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迪
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開放,許多職場媽媽也迎來了屬于自己的二胎寶寶,這也讓她們變得比以前更加忙碌了。日本一位職場主婦吉田穗波是5個孩子的媽媽,在全職工作的同時,她還去哈佛留學了兩年,出書成了暢銷書作家。她是怎么做到的,又是怎么合理安排時間的,讓我們來學習一下。
化“焦慮”為進步的決心
吉田穗波是一位生活在東京的職場媽媽,從名古屋大學研究所博士畢業(yè)后,便在位于東京銀座的婦幼綜合診所成為了一名婦產(chǎn)科醫(yī)師,工作十分忙碌。
和其他結婚后就辭職的日本女性不同,吉田穗波既享受為人母的感覺,也熱愛自己的工作。她自己就有3個姐弟,所以一直想做“兒女成群”的媽媽,和丈夫結婚后就計劃著至少要生3個孩子。
然而,真正升級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后,吉田穗波發(fā)現(xiàn)當一個職場媽媽非常不容易。既要兼顧工作,又不能放棄家庭,她每天不得不花3個小時奔波于家、托兒所和醫(yī)院之間,疲憊不堪。孩子和工作擠占了吉田穗波的全部精力,完全失去了屬于自己的獨立空間。但奇怪的是,越是忙碌,她心中就越是有一股沖勁想做點什么,也越清醒地意識到時間正在日復一日地不斷流逝,心中焦慮不堪。
2004年,大女兒因肺炎引發(fā)氣喘,不得不住院治療,原本就十分緊湊的生活節(jié)奏被徹底打亂,吉田穗波的“焦慮癥”徹底爆發(fā)了,她把自己關在醫(yī)院的廁所里崩潰痛哭,恨恨地想:“一天為什么只有24小時?根本不夠用?。 彼蝗挥行├斫馍磉叺呐耘笥褳槭裁创蠖噙x擇了做全職媽媽,因為做一個職場媽媽的難度系數(shù)實在太高。
那天晚上,吉田穗波躺在床上想了很多,既然一天只有24小時的現(xiàn)實沒法改變,可以改變的唯有她自己:“憑著這股沖勁,成為更優(yōu)秀的人,沒準可以化逆境為助力!”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考慮,吉田穗波下定決心去美國哈佛留學。事實上,這個想法由來已久,在工作中,她面對病人時總會猶豫A治療方案和B治療方案哪個更適合。盡管根據(jù)經(jīng)驗,她也許能快速判斷出A方案更適合,但只有拿出統(tǒng)計資料,才能用科學根據(jù)說服病人。無奈的是,日本女性醫(yī)療領域的研究基礎仍然匱乏,常常找不到讓人信服的統(tǒng)計資料,所以她一直很想去哈佛進修。
然而,去哈佛留學的想法除了獲得了丈夫的支持,身邊的大部分朋友都表示反對:“孩子還那么小,你哪有時間準備考試?”“不如等孩子長大,再去實現(xiàn)理想吧!”
吉田穗波也清楚,友人們的擔憂不無道理,但在作為職場媽媽的忙亂中,她也越來越了解人性:人啊,就是時間越不自由,越有沖勁想干大事的一種生物!越是急著出門,越是特別想整理桌子;越是加班工作,越是特別想學點英語……如果一天24小時任君自由支配,如果沒有孩子需要照顧,沒準她會干脆選擇閑情逸致地喝杯咖啡,也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充滿斗志、熱血沸騰了。所以,在吉田穗波看來,“沒時間”的焦慮感恰恰是激發(fā)人們斗志的特效藥,這股斗志可不是一直都有的,等孩子長大了、等自己有時間了,這股斗志可能也就煙消云散了。趁著自己斗志昂揚的時候,她決心不辜負自己的一腔熱血,先勇敢地踏出第一步。
改變思路“多管齊下”
正當吉田穗波斗志昂揚要準備留學事宜時,她卻發(fā)現(xiàn)自己懷上了第三胎。換做別人,大概要對留學的事情從長計議,要么選擇留學結束再生孩子,要么選擇孩子出生后再去留學。但吉田穗波思來想去,拿出了一個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方案:不去考慮先做哪個,兩件一起搞定!因為人生只有一次,一件一件按順序來做,根本不夠實現(xiàn)那么多理想。
打破常規(guī)思路后,吉田穗波發(fā)現(xiàn)生活變寬闊了許多,“多管齊下”的決定讓一天24小時都被有效地利用了起來,完全沒有被浪費。比如,吉田穗波在工作、帶娃、懷孕的同時準備留學,身在一線治療病人能讓她時刻記得留學的目的,保持高昂的斗志;下午6點半要接孩子能讓她專注工作,提高效率;有孕在身讓她更加注意飲食,健康的身體也讓她更有體力工作和學習;家里到處貼滿英文單詞,能讓孩子在耳濡目染的環(huán)境下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工作、帶娃、備考,數(shù)種狀態(tài)互相切換,能有助于她擺脫壓力。
當然,這種“多管齊下”的行事方式雖然能最大限度地節(jié)約時間,也會不可避免地讓生活看上去亂成一團。所以,在選擇這種時間管理方式的同時,必須放棄吹毛求疵的完美主義心理,做好面對事務亂成一團的心理準備。
因此,為了多元利用時間,她強迫自己把完美主義放到一邊,把“必須完美完成”的信念改成“做一點是一點”,生活中的很多事看起來就立馬不一樣了。
比如有一次,吉田穗波很想?yún)⒓右粓鐾砩?點到9點的讀書會,但她必須在晚上8點前回到家里陪孩子。換做別人,也許就選擇放棄了。但吉田穗波還是去了,她只參加了40分鐘的讀書會,在回家的路上她告訴自己:“有40分鐘的收獲,比完全沒去強太多了!”正是這種“做一點是一點”的信念,讓她慢慢擺脫了焦慮,穩(wěn)穩(wěn)當當?shù)赝瓿缮钪忻恳淮瘟λ芗暗母淖儭?/p>
時間有多金貴,成為媽媽以后才有了深刻的體會。為了提高辦事效率,她開始琢磨:既然24小時的長度變不了,使用密度是不是可以提高?同樣是一分鐘,怎樣才能用得更有價值、更精確?
為此,她開始練習一心多用,學習善用碎片時間的技巧,為此她的時間計劃表甚至細分到15分鐘。比如,她會在晾衣服的時候想著怎么回電子郵件,會利用診所午休時間填寫孩子托兒所需要的文件……走路、等車、上洗手間、晾衣服、收拾餐具……所有這些不方便拿紙筆的時刻,吉田穗波都沒有浪費,會用來練習聽力,或者思考回信、報告,這樣下筆更快,可以省去一邊想一邊打字的時間。
眾所周知,媽媽們能自己掌控的時間會變得特別少,因為不管做什么,都有可能被孩子干擾。為此,她每天和孩子一同入睡,清晨3點就起床,那么到孩子起床之間的3個小時就是完完全全不被打擾的時間。這樣一來,每天凌晨3點到6點和每天通勤的3小時就成了她的固定念書時間。endprint
當然,時間算盤算得再精,現(xiàn)實也總有不如意的時候。有時候,精疲力盡回到家,孩子哭鬧著要抱抱,會讓她感覺特別累。但本著“做一點是一點”的信念堅持下去,積少成多的數(shù)量也是很可觀的,因此她仍然認為“多管齊下”利大于弊。
花錢買時間一點也不虧
時間過去了近三個月,吉田穗波的留學備考進入了非常關鍵的時刻。雖然她已經(jīng)很努力地進行時間管理,但家里的瑣事實在太多,讓她有些疲于應付。比如早睡早起雖說乍看之下勻出了大段時間,但如果不改變應辦事項的總量,就只是把晚上該做的事挪到早上做罷了。
每天,從進家門到睡覺,吉田穗波要準備晚餐、吃晚餐、收拾餐桌、把晾干的衣服收起來、折衣服、收納衣服、洗澡、洗衣、準備隔天托兒所要用的東西、檢查聯(lián)絡簿、回電子郵件、填寫文件交給托兒所和公家機關等等,做不完的例行公事。大女兒出院后需要在家休養(yǎng),吉田穗波只能經(jīng)常請假回來照顧,導致那段時間得到的工作評定很低。丈夫也在醫(yī)療系統(tǒng),責任不小,不能請假;爸媽住得遠,又還沒退休,只有假日能來幫忙;公婆住的城鎮(zhèn),開車要兩個小時才能到,而且也不能經(jīng)常麻煩兩老幫忙。
此時此刻,吉田穗波才意識到,如果不能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空余時間,自己引以為傲的時間管理術也不過是空中樓閣,經(jīng)不起考驗。為此她開始認真思考是否需要花錢雇一個人來幫忙干家務。
說實在的,走出這一步對于吉田穗波來說需要相當大的勇氣。因為在日本,做家務是主婦們相當重要的日常工作,有很多人都認為每頓三菜一湯才算做飯,家里纖塵不染才算干凈,孩子一定要親手帶大才會長得好等等。這些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讓吉田穗波即使再疲累,也從沒想過花錢雇人幫忙,因為那會讓她有愧疚感,而且也沒有富裕到可以隨意請保姆的地步……不過最后,她不得不承認光靠自己無力應付,決心請人。
吉田穗波請了明美太太來家里幫忙洗衣服、做晚餐和照看孩子。明美太太是個家務能力一流的“超級主婦”,大女兒跟她熟悉后,還會笑著送媽媽上班。這樣一來,吉田穗波要做的事情總量就少了,多出了更多時間工作、學習。她也慢慢發(fā)現(xiàn),以前那些束縛自己的規(guī)矩其實都是“別人的常識”,作為一個家庭的照料者,她可以、也應該“自定規(guī)矩”。
當然,作為媽媽也有很多事情是“不能被替代的”,比如她會堅持幫孩子選擇吃哪些食物更營養(yǎng),并每天親自列菜譜給明美太太;比如和孩子們每天的聊天、講故事她也一定會親力親為。
吉田穗波見過很多忙碌的父母,即使沒時間也要拼命做飯,結果吃飯時間延遲,難得做出的一桌菜卻要催孩子狼吞虎咽。與其這樣,何不吃別人做的飯呢?這樣,空下來的時間可以不疾不徐地和孩子一起享受美味佳肴,一家人開開心心地交流。她認為這樣的時光更加充實,也更有意義。
作為媽媽應該做“不能被替代的事”,剩下的事如果經(jīng)濟方面沒什么大問題就外包吧!因為花錢買時間真的一點也不虧,省出來的時間可以用來提升自己,讓自己時刻準備著抓住生活中每一個稍縱即逝的機會。
認清了這個道理后,吉田穗波做選擇時也不再以“實惠”、“省錢”為第一原則。有時,她也會買貴一點的車票。比如,在普通車上要站20分鐘,耗費時間精力,不如花錢坐貴一點的新干線,舒服坐著,就能用這段時間靜下心來讀書。
憑著這股鉆研精神和不懈努力,吉田穗波竟然在短短半年時間里就成功考入了哈佛。其間,她的第三個女兒也平安降生。于是,吉田穗波帶著3歲、1歲和一個半月大的3個女兒,和丈夫一同前往波士頓。兩年后,她取得了哈佛學位,還懷上了第四胎。
如今,吉田穗波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自己的理想,如愿成為日本國立保健醫(yī)療科學院生涯健康研究部的主任研究官。她還利用閑暇時間寫了兩本分享自己心得的書——《就因為沒時間,才什么都能辦到》、《吉田醫(yī)生哈佛求學記》。并且,在第一本書出版之際,她的第五個孩子出生了。
吉田穗波的經(jīng)歷對于普通職場媽媽們來說簡直像傳奇故事一樣神奇,人們驚嘆于她如何在養(yǎng)育五個孩子、全職工作的同時還能完成那么多夢想。吉田穗波卻告訴大家,只要懂得改變思路、善用時間,她能做到的,任何職場媽媽其實都能做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