤立的對其進行研究探討,舞蹈也是如此,把舞蹈藝術融入整個社會環(huán)境中去,這樣才能更準確的對舞蹈自身研究的更透徹。
[1]《中國古代舞蹈史教程》.
[2]《中國舞蹈文物圖典》.
[3]《美的歷程》.
[4]《孫穎評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