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朝尚書劉南垣公,告老家居。有直指使?譹?訛者,以飲食苛求屬吏,郡縣患之。公曰:“此吾門生,當開諭?譺?訛之?!辟蛊鋪恚钪?,曰:“老夫欲設席,恐妨公務,特留此一飯。但老妻他往,無人治具,家常飯,能對食乎?”直使以師命,不敢辭。自朝過午,飯尚未出,直指饑甚。比食至,惟脫粟飯、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覺過飽。少頃,佳肴美醞,羅列盈前?譻?訛,不能下箸。公強之,對曰:“已飽甚,不能也?!惫υ唬骸翱梢婏嬸??譼?訛原無精細,饑時易為食,飽時難為味,時使然耳。”直指使諭其訓,后不敢以盤饗責人。
(選自《昨非齋日纂》)
【注釋】
?譹?訛直指使:官職名,唐以后朝廷特派負責某種政務的官員稱使。官名亦稱直指。
?譺?訛開諭:啟發(fā),使明白。
?譻?訛羅列盈前:滿滿地陳列在面前。
?譼?訛饌:飯食。
【參考譯文】
劉南垣公是國朝尚書,告老還鄉(xiāng)。(當?shù)兀┯幸粋€直指使,在飲食方面苛求下屬官吏,郡縣的官吏都感到害怕。劉南垣公說:“這是我的學生,我應當啟發(fā)他,讓他明白事理?!钡鹊接幸惶熘敝甘骨皝戆菰L,劉南垣公招待他,說:“老夫本來想你,又怕妨礙了你的公務,就只準備了一頓便飯。只是老伴出門去了,無人下廚張羅,家常便飯,吃得下嗎?”因為是師命,直指使不敢推辭。從早上等到中午,飯也沒有端出來,直指使感到很饑餓。等到飯菜端上來,只有一盆脫殼粗米和一盆豆腐。直指使一連吃了三碗飯、三碗豆腐,覺得吃得很飽。過了一會兒,佳肴美酒,都擺滿在了他的面前,他都吃不下了。劉南垣公強求要他吃,他說:“我已經(jīng)飽了,不能吃了?!眲⒛显χf:“可見飲食本來沒有精細和粗劣之分,饑餓的時候什么都覺得好吃,但在飽的時候吃什么都沒有味道了,這是具體情形所造成的?!敝敝甘菇?jīng)過這次教訓之后,不敢因為飲食責怪別人了。
【思考練習】
1.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郡縣患之 禍患
B.俟其來,款之 款待
C.無人治具 指下廚做飯
D.公強之 勉強,強迫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 )。
A.直使以師命,不敢辭
蒙辭以軍中多務
B.但老妻他往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C.比食至
其兩膝相比者
D.時使然耳
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有直指使者,以飲食苛求屬吏,郡縣患之。
(2)可見飲饌原無精細,饑時易為食,飽時難為味,時使然耳。
4.你覺得劉南垣公規(guī)勸的高明之處表現(xiàn)在哪里?直指使是一個怎樣的人?
2017年鄂州市中考真題
【甲】隆中對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選自陳壽《隆中對》)
【乙】高帝求賢詔
蓋聞王者莫高于周文,伯①者莫高于齊桓,皆待賢人而成名。今天下賢者智能,豈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進?今吾以天之靈、賢士大夫定有天下,以為一家,欲其長久世世奉宗廟亡絕也。賢人已與我共平之矣,而不與吾共安利之,可乎?賢士大夫有肯從我游②者,吾能尊顯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③下相國,相國酂侯④下諸侯王,御史中執(zhí)法⑤下郡守。其有意稱明德者,必身勸為之駕,遣詣相國府,署行、義⑥、年。有而弗言,覺免。年老癃⑦病,勿遣。
(選自《古文觀止》)
【注釋】
①伯:同“霸”。
②游:交游?!皬奈矣巍奔磪⒓又卫硖煜?。
③昌:周昌,跟從劉邦入關破秦,建漢后為御史大夫,封汾陰侯。
④酂侯:即蕭何。曾為沛縣吏,秦末佐劉邦起義。在楚漢戰(zhàn)爭中有大功,官居丞相,封酂侯。
⑤御史中執(zhí)法:即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的副手。
⑥義:同“儀”,指儀表,包括身材尺寸、膚色。
⑦癃?。菏肿悴混`活的病。
【思考練習】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謂為信然 ( )
(2)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 ( )
(3)患在人主不交故也 ( )
(4)欲其長久世世奉宗廟亡絕也 ( )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
(2)賢士大夫有肯從我游者,吾能尊顯之。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
君與俱來
B.凡三往,乃見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C.其有意稱明德者
其如土石何
D.皆待賢人而成名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4.【甲】文寫徐庶對諸葛亮的贊語和向劉備提出“枉駕顧之”的建議的作用是 。
【乙】文列舉周文王和齊桓公的例子的作用是 。
5.【甲】文中劉備“思賢若渴”,【乙】文中漢高祖劉邦發(fā)詔令求賢,他們都渴求賢才來輔佐自己,但他們求賢的目的又有所不同。請指出不同點。
第5期3版參考答案
《讀書莫忘做筆記》
本文主要運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列舉顧頡剛、錢鐘書、蔡元培等人的事例,具體論證了讀書莫忘做筆記的觀點(或“對于治學之人,做筆記是讀書應有的步驟”),具有說服力。
《讓有些話穿耳而過》
并列關系。因為?譻?訛?譼?訛段是從反面說我們要有平和寧靜的心態(tài),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譽?訛?譾?訛段是從正面說我們要謙虛,要始終能保持清醒的頭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