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素娟
瑾瑾,在我們班上屬于家境比較特殊的一個孩子。爸爸生病去世,媽媽一年前外出打工,后來沒有再回來過。小小年紀的她跟著年邁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為了彌補孩子失去的愛,爺爺奶奶是百般寵愛這個孫女。
在班里,我在各方面也給予了特殊的關照,當她與同伴起爭執(zhí)時,無論是明里還是暗里我都會偏向她一點,同時還有意無意地引導別的小朋友要多關心她,多讓著她點??墒菨u漸地我發(fā)現(xiàn)苗頭有些不對。課堂上,別的孩子認真聽講時,她卻坐沒坐相;午飯后,是孩子們的自由活動時間。他們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有的交換圖書,有的交換玩具,玩得很開心。我也喜歡趁這個時候和他們玩在一起,或談心或給他們講故事,有時也靜靜地站在一旁聽他們在交流什么。而瑾瑾卻在那里晃來晃去,還不時地去別人那里搗搗亂,惹得同伴一直來告她的狀。看到這種情況,我對自己的做法進行了反思,不能再因為喜歡她、憐憫她而害了她。我覺得自己應該做些什么,幾次電訪后不見什么效果,最后我還是決定去家訪。因為我覺得家訪是溝通教師、家長和孩子心靈的橋梁,大家可以促膝談心,拉近彼此心理距離,有利于交換意見,也有助于達成共識,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對家長也是個觸動,容易在教育上形成合力,產(chǎn)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天下班后,我來到了瑾瑾家,奶奶和瑾瑾已經(jīng)在門口等我了。相互打過招呼后我隨她們進了屋。我仔細打量屋里的陳設,發(fā)現(xiàn)屋里的一切簡單而整潔?!袄蠋熥??!辫掷锒酥粡埿∫巫訉ξ艺f。“謝謝你?!蔽颐念^笑著說。奶奶也拿了張小凳坐在我的對面。在一陣寒暄之后,奶奶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我靜靜地聽著,奶奶哭訴著孩子的遭遇及二老撫養(yǎng)孩子的不易,同時也對孩子的現(xiàn)狀表示著急。過了一會兒,奶奶兩眼含淚,緊鎖雙眉地說:“趙老師,你說怎么辦呀?”聽著奶奶的話我一邊點頭表示認同,一邊又瞟了一下坐在一旁的瑾瑾,看到她默不作聲,剛才的高興勁兒早就飛到九霄云外了,我趕緊轉了一下話題:“不過,瑾瑾的腦筋很聰明,有時還是比較懂事的,自理能力很強,老師還是非常欣賞的……”我朝瑾瑾揚了揚頭,小家伙的臉馬上陰轉多云了,使勁地點了點頭。奶奶聽到老師表揚孩子,很高興,又對孫女的好如數(shù)家珍。言談中,奶奶拿出一張賀卡給我看,說是瑾瑾在三八婦女節(jié)時親手畫的,看著她們祖孫倆相視一笑,也讓我為之感動……順著奶奶的話題,我們開始了一種非常寬松、融洽的談話氛圍。在對于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達成了共識:愛而不寵,是出于對孩子的責任感,將對孩子的愛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就不會因為愛而遷就、放縱或溺愛孩子;幫助孩子改掉恃寵而驕的不良習慣。臨走時,奶奶由衷地說:“謝謝你啦!趙老師?!?/p>
這次家訪讓我感覺到:家訪是一門學問,得講究藝術性。
首先要懂得尊重孩子,掌握一定的談話技巧。交談還要把握家長的心理,注意藝術性。通過家訪時瑾瑾的由喜變憂,我明顯地感覺到我們的談話,不該冷落孩子,應該也給孩子以發(fā)言權。談話時應該注意,千萬不要“哪壺不開提哪壺”,而要“哪壺開提哪壺”,從表揚其優(yōu)點開始。我想,家訪就是要把贊美送到家里,讓家長為自己的孩子自豪,讓孩子在心中為自己豎起大拇指,有了一個寬松的談話氛圍后,家長也會心情很開朗地跟你交談,孩子也會很樂意聽你的教誨。否則,當著家長的面數(shù)落孩子的不是,只會給孩子留下膽怯、害怕的陰影。成功的家訪能使家長更加佩服老師,使孩子更加親近老師、信任老師,從而激發(fā)他們積極向上的決心;然而,失敗的家訪也會使家長對老師產(chǎn)生不該有的誤解,會使孩子對老師敬而遠之。因此,家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不能急于求成,否則,就失去了家訪的意義,達不到家訪的目的。
其次,家訪中的語氣要親切,不要語調生硬。不管孩子存在什么樣的問題,老師都要心平氣和、面帶微笑,以朋友的方式與他們家長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交談,家長希望通過家訪與老師近距離地共同探討孩子進步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老師實事求是地反映孩子的在園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研究解決方法。家訪是溝通老師與家長情感的最好時機,并非僅是老師一人唱獨角戲。要讓家長暢所欲言,擺出自己的觀點,統(tǒng)一認識,統(tǒng)一對孩子的要求。也希望老師通過家訪多探討一些幫助孩子提高能力,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方法。教師都要認真地傾聽,并適時地給予建議,而不是一股腦兒地將責任全推給家長。
總之,家訪工作也應因材施“訪”,與家長、孩子溝通需要尊敬、理性和聰明。老師必須有一顆愛心、一雙慧眼和一個敏感的頭腦,然后再抓住時機尋找突破口。教師要從改善家訪技術入手,研究家訪的藝術性,多為孩子著想,盡力做好家訪工作,使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教師、家長的關切呵護下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燕.學前教育管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04.
[2]鐘祖榮.教育理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3]高天德.家庭教育指南[M].少年兒童出版社,1998-03.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