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煜+馮聰
摘 要:對于「ところから」這個日語句型,一些教材中的解說存在著一些問題,這種有問題的解說不利于日語學習者對此句型的理解。本文旨在對《新編日語》修訂本第四冊中的解說進行若干分析和改進。
關(guān)鍵詞:句型;事實;推測;可能性
一、 教材中對于「ところから」的解說
在《新編日語》修訂本第四冊第三課第四個語法點中,對「ところから」這個句型的解
說如下:
「ところから」前面是表示作為判斷依據(jù)的理由,并暗示還有其他沒有羅列出來的理由存在。經(jīng)常用于講述名字的由來。
這段解說中,至少有兩處不妥。第一個不妥之處是“經(jīng)常用于講述名字的由來”,從后面列舉的四個例句來看,只有最后一個例句跟名稱由來有關(guān),并且現(xiàn)實中大量的例子都不是講述名字由來的句子。因此,這句解說中的“經(jīng)?!倍滞耆珱]有必要。
第二個不妥之處是“暗示還有其他沒有羅列出來的理由”。這個句型其實沒有任何的暗示性。下面就對此具體進行分析。
二、 句型意義分析
教材中列舉的前三個例句是該句型的典型例句,它們分別如下:
(1) 地面が濕っているところから、昨夜は雨が降ったらしいと考えた。
(2) 窓の明かりが消えているところから、まだ帰っていないだろうと考えた。
(3) 高級車に乗っているところから、相當の金持ちだと思われる。
這個句型其實是一個動詞省略性句型,可以看成是在「ところから」后面省略了「見れ
ば」等動詞假定成分。觀察這些例句可以看到一個非常關(guān)鍵的特征,也就是句子的前項與其說是一個理由,不如說是一個眼前的事實。“地面濕了”“窗前的燈沒有亮”“(某個人)乘著高級車”這些都是說話人觀察到的眼前事實,然后說話人再根據(jù)這個事實推測出后項的內(nèi)容。而這個推測的內(nèi)容可以是很多東西,既可以是前項那個事實的理由或原因,也有可能是另外一個現(xiàn)象或事件。比如例句(1)中的“昨夜好像下雨了”就是對“地面濕了”這個事實的原因的推測;例句(2)中的“估計還沒回來”是從“窗戶燈沒亮”這個事實出發(fā)推測的另一個事情;例句(3)中的“估計是大富翁”也是從“乘著高級車”這個事實出發(fā)推測的另一個事情。
例句(1)中的后項推測的內(nèi)容在時間上來說是一個過去的事件,所以可以看成是對前項事實的原因的推測。但是后兩個例句的后項內(nèi)容在時間上來說不是過去的事件,所以很難看成是對前項事實的原因的推測。除此之外,還存在無法看成是對前項事實的原因的推測的例子,比如下面這個例子:
(4)トンボが低く飛んでいるところからもうすぐ雨が降るだろうと思われる。
在這個例子中,推測的是未來的事件,而未來的事件是不可能是前項的原因的。因此,
后項就是一個推測而已,它有時候是前項事實的原因這一點只是一個語境上的偶然而已。
而且在這些句子中,無論是前項的事實也好,還是后項的推測也好,在數(shù)量上應(yīng)該都是單數(shù)的,而不是復(fù)數(shù)存在的,也即一個事實作出一個推測。在這些句子里找不到其他事實和推測。這可以圖示如下:
從上圖的解析中可以看出,作為后項推測的理由,前項的眼前事實就只有一個,根本不可能有暗示其他理由的意義在里面。
由于后項是推測的內(nèi)容,而推測內(nèi)容只是一種可能性,所以教材解說中的“暗示”或許有可能指的是暗示存在其他沒有羅列出來的可能性推測,但是這也是個邏輯錯誤。因為“可能性表述”不等于“暗示性表述”,具體點說就是,物理客觀上存在其他可能并不代表語言中暗示其他可能。比如“明天可能會下雨”,這句話只是單純的一種推測,說話人說出了一個可能情況,雖然這代表物理上存在其他可能情況,但說話人并沒有把其他可能情況進行任何暗示。比如在例句(1)中,從“地面濕了”推測出的“昨夜下雨”,雖然從物理客觀角度上來看是其中一種可能的原因,還可能是“不久前灑水車經(jīng)過”等其他原因,但是這個句子本身并不含有暗示其他這些可能原因的語氣和意義。(2)和(3)也是一樣的道理。
教材中的第四個例句,也就是教材所說的“經(jīng)常用于講述名字的由來”則是「ところから」的另一種用法。
(5)カボチャは、カンボジアからやってきたと言われているところからその名がついたそうだ。
在這個例子中,雖然前項內(nèi)容也即「カボチャはカンボジアからやってきたと言われて
いる」不是一個眼前的事實,但是它仍然屬于一個既定的事件。而后項則不是一個推測,而是在前面那個既定的事件上發(fā)生的另外一件既定的事件,句尾的傳聞助動詞「そうだ」只是表達了說話人是如何獲知這個既定的事件信息的,也跟推測無關(guān)。因此,在這種名字由來的敘述句中,可以說沒有了推測內(nèi)容,前項和后項都是既定事件,并且后項事件是由前項事件導(dǎo)致的。在這種用法中,前后兩個都是既定事件,句中就更不可能存在什么暗示其他的意義了。
最后,關(guān)于教材解說的“「ところから」前面是表示作為判斷依據(jù)的理由,并暗示還有其他沒有羅列出來的理由存在。”這句話,從其本身結(jié)合前面分析出的“前項是一個事實”來分析的話,也是可以看出它問題所在的。這句解說,前半句說的是前項事實是一個作為判斷依據(jù)的理由,判斷的是什么呢?應(yīng)該是后項所說的內(nèi)容。后半句說還有其他理由存在,從邏輯上來講,這后半句的“其他理由”應(yīng)該也是后項所說的內(nèi)容的理由。那么,以第一個例句為例,按教材的解說,即是說判斷“昨夜下雨”還存在其他理由,那么,除了有“地面濕了”這個事實作為判斷理由之外,還有其他的事實作為判斷理由嗎?如果有的話,則等于是在說諸如“空氣很清新”等事實是存在的,但是例句中根本不存在這些其他事實。即便是放到具體的上下文中,不存在其他事實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如果連其他事實本身都不存在了,那么也就不可能存在什么暗示了。
三、 改進
綜上所述,《新編日語》修訂本中的此段解說不妥,可以嘗試作如下改進:
「ところから」多數(shù)情況下是一個推測句型,它連接的句子,前項是一個眼前事實,后項則是說話人根據(jù)該事實進行的一種推測,其推測的內(nèi)容可以是前項事實的原因或理由,也可以是另外一個現(xiàn)象或事件。除此之外它還可以講述某個事物的名稱的由來,這個時候前后項都是一個事實。
參考文獻:
[1] 泉原省二.日本語類義表現(xiàn)使い分け[M].大連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劉煜,馮聰,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