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信
對于高中階段來說,究竟該如何推進整本書閱讀?筆者在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探索出“閱讀四步走”模式。讓我們以《狼圖騰》為例講解操作過程。
首先,由師生共同討論,確定師生共讀、班級共讀的作品。
其次,根據(jù)作品字數(shù)和學生學情確定閱讀時長,每周用兩節(jié)課完成班級共讀,第一節(jié)課閱讀指定章節(jié),第二節(jié)課按照老師要求完成章節(jié)賞析。
再次,教師做好閱讀預設,哪些章節(jié)學生應該學習什么知識,哪些章節(jié)應該精讀,哪些章節(jié)應該自讀?教師都應該心中有數(shù),但不要拘泥于這個預設,對于閱讀中生成的問題也要及時解決,做到預設性和生成性的統(tǒng)一。筆者對《狼圖騰》的閱讀預設如下:
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第十一章、第十六章及尾聲精讀,因為這些章節(jié)或有生動細膩的描寫、或有大氣磅礴的場景、或有揭示主旨的主要句段,因此應該精讀。
認知結構學習理論是由美國教育家、心理學家布魯納提出的,該理論認為應該幫助學生建立內部動機,即讓學生帶著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去探究,成為信息加工者。因此我們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創(chuàng)設能激發(fā)學生主動閱讀的情境。
《狼圖騰》導讀:狼是一種不為大眾所喜的動物。但小說《狼圖騰》中里的狼,卻會讓你受到震撼。在這里,狼不再是貪婪兇狠的代名詞,在他們?yōu)榱松媪餮礆⒌臅r候,在他們?yōu)榱俗饑肋x擇死亡的時候,他們已經成了蒙古人心目中永遠的圖騰。讓我們一起走進小說《狼圖騰》,去了解那剽悍的草原狼吧。
這一步重在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方式不限,時長不限??梢允且欢尉臏蕚涞男≌f簡介,可以是主人公形象事跡的介紹,可以是名人推介或者作者的創(chuàng)作心得,也可以是媒體、讀者的觀后反饋,總之能引起學生興趣就是成功的導讀。
讓學生帶著興趣主動地去閱讀作品,以前課堂上被動接受的學生就變成了主動研究者,擁有內在驅動力的他們會帶著極大的熱情去研討作品。
在閱讀整本書的過程中,由于時間限制,每周只能讀部分章節(jié),根據(jù)章節(jié)的重要性和內容的不同,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方法加以引導。
這種形式適用于幾個章節(jié)完成以后,用圖畫、手抄報的形式對短期的閱讀所得進行展示。它的目的是及時積累反饋。
例如《狼圖騰》的第二章是寫陳陣在畢利格老人的帶領下,觀看狼群獵殺黃羊的場景。這一段描寫精彩,手法突出。我們在閱讀前設計了幾個供學生討論的話題:(1)開頭敘述黃羊自由飛奔,無視無槍的人和獵狗有何作用?(2)群狼在打圍的過程中體現(xiàn)了哪些優(yōu)點?(3)找出你覺得描寫狼群總攻時最精彩的句子,說說好在何處。(4)對陳陣心理活動的描寫有何作用?(5)畢利格老人是一個旁觀者,但他的形象在這一章中也是栩栩如生,試分析原因。
在讀完相關章節(jié)后,學生對這些問題展開討論,就能明確作者手法對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作用。這既是對學生分析鑒賞能力的訓練,也教會了學生繼續(xù)解讀文本的具體方法。
當學生逐漸掌握這種方法以后,可以把重要章節(jié)甚至全書的問題設置交給學生,讓他們選擇感興趣又有研究價值的話題,自己論證解答,這其實是大學論文寫作的雛形。
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完部分章節(jié)或全書后,根據(jù)相關內容設置寫作話題。如:說說全書最讓你震撼或者最讓你憤怒的一幕。
閱讀后的片段寫作的主要作用是加深學生對文旨的理解,也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寫作能力。
讀完全書后,除了對全書的藝術特色、主題思想進行分析以外,還可以把文學和科學、哲學、歷史等學科結合起來,提出供學生探討的話題,例如:(1)你如何看待文中出現(xiàn)的農耕文明與游牧文化的沖突?(2)畢利格老人關于草原狼、關于人與自然如何相處等方面的論述,體現(xiàn)了哲學中的什么思想?
這些問題會讓學生回看全書,深入探究,加深他們對主旨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開闊了他們的眼界,讓他們擁有關心國家、關心人類,擔當社會責任的意識。
在整本書的閱讀完成以后,應該組織閱讀成果匯報課,對所思所得進行總結展示,這既是對前段時間的回顧梳理,更是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的訓練,它是總結,更是拓展。
比如我們在閱讀完原著后,又觀看了由法國著名導演讓·雅克·阿諾執(zhí)導的電影《狼圖騰》,觀影后他們覺得電影和原著有較大的出入,部分同學認為電影改編較為成功,部分認為原著略勝一籌,爭論得十分激烈。于是我靈機一動,設計了語文活動課,支持電影的同學扮演導演團隊,支持原著的同學扮演媒體和書迷,先有導演團隊推介電影,再由媒體和書迷針對改編不成功的地方提出質疑。
這種活動形式新穎,學生參與度高,人人都由于發(fā)言的機會。既尊重了學生的閱讀,使學生實現(xiàn)了真正的個性化閱讀。又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學生在此過程中收獲頗豐。
另外我們還可以舉行讀書交流會、好書我來推、論文撰寫、劇本演出等活動,讓學生的閱讀所思形成文字,全方位展示。
綜上所述,在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閱讀四步走”模式具有很強的實際操作性,又有科學的引領性。從學生的成果展示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已經成為閱讀的主動探究者,他們的作品精彩紛呈。如果我們在實際教學中長期堅持這種閱讀模式,我相信必能使學生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