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偉
魏源日:“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贝苏\達者之言。光無二致,那受光者的大小才是光的照耀效果的決定力量。囿于管見,常如河伯自負其大,難免見笑海若;開闊視野,方能廣知天下之事,學成以耀家邦。
泱泱華夏,文明已久。地處東亞,號稱神州。鄰國眾多,常有文化之往來;吐故納新,自有源頭之活水。漢皇開邊,甘英出使;大唐盛世,萬國來朝。及至清朝,閉關鎖國,閉目塞聽,遂成夜郎??梢姡曇伴_闊之時,我們往往能夠立于時代的潮頭,揭橥大纛,高歌而進;視野狹窄之際,我們常常被擠下時代的軌道,彷徨尋覓,哀嘆白傷。
那么,如何才能開闊視野呢?一曰“讀萬卷書”,二曰“行萬里路”。
讀萬卷書,方能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鬃禹f編三絕,匡衡鑿壁偷光,諸葛亮未出茅廬即知三分天下,曹雪芹博覽群書始就千古文章。
行萬里路,方能曉四方之事,為非常之人。張儀蘇秦仗劍天下,名標青史;李白杜甫浪跡江湖,為仙成圣;阿倍仲麻呂涉海遣唐,文名益著;馬可·波羅遠赴大元,眼界日寬。
由此觀之,開闊視野往往需要我們離開家鄉(xiāng)。雖然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但真離家之后,卻又難免會生出思鄉(xiāng)之慨。那我們該如何取舍,又該何去何從呢?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家鄉(xiāng)是我們的根,但老死是鄉(xiāng)卻非我們所愿。毛主席有詩日:“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此詩代表了萬下學人的心聲。
晚清民國之后,中國學人出國者漸多,遠的留學英法,近的留學日本,舉凡孫中山、周恩來、鄧小平、魯迅等人,皆有留學之經(jīng)歷。正是出國留學深造,開闊了他們的視野,增長了他們的才干,為他們后來的事業(y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一時期的中國留學生,以愛國者居多,學成歸國是大家的共識,錢學森、華羅庚等人的光輝事跡我們早已耳熟能詳。
可是,近些年中國人才外流卻成為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尷尬現(xiàn)實。對此,國家專門出臺了各項政策,以期吸引人才、挽留人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為什么同樣是留學,一百年前和一百年后差別就這么大呢?若說科研條件,現(xiàn)在可比當年好得多;若說自身發(fā)展,難道一百年前的人就不在意自身發(fā)展嗎?我想,根源還是在于某些學人缺乏周總理那種“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所以,先要“誠意正心”,然后再“格物致知”,只有把“耀我家邦”作為目標,“開我視野”才會有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