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惠東 丁俊萍
(1.華中師范大學 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湖北 武漢 430070;2.武漢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明確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強調“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1-1]。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建設,是指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為指導,準確研判、科學分析社會經濟政治狀況和黨的自身實際,制定黨的政治綱領、政治戰(zhàn)略以及不同歷史時期的政治路線、方針和策略,以此統(tǒng)一全黨的思想和行動,確保黨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的先進性和一致性,進而為實現(xiàn)黨的奮斗目標而統(tǒng)一步伐、統(tǒng)一行動。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符合現(xiàn)代政黨政治屬性的本質要求,遵循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建黨原則,體現(xiàn)了黨對自身建設經驗尤其是政治建設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新時代不斷提高黨的長期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有效舉措,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理論的重大創(chuàng)新,是黨的建設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的有機統(tǒng)一。把握新時代以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加強黨的建設的任務要求,對于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必將發(fā)揮巨大促進作用。
現(xiàn)代意義上的政黨,是有明確政治訴求、政治綱領、政治路線和政治目標的政治組織。因此,政治屬性是政黨的本質屬性,沒有政治目標和政治訴求即不講政治的政黨是不存在的,丟掉了政治本色和政治屬性的政黨也不再被視為政黨。不管是資產階級政黨還是無產階級政黨,皆是如此。
人類社會進入近代以來,資產階級通過組織自己的政黨,制定合乎本階級利益訴求的政治綱領,通過多次的政治斗爭獲取執(zhí)政地位,并將自身的政治綱領付諸實踐,進而使本階級的利益最大化。資產階級政黨從本質上代表的是占國家公民少數(shù)的資產階級的利益,是在維護資本家私人占有前提下對無產階級進行剝削的政治工具,所建立的社會只能是一個存在剝削、壓迫和私人占有的社會。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使社會主義的發(fā)展由空想變?yōu)榭茖W,引領國際工人運動由盲目變?yōu)樽灾?。在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導師的指導下,無產階級開始組織起自己的政黨。馬克思在論及政黨對革命的引領作用時指出:“無產階級在反對有產階級聯(lián)合力量的斗爭中,只有把自身組織成與有產階級建立的一切舊政黨不同的、相對立的政黨,才能作為一個階級來行動。”[2]恩格斯亦強調:“無產階級要在決定關頭強大到足以取得勝利,無產階級必須(馬克思和我從1847年以來就堅持這種立場)組成一個不同于其他所有政黨并與它們對立的特殊政黨,一個自覺的階級政黨?!盵3]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政黨,是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的,它本身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無產階級政黨區(qū)別于資產階級政黨的主要標志,在于其奮斗目標是為處于社會底層的勞苦大眾而鼓呼,通過消除私有制和“剝奪剝奪者”為全人類解放而斗爭,最終實現(xiàn)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這便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政治綱領,體現(xiàn)了無產階級政黨的先進性。無產階級政黨的存在和發(fā)展,就是踐行自己的政治綱領,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目標,最終達到一個沒有階級、沒有政黨的共產主義社會的政治實踐過程。顯然,政治屬性是政黨的本質屬性,也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工人階級先進政黨的本質屬性。
作為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先鋒隊的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實踐中,展現(xiàn)出鮮明的政治本色,同時兼具中國獨特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之政治屬性。中國共產黨作為當代中國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以黨的政治建設來統(tǒng)領黨的建設全局,大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政黨政治屬性的根本要求,也是黨的自身建設經驗所表征出的鮮明指向,更是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帶領人民逐夢美好生活、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政治保證。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思想。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在創(chuàng)建和領導無產階級政黨的實踐中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其中包括黨的政治建設若干原則,是中國共產黨加強自身政治建設的重要遵循。
其一,共產黨必須掌握并堅持對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領導權。革命的領導權問題,事關無產階級政黨的政治地位和政治方向。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關于無產階級政黨革命領導權的思想,是隨著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實踐深入而形成和豐富發(fā)展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早年的政治實踐中就認識到,缺乏無產階級先進政黨的強有力的領導,建立和鞏固無產階級專政是不可能的。而要實現(xiàn)共產黨的領導,就必須同無產階級群眾建立密切聯(lián)系,絕不能脫離本階級的階級基礎而高高在上。他們指出,工人階級不能充當資產階級的附庸,而應該建立自己的、獨立的、秘密的和公開的政黨組織,“并且應該使自己的每一個支部都成為工人聯(lián)合會的中心和核心”[4],同時要與農民建立階級聯(lián)合,制定出正確的政策和策略。
列寧在俄國新型革命政黨的建黨實踐中明確提出了黨的領導思想,認為無產階級政黨在成為執(zhí)政黨后,還要加強對其他社會組織的領導,以完成階級領導和社會整合。他提出了無產階級的革命政黨是“無產者的階級聯(lián)合的最高形式”[5-1]的論斷,指出共產黨與非黨組織的關系,不是平行的關系,而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共產黨是其他社會組織的“政治領袖”,是它們的“最高領導者”,只有強化黨的領導,實行“總的”“政治的領導”,才能保證其他組織都能按照一個目標,朝著一個方向進行工作,避免力量分散,各自為政。列寧極為重視共產黨對無產階級專政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政治領導,強調黨要“在政治上領導無產階級,并且通過無產階級領導全體勞動群眾。不這樣,便不能實現(xiàn)無產階級專政”[5-2]。列寧還特別闡釋了黨的領導的科學內涵,強調黨對國家全部工作的領導是一種“總的領導”、政治領導,“而不是象目前那樣進行過分頻繁的、不正常的、往往是瑣碎的干預”[6-1]。在此基礎上,列寧指出了堅持黨的領導的必要條件:“保持領導不是靠權力,而是靠威信、毅力,靠比較豐富的經驗、比較淵博的學識以及比較卓越的才能”[7],還要靠自身政策和策略的正確,靠密切的黨群關系。顯然,列寧不僅強調了黨的領導的極端重要性,而且揭示了黨的領導的科學內涵以及實現(xiàn)黨的領導必須具備的條件,從而確立了無產階級政黨加強自身政治建設以掌握革命領導權的根本原則和策略。
其二,共產黨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并實行嚴格的紀律和制度。共產黨區(qū)別于以往任何政黨的重要標志便是其有黨內民主基礎上的集中統(tǒng)一的領導,并制定和實行了一整套嚴格的紀律和制度。這是共產黨形成強大的統(tǒng)一意志和集中行動的制度保障,也是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組織前提和制度基礎。
民主集中制是共產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在馬克思、恩格斯制定的《共產主義者同盟章程》和《國際工人協(xié)會共同章程》中,關于黨的組織機構、選舉制度、黨內同志關系和議決原則、領袖和群眾的關系以及黨的組織紀律等方面的規(guī)定和闡述,都內含了黨內民主與集中統(tǒng)一相結合的基本思想。
列寧繼承和發(fā)展了馬克思、恩格斯關于民主集中制的思想,明確提出了“民主集中制”這一科學概念。在十月革命勝利前的革命斗爭年代,鑒于革命需要,列寧重點強調了黨內集中統(tǒng)一的重要性,指出,“集中制思想,它從原則上確定了解決所有局部的和細節(jié)性的組織問題的方法”,“是唯一的原則性思想,應該貫串在整個黨章中”[8]。集中制是保證黨的組織統(tǒng)一和維護黨內團結的基礎,“如果沒有正式規(guī)定的黨章,沒有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沒有部分服從整體,那是不可想象的”[9]。十月革命勝利后,隨著內戰(zhàn)結束、和平到來,列寧把擴大黨內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作為執(zhí)政黨堅持民主集中制的主要內容,并著重強調實行“黨內的工人民主制”。不僅如此,列寧還把民主集中制原則列入了加入共產國際的政黨的必備條件,強調“加入共產國際的黨,應該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起來的”[5-3],只有這樣才能使黨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這一舉措使民主集中制原則也成為世界其他國家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組織原則。
為保證黨的政治領導和黨內民主集中制的有效實施,列寧還特別強調嚴格的紀律,指出,“無產階級實現(xiàn)無條件的集中制和極嚴格的紀律,是戰(zhàn)勝資產階級的基本條件之一”[10]。強調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下級服從上級,部分服從整體;強調紀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許黨內有不服從紀律的“上等人物”和“特殊人物”存在。列寧的這些思想,奠定了無產階級政黨加強自身政治建設,以實現(xiàn)集中統(tǒng)一有效的政治領導的思想理論基礎,并轉化為共產黨的基本組織原則,從而保證了共產黨成為堅強的、具有強大革命戰(zhàn)斗力的有機組織體。
其三,共產黨要根據事業(yè)發(fā)展的客觀要求制定正確的綱領和策略。共產黨的政治領導是通過制定符合客觀要求的正確的綱領和策略,并使之有效貫徹落實而實現(xiàn)的,因此,制定正確的綱領和策略是無產階級政黨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黨的綱領體現(xiàn)了黨的性質,是黨最鮮明的政治宣言。無產階級政黨的綱領是面向全世界的公開的政治主張,是人民群眾和社會團體了解黨、認識黨的最直接的途徑。恩格斯指出,黨的綱領“是一面公開樹立起來的旗幟,而外界就根據它來判斷這個黨”[11]。作為世界無產階級政黨總綱領的《共產黨宣言》,便鮮明地體現(xiàn)了共產黨的奮斗目標、階級主張、行動任務,發(fā)揮了社會主義運動“旗幟”的作用。
要實現(xiàn)黨的綱領,必須采取正確的策略原則。策略原則是黨的綱領的斗爭方式和措施手段,直接關系到無產階級事業(yè)的成敗。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提出了若干策略原則思想,包括要在政治上與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劃清界限;必須根據革命形勢的變化及時調整革命策略;必須正確處理黨的暫時利益、局部利益和長遠利益、全局利益的關系;經濟斗爭和政治斗爭要緊密結合;公開合法斗爭和地下秘密斗爭要聯(lián)合行動;要建立鞏固的工農聯(lián)盟、團結多數(shù)、壯大革命力量,等等。這些為世界各國共產黨制定和實行正確的戰(zhàn)略和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其四,共產黨要正確開展黨內斗爭,并維護黨的團結統(tǒng)一。正確開展黨內斗爭是維護黨的統(tǒng)一意志,確保黨的策略原則始終符合革命需要的重要途徑。開展黨內斗爭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鞏固黨的團結統(tǒng)一。馬克思、恩格斯向來珍視黨的團結統(tǒng)一,同時又從來不拿革命原則做交易。對于具有原則分歧的派別進行堅決徹底的斗爭,而對于在黨內犯過錯誤的同志則用批評教育的方法,幫助他們改正錯誤,使黨達到更高程度的團結。正如恩格斯所論述的,“各國民主主義者的團結并不排斥相互間的批評。沒有這種批評就不能達到團結”[12]。列寧同樣重視鞏固黨的團結,認為黨員的思想純潔和組織純潔是保持黨的團結統(tǒng)一的基礎,“徒有其名的黨員,就是白給,我們也不要”[5-4],要通過正確的斗爭,“使黨易于除去那些根本夠不上十分自覺地貫徹無產階級政策的共產主義者的黨員”[6-2],以達到純潔黨組織,保持黨的團結和統(tǒng)一的目的。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關于從政治上加強黨的建設的論述,提出了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理論原則和指導方針,奠定了馬克思主義政黨政治建設的思想基礎,是無產階級政黨加強自身政治建設的重要遵循,成為中國共產黨重視黨的政治建設的思想理論淵源。黨的十九大提出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來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政治建黨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
注重黨的政治建設,是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為指導,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黨的自身建設的長期實踐中,立足于中國實際,逐步探索出了一套從政治上加強黨的建設的有效做法,形成了注重黨的政治建設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積累了黨的政治建設的寶貴經驗。
早在黨的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和《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決議》中,就明確提出了黨的綱領、基本任務和最終目標,即領導無產階級的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的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消滅資產階級私有制,沒收一切生產資料歸社會所有,直至消滅階級差別,最終實現(xiàn)共產主義。這是在黑暗的中國公開立起來的一面紅色旗幟,是中國共產黨鮮明的政治宣言,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初心”。黨的二大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建黨學說,結合中國革命和黨自身的實際,對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作了更為完整的規(guī)定說明。大會宣言指出,黨的最高綱領“是要組織無產階級,用階級斗爭的手段,建立勞農專政的政治,鏟除私有財產制度,漸次達到一個共產主義的社會”;黨的最低綱領和目前的革命任務是“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13]。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制定,表明中國共產黨開始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創(chuàng)新。
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在探索中國革命道路的過程中,論述了土地革命中黨的建設問題,其中包括黨的政治建設的若干原則。他在1929年為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寫的決議中,明確提出了“從教育上提高黨內的政治水平,肅清單純軍事觀點的理論根源”,以及“加緊官兵的政治訓練”[14]等觀點,從而確立了思想上建黨、政治上建軍的原則。周恩來也在《中共中央給紅四軍前委的指示信》中,提出了要堅持黨對軍隊“作政治的領導”,“前委應著眼在紅軍的政治軍事經濟及群眾斗爭的領導上”[15],注意把群眾日常生活問題和政治問題密切結合起來等重要觀點。這些都成為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和軍隊政治工作開展的重要依循。
全民族抗戰(zhàn)時期,為了擔負起抗日戰(zhàn)爭的政治領導責任,進一步提高黨的政治領導力和組織戰(zhàn)斗力,中國共產黨在建立和鞏固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切實加強自身建設,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了黨的政治建設思想。黨中央于1939年8月25日通過了關于鞏固黨的決定,強調“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鞏固黨,成為我們今天極端嚴重的任務,成為完成黨的政治任務的決定因素”[16],并從黨員思想教育、發(fā)展黨員組織程序、加強黨的紀律和團結等方面,提出了黨的政治領導和政治建設的階段性的目標任務。
為進一步鞏固黨,加強黨的建設,1939年10月,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fā)刊詞》一文中,闡述了黨的政治建設的若干原理。他指出,黨的建設是“光榮而又嚴重的任務”[17-1],黨的建設目標是“建設一個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并將之稱為黨的建設“偉大的工程”[17-2]。毛澤東還提出了黨的建設要同黨的政治路線密切結合的科學論斷,并對如何結合黨的政治路線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進行了歷史論證,指出,“黨的建設過程,黨的布爾什維克化的過程,是這樣同黨的政治路線密切地聯(lián)系著,是這樣同黨對于統(tǒng)一戰(zhàn)線問題、武裝斗爭問題之正確處理或不正確處理密切地聯(lián)系著”[17-3]。在毛澤東看來,黨的政治路線規(guī)定了黨在一定歷史階段的政治任務,規(guī)定了實現(xiàn)政治任務所依靠的同盟者和所采取的策略步驟。密切結合黨的政治路線進行黨的自身建設,能使黨的各級組織始終有明確的政治目標,從而更好地服務于黨的政治任務的實現(xiàn)。密切聯(lián)系黨的政治路線加強黨的自身建設,還能夠使黨的各級組織在政治任務實現(xiàn)的全過程中始終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排除錯誤干擾,堅定政治方向,從而保證黨實現(xiàn)正確的政治領導。
這一時期,毛澤東還提出了必須制定和掌握正確的政策和策略,以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提高黨的政治素質和黨員的政治水平的思想。1940年12月,毛澤東寫了《論政策》一文,系統(tǒng)地對黨的政策和策略做出了科學的理論概括,形成了中國共產黨關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論,對于從政策和策略上提高全黨的政治水平起了積極的作用,是黨在政治上不斷成熟的重要表現(xiàn),是中國共產黨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理論成果。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等領導人關于黨的政治建設的論述,闡明了黨的政治建設的目標任務、內涵要求、路徑舉措,標志著中國共產黨政治建設思想走向成熟。在此后的革命實踐中,黨繼續(xù)明確了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相統(tǒng)一的思想,并把黨的建設同武裝斗爭和統(tǒng)一戰(zhàn)線并稱為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三個法寶”。該時期毛澤東關于從政治上加強黨的建設的一系列科學論斷,初步形成了中國共產黨政治建設的基本思想。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在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過程中,繼續(xù)重視政治建設在黨的建設總布局中的政治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作為該時期首要的政治綱領,并據此制定了不同階段的基本路線,作為該時期黨的政治建設的主要任務。但由于黨對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缺乏經驗,尤其是沒有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在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過程中一度犯了嚴重的“左”的錯誤,黨的政治建設因此走入歧路,并導致黨的各方面建設和黨所領導的事業(yè)出現(xiàn)重大挫折。
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共產黨總結自身建設的歷史經驗和教訓,恢復了加強政治建設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擴大了黨的政治建設優(yōu)勢。這突出表現(xiàn)為根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判斷,制定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即黨在該時期的政治路線,并據此制定了初級階段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綱領,要求黨的建設要密切結合黨的政治路線和政治綱領展開。鄧小平多次強調講政治在黨的建設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重要性,指出“改革,現(xiàn)代化科學技術,加上我們講政治,威力就大多了。到什么社會都得講政治”[18],并高度重視政治領導在黨的建設尤其是在黨員干部思想教育中的重要性。他主持制定了《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不僅對撥亂反正、恢復和健全黨內政治生活、推進黨的建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其主要原則和規(guī)定今天依然適用。
1990年代中后期在黨員干部中開展“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的“三講”教育學習活動,把干部教育和黨的政治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其中,講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紀律、政治鑒別力、政治敏銳性等內容。江澤民強調:“我們的領導干部一定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加強政治學習,增強政治敏銳性,善于從政治上觀察和處理問題,發(fā)揮我們黨的政治優(yōu)勢,保證經濟和各項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盵19]胡錦濤也極為重視黨員干部政治素質的提升,指出“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持不懈加強黨性修養(yǎng)和黨性鍛煉,始終站穩(wěn)政治立場”,“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20]。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的政治建設,把黨的政治建設置于黨的各項建設的統(tǒng)領地位,并對如何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作了多方面的強調,主要有:堅持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維護黨中央權威;堅持黨的政治路線不動搖,把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貫穿于執(zhí)行黨的基本路線全過程;加強和規(guī)范黨內政治生活,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嚴起;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執(zhí)行和維護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建設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等等。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制定了《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為進一步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提供了新的準則。可以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政治建設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為開創(chuàng)黨和國家事業(yè)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政治保證。
回顧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自身建設史,黨一直把政治建設作為關系黨生死存亡的首要任務和根本問題來抓,形成了政治建設的光榮傳統(tǒng),積累了政治建設的寶貴經驗。其中包括把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作為政治建設的根本原則;把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作為首要任務;制定正確的政治綱領并確立與之相配套的路線、方針、政策,圍繞黨的政治綱領和政治路線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堅定政治信仰、嚴密政治組織、嚴明政治紀律、嚴肅政治生活,將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政治建設緊密結合,發(fā)揮合力。這些寶貴經驗,也是今后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原則。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大的優(yōu)勢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薄包h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1-2]黨的建設是一個系統(tǒng)的偉大工程,包括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和貫穿其中的制度建設以及反腐敗斗爭等。黨的各方面建設都有其特有的目標和任務,并在黨的建設總體布局中處于相應地位。其中,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以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加強黨的建設,是黨的建設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的關鍵舉措,是中國共產黨應對復雜局面、破解發(fā)展難題、抵御執(zhí)政風險的必然要求,體現(xiàn)了黨的建設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的有機統(tǒng)一。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任務要求,是推進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的路徑依循。
第一,保證全黨服從中央,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以政治建設統(tǒng)領黨的各方面建設,就是要把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這個核心、維護黨中央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作為第一位的政治要求,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之成為思想自覺、黨性觀念和實際行動。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要求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干部必須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蛾P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規(guī)定:“政治紀律是最根本、最重要的紀律,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是遵守黨的全部紀律的基礎。”[21]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是對黨員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的基本要求和制度約束,是維護黨的團結統(tǒng)一,保證政令暢通、令行禁止的強大后盾。
第二,要尊崇黨章,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黨內政治生活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活動載體,黨內政治生活開展得如何,直接關系到黨的政治領導力和凝聚力的強弱。要嚴格執(zhí)行《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的制度規(guī)定,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zhàn)斗性。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為黨內政治生活的開展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堅持不懈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營造健康向上的黨內政治風氣。
第三,完善和落實民主集中制的各項制度,堅持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民主集中制是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既能夠充分保證黨的集中統(tǒng)一,又能夠充分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發(fā)展積極有效的黨內民主,是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有效開展的根本組織制度保障。
第四,培育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營造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tài)。一個政黨的政治文化是它的精神標識,體現(xiàn)著它在價值觀方面的文化追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引導全黨“弘揚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等價值觀,堅決防止和反對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好人主義,堅決防止和反對宗派主義、圈子文化、碼頭文化,堅決反對搞兩面派、做兩面人”[1-3]。這就從文化、價值入手,抓住了黨的政治建設的精神之魂。黨內政治生態(tài)是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的綜合體現(xiàn),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是黨的建設的重要任務。要繼續(xù)從嚴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堅決反對“四風”,繼續(xù)大力開展反腐敗斗爭,“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通過不懈努力換來海晏河清、朗朗乾坤”[1-4]。
第五,要自覺加強黨性鍛煉,不斷提高政治覺悟和政治能力。首先要堅定理想信念、永葆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不斷增強黨性鍛煉和修養(yǎng)。其次要自覺落實好干部標準,做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shù)摹八蔫F”干部,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敢于“涉險灘”、啃“硬骨頭”,同時又嚴守黨內法規(guī)紀律底線,絕不觸及法律紅線。再次要不斷提高政治能力,包括提高把握大勢、把握全局、把握方向的能力,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風險的能力,確保黨的事業(yè)始終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