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思 宋靜卉 周 武
藥疹或藥物性皮炎,是藥物通過注射、口服、吸入等多種途徑進入機體后引起的皮膚黏膜炎癥反應(yīng),是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yīng)之一。藥疹的臨床表現(xiàn)多樣,輕中度藥疹包括固定型、發(fā)疹型、蕁麻疹型、多形紅斑型等,重度包括重癥多形紅斑型、中毒性大皰表皮松解型、剝脫性皮炎型等。藥疹的發(fā)病率因國家、地區(qū)、人種和時代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明顯差異[1-4]。本研究對2006年9月至2016年8月我院住院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檢索,對303例藥疹患者的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期為藥疹的臨床流行病學研究增添有用的資料,為藥疹的防治提供合理建議。
1.1 臨床資料 收集2006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住院患者中303例藥疹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患者的一般情況、致敏藥物、用藥途徑、潛伏期、臨床癥狀與實驗室檢查、治療情況與預(yù)后。藥疹的臨床診斷和分型由皮膚科醫(yī)生根據(jù)《皮膚性病學》中的相關(guān)標準完成[5]。
1.2 致病藥物的確定 本研究的303例藥疹患者中,214例可明確致敏藥物。其中81例患者發(fā)病前用藥種類單一,123例患者發(fā)病前雖然使用2種或2種以上的藥物,但可根據(jù)患者既往用藥史、皮疹發(fā)生和用藥時間等因素判斷致敏藥物。其余89例患者因用藥復(fù)雜、記憶不清等因素無法確定致病藥物。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相關(guān)數(shù)據(jù)使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6]。
2.1 患者一般資料 2006年9月至2016年9月間我院住院患者中診斷為藥疹的患者共303例。其中男性患者145例,女性158例,男∶女為1∶1.09,男女發(fā)病率無明顯差異?;颊吣挲g7~69歲,平均(37.43±16.55)歲,其中18~60歲患者193例(63.70%)?;颊叩男詣e和年齡分布詳見表1。
2.2 藥疹分型 303例藥疹患者中,269例(88.78%)表現(xiàn)為輕中度藥疹,其中發(fā)疹型藥疹188例(62.05%),固定型藥疹27例(8.91%),多形紅斑型藥疹41例(13.53%),蕁麻疹型藥疹11例(3.63%),紫癜型藥疹2例(0.66%)。重癥藥疹34例(11.22%),其中重癥多形紅斑型共19例(6.27%),剝脫性皮炎型共11例(3.63%),(1例患者在診斷為DRESS后出院回當?shù)刂委?,未轉(zhuǎn)入我科進行診治,因此未納入)中毒性大皰表皮松解型2例(0.66%),急性泛發(fā)型發(fā)疹性膿皰病2例(0.66%)。患者的疹型分布情況詳見表2。
表1 303例藥疹患者的年齡和性別分布
表2 藥疹分型
2.3 致敏藥物 對全部藥疹患者的用藥史和發(fā)病情況進行分析后,214例可明確致敏藥物。214例患者中共發(fā)現(xiàn)15類致敏藥物。抗生素、解熱鎮(zhèn)痛藥、抗癲癇藥和抗痛風藥是主要的致敏藥物,其他如血清制劑、抗結(jié)核藥和中藥等亦可引起藥疹。147例(68.69%)由抗生素引起,所涉及的抗生素種類較多,涵蓋了臨床上常用的所有種類的抗生素,包括磺胺類、青霉素類、頭孢類、喹諾酮類、大環(huán)內(nèi)脂類和四環(huán)素類等。24例(11.21%)由解熱鎮(zhèn)痛藥引起。20例(9.35%)由抗癲癇藥物引起,包括9例苯巴比妥和8例卡馬西平引起的藥疹患者。14例(6.54%)由抗痛風藥物別嘌醇引起。而異種血清或疫苗制劑、抗結(jié)核藥和中藥引起的藥疹則較少見,分別為3例、5例和1例。34例重癥藥疹患者中31例患者可明確致敏藥物,其中11例由抗癲癇藥引起,8例由抗痛風藥引起,7例由抗生素引起,2例由解熱鎮(zhèn)痛藥引起,2例由異種血清制品(破傷風血清)引起,1例由抗結(jié)核藥引起。重癥藥疹患者中,抗癲癇藥物和抗痛風藥物(別嘌呤醇)所占的比例顯著高于其他類藥物,而輕中度藥疹患者中抗生素類所占比例則明顯高于其他類藥物(P<0.05)。致敏藥物的種類和重癥藥疹的致敏藥物類型詳見表3。
表3 214例可明確病因藥疹患者的致敏藥物分類
2.4 致敏藥物的變遷情況 我們將214例可明確病因的藥疹患者根據(jù)入院時間分成兩個時間段,分析近10年來致敏藥物的變化情況(表4)??股仡愃幬锸撬幷罨颊咧饕闹旅羲幬?,尤其是以青霉素、頭孢等所占比例較高。但不同時間段的抗生素種類出現(xiàn)變化,與2006-2011年相比,2011-2016五年間引起藥疹的抗生素中,青霉素和磺胺類的比例顯著下降,頭孢和喹諾酮類比例顯著升高(P<0.05)。而近5年中抗癲癇類、抗痛風類和抗結(jié)核類藥物所致的藥疹比例顯著上升(P<0.05)。
表4 近10年間我院致敏藥物變遷情況 例
藥疹是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yīng)之一,由于患者的臨床癥狀多樣、致敏藥物種類繁雜,常常為臨床診斷和護理防治造成困難。本研究對過去10年間我院住院患者進行資料整理,對303例藥疹患者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本研究中,藥疹患者無明顯性別差異,平均年齡為37.43歲,以青中年人群為主。不同研究中患者的性別與年齡均不相同,可能與地域、種族、經(jīng)濟和醫(yī)療水平有關(guān)[2,3,7-9]。藥疹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多樣,輕中度藥疹中發(fā)疹型藥疹最常見(62.05%),多形紅斑型藥疹和固定型藥疹也較多見;重癥藥疹中則以重癥多形紅斑和剝脫性皮炎型藥疹多見。藥疹的癥狀不僅限于本研究中的臨床表現(xiàn),如濕疹型藥疹、痤瘡型藥疹等類型,在本研究中并未報道。這可能與此類型藥疹發(fā)病率低,濕疹等疾病本身病因復(fù)雜,無法明確是否由藥物引起或患者的病史或用藥史不詳?shù)纫蛩卦斐伞6鴮τ谝恍┯惺n麻疹病史的患者,可能干擾皮膚科醫(yī)生對蕁麻疹型藥疹的診斷,從而造成病例未被納入研究范圍。
對于患者致敏藥物種類的分析發(fā)現(xiàn),抗生素是最常見的致敏藥物。這與我省感染性疾病的高發(fā)有密切關(guān)系,同時也與抗生素劑型多樣、容易獲取和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有關(guān)。抗生素種類可因時間段不同而有所改變,過去10年中,青霉素和磺胺類藥物所致藥疹的比例顯著下降,頭孢和喹諾酮類比例顯著升高,顯然與細菌耐藥株的變化和臨床抗生素使用的調(diào)整有關(guān)。近5年中抗癲癇類、抗痛風類所致的藥疹比例顯著上升,反映了目前經(jīng)濟水平和診療水平的提高導(dǎo)致人們生活習慣和就醫(yī)積極性的改變。同時我們還發(fā)現(xiàn),抗結(jié)核類藥物所致的藥疹比例也明顯升高,符合現(xiàn)在結(jié)核病發(fā)病率再度升高的社會現(xiàn)狀。重癥藥疹患者中,抗癲癇藥和抗痛風藥(別嘌醇)所占比例明顯高于其他類型的藥物,這與既往報道一致[1,10]。
本研究對過去10年住院患者藥疹發(fā)病情況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對于藥疹的發(fā)病特點和致敏藥物種類的總結(jié)分析有利于臨床醫(yī)生對患者的診斷和病情判斷,也為臨床用藥提供了一定的線索。但由于部分病情較輕的藥疹患者選擇門診治療,并未被納入研究中,因此可能造成臨床數(shù)據(jù)的偏移。隨著門診電子病歷系統(tǒng)的普及和完善,我們將會獲得更多的臨床資料,為藥疹的研究奠定更堅實的基礎(chǔ)。
[1] Choon SE, Lai NM. An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analysis of cutane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s seen in a tertiary hospital in Johor, Malaysiap[J]. Indian J Dermatol Venereology & Leprology,2012,78(6):734-739.
[2] Mockenhaupt M. Epidemiology of cutane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sp[J]. Allergologie,2012,35(3):131-144.
[3] Zaraa I, Jones M, Trojjet S, et al. Severe adverse cutaneous drug eruptions: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featuresp[J]. International J Dermatology,2011,50(7):877-880.
[4] 廖理超,胡白,趙政龍,等.重癥藥疹73例臨床分析[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16,32(11):661-664.
[5] 張學軍. 皮膚性病學[M].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11-115.
[6] 丁一,張藝,杰苗青,等.兒童過敏性紫癜256例臨床分析[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16,32(6): 348-350.
[7] Zhong H, Zhou ZY, Wang H, et al. Prevalence of cutane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southwest china: An 11-year retrospective survey on in-patients of a dermatology wardp[J]. Dermatitis, 2012, 23(2):81-85.
[8] Turk BG, Gunaydin A, Ertam I, et al. Adverse cutaneous drug reactions among hospitalized patients: five year surveillancep[J]. Cutaneous Ocular Toxicology,2013,32(1):41-45.
[9] Huang HY, Luo XQ, Chan LS, et al. Cutane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a hospital-based Chinese populationp[J]. Clinical Experimental Dermatol,2011,36(2):135-141.
[10] Wang F, Li Y, Mo Y, et al. Cutane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 8-year retrospective study on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Southern Chinap[J]. Indian J Dermatol Venereology & Leprology,2012,78(4):488-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