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霞
郁達(dá)夫在《中國新文學(xué)大系·散文二集》導(dǎo)言中指出,“古人說,小說都帶些自敘傳色彩的,因為從小說的作風(fēng)里人物里可以見到作者自己的寫照;但現(xiàn)代的散文,卻更是帶有自敘傳的色彩了,我們只消把現(xiàn)代作家的散文集一翻,則這作家的世系、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習(xí)慣等等,無不活潑潑地顯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這一種自敘傳的色彩是什么呢,就是文學(xué)里所最可寶貴的個性的表現(xiàn)?!痹谟暨_(dá)夫看來,現(xiàn)代散文帶有“自敘傳色彩”,這是散文的可貴之處,即散文中有“我”,貴真實自我。什么叫“自敘傳”?即自傳,其主要敘述自己的生平事跡,一般用第一人稱,其形式多樣,從生前不必出版的私密寫作(包括信件、日記、札記等),到正式的自傳。自傳不是簡單的記人,它反映出“我”的成長變化經(jīng)歷,要有一定的時間感,自傳中有感情的流露,但這些不同于其他文藝作品中的直接抒情、議論,而是寓情、理于敘事之中,讓讀者感覺出來,即間接表露出來。但我們一定要明確“自敘傳色彩”不等于自傳,而是指散文作品中有作家身世、經(jīng)歷和性格氣質(zhì)的影子。
首先, 作為一篇回憶性的寫人敘事散文,《老王》以“我”與老王的交往為線索,回憶了在文革前后與車夫老王交往的幾個生活片段,還原了特殊歷史背景下人與人真實的交往現(xiàn)狀,借此剖析自我?!拔摇奔仁亲髡?,也是講述者,而且“我”講述“我”自己的經(jīng)歷,并表達(dá)“我”的感情認(rèn)識?!拔摇笔秦灤┦冀K的抒情主體,老王是作為一個客體存在的,是情感載體。
其次,楊絳為何寫《老王》?我們經(jīng)常歸結(jié)為,對底層勞動者善良淳樸天性的贊美,表達(dá)作者對老王們的同情悲憫。這樣的表述沒有大問題,但沒有觸及“我”的真正意圖。楊絳決意寫作《老王》,最根本的原因是自己的“愧怍”?!袄⑩簟迸c“不安”折磨了寫作者數(shù)年,不吐不快,不寫靈魂不安,于是最終把內(nèi)心的“愧怍”化作了文字。從寫作意圖來看,是指向“我”的靈魂世界,不是僅僅停留在老王身上。
作為散文,《老王》結(jié)構(gòu)是松散的,不明晰的,這與“我”的漸進式、含蓄的、有距離的、穿越時空的情感表達(dá)方式有關(guān)?!拔摇钡闹v述是心靈日記式的,記載自我的心靈嬗變?!拔摇钡闹黧w色彩非常強烈,老王還是老王,變化的是“我”的認(rèn)識和情感態(tài)度,是“我”在不同時空下對老王的認(rèn)識?!拔摇钡淖兓∏∈乔楦斜磉_(dá)的觸點。從這個層面來看,《老王》的主要人物是“我”,而非老王,老王只是作為“老王們”中的一個典型出現(xiàn)。當(dāng)把主要人物理解為“我”時,才能真正清楚楊絳先生的意圖,也才有可能明白作者“愧怍”心理的真實和沉重。
散文的“自敘傳色彩”與其敘述視角有直接的關(guān)系。敘述視角是由文本的敘述人稱來體現(xiàn)的。文中第一人稱的敘事,以“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為線,直接、充分地表達(dá)“我”。“我”就是視角探頭,以自由、靈活、開放的方式記錄一切,為讀者拓開了一個私密的個體的封閉世界,走進“我”的內(nèi)心世界。第一人稱的敘事,敘述者與被敘述者是同一個人,敘述者敘述的是自己的經(jīng)歷。因此,敘述者是“我”,被敘述者也是“我”,即敘述者與人物是同一個人,使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具有同一性。第一人稱敘事中敘述者與敘述對象的同一性,只是他們關(guān)系的一面。雖然敘述者和敘述對象是同一人,但是他們卻是不同時期的 “我”,處在不同的時空。一個是回顧的“我”,即回顧往事的敘述者;一個是經(jīng)歷的“我”,即過去實施行動的被敘述的對象。因此,他們又有不同的一面。我們在閱讀中,不能只注意“我”的同一性,而忽略了同一性掩蓋下的不同的兩個“我”。在第一人稱敘事作品中,回顧自我與經(jīng)歷自我不僅有著敘述者的“我”與被敘述者的“我”的區(qū)分,而且在敘述視角上,他們都參與了對故事的觀察。如此,重讀《老王》才會洞悉楊絳先生“愧怍”心理背后復(fù)雜的情感。
楊絳在《老王》中以第一人稱自白自敘方式展開,很自由地切入到過去和當(dāng)下的生活圖景中,展現(xiàn)了不同時空下的 “我”對復(fù)雜的人、事的理解。細(xì)分下來,“我”的視角對象,有經(jīng)歷者的“我”、回顧者的“我”眼中的老王、經(jīng)歷者“我”眼中的老王。簡言之,就是“我”眼中過去的自己,現(xiàn)在“我”眼中的老王,過去“我”眼中的老王。這三對關(guān)系交錯盤結(jié),有對比有重合,有顯有隱,不同時空下的情感沖突變化的蓄勢,形成了層遞性的審美空間, 共同指向“我”的“愧怍”之情。
從時間維度來看,“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薄拔摇钡睦⑩糁槭窃诶贤跞ナ廊舾赡旰?,才漸漸產(chǎn)生的,是歷經(jīng)歲月沉淀的領(lǐng)悟?!拔摇笔切疫\者,這是作者對自己的重新定義。楊絳,真的是幸運者么?“文革”中,被剃陰陽頭,被誣為反動學(xué)術(shù)權(quán)威,與丈夫一同被下放到干校接受勞動教育,女婿被迫害致死。顯然,她是那個時代的大不幸者。那么,現(xiàn)在認(rèn)為自己是幸運者,是在歷經(jīng)時間磨礪后的對自我的重新認(rèn)識,是建立在對老王其人其事的思考上。一句話,“我”眼中的“我”實現(xiàn)了從不幸者到幸運者的變化。
追問,“愧怍”之情為什么在當(dāng)時沒有產(chǎn)生,而是在多年之后才“漸漸明白”呢?“我漸漸明白”,這是還原到歷史背景下對自我的重新評價,人性的扭曲畸變在新時代得到矯正。弄清楚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這恰恰表明“我”自覺自省的過程之長,以及內(nèi)心的掙扎和煎熬,即知識分子的反思懺悔。楊絳之所以高大,在于她是一個善于自省的知識分子,從心底真正關(guān)注到比她更不幸的人,她的身上有一種自我反省自我解剖的精神,這是對自我人格的完美追求。
反思懺悔意味著自我否定,即對以前的“我”的否定。以前的“我”是怎樣的呢?我們可以從文中揣摩一二。如老王為我送冰,并減半收費,“我們當(dāng)然不要他減半收費”?!爱?dāng)然”一般表示合乎事理或常理,沒有絲毫疑問,沒有必要,言下之意“我們肯定不會占老王的便宜”。這無疑反映了當(dāng)時“我”在經(jīng)濟上、精神上甚至于身份上的優(yōu)越感。
“我”對自我的反思,還表現(xiàn)在我和老李的對話中:
過了十多天,我碰見老王同院的老李。我問:“老王怎么了?好些沒有?”
“早埋了?!?/p>
“呀,他什么時候……”
“什么時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兒的第二天?!?/p>
他還講老王身上纏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溝里。我也不懂,沒多問。
……
但不知為什么,每想起老王,總覺得心上不安。
老李與老王屬于同一階層, 但老李對老王的死,心態(tài)頗有意味?!笆裁磿r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兒的第二天?!鼻耙痪?,似乎對我的不知情,感到疑惑甚至有些埋怨。言下之意是你還問我,難道你不知道么,你肯定知道的啊?!熬褪堑侥莾旱牡诙??!边@句話,一說明老王死前來看我,老李是知道的,或者說是老王告訴了老李,二表明在老李看來,“我”與老王的關(guān)系不錯,“我”不知曉老王去世,有些說不過去啊。就這幾句對話,讓我一下子跌入到追憶中,也開啟了“我”為自己遲鈍的反應(yīng)而自責(zé)不安。
錢鐘書在《干校六記·序言》中有這樣一段話:楊絳寫完《干校六記》,把稿子給我看了一遍。我覺得她漏寫了一篇,篇名不妨?xí)憾椤哆\動記愧》……有一種人,他們明知道這是一團亂蓬蓬的葛藤帳,但依然充當(dāng)旗手、鼓手、打手,去大判“葫蘆案”。按道理說,這類人最應(yīng)當(dāng)“記愧”。不過,他們很可能既不記憶在心,也無愧作于心。他們的忘記也許正由于他們感到慚愧,也許更由于他們不覺慚愧。慚愧常使人健忘,虧心和丟臉的事總是不愿記起的事,因此也很容易在記憶的篩眼里走漏得一干二凈。楊絳之所以寫 《老王》,聯(lián)系錢鐘書的話很能說明問題。愧怍者應(yīng)該是“旗手、鼓手、打手”們,但楊絳卻沒有這樣說,她以懺悔的方式,提醒文革中的健忘者。若從這一角度去探討,楊絳顯得更加高明高大,因為她是替那個時代的一個群體在懺悔,她有悲天憫人的情懷,有文人的自覺和擔(dān)當(dāng),哀嘆世事,憐憫眾生,不因自己的個人遭遇而感慨埋怨,他所關(guān)注的是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大眾的經(jīng)歷和遭遇。
楊絳的“愧怍”來自兩個向度,一是來自內(nèi)部的自身道德良知,一是來自外部的道德參照。外部的道德又由點與面組成,點為老王,面為社會。那“我”眼中心中的老王又是怎樣的呢?
我對老王,其實有戒備心理,或者說有一層天然的隔膜,這隔膜不僅源于身份的差異,更是源于當(dāng)時社會的背景氛圍,今天我們可以大膽說在那個荒謬的時代,當(dāng)時楊絳的戒備不僅來自于上層,更多源于民間無知盲從的民眾,所以即便是老王的慷慨無私,在我看來都多一層思考。“我自己不敢乘三輪,擠公共汽車到醫(yī)院門口等待”,錢先生坐車,老王堅決不肯拿錢。我對老王的好心好意,我并不是不明白,而是不敢大膽接受,必須要小心翼翼。在那個信任缺失信仰錯位的階段,我的反應(yīng)也是正常出于自我保護的本能。
反觀老王的語言,“我”與老王的心理顯然錯位了。老王不肯拿錢,“我一定要給錢,他啞著嗓子悄悄問我:‘你還有錢嗎?’我笑說有錢,他拿了錢卻還不大放心?!崩贤鯓阕镜骼?,一句“你還有錢嗎?”不僅僅是同情我們, 更是覺得他自己生活還能湊合,所以要幫助“文革”中困窘的我。言語流露出篤定真誠,沒有任何的矯飾。于一個簡單樸實的人而言顯得那么自然體貼,可是我沒有讀懂他的意思。這就是老王的可貴之處,身處卑賤困境不失善者本色,而我骨子里總有一絲戒備緊張。
老王給我送大雞蛋好香油,我對老王的意外出現(xiàn)感到恐懼,“他簡直像棺材里倒出來的”,字里行間,可以看出“我”明顯感受到了老王病入膏肓,可是我為何刻意回避,繼而有些排斥,我趕忙轉(zhuǎn)身進屋去,老王忙止住我說:“我不是要錢?!蔽覉猿忠o,“他也許覺得我這話有理,站著等我?!崩贤鯙楹我局任遥辞槔碚f老王既然不要錢,應(yīng)該是立刻走人,其實在這一刻老王心里就明白了,我并沒有把老王當(dāng)作親人。哪怕是老王在大限將至?xí)r,老王把最貴重的物品送給我,但我依然以先前的態(tài)度和方式應(yīng)對,似乎是約定,是慣性思維,也是慣性行為。這就是不想占老王的便宜,銀貨兩訖的心理??梢韵胂罄贤醍?dāng)時是何等的失落失意。那老王又為何收楊絳的錢呢?讓“我”心安,既然你覺得一定要給我,我就收了吧,否則你會心有不安。這就是這個小人物身上的光芒和境界。老王扶病相送,以誠相送,我還是拿錢作結(jié)。清醒者,是因為他明白風(fēng)雨中人性的考驗,人心的考驗,當(dāng)我再次拿出錢時,一方面是看透了我,也算是理解我寬慰我。也許老王可以義正辭嚴(yán)拒絕,但那就不是老王了。那只剩下一種情況,老王對我全家人懷有特殊情感,我們不經(jīng)意的關(guān)心,讓老王有了久違的感動,這是一個被“組織”拋棄被眾人嫌棄的老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報施?!拔摇逼鋵嵳娴臎]錯,只是老王于“我”,其實就是一個熟人。老王與“我”的距離,和“我”與老王的距離,是不相等不對稱。“我”誤讀了老王的好意,我沒有感受到老王的微妙的心跡變化?!暗恢獮槭裁矗肯氲嚼贤?,總覺得心上不安?!边@是在不同時空下,對老王的不斷認(rèn)識后的心理感受。
“文革”后,社會秩序趨于正常,戒備緊張心理慢慢緩釋,“我”才有對人心人性世態(tài)的審視。這個過程中,不僅有自我反思,更有對歷史的反思,對人性的反思和追問。我慢慢發(fā)現(xiàn)原來我辜負(fù)了老王的一番好意,我也拒絕了老王的一番傾訴。
這種片段式細(xì)節(jié)描寫, 開掘出記憶深處的信息,完全是從經(jīng)歷者“我”的視角參與觀察敘述,隱去了老王的存在,是單向的敘述,我們無從知曉老王的想法。正是因為是單向的,才有信息的不對稱不平衡,老王的一切表現(xiàn)都是“我”眼中的呈現(xiàn)。等到歲月沉淀后,我才讀懂老王,也才敢于面對自己,“我”才有“愧怍”的可能性。
《老王》中的“我”是一個大我,從自以為是到自我反思,由內(nèi)心的不安到最后懺悔,是屬于那個時代里一群人的影子,也是道德意義上的大“我”。我們可以理解為楊絳由這一個 “老王”,想到無數(shù)個“老王”,以及這樣的群體,從而俯下身去體味底層的辛酸,去彰顯底層人在特殊歷史背景下的尊嚴(yán)和人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