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波
(福建師范大學 社會歷史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7)
近代以降,福建儼然成為了東西方文明碰撞、交匯的重要場域之一。這不僅僅表現(xiàn)在自然經(jīng)濟的解體、傳統(tǒng)社會結構的日趨變質以及西化觀念的新興,它更直接顯現(xiàn)在文教事業(yè)的區(qū)域性演變發(fā)展。而正是在這種特殊的歷史條件和地理環(huán)境,福建幼兒教育的近代化轉型打上了西方殖民和福建本土的雙重文化烙印。傳統(tǒng)的幼兒家庭教育也正是在這種變遷的慣性中誕生了幼兒的社會教育機構場所——幼稚園。由此,近代福建幼稚園被納入到社會教育體系中,為構建近代福建社會變遷的圖景提供了重要鏡像之一。國內學術界對近代幼稚園的研究成果,散見于各地方教育史志文獻中,個別專文研究偏重于特定辦學主體的考察,如趙真的《近代福建教會幼稚園的辦學實況》[1]、包峰的《教會幼稚園的興辦與中國新式幼兒教育的產(chǎn)生》[2]、簡占東的《試論教會教育對近代福建教育現(xiàn)代化的影響》[3],以及偏向于對幼稚園宏觀的整體研究,如江露露的《中國近代幼稚園發(fā)展進程及特點》[4]、于淑真的《清末明初幼稚園的興起與發(fā)展》[5]、方玉芬的《清末幼稚園教育發(fā)展日本化透視》[6],等等,對具體的“區(qū)域場”即以近代區(qū)域社會空間和影響作為視角的研究較為薄弱。因此,從微觀的層面上對近代福建幼稚園進行深入的考察,有助于我們窺探近代福建社會變遷的特征表現(xiàn)及其意義。
1842年,廈門、福州通商口岸相繼開辟,福建成為西方殖民者在東南沿海入侵的前沿堡壘。西方的基督教和天主教勢力也隨之涌入福建,包括美國浸禮會、歸正教會、美以美會,英國的圣公會、倫敦公會、長老會和法國、西班牙的天主教會等陸續(xù)在廈門、福州、古田、莆田、南安、漳浦等地取得辦學特權。這些教會學校的規(guī)模和數(shù)量都居全國前列。19世紀80年代,西方教會勢力相繼在廈門、福州沿海開放港口創(chuàng)辦幼兒教育機構,以后西方教會在福建區(qū)域興辦的幼稚園數(shù)量逐漸增多。
“幼稚園”作為構成西方近代幼兒教育的實物形態(tài),對中國而言無疑是舶來品,它既是發(fā)軔于“正在中英南京條約成立之后,五口通商初開,始許各國傳教內地之權”[7]1,又是西方覬覦中國兒童事業(yè)的附屬物,他們認為“傳布新宗教于成人,戛戛乎其難。以其宗教觀念已結晶,其習慣已成熟。不若布道于年華幼稚之人,既易接受,又富于保存性。此基督教教育所以注重兒童事業(yè)而視為布道之良機也”。[7]19在一定意義上,西方殖民主義在中國文化領域獲得了幼兒教育占有權,并通過這一占有權,西方殖民國家不斷地消解中國傳統(tǒng)的社會文化結構。
在運作邏輯上,西方殖民在福建創(chuàng)辦幼兒教育沿襲漸進的策略,實現(xiàn)其擴張的目的。一方面,西方殖民者(包括教會及其教士們)總是以“慈善”的面孔,推廣各類的慈幼事業(yè)項目,一般有育嬰堂、憐兒堂、育幼院、養(yǎng)濟院、孤兒院等,極大改變了中國傳統(tǒng)慈善事業(yè)只注重收養(yǎng)而缺乏教育的缺陷。他們往往在這些慈幼機構中附辦幼稚園,開設有關宗教、繪畫、手工等系列文化課程供收養(yǎng)者學習,從而增強慈幼機構的教育功能。1887年,由歸正會公打馬字大姑娘清潔和長老會安玉瑜姑娘攜手創(chuàng)辦的女童養(yǎng)育院“憐兒堂”建于鼓浪嶼升旗山麓[8];1893年英國安立甘會女傳教士顏師姑在古田新義山育嬰堂內設幼稚園[9];光緒二十九年(1903),英國基督教倫敦會惠邑堂會在教堂內設立學塾時,增收五六名幼兒教育入塾教養(yǎng)。[10]由此可見,西方殖民在閩開辦的慈幼事業(yè),不僅體現(xiàn)了福建傳統(tǒng)慈幼事業(yè)的現(xiàn)代性轉型,而且為催化福建幼兒教育的外延機制即幼兒學?;逃鸬搅思铀僮饔?。另一方面,在西方殖民浪潮的沖擊下,福建女學紛紛從封建禮教的束縛中破繭而出,進而客觀上也為福建幼兒教育走出家庭蒙養(yǎng)開了先河并積累了辦學經(jīng)驗。光緒十六年(1890)英國基督教長老會創(chuàng)辦培英女校,初時為帶有幼稚園性質的蒙學*王揮:《泉州市區(qū)教育志稿》(內部資料),2001年,第30-31頁。;1894年,閩南倫敦會基督教史記載:“又有嘉日敏羅馬利二女士駐漳,振興婦女學校,并創(chuàng)設幼稚園,此幼稚園之設,乃在廈門之先”[11]。1914年由西教士李德安在仙游縣城西門外七級創(chuàng)辦道德女學增設幼稚園[12];在教會女校中附設幼兒班,或者單純的幼稚園,增強教會辦學功能和導向,為近代女性解放尤其職業(yè)選擇提供了現(xiàn)實路徑。這種女學與幼兒教育的關聯(lián),顯然是福建區(qū)域社會的特殊歷史產(chǎn)物。在美國傳教士麥女士看來:“中國一國之內,至少應有幼稚園師范養(yǎng)成學校,專門養(yǎng)育幼稚園人才,為女子者無論路途遼遠,應送之入此學校,若有中國布道者,不信幼稚園之力,亦應使其再研究此問題,則幼稚園自能發(fā)達矣?!盵13]女性角色對教會早期幼稚教育的意義亦為在閩的西方教會人士所熟識,因此,女性群體“不乎所料”成為了近代福建幼兒教育師資的開拓者和從事者。
在幼兒教育師資上,西方殖民勢力以沿海通商口岸為切入口,遂使福建成為教育西學東漸的風氣之先。1892年2月,英國長老會在廈門鼓浪嶼創(chuàng)辦幼稚師資班,[14]后改名為懷德幼稚師范學校。該校附設幼稚園,供學生實習,規(guī)模相當可觀。[15]1916年,美英在福州的美以美會、公理會、圣公會等三教會在福州鰲峰坊合辦福州協(xié)和女子幼稚師范學校。[16]該校附設幼稚園及校外附屬之德爾幼稚園、東門幼稚園及洪山幼稚園三處。[17]141這兩所教會幼稚師范學校成為近代福建培育早期幼稚師資的主要來源,并為福建本土幼兒教育機構創(chuàng)辦提供了可資借鑒的范例。不僅如此,幼稚師范在實踐中極大推動了福建幼稚園的“破繭而出”,為最終福建幼兒教育機構的轉型換代奠定了基礎。
西方殖民在閩辦學給福建文化帶來了新鮮的文化因子,從而使以教會教育為代表的西方幼兒教育機構,在無意識中為福建幼兒教育的轉型起了啟引作用。近代福建教會幼稚園辦學較之于沿海其他省份得以較早嘗試,不僅傳授福祿貝爾、蒙臺梭利等西方幼兒教育形式和內容,如與“恩物”相聯(lián)系的游戲、作業(yè),而且注重兒童的感官訓練和心理活動,強調兒童的興趣和技能。古田養(yǎng)正幼稚園,戶外有幼兒活動場,配備滑梯、翹板、浪船、攀架、搖馬等兒童活動器具;室內有幼兒活動廳,擺放幼兒玩具及供幼兒創(chuàng)造性游戲用的沙盤和積木箱等,適宜于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福建省教育史志編寫辦公室:《福建省教育史志資料集》(第8輯),1992年,第213頁。。教會幼稚園的創(chuàng)辦不僅填補了福建幼兒教育系統(tǒng)的空白,也帶來了先進的兒童觀、教學方法等,為近代福建本土幼稚園的產(chǎn)生樹立了典范。但在西方殖民者開辟教會學校的同時,對幼小兒童灌輸文化殖民觀念卻是不爭的事實,其中集中表現(xiàn)在宗教課程如主日學等開設過于牽強附會,教學上多采用圣經(jīng)語錄、圣經(jīng)故事、圣經(jīng)歌曲等,西化殖民色彩強烈,宗教意識形態(tài)突出,這被視為虐害近代福建幼小兒童精神世界的主要原因。
隨著女學的開禁和西方教會“幼稚園”的示范作用,清末福建官方與民間逐漸關注幼兒學?;逃龁栴}。光緒三十三年(1907),閩督在《附奏創(chuàng)辦幼稚園片》中稱:“因查閩省各學校均已次第興辦,惟幼稚園尚付闕如,殊不知以資保育而重始基,當經(jīng)檄飭蕃學兩司會同學界紳董悉心籌商。”[18]287是年,省撥官屋玉尺山房為園所,開辦閩山幼稚園,成為福建近代最早的公立幼稚園。同時,閩省士紳聯(lián)合成立孝義里幼稚園,吸收3至7歲幼兒126名入學,保育員多為識字婦女。[19]144迨清代末年,福建國人辦的幼稚園共有3所。[20]可見,與居全國首位的福建教會幼稚園數(shù)量相比,清末福建本土化幼稚園尚處于萌芽階段。雖然這批幼稚園發(fā)展并不成熟,且主要集中在省會城市,但畢竟是福建省內國人開啟幼稚教育的先見之門,尤其在創(chuàng)辦的過程中獲得了實質性的辦學經(jīng)驗和教訓,為近代福建幼兒教育的獨立辦學提供了樣板。
民國初期(1912—1927),福建軍閥派系林立,戰(zhàn)亂頻繁,民生凋敝,致使福建文教整體事業(yè)停滯不前。但是在福、廈、漳、泉為主的沿海區(qū)域,幼兒教育在曲折中發(fā)展。以福州為例,1927年福州已有省立、縣立幼稚園(班)近10所。[21]169這一時期,福建本土幼稚園的辦學主體呈現(xiàn)多樣化,既有教育部門主導辦學,還有民眾聯(lián)合辦學或單獨辦學,甚至具有區(qū)域特色的華僑、華人辦學。而在辦學形式上較之前漸顯多元化趨勢,其中包括獨立幼稚園、師范班附屬幼稚園、小學附設幼稚園等等。值得一提的是,福建華僑、華人在資助或創(chuàng)辦幼兒教育中獨占鰲頭。1919年2月福建僑領陳嘉庚創(chuàng)辦集美幼稚園;1923年南安斗南小學附設的幼兒班;1924年泉州華僑女子師范附設的幼兒班;1925年晉江安海進化女學附設的幼稚園等等。[18]347盡管在新舊文化的翰墨緣分的特殊時期,福建本土幼稚園在教學內容上或多或少仿照歐美或日本式幼兒教育的遺風,但是五四運動的新思潮尤其是近代幼稚園教育的新理念,不斷塑造、激蕩著福建幼兒教育從“自我意識”到“本土探索”的角色行動。這一行動傳導在早期可能更多借力于福建華人華僑的幼稚園辦學實踐,從而驅使近代福建幼兒教育從殖民到本土的華麗轉身。有鑒于此,從集美幼稚園的辦學史實中可略窺一斑,“本園自始采仿美國幼稚園分級制,把幼稚園分為二學年分做四學期……現(xiàn)又把新舊打破,分設第一中心第二中心第三中心幼稚園三所”*集美學校二十周年紀念刊編輯部編:《集美學校二十周年紀念刊》,1933年,第828、836頁。;“洪林中心幼稚園是本校創(chuàng)設的,幼稚教育在教育上的重要,和目前中國鄉(xiāng)村需要的迫切,已不待贅言”①。甚至陳嘉庚校主認為:只有在閩南研究現(xiàn)代閩南的幼稚教育,才會徹底,才會親切*福建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史志研究室:《福建省教育史志資料集》(第9輯),1992年,第71頁。。如果說時代性、地方性是集美幼稚園辦學過程反映的兩個顯著特征,這實際上預示著福建本土幼稚園的宣行以及對本土化幼兒教育主動探索的根據(jù)。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以后,福建時局依然未得到真正改觀,不斷遭受土匪之亂、抗日戰(zhàn)爭的摧殘以及國民黨政權的腐敗統(tǒng)治。但是,隨著區(qū)域社會經(jīng)濟的恢復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革命思潮的傳播和推動,這一時期的福建社會較之前有了迅速的發(fā)展。與此同時,在程時煃*程時煃(1890—1940),字柏廬,江西新建人,1928年至1932年期間任福建省教育廳廳長。、鄭貞文*鄭貞文(1891—1969),字心南,祖籍福建長樂,1932年至1943年期間任福建省教育廳廳長。等多任教育廳廳長對福建省教育事業(yè)整頓、改革,為之后福建各級各類教育走向正軌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福建幼兒教育也隨之迎來了發(fā)展較快時期。據(jù)統(tǒng)計,1928年全省有19縣市設立39所幼稚園(班),入學兒童2 200人。至1936年,全省設有106所幼稚園(班),入學兒童7 054人。[21]40從1930—1936年年均增長速度來看,福建幼稚園所增長率高于全國1.29個百分點*福建省教育史志編纂委員辦公室、福建省教育史志研究會:《福建教育特色的探索》,1992年,第97頁。。這一時期福建省幼稚園不僅“各省立小學次第附設幼稚園,而各縣辦的省立小學亦有添設幼稚班,且各縣教育局尚有自行籌款單設幼稚園者”[21]40。在幼稚園數(shù)量增長的同時,福建省幼稚教育師資培訓和教育實驗工作也得到了發(fā)展,近代福建幼兒教育的本土化探索呈現(xiàn)蔚然的氣象。1929年省立福州高級中學增設兩年制幼稚師范科;1936年7月,省立福建師范學校附設三年制幼稚師范科。[17]821929年福建省實施幼稚園教員的登記及檢定辦法,開展幼稚園合格教師工作的成效一度在全國享有聲譽。同年,福建省教育廳研究部召開省立小學校長(幼稚園園長)談話會,決議成立福建省會小學中心教育研究會,分高、中、低(幼)三個階段。[19]1931936年省立福州第四小學編輯出版《教育問題研究》刊物,其中發(fā)表《幼稚園教師應與兒童家庭聯(lián)絡的必要》的論文*省四小學研究部:《教育問題研究》,1936年,第92頁。。雖然囿于當時辦學經(jīng)費的匱乏,教研工作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但卻推動了全省地方幼稚園教育工作的開展,幼稚園教育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
由于西方殖民者文化侵略和教育主權的篡奪,20世紀20年代以后福建拉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收回教育權運動。1927年福建省教育廳先后制定《未經(jīng)立案學校之取締辦法》《私立學校立案須知》,加強教會幼稚園規(guī)范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民間幼稚園辦學的積極性。這一時期福建幼稚園的辦學不但從城市進入農村,而且對農村幼稚教育給予理論和實踐的關注。在閩西,民國期間社會集資辦的幼稚園有13所,18個班。[22]1930年福州鄉(xiāng)村師范教育參觀團赴江蘇省立上海中學鄉(xiāng)村師范實驗小學幼稚園部進行考察,并總結其經(jīng)驗:“輔助鄉(xiāng)村兒童家庭之不足,減少鄉(xiāng)間農忙時照顧兒童之困難,研究實驗適合鄉(xiāng)村需要的幼稚教育式教學?!?福州鄉(xiāng)村師范教育參觀團:《福州鄉(xiāng)村師范教育參觀團教育參觀報告》,1931年,第50頁。1932年由晉江鄉(xiāng)村師范教務主任郭人全主編《農村教育》一書,在闡述農村幼稚園教育之意義中強調:“而在社會的意義與教育的需要上,農村之幼稚教育的需要,自遠過于都市,農民子女之應當享受幼稚教育的權利,亦遠過于都市之富人的家庭。”[23]更有甚者,《龍溪教育月刊》在30年刊出了全縣校長會議的提案,其中包括《推行鄉(xiāng)村成人教育及試辦鄉(xiāng)村幼稚園案》《鄉(xiāng)村各區(qū)應在中心點設立幼稚園案》等。上述提案不僅闡述了創(chuàng)辦農村幼稚園“俾益農婦極大”的觀點,而且認為“鄉(xiāng)村各區(qū)均未設立致幼稚教育多至不全而妨礙初級小學教法不淺”[24]。顯而易見,在廣袤而貧瘠的民國福建農村踐行幼稚教育辦學,它是一項“時艱不可濟”的社會事業(yè),然而,無論地方當局或者個人對農村幼稚園的發(fā)聲,卻明顯地打上了那個時代福建幼兒教育本土探索的烙印。
而此時對幼稚園的重視,也集中反映在文字出版事業(yè)的態(tài)度上,先后出現(xiàn)一批地方刊物、報紙及教育報告,包括《福建教育》《福建教育通訊》《集美周刊》《龍溪教育》《二年來龍溪教育概況》《二十一年度龍溪教育》等,都不同程度涉獵或觀照該時期福建幼稚園辦學的實踐處境。尤其是1936年《福建教育》在第二卷第六期專門推出“幼稚教育特輯”欄目,刊發(fā)了《什么是幼稚教育》《幼稚園教育的新趨勢》《幼稚園的社會與自然》等文章,都從較科學的理論視域宣揚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強調幼稚園辦學的自主性。這些刊物活動以文字編輯為輔助,籍以傳播各種教育新思潮,鼓吹本土幼稚園的獨立意識,其帶來的區(qū)域社會影響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對近代福建幼稚園從“殖民”到“本土”的邏輯推演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近代福建區(qū)域社會變遷的軌跡是與其何等相似。那么何謂“社會變遷”?社會變遷從根本上來說,是指社會結構的變化和人的發(fā)展,二者都是變遷的實體,不可缺一。[25]社會結構的變化對近代福建幼稚園的建構是一種多維度、深層次的動態(tài)和歷史的考察??v觀近代福建區(qū)域社會結構的諸多變化,最為明顯的特征之一即是殖民文化的入侵行徑和本土文化的被動承接過程,在這一歷史語境下福建幼稚園從社會變遷中走向歷史的舞臺。在殖民文化浸淫下的福建社會,按照陶行知先生刻畫中國幼稚園的直觀特征,即:一是外國病;二是化(花)錢病;三是富貴病[26];對福建“幼稚園”而言,這些特征亦是其形象的生動闡釋,為我們傳遞最為真實的場景記憶。另一方面,在近代福建自然經(jīng)濟解體進程中,新興資產(chǎn)階級和知識階級的誕生成為近代福建區(qū)域社會結構變化的重要因素。與此同時,他們對興辦“幼稚園”搖旗吶喊,不斷扮演著對地方本土文化回歸的先鋒角色。集美幼稚園的踐后證明,陳嘉庚校主和張宗麟先生各自為代表的新興階層共同致力于幼稚園的本土化建設,反映近代福建幼稚園的共同醒目色彩。這些色彩亦可以從張宗麟先生在參觀龍溪育嬰幼稚園的筆下描述中折射:“從許多設備與材料上觀察所得,我覺得這個幼稚園富有朝氣,肯研究,主持的人對于幼稚園,似乎已經(jīng)有了極重的癮癖的?!盵27]顯然,這是張宗麟先生心中所勾勒的中國式幼稚園的本土形象,它亦是知識階層對近代福建社會變遷中幼稚園形象的審視。
從人的發(fā)展而言,“幼稚園”體現(xiàn)了人們?yōu)榻夥藕完P愛幼小兒童所進行的努力,“幼稚園”的一切成果,不僅促進傳統(tǒng)社會結構的瓦解,而且有助于兒童成人兩者之間關系調整,更有助于擺脫“父為子綱”的封建人倫依附思想的束縛,從而推動近代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近代福建幼稚園的興起向人們揭示,幼稚園的興起是作為近代福建社會變遷的一部分,亦是人們在特殊社會環(huán)境中開啟幼兒認知的思想過程。這一生成過程集中表現(xiàn)在地方報刊、雜志、宣傳冊子的議論文字上。張景崧在《幼稚園師資在教育上的地位》一文可以看作對“幼兒”認知的范本,他指出:“兒童在幼稚時期是在人生的各時期當中,占據(jù)一個最重要最危險的了。所以最初六年間的幼兒生活,是教育的一切基本,是完成人類生活的初基,在他后天的上的感情,的智慧,的生理,的思想,和道德是有極大關系的了?!盵28]張景崧顯然在字里行間表達了幼兒的重要性與幼稚園教育的相互關系。因此,這些對幼兒的認知記錄,不僅建構起近代福建知識階層視野下的幼稚園形象,更是構成了近代福建社會變遷的一個重要內容。
毫無疑問,近代福建幼稚園的興起是區(qū)域社會變遷下中西文化演變的產(chǎn)物。從時間向度來看,近代福建幼稚園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幼兒教育的近代化轉型,是傳統(tǒng)幼兒教育在近代時期的“華麗轉身”;從空間向度來看,它是中西文化的沖突和交鋒中區(qū)域社會變遷的產(chǎn)物。然而,在區(qū)域社會變遷中,近代福建幼稚園形象的底色,既不能用殖民化也不能用本土化來一語概之。兩種來自不同文化類型的幼稚園,始終按照文化包容的特性呈現(xiàn)膠合之狀。即使是近代早期福建教會幼稚園,它也難免要順應地方傳統(tǒng)文化進行適域化過程。質言之,透視近代福建幼稚園形象并不是從殖民色彩到本土色彩簡單的遷移,而是在批判、借鑒西方教會幼稚園的基礎上,與地方本土文化進行交融而最終形成的本土化幼稚園。如上所述,近代福建幼稚園的興起,不自覺地充當了福建幼兒教育近代化轉型的動力引擎,在中西文化的張力中見證了區(qū)域社會變遷的歷史進程。
[1]趙真.近代福建教會幼稚園的辦學實況及影響[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7(1):95-98.
[2]包峰.教會幼稚園的興辦與中國新式幼兒教育的產(chǎn)生[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8(2) :93-95.
[3]簡占東.試論教會教育對近代福建教育現(xiàn)代化的影響[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8(10):60-63.
[4]江露露.中國近代幼稚園發(fā)展進程及特點[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3(2):169-173.
[5]于淑真.清末民初幼稚園的興起與發(fā)展[J].蘭臺縱橫,2013(10):140-142.
[6]方玉芬.清末幼稚園教育發(fā)展日本化透視[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2007(5) :53-56.
[7]林顯芳.福州美以美年會史[M].福州:福州知行印刷所,1936.
[8]德庸.美國歸正教在廈門(1842-1951)[M].臺北:龍圖騰文化有限公司,2013:168.
[9]楊齊福.近代福建社會史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35.
[10]王映輝.泉州教育史(遠古至清朝)[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315.
[11]周之德.閩南倫敦會基督教史[M].中華書局,1944:19.
[12]王福梅.莆田基督教會(新教)之研究(1863-1949年)[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2:38.
[13]李楚材.帝國主義侵華教育史資料——教會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7:238.
[14]唐淑,寇崇玲.1889-1949中國學前兒童教育大事記[J].學前教育研究,2003(2):22-23.
[15]廈門市檔案局,廈門市檔案館,編.近代廈門教育檔案資料[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7:29.
[16]檀仁梅,莊明水.福建師范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22.
[17]福建省檔案館.老福建——歲月的回眸[M].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9.
[18]劉海峰,莊明水.福建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19]鄭勇.福州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20]福建省地方志編委會.福建省志·教育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86.
[21]鄭坦.福建省教育概況及社會教育法令[M].福州:福州環(huán)球印書館,1938.
[22]鐘德彪.閩西鄉(xiāng)村社會研究[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4:26.
[23]郭人全.農村教育[M].上海:上海黎明書局出版,1932:213-214.
[24]王淑琴. 推行鄉(xiāng)村成人教育及試辦鄉(xiāng)村幼稚園案[J].龍溪教育月刊,1930(1):19.
[25]呂美頤.論中國近代婦女運動對社會變遷的推動作用[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4):5-11.
[26]喻琴,喻本華.陶行知幼兒教育名篇選讀[M].武漢: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14:39.
[27]張滬.張宗麟幼兒教育論集[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442.
[28]張景崧.幼稚園師資在教育上的地位[J].福建教育周刊,1929(2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