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
膽結石作為臨床發(fā)病率較高的一種消化系統(tǒng)疾病, 包括多種疾病類型, 給患者的健康帶來了不利影響。因此, 對于膽結石給予積極有效的治療十分重要, 手術療法是目前臨床上一致公認的膽結石有效治療方法[1]。而膽結石手術治療經(jīng)歷了兩個階段, 即傳統(tǒng)的開腹膽囊切除術和目前新興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兩個階段, 開腹膽囊切除術一直以來都是臨床上治療膽結石的主要方式, 在臨床上沿用已久, 療效顯著,但長期實踐中發(fā)現(xiàn), 開腹膽囊切除術創(chuàng)傷較大, 易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2]。臨床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 引入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膽結石患者實施治療, 結果顯示, 腹腔鏡手術以其微創(chuàng)性, 在膽結石治療中表現(xiàn)出較大優(yōu)勢[3]。本文就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的臨床療效實施了對照研究, 旨在比較兩種術式在膽結石治療中的應用效果,以此來探尋最佳的膽結石治療術式?,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從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本院采取手術治療的膽結石患者中選擇108例作為研究對象, 遵循隨機原則將其分為腹腔鏡組和開腹組, 每組54例。腹腔鏡組患者中, 男 22例、女32例;年齡25~68歲, 平均年齡(54.5±7.5)歲。開腹組患者中, 男 24例、女30例;年齡23~66歲,平均年齡(55.6±6.9)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腹腔鏡組患者實施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術前患者均實施氣管內(nèi)插管全身麻醉, 麻醉下取平臥位, 以四孔法建立氣腹, 然后將腹腔鏡置入, 首先探查患者的膽囊與膽囊三角區(qū), 明確患者的膽總管解剖結構、粘連程度以及膽囊炎癥程度等情況, 然后在此基礎上切除膽囊。開腹組患者實施開腹膽囊切除術, 術前患者實施全身麻醉, 麻醉下取平臥位,首先在右肋緣下作手術切口, 切口長度保持在10 cm左右,逐層切開腹壁, 尋找到膽囊三角區(qū)。在此基礎上結扎膽囊管離斷, 然后再結扎動脈離斷, 剝離膽囊, 切除膽囊。視患者情況留置引流管, 最后縫合膽囊床。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治療情況(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鎮(zhèn)痛藥物使用情況)以及手術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包括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腎功能不全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術治療情況比較 腹腔鏡組患者手術時間略長于開腹組, 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腹腔鏡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少于開腹組, 且鎮(zhèn)痛藥物使用率(5.56%)明顯低于開腹組(42.59%),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治療情況比較[ ±s, n(%)]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治療情況比較[ ±s, n(%)]
注:與開腹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shù)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腸道功能恢復時間(h) 住院時間(d) 使用鎮(zhèn)痛藥物腹腔鏡組 54 99.8±10.7 43.0±3.8a 13.0±2.5a 6.2±1.4a 3(5.56)a開腹組 54 96.9±9.4 120.2±9.1 49.1±8.6 13.9±3.7 23(42.59)t/χ2 1.496 57.527 29.620 14.303 20.263 P>0.05 <0.05 <0.05 <0.05 <0.05
2.2 兩組患者手術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腹腔鏡組患者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腎功能不全發(fā)生率分別為1.85%、3.70%、1.85%、0, 均顯著低于開腹組的14.81%、14.81%、12.96%、7.41%,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n(%)]
開腹膽囊切除術在膽結石的臨床治療中應用已久, 是一種傳統(tǒng)的膽結石治療術式。開腹膽囊切除術在膽結石的治療中具有治療效率較高、充分暴露、操作方便等優(yōu)點[4]。但是開腹膽囊切除術在治療過程中, 會對患者的機體產(chǎn)生較大的創(chuàng)傷, 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 且術后易出現(xiàn)多種并發(fā)癥[5]。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屬于微創(chuàng)手術, 在治療過程中對患者機體的創(chuàng)傷較小, 利于患者術后恢復, 且能夠極大的減少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加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實施過程中, 所使用的腹腔鏡系統(tǒng)不會對患者的內(nèi)臟造成較大的干擾, 因此患者在術后腸胃功能的恢復更快。不僅如此, 在腹腔鏡系統(tǒng)的輔助下, 手術視野更加開闊, 極大的減少了手術過程中對十二指腸、膽道的損傷, 利于一次性取出結石[6-10]。
本研究中腹腔鏡組患者采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進行治療, 開腹組患者實施開腹膽囊切除術進行治療, 結果顯示,腹腔鏡組患者手術時間略長于開腹組, 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腹腔鏡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少于開腹組, 且鎮(zhèn)痛藥物使用率(5.56%)明顯低于開腹組(42.59%),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腹腔鏡組患者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腎功能不全發(fā)生率分別為1.85%、3.70%、1.85%、0, 均顯著低于開腹組的14.81%、14.81%、12.96%、7.41%,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綜上所述, 通過對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和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的臨床療效可以看到,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在膽結石的治療中, 雖然手術操作時間稍微延長, 但是其在術中出血量、腸道功能恢復時間、術后鎮(zhèn)痛藥物使用率和住院時間等方面均顯著優(yōu)于開腹膽囊切除術, 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以其微創(chuàng)性, 顯著降低了患者術后各類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更加利于患者術后恢復。
[1] 葉劍飛, 白宏宇, 劉旭峰.腹腔鏡聯(lián)合膽道鏡保膽取石術的臨床應用.當代醫(yī)學, 2012, 18(15):75-76.
[2] 布茂勝, 張小天, 劉麗萍.十二指腸鏡聯(lián)合腹腔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體會(附64例分析).中國醫(yī)藥導刊,2011, 13(12):2031-2035.
[3] 張磊.內(nèi)鏡聯(lián)合腔鏡手術與傳統(tǒng)開腹手術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管結石的臨床比較.蚌埠醫(yī)學院學報, 2012, 37(8):979-980,984.
[4] 李傳升.腹腔鏡下與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老年膽囊結石的臨床效果對比.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0, 30(19):2759-2760.
[5] 楊小兵.開腹與腹腔鏡手術切除膽囊治療結石性膽囊炎的療效對比.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1, 9(30):289-254.
[6] 楊西鵬.開腹及腹腔鏡手術切除膽囊治療結石性膽囊炎對比觀察.山東醫(yī)藥, 2010, 50(26):62-63.
[7] 武洪友, 張躍.觀察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膽結石的臨床效果.當代醫(yī)學, 2012, 18(24):83-84.
[8] 楊福.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膽結石治療效果分析.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 2013, 22(24):121.
[9] 鄒永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膽結石的臨床效果.求醫(yī)問藥(學術版), 2012, 10(12):325-326.
[10] 羅職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膽結石治療效果分析.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 2014(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