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 勇
在宏大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建筑體系中,城隍廟建筑可謂最為奇異的一支。據(jù)《禮記》記載,城隍祭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兩千多年,古代先民在歲末年終的“八蠟”之祭,所祭第七神“水庸”即可視為城隍神的源起。真正意義的城隍廟出現(xiàn)在三國魏晉南北朝,這時中國社會戰(zhàn)亂不斷,賊盜蜂起,民生艱辛。無論權(quán)貴顯要,還是普通民眾都有著“保家護邦、剪兇除惡、祈福禳災”的普遍渴求。中國古代神祇體系中專負這一職能的城隍神便成為祭祀祈禱的對象?!侗饼R書·慕容儼傳》云:“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號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禱?!惫街腹俜胶兔耖g,即是說,城隍廟作為祀奉護佑一方之神的場所,為官民所共享。城隍廟在發(fā)軔之初,就與民間信仰相關(guān)聯(lián),在以后的歷史進程中城隍廟建筑被刻上了越來越多的民俗文化印記。
宋明兩朝是城隍廟建筑藝術(shù)取得極大發(fā)展的時期。宋人方回《至日后吳山城隍廟》詩曰:“磴石梯飚俯去鴻,湖江左右海西東。冥冥煙霧已難辨,杳杳樓臺猶未窮?!钡莱隽怂未勤驈R的盛況,在宋代,城隍祭祀被列入國家祀典,城隍廟的地位愈加突出。同時,在宋代世俗社會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道教將城隍神納入其崇拜體系,城隍信眾群體愈加擴大。及至明代,起身草莽的明太祖朱元璋出于“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的政治考慮,大封天下城隍,城隍廟建筑空前發(fā)展。官方的意識形態(tài),加上民間社會的期盼,與流傳已久的城隍信仰滲透融合,最終匯成了完整的城隍民俗文化意象,深刻地表現(xiàn)在城隍廟建筑裝飾藝術(shù)最精華部分——脊飾藝術(shù)上。
榆次地處山西中部,古稱“魏榆”,戰(zhàn)國時期就已設(shè)立縣制。據(jù)榆次縣志中所載入的明代鞏昌知府金中夫撰寫的《城隍廟》一文可知,榆次城隍廟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二年,原址在榆次北門內(nèi)善政坊以東,明宣德六年于現(xiàn)址重修城隍廟。重修的城隍廟在選址上意義非凡,它不但位于縣城中心,而且隔西花園與榆次治所縣衙相鄰,形成了榆次縣城政治中心與民俗文化中心并立的空間格局。自此,當?shù)氐牡赜蛎袼孜幕钜砸环鶡崃沂⒋蟮膱D景圍繞城隍廟展開。民國《榆次縣志》卷六《生計考》曰:“五月會俗稱城隍廟會,獨能萬商云集,經(jīng)月不散,歷數(shù)百年而無更變者。”與此動態(tài)圖景相呼應的,是靜態(tài)的陳置于城隍廟建筑屋脊之上,以碩大的器形、斑斕的色彩和各異的形態(tài)塑造的,蘊含強烈民俗文化意象的琉璃雕飾。
這些琉璃雕飾因其分布在傳統(tǒng)建筑的屋脊,故稱脊飾。榆次城隍廟為晉域歷史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廟建筑組群。該建筑組群坐北朝南,由山門向內(nèi),依次為明弘治十年所建的高閣“玄鑒樓”、明成化十二年所建的正殿“顯佑殿”,最北面的寢殿亦為明代所建。
中國傳統(tǒng)建筑脊飾藝術(shù)源遠流長。據(jù)考證,其歷史可追溯至遠古時期,當時以魚紋、蛙紋作為母系氏族社會女性崇拜的圖騰象征,以鳥紋和龍蛇作為父系氏族社會男性崇拜的圖騰象征。魚、鳥、龍均為中國遠古建筑脊飾中最主要的題材,并見于考古發(fā)現(xiàn)。也就是說,脊飾最早的形態(tài)便與民俗文化相關(guān)。
在以后的歷史進程中,脊飾藝術(shù)先后與祖先崇拜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相融合,而當城隍崇拜及城隍廟建筑出現(xiàn)以后,脊飾藝術(shù)又進一步加深與民俗文化的融合,呈現(xiàn)出“以具象的形式為題材、以飾物的諧音為象征、以形象的寓意為語言”的特征。榆次城隍廟即為體現(xiàn)這一特征的典型例證。
1.榆次城隍廟正脊脊剎 “剎”字源于梵語,用在建筑裝飾中,指代與民俗相關(guān)的佛教涵義。故凡用脊剎的傳統(tǒng)建筑,如城隍廟、關(guān)帝廟、后土廟、東岳廟等,均與民俗文化密切相關(guān),脊剎的使用也表達出民俗社會對佛學理念的認同。
榆次城隍廟山門脊剎為復合形態(tài),脊剎中央為單檐歇山頂三層式閣樓,閣樓屋頂有瓦楞裝飾,屋檐外挑深遠,檐下飾有斗栱、額枋等構(gòu)件,兩明柱之間有龕,額枋下雕有精美的雀替,閣樓一層為高臺樣式,中開一大兩小三個券門。整個閣樓呈“高聳”的形態(tài),有“仙閣”之感(圖一)。以閣樓作為脊剎的題材,源于道教學說。魏晉南北朝以降,源于中華本土,傳承華夏民族原始宗教之血脈的道學發(fā)展成熟,并滲透于民間風俗與信仰,民間普遍的世俗追求與道教所弘揚的“長生”“羽化”“登仙”等理念相契合,以具象的形式作為這一理念的表現(xiàn)題材就成為應勢之為。宋代以后,以“仙閣”這樣具象的形式作為主要題材,大量運用在與民俗文化關(guān)聯(lián)密切的建筑之中。其中以城隍廟為最。
圖一 城隍廟山門脊剎中間之閣樓
圖二 城隍廟顯佑殿脊剎中央之閣樓
山門脊剎的閣樓兩側(cè),各有一條蟠龍雕飾,鑲嵌在正脊上,兩蟠龍相對而視,作盤曲狀。在民俗傳說中,蟠龍為福澤人世的神龍,它整日巡回在山嶺之中,為旱地降雨,為行船引航,種藥醫(yī)民,驅(qū)逐野獸……,以蟠龍作為脊剎題材,表達了祈福禳災的民間期盼。兩蟠龍上方相對而立獅象各一尊,兩獸背上各馱器形碩大飽滿的葫蘆一只。在道教觀念中,葫蘆有祛病、辟邪的形象寓意,葫蘆多子,有多子多福之寓意,被民間奉為吉祥之物。象具有溫和、友善的形象寓意,象的諧音同“祥”,象征著紫氣東來與祥瑞齊至。獅子屬域外輸入的動物,古代民間不受獅患所擾,認為它有威猛雄武、驅(qū)惡除邪的形象寓意。象和獅背馱葫蘆寓意普送吉祥。
山門北側(cè)玄鑒樓的脊剎修葺于明代,為復合形態(tài)。兩只巨大的龍首相背而望,龍首之間為題記碑,碑頂覆雙層蓮花,蓮臺上方立有體形雄渾的青獅一尊,青獅背馱巨大的寶瓶。蓮花為佛教吉祥八寶之一,具有純凈、不為生死煩惱而困擾的佛教寓意。青獅為佛教文殊菩薩的坐騎,以助人震懾魔障、驅(qū)災辟邪為己任。寶瓶同樣是佛教吉祥八寶之一,其佛教寓意為福智圓滿。在道教傳說中,寶瓶又有吸收煞氣,趨吉避兇的功用。兩龍首之上,相背而向,立有青獅和白象各一尊,兩獸背上各馱寶瓶一只。白象是佛教普賢菩薩的坐騎,具有愿行廣大,功德圓滿的佛教寓意。
圖三 城隍廟寢殿脊剎中央之閣樓
顯佑殿脊剎總體形態(tài)與山門脊剎相近,但具體飾物不同。脊剎中央同樣是三層閣樓,但二三層屋頂為重檐式,形制較山門脊剎為高。閣樓兩側(cè)相背而向,各立有黃象一尊,黃象背馱寶瓶(圖二)。
顯佑殿北側(cè)的寢殿也以三層閣樓建筑作為脊剎中央的主體形象,閣樓兩側(cè)分別立有背馱寶瓶的青獅和白象。與山門和顯佑殿不同的是,閣樓呈三座并列布局的形態(tài),體量龐大醒目,大大強化了“登臨仙閣”的意境,這是緣于在道教學說和民間傳說中,“遇仙”“羽化”常常是在高臥寢殿,夢醉時分(圖三)。
所有這些形象寓意、諧音象征以及民間演繹構(gòu)成了多重語匯,表達著豐厚的民俗文化意象。
2.榆次城隍廟正脊脊飾 榆次城隍廟各建筑的正脊以花卉和動物作為脊飾的題材。花卉為牡丹、蓮花和菊花。怒放的牡丹和盛開的蓮花脈絡相連,致密層疊,朵朵色澤明艷的菊花點綴其間。牡丹寓意富貴祥和,菊花有君子之意,表達了民間“世多君子,無妄侫之人”的愿望?;ɑ苤g,布有呈穿行之狀的琉璃龍飾,龍體修長,各具形態(tài),或蜿蜒穿行,或折首回望,將帶狀展開的各建筑正脊脊飾連貫為完整的形象。
圖四 城隍廟顯佑殿正吻
3.榆次城隍廟正吻 正吻為置于建筑正脊兩端,連接正脊和垂脊的裝飾構(gòu)件。榆次城隍廟山門正吻為清制。呈吞口龍吻樣式。吻身龍尾的卷渦外探較多,形象夸張,不似官式建筑那樣具有端莊之感,但這樣的形態(tài)也正反映出民間的文化情趣。玄鑒樓正吻為明代作品。雖然也是吞口龍吻的樣式,但龍身彎曲上翻,龍角倒豎,龍爪外露,旁飾云朵,呈現(xiàn)出完整形態(tài)。顯佑殿正吻也出自明代,但是在氣壯如虹,怒目前視,盤身而上的吞口龍吻上方,又雕有一條昂首豎目,曲身下盤的云龍。在正吻的外側(cè),還嵌有一條首身俱全的小龍。三條龍在尺度上差異明顯,主次有別,共同組合成為一個形態(tài)完整,樣式繁復,是代表榆次城隍廟最高藝術(shù)水平的建筑裝飾構(gòu)件(圖四)。
4.榆次城隍廟小獸 榆次城隍廟脊飾上的小獸有垂獸、戧獸和走獸三類。各建筑的垂獸與戧獸形態(tài)基本相同。玄鑒樓垂脊和戧脊下端均飾有一條翹首擺尾的琉璃彩雕行龍,形體完整,氣勢不凡。其他建筑,如顯佑殿、山門、寢殿均以琉璃龍首作為垂獸和戧獸,呈仰首前望,張口瞠目之態(tài)。顯佑殿屋脊檐角處,安放有形象生動,神采奕奕的仙人、龍、鳳、海馬和獅子等五尊走獸。玄鑒樓檐角安有三尊。
同脊剎一樣,榆次城隍廟正脊脊飾、正吻和小獸將民俗社會對自然界鮮活事物的美好解讀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榆次城隍廟建筑脊飾藝術(shù)中隨處可見“龍”的主題形象,這在各地城隍廟中也極為普遍。究其原因,則是完全出于中華民族傳承數(shù)千年的“龍”的崇拜和信仰意識。在中國傳統(tǒng)的世俗文化觀念當中,龍的出現(xiàn)是天下太平,風調(diào)雨順、和諧安寧、豐衣足食的征兆。龍也被視為最大的吉祥之物。同時,龍又是最具有權(quán)威和力量的。中國古代歷朝帝王均自詡為真龍,因此古代建筑中以龍為飾有著極為嚴格的禮制限定。但是,信仰和崇拜的力量是無法被遏制的,市井建筑不能使用龍飾,民眾便在城隍廟這一類既祀奉著為官方所尊崇的神靈,又與民間社會最為貼近的建筑上大展身手,將龍的形象大量地展現(xiàn)在脊飾藝術(shù)之中。
隨著佛教的傳入和城隍神被納入道教崇拜體系,城隍信仰得到廣泛建立,民間社會也在自身民俗文化觀念的基礎(chǔ)上,融合佛道兩教理念,運用龍、獅、象、樓閣、寶瓶、葫蘆等最為通俗的形象,建構(gòu)出釋道并行的城隍民俗文化意象。
文中照片均為筆者所攝。
本文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項目批準號:16YJA760023)階段成果。
1.李允鉌《華夏意匠》,天津大學出版社,2005年。
2.劉敦楨《中國古代建筑史》,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4年。
3.高鑫璽《中國民間文化藝術(shù)博物館:榆次老城》,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4.吳慶洲《中國古建筑的脊飾文化淵源初探》,《華中建筑》,1997年。
5.許慧、劉智魁《中國古建筑脊飾特征探析》,《華中建筑》,2011年。
6.劉世天《城隍信仰在傳統(tǒng)社會中的作用》,《中國道教》201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