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岳文
子曰:“教民親愛,莫善于孝。教民禮順,莫善于悌。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安上治民,莫善于禮。禮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之謂要道矣。”(《廣要道章第十二》)
孔子說:“教育人民相親相愛,再沒有比孝道更好的了;教育人民講禮貌,知順從,再沒有比悌道更好的了;要改變舊習俗,樹立新風尚,再沒有比音樂更好的了;使國家安定,人民服從,再沒有比禮制更好的了。所謂禮,歸根結底就是一個“敬”字而已。因此,尊敬他的父親,兒子就會高興;尊敬他的哥哥,弟弟就會高興;尊敬他的君王,臣子就會高興。尊敬一個人,而千千萬萬的人感到高興。所尊敬的雖然只是少數人,而感到高興的卻是許許多多的人。這就是把推行孝道稱為‘要道的理由??!”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对姟吩疲骸暮鯋垡樱诓恢^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事君章第十七》)
孔子說:“君子奉事君王,在朝廷之中,盡忠竭力,謀劃國事;回到家里,考慮補救君王的過失。君王的政令是正確的,就遵照執(zhí)行,堅決服從;君王的行為有了過錯,就設法制止,加以糾正。(君臣之間同心同德,)所以,上上下下能夠相親相愛?!对娊洝防镎f:‘心中洋溢著熱愛之情,相距太遠不能傾訴。心間珍藏,心底深藏,無論何時,永遠
不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