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鴻旭,楊宗麗
(中央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海淀100081)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承擔著大學生深入了解國史國情、深刻理解“四個必然選擇”認識的重要功能。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多次強調加強歷史學習,并指出:“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繼續(xù)推向前進的必修課”[1]。在此背景下,“綱要”課教材于2018年推出新版,學分由原來的2學分調整至3學分,作為面向普通高校學生開設的以歷史知識為載體的公共必修課,其具有的人文素養(yǎng)提升功能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顯得更為重要。近年來,社會生活和公眾歷史話語中所呈現(xiàn)的多樣思潮和歷史虛無主義敘事,對大學生的思想造成一定影響。因此,提升學生對“綱要”課堂的關注程度,真正將“綱要”課設計成人文色彩與思政教育功能并重,知識性和趣味性兼具的課程,引導學生入腦入心,就成為“綱要”教學改革探索的重點。
筆者在從事“綱要”課程教學中,以改革教學模式為切入點,豐富課堂內容設計,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探索實施以引導學生參與課堂和突出主要線索為重點的教學改革,提升了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就“綱要”課程而言,因為要講述從1840年到1949年并直至當代中國200多年的歷史,依靠傳統(tǒng)授課方式在較短的教學時間內呈現(xiàn)200年的歷史跨度內容,極為困難,因此,改革教學方式,通過形式與內容整合,優(yōu)化內容呈現(xiàn)方式,便于學生對長時段歷史的整體學習和理解;同時,作為政史色彩兼具的“綱要”課,課堂教學需要以政治變遷為線索,以歷史事實為素材,既要以史為鑒,又要以史育人,而面對“00后”為主的學生群體,增強課堂內容形象化、課堂形式參與感及課堂學習的主體意識是突破學生群體對歷史呆板、政治枯燥的刻板印象的較好方式。
在綱要教育課堂中,除了“三觀”教育之外,對愛國主義精神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培育最為關鍵。因此,在內容設計中,突出愛國主義教育,結合“綱要”課程實際,將教學內容劃分為若干專題的基礎上,在課堂設計上,我們概括為“一點兩線四選擇”,即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以中華民族認同教育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兩線,以“四個必然選擇”為落腳點,開展教學組織,并統(tǒng)一于整體教學中。
在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所貫徹的教學內容設計基本理念是“一點兩線四選擇”。這一教學體系設計凸顯了“綱要”課程教學內容“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tǒng)一。通過建立“一點兩線四選擇”的教學體系,能夠更好地明確教學目的和重點,幫助學生明確近現(xiàn)代中國革命和社會發(fā)展歷史進程,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自覺學習和了解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成型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思考國家與民族的未來發(fā)展走向[2]。
將愛國主義教育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與“綱要”課內容對接是教學設計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在愛國主義教育方面,課堂講解中突出“近代(1840-1949)”,以抗日戰(zhàn)爭為節(jié)點,以1949年以前的歷史教學為重點,并以歷史事件為依據(jù),通過對不同時期國家觀的梳理,展示出“新中國”建立的艱辛歷史進程。
具體選擇路徑是從“鴉片戰(zhàn)爭-甲午戰(zhàn)爭-五四運動-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事件,如通過對林則徐禁煙、三元里抗英事跡的重點講解,并結合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告知學生:1840年代的國家觀,更多表現(xiàn)為“家園觀”,三元里人民對英抗爭中,與當時英軍侵入家園關系密切,而當時民眾的地域觀念一定程度上超越國家,只有林則徐等精英官僚中,國家意識更為明顯;而甲午戰(zhàn)后面臨瓜分豆剖之局,這時期中華民族的觀念漸趨強化,舉子的公車上書,則表明國家與民族觀念已經(jīng)在士階層中普及,而到五四運動時期,國家已經(jīng)漸成國民的精神守望之地,面對列強,民眾的民族觀念空前喚醒,而到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華民族觀念得以強化,國內各地區(qū)、各民族,乃至海外華人,都將國家視為共同守望的寄托所在,同仇敵愾,共赴國難,使得中華民族得以在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逐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歷史事件點的教學上,可結合設計視頻短片、藝術小品等形式,加深學生對事件的理解。在事件解讀的基礎上,突出對民族自豪感、中國歷史特性的解讀,將歷史變遷、思維變遷、國家地位變遷等理論貫穿于課堂教學始終,潛移默化地強化學生對中華民族整體歷史和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宿感,達到強化中華民族認同教育的目的。
重點以歷史人物為主線,側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闡釋和表達,突出歷史人物所展示出的民族精神風貌。圍繞12個近現(xiàn)代歷史專題,從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到周恩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選出各個專題中有代表性的人物,彰顯其民族精神。在人物選擇中,除前述正向人物之外,教學中也適當涉及反面人物,如對汪精衛(wèi)、周佛海等有分裂國家、投降賣國等行為的歷史人物,結合具體的歷史事實,進行實事求是的批判。此外,對當前歷史虛無主義思潮中關于李鴻章等歷史人物的多樣性評價,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討論,明確立場,形成判斷。在立足人物的基礎上,我們側重對歷史各時期的中國精神進行了梳理和回顧,如革命和建設時期,中華民族先后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戰(zhàn)精神”“大慶精神”“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系列已經(jīng)凝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精神。結合課堂教學、課后作業(yè)以及實踐教學等多種形式,特別是設計例如人物小傳等作業(yè)、精神辨析等研討的混合課堂形式,通過對人物的理解和對精神的闡釋,將“振興中華”“民族復興”的理念通過人物和精神得以展示,并在此過程中內化學生對民族精神的理解。
“革命”與“現(xiàn)代化”是當前學術界對社會歷史發(fā)展的主要解釋路徑。簡而言之,“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可以分別理解為革命主題與現(xiàn)代化主題。在圍繞“革命”主題的敘事框架下,我們將傳統(tǒng)政治教育中“階級斗爭”的解釋淡化,將“救國”歷史行為的探索具體化,通過對晚清政府、農民運動、洋務運動、北洋軍閥、國民黨等政治群體救亡圖存探索失敗的過程回顧和其自身弱點的深入分析,引導學生自覺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的橫向比較,通過對近代中國各派政治群體執(zhí)政理念的解讀,與馬克思主義進行橫向對比,使學生從歷史事實層面,客觀認識到“必然選擇黨的領導”和“必然選擇馬克思主義”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讓學生真正理解,就近代中國的國家結構特點和歷史發(fā)展趨勢而言,“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不是政治說教,而是歷史必然。
“現(xiàn)代化”既是學術解釋視角,也是近現(xiàn)代國家發(fā)展主題。就中國而言,現(xiàn)代社會轉型的經(jīng)濟發(fā)展模式、政治發(fā)展模式和文化發(fā)展模式都處于轉型期。結合對當下流行思潮(多黨執(zhí)政、普世民主等)的批判,將“現(xiàn)代化”置于中西對比的橫向維度和中國發(fā)展的縱向維度中。在橫向對比維度,側重梳理西方自蒸汽革命、電力革命、信息革命以來資本主義文明的發(fā)展與發(fā)達,以及由此引發(fā)的政治、社會、文化變遷,并引導學生反觀中國,直至20世紀初期,才真正開始了全方位的現(xiàn)代化進程,且舉步維艱,中西差距之大至今仍在。從縱向維度來看,中國自洋務運動起,現(xiàn)代化探索蹣跚起步,然后在20世紀上半程的現(xiàn)代化探索中,受制于國際國內局勢成就有限,而新中國成立后的前后三十年間,中國在經(jīng)濟總量上已經(jīng)居于優(yōu)勢地位,且民生保障等都有了巨大變化。通過縱向維度的對比,激發(fā)學生對自身所肩負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的重視,深化對于“必然選擇社會主義道路”和“必然選擇改革開放”的認識[3]。
歷史是青年人認識民族文化傳統(tǒng)和當下發(fā)展現(xiàn)狀的基礎,培養(yǎng)學生對國家歷史發(fā)展與社會變遷的清晰認識,特別是對民族精神和國家意識的培育與弘揚,需要在課堂設計中注意整體把握。在明確課程設計理念的基礎上,“綱要”課程教學設計中,要豐富課堂設計形式,立體展示近現(xiàn)代中國發(fā)展變遷的整體脈絡,才可能引導學生不斷養(yǎng)成對歷史知識和課程教學的興趣。
就“綱要”課內容而言,“國史”“國情”教育是史實層面的基礎內容,“國史”教育中升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凝聚和共識,“國情”教育中尋求對國家與社會的理解和包容。因此,在課堂教學的形式設計中,應首先注意遵循將內容和理念完整貫穿于教學形式中。
如教學模塊可以充分多元化,在課堂教學實踐中,課內教學模塊以“案例教學、討論教學、展示教學”等方式為主,豐富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在教學內容量超標的客觀情況下,課堂教學充分利用了混合式教學的優(yōu)勢,對于重點事件,結合各類教學形式開展,對于整體脈絡或一般教學內容,則通過信息平臺發(fā)布、參考書目列舉、影視作品推薦等形式,將其延伸到課堂之外,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點。課外教學模塊包括“讀書活動、參觀活動、歷史戲劇活動和競賽活動”等等,更加突出“參與感”與“主體意識”,注重引導學生將課外教學的感性認識總結提煉,整合到課堂教學的各類創(chuàng)新形式展示中。
課外教學符合青年群體特點,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參與度,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豐富課外教學是引導學生關注和思考近現(xiàn)代中國最為有效的方式。在“綱要”課程學分調整后,課外教學的條件也更加充分。課外教學可以設置參觀、讀書、展示等多項內容。
在課外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應在結合教材內容基礎上,重點結合地區(qū)特點,深挖地方性知識和地方歷史中蘊含的課外教學資源,如組織學生參觀當?shù)貝蹏髁x教育基地,結合當?shù)匚奈锓植肌v史遺址遺存等情況,由教師重點選取部分能展示時代變遷且具有教育意義的近現(xiàn)代史教學實踐點,并對這些實踐地點做出專題摘要,摘要中可包括公交線路、是否收費、注意事項等各方面的介紹,甚至包括周邊餐館、咖啡廳、休息場所等都應有說明,以方便結合青年學生的生活特點進行參觀。
在組織參觀中,可以采用班級選派代表,教師帶隊的統(tǒng)一組織形式和學生個人利用課余時間自愿參觀等多種形式,參觀結束后,或寫出簡短心得體會,或在課堂發(fā)言介紹參觀體會。
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是課堂內外教學的結合點,也是個人人文素養(yǎng)提升的基礎保障??梢酝ㄟ^讀書小組的形式,由教師給出推薦書目,在此基礎上,結合人文學科、商法學科、理科等不同學科專業(yè)學生的特點,在大范圍書目中指定部分圖書進行精讀,每半個月可以穿插在課堂教學中以舉辦讀書會的形式,圍繞經(jīng)典文本進行讀書體會交流。如講解井岡山時期斗爭過程中,可選取毛澤東《尋烏調查》等經(jīng)典作品,進行課下預讀,課上討論,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理解中國“農村包圍城市”開展革命的原因。
另外,探索歷史戲劇等小舞臺課外實踐活動也是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方式之一。通過學生圍繞近現(xiàn)代中國歷史,自選主題、分組組織教學表演活動,補充課堂教學的不足,從學生自身角度來參與教學活動,使教學的多元主體性得以實現(xiàn)。同時,還可以通過輔助教學軟件等形式,開展課堂知識競賽,如在考試周舉行歷史知識問答競賽等。
以上內容構成了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的課外教學模塊的基本形式。
課堂教學需要突破以往教師講解,學生聽課的灌輸式模式,要以發(fā)揮學生的參與性,發(fā)揮學生主動性為出發(fā)點實施教學。
如展示教學,是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重要方式。這一教學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展示機會,如介紹參觀感受、閱讀體會,以及對分組學習討論的匯報結論等等,通過情境式教學手法,實現(xiàn)課堂內外的統(tǒng)一。
在案例教學中,我們仍然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在選定案例后,要求學生通過閱讀分析討論和判斷等步驟,對案例進行深入研討和分析。在案例分析中,引導學生全面了解近現(xiàn)代史的知識體系,并能提高學生分析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從而將課堂教學形態(tài)轉變?yōu)椤坝幸龑缘膶υ挕薄?/p>
討論式教學也是改變“灌輸式”教育模式的方式之一。在課堂教學中,圍繞專題內容,都可以設計討論環(huán)節(jié),特別是面對歷史和現(xiàn)實熱點問題,展開討論,如近代中國衰落原因討論、甲午戰(zhàn)爭戰(zhàn)敗原因討論、國民黨敗亡因素討論等等。在討論教學中,我們多設計參與門檻低、知識儲備要求不高的話題,以便于不同專業(yè)背景,不同知識儲備的學生參與。
通過對教學內容的整體設計和教學形式的調整,可以促進課堂教學模塊和實踐教學模塊的有機結合,學生和教師在互動中得到全方位的中華民族認同教育。由于課堂教學形式的多樣性,學生能夠在“立體化”教學模式的交互學習中樹立正確的祖國觀和民族觀,全方位、多元化地獲得中華民族認同教育和中華民族精神教育。
國史教育的內容整合與形式培養(yǎng)的實質在于推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學設計,同時,又要給予學生較大范圍的自主性。因此,實事求是地做好考核環(huán)節(jié),避免學習中的“形式主義”和“走過場”是保證教學效果的關鍵。在“綱要”課教學中,考核監(jiān)督作為教學取得實效的主要保障,需要制定詳細的執(zhí)行方案。
為引導學生更好地在參觀、讀書、展演、競賽等教學環(huán)節(jié)取得實效,可以確定實踐教學評定的主要原則,主要有四點:一是態(tài)度端正、積極參與,認真準備;二是與《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教材的內容密切相關;三是文字材料要全面、整齊、規(guī)范、篇幅適當;四是如果參與課堂展示,最好制作10頁左右的PPT[4]。
在開展實際教學活動中,可預先對班級進行分組,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踐教學,在小組有限時間無法完成的實踐活動,由學生自愿自行完成。
實踐教學完成后,先由小組進行材料整理,這一部分材料包括小組參觀情況、小組總結和個人總結,并由小組內部評出A、B、C三個等級,優(yōu)先推薦A等級同學進行課堂展示,并按照等級計入平時成績。
可將課堂的各類形式分為幾個部分,主要有平時成績、慕課成績、實踐教學成績、期中考試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并科學合理確定各個部分的分值比例。
其中,平時成績的考核主要依據(jù)課堂出勤、實踐活動參與、作業(yè)完成等多個方面;課堂成績考核主要依據(jù)為教學課堂的參與度等;實踐教學成績主要依據(jù)實踐教學文字作業(yè)情況、發(fā)言表現(xiàn)等方面進行測評;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成績以撰寫論文形式開展,一般期中考試可以圍繞歷史專題撰寫論文,期末考試則采取閉卷考試的形式,重點對知識點進行考查。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是大學生通過課堂教學了解歷史,理解國情,接受教育的主渠道,梁啟超曾講到:“史學者,學問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國民之明鏡也,愛國心之源泉也”[5]?!熬V要”課程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載體,在近現(xiàn)代中國極為豐富的歷史事件和進程中,只有通過內容整合,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為線索,結合運用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才可能深化學生對“四個必然選擇”的認識,提升學生對“綱要”課程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