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麗
摘 要 當今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化對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高校越來越重視國際化發(fā)展。如何開展校園外語文化建設,為社會培養(yǎng)復合應用型國際化人才,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亟需探索的課題。面對新形勢,南京郵電大學外國語學院立足專業(yè),注重實用,啟動了“外語文化節(jié)”這個載體的建設。
關鍵詞 高校 國際化 校園外語文化建設 外語文化節(jié)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
高校校園外語文化建設是高校國際化之路的必然要求。對高校校園外語文化建設的研究,是當前各高校亟需探索的課題。本文以南京郵電大學外國語學院啟動的“外語文化節(jié)”為研究載體,融合理論育人與實踐育人的育人理念,對高校校園外語文化建設進行實踐與探索。
1高校校園外語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在中國各高校,長期的外語學習無論對于外語專業(yè)學生,還是對于其他專業(yè)學生,都是相對較易感到枯燥和疲乏的。如何活學活用這門工具,顯得尤為重要。以寓教于樂的形式的形式開展第二課堂各類外語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外語的熱情,對高校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2010年國務院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2010—2020)》明確提出 “提高我國教育國際化水平”,“適應國家經濟社會對外開放的要求,培養(yǎng)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guī)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與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高校肩負這著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使命,使學生成為兼具中國情懷和世界眼光的復合應用型國際化人才,是當前亟需完成的使命。高校外語文化建設,對于完成這一使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高校校園外語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外語文化建設對于提升大學生國際化人才素養(yǎng)的獨特作用已得到中國各高校的廣泛認同。目前,外語文化建設在理工科大學因起步較晚、缺乏人文環(huán)境、資金投入不足等原因仍存在不足之處。南京郵電大學外國語學院在長期的教學研究中,總結了許多在課堂之外增進學生外語能力、了解外國文化的方法和途徑。2015年3月,啟動了“外語文化節(jié)”這個載體的建設。
該活動旨在打造成一個長期的校園文化建設載體,立足于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的需求,增強思想力,開拓新視野。在設計思路上,強調“五著眼五突出”。一是著眼于各類競賽和非競賽類活動,突出外語運用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二是著眼于中外文化對比,突出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自信;三是著眼于從興趣到專業(yè)的系列設計,突出外語文化節(jié)的深厚底蘊;四是著眼于各類外語考試的特點,突出與課堂外語學習的有機契合;五是著眼于各外語類學生社團的發(fā)展成長,突出其品牌打造和新媒體傳播拓展。
3高校校園外語文化建設的成效
南京郵電大學啟動的“外語文化節(jié)”以寓教于樂的形式,發(fā)揮了突出的育人效果,受到師生一致好評,已成為南郵校園文化的獨特風景線。
(1)全員參與,營造外語文化氛圍,促進國際化。在全體師生的參與和支持下,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對校園外語文化氛圍的營造起到了積極作用。
(2)集系統(tǒng)性、創(chuàng)新性和長效性相統(tǒng)一。一系列競賽類活動,著力打造精品,非競賽類活動,力求營造校園外語文化氛圍。
(3)與人才培養(yǎng)相結合,提升育人成效。前三屆“外語文化節(jié)”在充分發(fā)揮教學資源以及專業(yè)優(yōu)勢的前提下,為學生素質培養(yǎng)平臺的搭建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從中成長出了獲得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特等獎、人民中國笹川杯寫作比賽一等獎等一大批優(yōu)秀學生,“外語文化節(jié)”已成為復合型人才孵化和成長的搖籃。
4高校校園外語文化建設的經驗回顧
外語文化節(jié)是建設“ 開放式、應用型、地方性、國際化” 大學的窗口。通過豐富多彩的外語文化活動, 在校內營造一種健康文明、團結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 十分有利于國際化人才的成長。南京郵電大學的“外語文化節(jié)”自2015年3月至今,已成為滿足學生需求,更具生命力和發(fā)展動力的校園文化建設的良好載體。
4.1正確價值理念的引導
校園文化載體的建設必須要有正確的價值理念的引導才能夠長久。該活動從一開始就沒有定位在淺嘗輒止的“異域風情節(jié)”,而是承載著外語運用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弘揚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任。它將宏觀的理念和價值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潤物細無聲地浸入學生心中。
4.2充分集思廣益的決策
在充分調研基礎上的集思廣益是不可缺少的決策過程。它需要指向對象的自愿參與。該活動每個子活動都有至少1位專業(yè)教師參與指導,都在有代表性的學生群體中征求意見。
綜上所述,高校外語文化建設是推動高校培養(yǎng)應用型國際化人才的有力助推器,它更是一個需要全體師生共同參與的綜合性可持續(xù)性工作。“外語資源是國家戰(zhàn)略資源之一,關系到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和國防的安全”。充分利用外語資源,服務國家戰(zhàn)略,對高校外語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探索,是需要不斷積極探索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 徐嫚,黃吟.國際化視野下理工科大學外語文化建設的現狀與思考———以長春理工大學外語文化建設為例[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6).
[3] 鄭珺.營造適合國際化人才成長的校園外語文化[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03).
[4] 朱云翠.中美外語教育政策及國家外語能力比較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