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會成
語文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而課堂教學是否高效,很大程度上要看教師在課堂上是用什么樣的提問來引導學生學習,享受語文課堂帶來的美,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因此,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必須精心設計課堂提問。
一篇文章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如果文章可以從結(jié)構(gòu)上去整體把握,那我們就不要支離破碎地切割理解,否則,就會喪失整體意識,缺乏對文章的整體把握。
魯迅先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課文,很多時候老師們都是偏重講解百草園的其樂無窮,弱講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而有時根本沒有把“無味”講出來。每每聽別人上或自己上,總感覺有哪點不足。有一天,我從全文整體結(jié)構(gòu)出發(fā),只設了一個問題讓學生探討,教學效果特別好。我的設計是:從全文整體結(jié)構(gòu)看,文章采用了什么手法,作者是怎樣運用這一手法的?對比手法很容易就找了出來。但是,文章是怎樣運用的呢?通過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學生最終明白:作者是用百草園的其樂無窮和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對比。百草園是兒時樂園,無論是普通的植物,還是平常的一些小動物;無論是兒童的嬉戲打鬧,還是兒閃爍童趣的游戲;無論是夏夜聽美女蛇的故事,還是在冬天的雪地上捕鳥,百草園無處不充滿趣味。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請教先生“怪哉”是什么蟲,老師有怒色,不高興地回答“不知道”,抹殺兒童的求知欲;機械、死板、重復的讀書、習字、對課。為什么讀書這么無味呢?顯然是封建教育制度出了問題。因此,文章抒發(fā)了對自由快樂童年生活的回憶與向往,流露了對封建教育的不滿和理性的批判。事實證明,把握文章整體結(jié)構(gòu),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是能夠完成教學任務的。
共性指不同事物內(nèi)在的普遍性質(zhì)。我們可以把這個理論運用到精心設計課堂設問上來。真正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藏在一個又一個的文章材料中,支解開來提問是很難發(fā)現(xiàn)材料中內(nèi)在帶共性的東西的。如果我們能精心設計出帶有共性的課堂提問,那這個問題就一定會有思考價值。
記得蔡煥杰先生在《姿態(tài)·問題·節(jié)奏》一文中曾說過,他在講授《荷塘月色》時,總感覺關于荷塘、六朝、江南的方面的設問過于瑣碎、板滯,學生不感興趣。后來蔡先生在布置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提了這樣一個帶共性的問題:作者欣賞荷塘世界,想起六朝采蓮情景,惦念江南風物,它們有共同點嗎?這個問題提得好。學生從全文整體閱讀出發(fā),通過學習認識到:正因為在外面的世界沒有自由,他才會躲到荷塘世界中去尋求自由,但他不能總呆在荷塘中,呆在荷塘中這只是對現(xiàn)實的一種逃避;正因為現(xiàn)實世界缺少真情,他才想起六朝采蓮那充滿情愛的光景,但人是要生活在當下的,這也是一種逃避;正因為在清華園中不得寧靜,他才惦起江南,尋找家園,但他仍要在北京生活,這也是逃避。由此學生豁然開朗:原來荷塘、六朝、江南都是作者的精神避難所,他們都與現(xiàn)實生活拉開了距離。這種課堂提問,是不是讓師生都耳目一新,有一種學習興奮的感覺呢!
文章的主旨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課堂設問,一定要把握文章主旨來設問,并且還要設得巧,設得好。
那么,是不是每篇文章就這樣簡單設問: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呢?筆者認為不行。因為,主旨是通過一定的材料、結(jié)構(gòu)及各種手法等載體來體現(xiàn)的。因此,把握文章主旨來設計課堂設問要求以小見大,切入點巧妙。
教《小狗包弟》一文時,筆者當時既想從感情基調(diào)入手,又想從寫作手法入手,但是好象都不能用一個問題帶動對全文的學習,把握主旨。于是,我這樣設了個問題:文章第一段是否可以刪去,為什么?通過學習明確:第一段是寫藝術家與狗,表現(xiàn)狗比人更忠誠。而第二自然段至末尾是寫作者未能在文革中為保全自己將小狗包弟送上解剖臺后的歉疚與懺悔,表現(xiàn)人沒有狗忠誠。由此看出,文章第一段不可以刪去,它是為了與下文形成對比,突出中心。置身文革背景下分析,兩相對照,寫出了文革時代對人們心靈及性格的扭曲,把扭曲的人性和人不如狗的主旨深刻表現(xiàn)了出來。緊扣主旨巧妙設問,能高質(zhì)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更需要注意提問設計的每一個細節(jié)。
前不久,校內(nèi)中青年教師賽課,有兩位教師同課異構(gòu)上《奧斯維新沒有新聞》,都對文中關于細節(jié)描寫句子的含義及作用進行了設問。
教師甲這樣設問:請體會下面細節(jié)描寫的句子在文中的含義及作用。
1.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尸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
2.這里陽光明媚,綠樹成蔭,在集中營大門附近,孩子們在追逐游戲。
教師乙是這樣處理設問的,她先講了細節(jié)描寫就是文章中對細小的環(huán)節(jié)或情節(jié)進行的細致描寫,看以閑筆,但實則都是精心安排。它對烘托氣氛,刻畫人物性格和提示主旨有著重要的作用。然后叫學生根據(jù)什么是細節(jié)描寫,對照原文,看看哪些句子是細節(jié)描寫,并體會其在文中的含義及作用。學生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完成。
甲、乙兩位教師的設計,顯然乙比甲設計得好。因為,高一學生本身不知什么是細節(jié)描寫,教師甲又直接抬出句子叫學生分析,學生真的是無從下手。而教師乙先講了理論,然后叫學生用理論指導實踐,學生很快就找到了 “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樊尸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這個細節(jié)描寫的句子。在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親身體驗細節(jié)描寫句子的含義及作用:自然生長在廢墟上的怒放的雛菊花,看似閑筆,實則是作者的精心之筆。把毒氣室和焚尸爐與勃勃生機的雛菊花放在一起,反差極大,揭示出納粹的殘暴阻止不了生命的進程,同時,歌頌了生命的綻放是多么的美好。
總之,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而課堂教學是通過解決一個個課堂提問來完成教學任務的,所以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是高效課堂教學之所在。其實課堂設是是一門藝術,那么,就讓精心設計的課堂提問在課堂教學中散發(fā)出藝術的芬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