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磊,盧加文
(江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局九一二大隊,江西 鷹潭 335001)
朱溪超大型鎢銅多金屬礦床的發(fā)現是贛東北地區(qū)近年重大的找礦突破[1-3],極大的帶動了該地區(qū)的找礦工作。贛東北是重要的黃金生產基地,金礦類型眾多,成礦條件優(yōu)越。劉家灘金礦區(qū)位于江西省樂平市50°方向約8公里處的華家村附近,大地構造位置處于揚子與華夏板塊碰撞拼接的欽杭接合帶江西段萍樂坳陷帶之北緣,贛東北深大斷裂北西側,萍鄉(xiāng)-樂平成礦帶東段的樂平-婺源銅金多金屬成礦遠景區(qū)西段。區(qū)域內經歷了自晉寧期以來多期不同層次伸展、擠壓、剪切機制下構造變形、巖漿再造、沉積和變質作用,成礦條件極為有利,形成了塔前-賦春地區(qū)一系列W-Cu-Au多金屬礦床[4]。
礦區(qū)出露的地層主要為新元古代萬年群和第四系(圖1)。新元古代萬年群(Pt3w)為一套淺變質泥砂質復理石建造,間伴有海底火山噴發(fā)產物。主要巖性特征:上部為中厚層狀凝灰質砂質絹云千枚巖、凝灰質砂-粉砂巖與條帶狀凝灰質石英絹云千枚巖、含炭千枚巖互層;下部為條帶狀凝灰質石英絹云千枚巖、含炭千枚巖。巖層中發(fā)育紋層理、韻律條帶等原生構造,局部濁流沉積特征明顯,可見粒序層理及鮑馬序列。區(qū)域內該套地層Au的背景值較高[5-7]。第四系(Q)為沖積層和殘坡積層,由亞粘土、亞砂土、砂、礫等組成,腐殖土以下砂礫層中常含少量微粒金。
礦區(qū)內褶皺、斷裂構造均較發(fā)育,尤以斷裂構造較為發(fā)育。褶皺構造屬于高臺山復背斜的核部,軸線大致呈近東西向,在礦區(qū)表現為北西-北北西單斜構造,傾角較陡,地層褶曲強烈,形成小型緊密褶皺,軸向一般為北西向,局部受斷裂影響偏轉至北北東向。
區(qū)內斷裂構造主要為北西向和北東向。北西向斷裂為早期斷裂,已查明的主要有F1斷裂和F2斷裂,在空間上呈平行排列,間距約20m~30m。該組斷裂均傾向北東,傾角45°~70°,斷裂面呈舒緩波狀,斷裂帶寬數米至十幾米,帶內硅化、片理化強烈,局部牽引扭曲后剛性扭斷,從而形成一系列構造透鏡體,屬多期活動的壓扭性斷裂。北東向斷裂為晚期斷裂,區(qū)內已查明的有F3斷裂,總體走向北東,傾向北西,切割北西向斷裂,斷裂兩側千枚巖褶曲強烈,使巖層產狀極不協(xié)調,屬扭性斷裂。
礦區(qū)巖漿活動較弱,未見巖漿巖體出露,野外調查過程中在殘坡積層中發(fā)現花崗斑巖碎塊,發(fā)育弱褐鐵礦化。礦區(qū)南西側的西源見有低重力異常和地磁異常,異常重疊性較好,反演結果推測其深部存在有隱伏巖體。
1∶50000 水系沉積物測量在區(qū)內圈出一個峰值為100ng/g的Au異常,長軸呈北西向,異常面積3.49 Km2。異常平均強度為12.08 ng/g,具3級濃度分帶,濃集中心明顯。
礦區(qū)地表發(fā)育多條金礦化帶,礦化帶主要呈北西向平行分布,在礦區(qū)南側呈北東向,通過鉆探工程在深部發(fā)現了兩條金礦體,均產于北西向擠壓破碎帶內。
V1礦體產于F1斷裂的擠壓破碎帶中,主要以脈狀或透鏡狀產出,深部由坑道及三個鉆孔控制。礦體走向北西,傾向北東,傾角30°~46°,走向控制長290m,傾向控制長140 m,厚度2.17m~9.70m,平均厚度5.83m,平均品位2.97g/t。
V2礦體產于F2斷裂的擠壓破碎帶中,與V1礦體呈平行排列,位于V1礦體的上側,兩者相距19m~30m。礦體呈脈狀和似層狀產出,深部由坑道及三個鉆孔控制,走向北西,傾向北東,傾角30°~42°,走向控制長280m,傾向控制長100 m,厚度1.68m~17.46m,平均厚度6.14m,平均品位3.49g/t。
礦區(qū)內主要有細脈浸染狀和角礫狀兩種類型金礦石。礦石礦物組成比較簡單,金屬礦物除自然金外,主要是黃鐵礦,偶見黃銅礦、毒砂、閃鋅礦和方鉛礦等。
自然金是礦石中唯一金礦物,分布極不均勻,形態(tài)以不規(guī)則狀、樹枝狀為主,多以細粒狀嵌布在黃鐵礦、石英的裂隙和晶粒間,屬易選礦石。脈石礦物主要為石英,次為綠泥石、絹云母、方解石、鈉長石、石棉等。礦石結構種類較多,主要有交代結構、自形-半自形結構、它形粒狀結構、壓碎結構等。礦石構造主要有角礫狀構造、脈狀構造、團塊狀構造、皺紋狀構造等。
圍巖蝕變以硅化為主,并發(fā)育黃鐵礦化(風化后為褐鐵礦化)、絹云母化、碳酸鹽化和綠泥石化,與金礦化關系密切的主要為硅化和黃鐵礦化。
硅化至少可以分為兩個階段。早期硅化主要形成乳白色脈狀、透鏡狀石英,石英無破碎變形現象,由區(qū)域變質作用形成。晚期硅化主要形成淺灰色-乳白色石英脈,由動力變質作用而形成,主要產于構造擠壓破碎帶中,石英脈擠壓破碎,局部見牽引扭曲,脈體多呈細脈狀、網脈狀、香腸狀產出,自然金分布于石英裂隙及脈體中,為金礦化的重要時期。黃鐵礦至少分為二個世代。早期黃鐵礦顆粒粗大,立方體晶形,氧化后為褐鐵礦,呈蜂窩狀構造,沿石英脈裂隙及破碎裂隙產出。晚期黃鐵礦顆粒較小,晶形以五角十二面體與立方體組成的復晶為主,呈浸染狀或細脈狀產出,主要分布于含脈擠壓破碎帶內的石英脈及其兩側的片理化帶內,在黃鐵礦集合體粒間及晶面上,自然金與其連生,與金礦化關系密切。
劉家灘金礦床的形成受地層、構造等多重因素的控制。其中萬年群淺變質巖系(尤其是火山巖夾層)是劉家灘金礦的主要物質來源之一,中生代花崗質巖漿也可能提供了部分成礦物質及熱流體。區(qū)域變質作用及韌性剪切使金活化、遷移和初步富集。北西向-北東向脆性構造不僅為成礦提供了礦質運移通道及礦質沉淀場所,同時又對成礦物質進行就地改造,伴隨著局部小規(guī)模的構造熱液及可能的巖漿熱液活動,含礦熱液經構造薄弱帶遷移,最終在硅化構造破碎帶中沉淀,從而形成了礦區(qū)內構造破碎帶蝕變巖型金礦體。
礦區(qū)金礦(化)體主要產于新元古代萬年群淺變質細碎屑巖中,該套地層夾有含凝灰質巖層,Au的背景含量偏高,區(qū)內金的成礦具有鮮明的層控性質[7],說明新元古代萬年群與金成礦作用的關系十分密切,顯示該地區(qū)金成礦的地層專屬性。
礦區(qū)及外圍發(fā)育的金礦(化)體呈北西、北東向展布,通過鉆探發(fā)現的兩條金礦體產于北西向斷裂破碎帶內,金礦(化)體明顯受控于北西向、北東向斷裂構造,說明北西向和北東向斷裂是礦區(qū)的導礦和容礦構造,兩組斷裂交匯部位是重要的找礦方向[8,9]。
礦區(qū)內金礦(化)體均發(fā)育于含石英脈的構造破碎帶內,圍巖蝕變以硅化為主,并發(fā)育黃鐵礦化、絹云母化、碳酸鹽化和綠泥石化。自然金多以細粒狀嵌布在黃鐵礦、石英的裂隙和晶粒間。因此,破碎帶內的黃鐵礦化、褐鐵礦化、硅化等蝕變是尋找金礦體的良好標志。
礦區(qū)內雖未發(fā)現巖體出露,但在殘坡積層發(fā)現花崗斑巖碎塊,以及低重力異常和地磁異常顯示在礦區(qū)南西側的西源深部可能存在有隱伏巖體,巖體可能為礦床提供了成礦物質及熱液。結合鄰區(qū)下沖塢金(銅)礦[6]、大背塢金礦[9]等礦床類似的地質特征,巖漿巖是重要的找礦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