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燕,張云霞,沈妍交,郝秋奎,董碧蓉
(1.成都醫(yī)學院,四川 成都 610050; 2.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四川 成都 610041)
國際通用的老齡化標準:60歲以上的老年人超過人口總數(shù)的10%或65歲以上的老年人超過人口總數(shù)的7%[1]。按照此標準,我國從2000年起已經(jīng)進入老齡化社會。預計到2050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上升到20%以上[2]。積極實現(xiàn)健康老齡化是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重要對策。百歲老人是社會中的長壽人群,本研究通過了解資陽市雁江區(qū)百歲老人健康長壽的分布概況,獲取長壽群體資料,期望為政府制定人群健康生活模式的有關衛(wèi)生政策提供科學依據(jù)。
1.1 調查對象 在資陽市雁江區(qū)生活的百歲老人。以雁江區(qū)老齡辦提供的名單為依據(jù),并核實身份證。
1.2 調查時間 2017年4—6月。
1.3 調查方法 按照自行設計的問卷,采取逐一入戶走訪的形式進行。
1.4 調查內容 百歲老人的基本情況、個體特征、飲食習慣、生活習慣、家庭狀況、經(jīng)濟狀況、自然環(huán)境等方面的內容。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Epidata 3.1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錄入與整理,為雙人雙錄入,交叉核對后,形成最終數(shù)據(jù)庫。連續(xù)性變量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形式,計數(shù)資料采用頻數(shù)、構成比形式。組間比較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或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本研究所有統(tǒng)計均應用SPSS 21.0軟件進行,雙側P值<0.05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資陽市雁江區(qū)百歲老人一般特征 65名百歲老人中:男19人,女46人;年齡100~110歲,平均(102.18±2.38)歲;生育子女個數(shù)0~15個,平均(6.08±3.23)個;生育第一個子女的年齡18~44歲,平均(24.31±5.97)歲。65名百歲老人均為漢族。此次調查百歲老人的文化程度以文盲為主,男女百歲老人文盲比例分別為12.3%、67.7%,男女文化程度分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0.866,P<0.05)。有宗教信仰者13例,其中男2例,女11例,男女宗教信仰分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786,P>0.05)。
2.2 社會功能現(xiàn)狀
2.2.1 基本社會經(jīng)濟狀況
2.2.1.1 住房狀況 13.8%的老人家庭住房總面積不到50 m2,46.2%在50~100 m2之間,40.0%在100 m2以上。家庭生活燃料主要來源于柴,部分家庭也采用電或天然氣作為主要燃料。
2.2.1.2 經(jīng)濟狀況 76.9%的老人家庭人均收入低于500元/月,僅有7.7%的家庭人均收入在1100元/月以上,男性和女性百歲老人家庭年均收入的分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06,P>0.05)。由子女和社會救濟提供主要經(jīng)濟來源的老人占78.5%,僅有4.6%的老人有退休金。70.5%的老人認為家庭經(jīng)濟收入好,20.5%認為收入一般,9.1%認為收入較差。被訪老人不支配家庭的經(jīng)濟、部分支配家庭經(jīng)濟、僅支配個人經(jīng)濟情況的比例分別為72.3%、3.1%、24.6%。男性老人和女性老人對家庭經(jīng)濟的掌管情況的分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123,P>0.05)。
2.2.2 社會網(wǎng)絡與社會支持
2.2.2.1 婚姻狀況 在老人的一生中,93.8%的老人只有一次婚姻,其中一位老人的婚姻維持時間長達82年。67.9%的老人認為與老伴的關系較好,僅有1.8%的老人認為與老伴關系差。
2.2.2.2 朋友和鄰居 被訪老人中目前有至少一個朋友且關系密切的為39.1%。鄰里關系方面,95.4%的老人認為至少與部分鄰居關系和睦,有困難時能夠得到部分鄰居的關心和幫助。
2.2.2.3 社會接觸 調查顯示被訪老人中,66.2%的老人表示經(jīng)常與家人交談,33.8%的老人經(jīng)常與鄰居或者朋友聊天。老人社會活動參與較少,96.9%的老人最近1個月沒有走訪過朋友或親戚,有親戚或朋友到訪家中的老人占9.4%。
2.2.2.4 社會支持 被調查的老人中,95.4%的老人與子女同住,3.1%的老人與親戚同住,1.5%的老人獨居。家庭同住人口數(shù)平均為2.8人,多為二代同堂居住。89.2%的老人日常生活由其子女照顧,所有的老人在緊急情況下都能夠得到經(jīng)濟和物資支持,這些支持主要來自政府(100.0%)和子女(93.8%)。在遇到困難時,所有的老人均表示曾經(jīng)得到過安慰和關心,主要來源也是子女(96.9%)和政府(84.6%)。遇到不高興的事情時,67.7%的老人會選擇主動訴說,也有30.8%的老人自我封閉。86.2%的老人遇到困難時會請人幫助,13.8%的老人則自力更生。
2.3 生活行為方式
2.3.1 進餐情況 87.7%的調查對象為一日三餐,84.6%的老人每日就餐時間是固定的,每天吃早餐者比例達92.3%,老人每餐食量保持七八分飽、半飽的比例分別為47.7%、31.6%。38.5%老人的進餐速度慢,32.3%適中。
2.3.2 食物喜好 以素食為主的老人比例為81.5%,對食物有特殊偏好的比例占36.9%,其中老人最喜愛的前3種食物分別為湯圓(34.5%)、肉類(20.1%)、雞蛋(10.3%)。調查還發(fā)現(xiàn)23.1%的老人有不喜歡的食物,其中前3種分別為肉類(30.0%)、蔬菜(20.0%)和辣椒(20.0%)。在飲食方面有特殊嗜好者占50.8%,其中喜食甜的比例為90.9%。93.8%的老人與家人進食同樣的膳食,膳食專門制備者只有3.1%,食物以清淡為主,烹調方式以炒為主。
2.3.3 營養(yǎng)補充劑使用情況 76.6%的百歲老人從未服用過任何類型的營養(yǎng)補充劑(維生素和礦物質 ),僅有23.4%的長壽老人服用過,多為偶爾服用,且大多持續(xù)時間較短。
2.3.4 食物消費 調查老人主食和蔬菜攝入情況較好,每天吃的比例達到95%以上;每天吃畜肉者占75.4%,每天吃蛋和喝牛奶的比例分別為56.9%、50.8%;每天和每周吃水果的比例分別為30.8%和 33.8%;豆類以每周一次為主,比例為61.5%;不吃魚蝦、堅果、茶、酒、煙、中草藥的比例分別為33.8%、43.1%、84.6%、69.2%、90.8%、76.9%。
2.3.5 吸煙飲酒情況 過去吸煙、喝酒的比例分別為15.6%、48.4%,目前吸煙、喝酒的比例分別為9.2%、30.8%;目前吸煙的老人平均一天吸煙5支,以葉子煙為主;目前飲酒的老人每日飲酒量平均為43 g,以白酒為主。
2.3.6 睡眠情況 老人每天睡眠為(8.46±2.50)h,55.3%的老人認為睡眠質量很好,15.8%認為不好。每天午休的老人達83.1%,從不午休者僅為7.7%。
2.4 軀體疾病及就醫(yī)情況
2.4.1 視聽力情況 被訪老人視聽力明顯下降的比例分別為64.6%、73.8%。其中有2位老人失聰又失明,僅有3位老人視聽力均正常。
2.4.2 軀體疾病情況 65位老人中出現(xiàn)跌倒比例達60%,其中男性老人占16.9%,女性老人占43.1%,男女百歲老人發(fā)生跌倒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50,P>0.05)。發(fā)生過骨折的老人比例為18.5%。位于前三位的慢性疾病是高血壓病(12.3%)、呼吸系統(tǒng)疾病(10.8%)、骨關節(jié)炎或風濕性關節(jié)炎(9.2%)?;几哐獕翰〉睦先酥挥?2.5%常規(guī)服用降壓藥。僅有7.7%的老人認為自己現(xiàn)在的身體很好,53.8%的老人認為好,17.9%認為一般,12.8%認為差,認為身體很差的比例為7.7%。
2.4.3 就醫(yī)情況 老人一生中患重病的次數(shù)為(0.72±0.96)次,住院的次數(shù)為(2.07±3.71)次。67.2%的老人生小病時選擇到當?shù)卦\所治療,也有26.6%的老人選擇自己或家屬自行購藥治療,生大病時88.4%的老人選擇到醫(yī)院進行治療,醫(yī)療費用是以部分自費的形式支出。96.9%的老人生病時能夠得到及時治療,97.1%的老人對目前的醫(yī)療條件表示滿意。
2.5 認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分析 應用中文版簡易智能精神狀態(tài)檢查表(MMSE)[3]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4]對該地區(qū)百歲老人進行調查。中文版的MMSE量表分為五個部分,包括定向力、記憶力、注意力和計算力、回憶能力、語言能力,經(jīng)過預試,結合當?shù)乩夏耆说奈幕尘啊⒄Z言特點等情況,在不改變量表內涵的前提下對量表的內容進行了適當?shù)男薷?,將MMSE中的“四十四只石獅子”改為“王婆賣瓜又賣花”。 ADL共14個項目,包括兩個分量 ,一是軀體生活自理量表,主要涉及上廁所、穿衣、梳洗、洗澡等6項,二是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量表,涉及是否自己可以做家務、購物、使用公共車輛、打電話、處理自己錢財?shù)?8項。被訪老人的MMSE分數(shù)為(11.54±5.65)分,最大值為29分,最低值為1分,其中小于17分的比例占81.1%。被訪老人定向力(地點定向力)和語言能力(命名能力)得分正確率較高。此次調查老人的ADL(Barthel指數(shù))總分數(shù)為(74.62±24.62)分,日常生活能力完好者占7.7%,輕度、中度、重度缺損分別占66.1%、9.3%、16.9%。
2.6 主觀幸福感 采用費城老年中心信心量表 (PGCMS)[5]對百歲老人進行研究,探討百歲老人的主觀幸福感,此量表共由23項同意-不同意式條目組成??偡譃?(缺乏信心 )至23分(充滿信心);分值越高越有幸福感。根據(jù)PGCMS的分值特點規(guī)定:總分0~14分為低幸福感,15~18分為中幸福感,19~23分為高幸福感。老人主觀幸福感的得分為(18.13±3.91)分,其中低度、中度、高度幸福感比例分別為10%、30%、60%。男女百歲老人在主觀幸福感得分的分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0,P>0.05)。
2.7 長壽家族史 26.2%的百歲老人有長壽家族史。其中男、女百歲老人有長壽家族史的比例分別為7.7%、18.5%,男女百歲老人長壽家族史的分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0,P>0.05)。
本次被調查的百歲老人中女性占多數(shù),這與其他調查結果一致[6-9]??赡芟蹬哉Z言表達能力較強,善于釋放心理壓力,在遇到不高興的時候,更愿意向他人傾訴或求助。女性性格一般比較溫柔平和,更具有心理彈性,且參與宗教活動的多數(shù)為女性老人,這使他們的心態(tài)更容易得到緩和,有助于建立穩(wěn)定和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鄭勤云等[8]、吳雄芳等[10]調查顯示百歲老人有長壽家族史的比例分別為56.98%、64%,明顯高于本調查結果(26.2%)。可能有以下幾點原因:(1)絕大部分老人記憶力下降明顯,不能夠準確回憶;(2)該問題家屬代答的比例占多數(shù),對老人的長壽家族史不清楚;(3)地區(qū)差異,不同地區(qū)百歲老人分布不均。
此次調查的百歲老人社會經(jīng)濟地位普遍偏低,社會網(wǎng)絡由家庭、朋友和鄰居組成,特別是家庭占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大多數(shù)老人會與家人經(jīng)常交談,與鄰居、朋友經(jīng)常聊天。老人所在鄉(xiāng)村沒有或者很少組織集體活動,走親訪友的比例也很低,主要是由于他們的年齡、身體情況、生活的環(huán)境決定了他們個人社會網(wǎng)絡的局限,社會接觸類型單一。但絕大多數(shù)被訪老人認為至少與部分鄰居關系和睦,有困難時能夠得到部分鄰居的關心和幫助;所有的老人在緊急情況下都能夠得到來自政府和子女的經(jīng)濟和物資支持,因此能夠得到較高的社會支持。
本研究發(fā)現(xiàn)百歲老人總體健康狀況良好,絕大部分老人生病時能夠得到及時治療。這可能與子女的孝順以及當?shù)卣闹С钟嘘P。絕大多數(shù)老人能夠獨立完成部分日常生活,這可能是因為此次調查的老人多數(shù)生活在農村,長期從事體力勞動,日常生活能力維持得較好,也可能與此次調查中患有致殘性疾病的老人較少有關。
季海生等[11]研究發(fā)現(xiàn),良好的飲食行為能夠促進健康。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百歲老人生活及飲食習慣良好且規(guī)律,這可能是長壽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從總體看,百歲老人日常生活能力較好,患病能夠及時診治,社會功能較好,社會支持度較高,高度主觀幸福感比例高。由于百歲老人的社會支持主要以家庭為核心,社會功能對該人群長壽的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此次調查樣本量較少,應擴大樣本量進一步探討百歲老人健康長壽的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