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莉
在區(qū)域游戲中,我們常常面臨這樣的問題:“當幼兒對已有的材料興趣減弱時,我們該怎么辦?”而巧妙地運用材料的調整策略不僅可以延長材料的生命力,還可以賦予材料新的內涵,重新激發(fā)幼兒新的游戲行為,以保障游戲的持續(xù)性發(fā)展。下面,筆者以幾個區(qū)域游戲的例子為例,談談材料調整策略的做法與感受。
一、添加材料,引發(fā)幼兒新的探索行為
材料的添加是指教師在原有材料的基礎上添加一部分新材料或新信息、新情景等,使游戲出現新的內容和目標,從而引發(fā)幼兒對原有材料產生新的探索行為。
如:美工區(qū)中,一幢幢用紙箱做的動物房屋被孩子們用顏料刷出了不同顏色后,就孤單地擺放在角落里無人問津了。這時老師拿出了一疊方格白紙和雙面膠等材料,對孩子們說:“房子已經粉刷完畢,現在小動物們想讓你們幫助用‘彩色瓷磚來鋪滿房子的外墻,大家想想有沒有什么好辦法呢?”依×盯著老師手上的方格白紙眼睛一亮,大聲說:“我有好辦法,我們把方格紙涂上顏色,再粘貼到墻上……”受到依×的啟發(fā),孩子們紛紛圍了過來積極商討起來,用什么顏色,如何排列才好看,怎樣粘貼,如何分工等,氣氛十分熱烈,看來,這游戲又可以讓孩子們忙上一段時間了。案例中老師增添的方格紙張,被孩子們當做“白瓷磚”,新增加的游戲材料和為小動物房子鋪彩色瓷磚的新信息,為游戲帶來了新內容和新目標,原先被冷落的紙皮房屋重新燃起了孩子們游戲的興趣,教師巧妙地增添材料豐富了游戲玩法,延長了游戲的過程。
又如:操作區(qū)中“穿項鏈”的游戲,一盒珠子,一根繩子,幼兒就可以動手穿了,但游戲玩了一段時間后,幼兒常常就失去興趣。這時老師在一旁櫥柜上添加了孩子們熟悉的老師、媽媽、同伴的頭像架,讓孩子們給老師、媽媽、好朋友穿項鏈,把她們打扮得更漂亮,孩子們在穿項鏈時更有動力了。教師在游戲中增添了情景化的材料,賦予材料生動的情感意義,激發(fā)了幼兒在活動中的快樂情緒,使幼兒更加積極地與材料互動。
二、刪減材料,激發(fā)幼兒挑戰(zhàn)愿望
區(qū)域游戲中,除了可以增添材料延長游戲過程外,還可以通過在原有材料的基礎上刪減掉一些材料或已知條件,提高游戲的難度,激發(fā)幼兒對游戲新的挑戰(zhàn)愿望。
如:拼圖區(qū)中,孩子們對玩了很久的中國地圖的拼法已非常熟練,各個省、直轄市不同的拼圖形狀也非常熟悉,且一些幼兒還會認讀上面的文字,站在一旁觀看的寶寶總是不屑地說:“太簡單了,我都不愛玩了,我早都會了!”于是老師將拼圖底板上印的底圖遮蓋了,沒有了底圖難度加大了,老師說:“現在的拼圖看不到底圖了,誰愿意來挑戰(zhàn)下,看看還能不能拼出來吧。”好勝心強的寶寶馬上就躍躍欲試了。探索區(qū)“給水搬家”的游戲中,由于針筒、滴管、勺子等工具使用的難度較高,孩子們用了一會就放棄了,為了加快搬水的速度,他們都喜歡選擇海綿來搬水。老師觀察到這種現象后,在游戲一段時間后將海綿刪減了。喜歡玩水的孩子們開始嘗試使用針管、滴管等工具來搬水,在多次的實踐操作中,孩子們慢慢學會了用針筒抽水再推出,嘗試將滴管先捏緊后慢慢松開將水吸入,再用捏的辦法將水擠壓出來,原先不會使用而被放棄在一旁的工具被孩子們用得越來越熟練,孩子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教師運用刪減已知條件和材料的方法,讓原先的游戲出現了難點,激起幼兒的挑戰(zhàn)愿望,促使幼兒在已有水平的基礎上向更高的水平方向發(fā)展。
三、組合材料,拓展幼兒游戲內容
材料組合是指教師將單一的材料內容組合在一起,拓展材料的屬性和游戲的內容。材料的組合可以為游戲帶來新的變化,讓幼兒與材料在互動中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玩法。
如:操作區(qū)中,擺放著各種大小形狀不同的瓶罐,經過兩周多的游戲,重復性地蓋瓶蓋游戲孩子們已經玩膩了,瓶子被冷落在櫥柜里。一天,老師將操作區(qū)和生活區(qū)中之間的隔斷拆除,將其合二為一,把生活區(qū)中的黃豆、玉米、黑米等多種食物,以及勺子、筷子等材料和瓶子混合放在一起。孩子們很快發(fā)現了材料的變化。泓×拿起一個塑料瓶,用小勺將幾粒黃豆裝入瓶中,瓶子發(fā)出了嘩嘩的響聲,這個發(fā)現一下子引起了他的興趣,他更加用力地搖晃瓶子,發(fā)出了更大的聲響,頓時吸引了旁邊的皓×,皓×也學著泓×的樣子,他選了一個八寶粥的鐵罐,舀了一勺黃豆裝進罐中后使勁搖晃著,瓶子發(fā)出清脆響亮的聲音。兩個孩子一邊聽著瓶子搖晃發(fā)出的聲響,一邊笑著議論著:“我瓶子的聲音和你的不一樣哦?!薄拔移孔訐u出的聲音更大聲!”
過了幾天,老師又將一些較大的瓶罐送到走廊運動區(qū),和小拖車擺放在一起,并在小拖車上貼了從高到矮和從矮到高的標記圖。好久沒人玩的小拖車重新變成孩子們喜歡的玩具,晨×將瓶子旋上瓶蓋后從高到矮地擺放到小拖車上排隊,當小拖車上裝滿瓶子后,他一邊拖著走,一邊高興地叫著:“送水啦,誰要喝水啊?”材料的組合和開放性的玩法,使原本已玩膩的瓶子又重新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隨著孩子們的探索,他們還會有更多的發(fā)現……
由此可見,在區(qū)域游戲中,教師如果能多角度地分析材料所蘊藏的內容和價值,對已經使用的材料進行適時添加、刪減、組合,為幼兒的探索提供更多的支持幫助,就能引發(fā)幼兒對材料產生新的探索行為,促進幼兒在游戲中不斷地發(fā)展。
編輯 趙飛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