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燕
(許昌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
文學翻譯屬于語言形式轉換的范疇,將優(yōu)秀的英語文學轉換為一部受人歡迎的漢語著作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中西方文化之間由于歷史和時空的原因,在語言表達、社會背景、風俗習慣等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在對英語文學進行翻譯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忠實于原作者的寫作意圖,并符合閱讀者的理解習慣,做到兩種文化的有機融合。
在信息化時代,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讀者在欣賞英語文學帶給自己的享受,體味西方文化特點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中西文化之間的沖突。這就要求翻譯人員要正確處理好中西文化差異,既要能夠促進西方文學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促進不同地區(qū)之間的文化交流,又要能夠幫助讀者理解原作者要表達的意圖,在閱讀的過程中理解西方文化。中西方的語言表達形式存在差異,僅僅對語言進行轉換,并不是理想的翻譯方式,翻譯者還需要表現(xiàn)出文學作品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翻譯者只有具備了高超的處理文化差異的技巧和翻譯經驗,才能達到完美的翻譯效果。
詞匯是語言的基本要素,詞匯的產生深受文化背景的影響,所以由詞匯引發(fā)的歧義現(xiàn)象非常突出。許多英語的詞匯和漢語的詞匯并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如果進行直譯就會造成理解上的誤差,比如在英語中出現(xiàn)的“black tea”,并不是“黑茶”,而是“紅茶”。我們在理解一個詞語的時候,要知道單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含義以及它的引申義,比如我們經常會將“air”翻譯成為“空氣”,但是它還有其他生僻的意思:“樣子”“晾干”。我們在翻譯的時候,很難將“空氣”和“樣子”聯(lián)系起來。漢語中的本義和引申義都是存在聯(lián)系的,但是英語詞匯的組合比較抽象,常用意義與生僻意義之間的聯(lián)系性較低。這就需要我們在翻譯的時候深入了解英語的文化背景,準確地進行翻譯。
漢語和英語都是世界上歷史悠久的語言,在不同民族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各自的特點,創(chuàng)造出富有民族特色的語言,甚至一些語言根本找不到英語和漢語之間恰當的對應詞語。東方人注重集體的力量,語言表達注重承上啟下,體現(xiàn)出完整與統(tǒng)一;西方人卻喜歡追求個人奮斗,在表達的時候通常更隨心所欲,體現(xiàn)出個性張揚。中國人以年為單位,以12種動物作為生肖,而西方國家以出生日期把人分為12個星座。在語言表達中,英語中的“uncle”一詞,在漢語中的對應詞卻有“叔父”“伯父”“姑父”“舅父”“姨夫”等5個詞語,在翻譯的時候要根據上下文意思進行考慮。西方的文化內涵更講究抽象,更注重內在的事物,所以對西方民族的“冷笑話”的理解就需要了解其文化背景,而不能以東方人的思維去直接翻譯英語。
不同的歷史背景和不同的生活習慣可以使人形成不同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的差異同樣會使人形成對事物認識上的偏差,從而造成文化差異。東方文化體系中,人們提倡安靜、團結、和諧,崇尚人文,倫理道德對人的言行影響較大;西方文化體系中,人們提倡探索、冒險,崇尚理性,行為后果對人的言行影響較大。不同的思維模式會影響到看待問題和表達方式的差異,進而影響到中英文的翻譯。比如“狗”在西方是一個褒義詞,“l(fā)ucky dog”被翻譯成“上帝的寵兒”,將“愛屋及烏”翻譯成“Love me,love my dog”[1];而在東方則被當作一個貶義詞,比如“狗眼看人低”“狗腿子”“狗仗人勢”等等。當然,隨著網絡文化在人們生活中的不斷滲透,現(xiàn)在“狗”在漢語中的一些語句中被當作了中性詞,比如“單身狗”“撒狗糧”“凍成了狗”等等。由此可見,在翻譯的時候要考慮到不同思維模式下的表達技巧。
不同的英語文學體裁,在表現(xiàn)形式方面各有自己獨特的方式,體現(xiàn)在翻譯上就會產生很大的差異。在進行英語文學作品的翻譯時應當結合具體的體裁選擇有效的翻譯方式。中英文文學作品寫作手法存在顯著的差異,翻譯人員應當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根據作者寫作思路進行翻譯,有效提升翻譯質量[2]。小說、散文、詩歌等題材通常蘊含著作者強烈的個人感情,所以對英語文學作品的翻譯應當了解當時的寫作背景、作者的生平、個人信仰等內容,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提高文學作品的可讀性??萍紤梦膭t更多是對科學事實的客觀反映,涉及文化背景內容較少,在進行翻譯的時候要對原文進行分析理解,準確把握原文的意思,選擇有效的漢語表達方式對作品進行轉述,使其符合中國人的閱讀習慣??萍紤梦姆g的難點在于對專業(yè)詞匯的考察與把握,提升英文作品的翻譯質量。
英語文學作品的翻譯過程中,不同的翻譯者根據不同的翻譯目的形成了不同的翻譯理念。異化翻譯方式和歸化翻譯方式就是兩種不同的翻譯理念。異化翻譯方式在翻譯的時候要求盡量保留原文的內容和表達方式,從而使翻譯保留有濃郁的異域文化色彩。在對中國古典名著進行翻譯的時候就經常采用異化翻譯方式,這樣就可以體現(xiàn)出中國文化色彩,比如把“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狈g為“The weather is unpredictable, people have good and bad fortune”[3]。而歸化翻譯方式則與之不同,在翻譯的時候盡量以閱讀者的文化背景作為主要考量因素,重視讀者對譯文的理解性。在具體翻譯的時候,可以將兩種方式結合起來,既符合原作的寫作背景,不改變作者的寫作意圖,又要對譯文進行修改潤色,提高譯作的可讀性。比如在對矛盾的作品《動搖》的翻譯中,采用異化翻譯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保留原文中的東方文化內涵,為讀者營造出具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氛圍的閱讀環(huán)境,同時在西方人不易理解的地方則可以采用歸化翻譯方式,恰當處理中西方文化差異,使讀者能夠更加準確地理解作品,體味作品所蘊含的韻味。
英語翻譯就是讓中國讀者理解英文作品,然而中英文在語法構成中存在差異,所以在翻譯的時候應當靈活地選用翻譯方式,使中英文在動態(tài)表達方面達到對等狀態(tài),實現(xiàn)中西方文化的互通[4]。在進行英文翻譯的時候,要盡量采用意譯的方式,使文本內容的表達適合讀者的文化環(huán)境。比如在《甄嬛傳》中有一句華妃的臺詞:“賤人就是矯情?!敝弊g就是“A bitch is a bitch.”這樣的翻譯讓人看起來不明白,但如果采用意譯的方式,翻譯為:“Bitches always seem to be affected.”就便于理解,而且能夠體現(xiàn)出華妃的為人處世和性格特點。動態(tài)表達就是在翻譯的時候綜合考慮詞匯、句法、文體、背景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不是追求詞匯的一一對應。譯作要保證在句意不變、文體不變的前提下,盡量符合讀者所處的文化背景。
總之,語言是文化的外殼,在進行語言間的轉述的時候要考慮到其所蘊含的文化因素,恰當處理東西方文化差異。英語翻譯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對東西方文化、社會背景、思維方式的深入了解,同時還應當根據“求同存異”的原則,力求在讀者能夠理解的基礎上做到譯作具有原作的文化特色。
[1]雷鶯鶯.文化差異下的英語諺語翻譯[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5):350.
[2]袁欣.論英語文學翻譯中的模糊性語言翻譯[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9(5):103-105.
[3]賀高燕.英語文學翻譯中正確處理文化差異的途徑分析[J].普洱學院學報,2017,33(1):87-88.
[4]孫佳.試論文化差異對英漢翻譯的影響[J].鄭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22(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