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蕙英+何曉燕+陳振萍
[摘要]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實施胃鏡檢查以前護理干預方法與效果。方法 選取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該院治療的糖尿病患者88例,將所選患者分成兩個組,常規(guī)組和綜合組分別是44例,常規(guī)組實施常規(guī)的護理,綜合組聯合常規(guī)與綜合的護理模式,對比護理有效性。結果 護理前,兩組伴焦慮抑郁患者焦慮以及抑郁癥狀、經過對比以后,所得評分數值較為接近,組間對比顯示缺乏顯著的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伴焦慮抑郁患者焦慮以及抑郁癥狀、生活質量評分都發(fā)生變化,與護理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合組患者變化幅度相對于常規(guī)組而言較大,組間評分在對比后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綜合組患者的滿意度97.27%相較于常規(guī)組的77.27%明顯要高(P<0.05)。 結論 糖尿病患者實施胃鏡檢查以前聯合常規(guī)護理與綜合護理,可提高患者焦慮與抑郁癥狀的評分,提高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值得應用。
[關鍵詞] 糖尿病;胃鏡檢查;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9(b)-0143-02
在胃腸道檢查中胃鏡檢查屬于常用檢查方式,既可以用在消化系統的疾病檢查中,又可以用在伴消化系統癥狀的一些疾病診斷中。近幾年,逐漸在糖尿病患者中應用胃鏡檢查,但是為了保證胃鏡檢查效果,在檢查以前需要實施相應的護理。該次研究將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該院治療的糖尿病患者88例作為對象,探究了糖尿病患者實施胃鏡檢查以前護理干預方法與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該院治療的糖尿病患者88例,將所選患者分成兩個組,常規(guī)組和綜合組分別是44例,常規(guī)組實施常規(guī)的護理,綜合組聯合常規(guī)與綜合的護理模式。常規(guī)組24例男性,20例女性;年齡是53~81歲,均值是(72±2.61)歲。綜合組中25例男性,19例女性;年齡是52~81歲,均值是(71±2.54)歲。兩組研究對象各項基礎資料經過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
1.2 護理的方法
常規(guī)組采取常規(guī)方式護理,即在患者入院以后,護理人員將胃鏡檢查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同時介紹胃鏡檢查過程,提高患者依從性。綜合組則聯合常規(guī)與綜合的護理模式,方式如下。
1.2.1 檢查患者并發(fā)癥情況 在患者采取胃鏡檢查之時,一些患者會村莊相對或是絕對的禁忌證。其中相對的禁忌證主要包含消化道的巨大憩室、心肺功能的不全、嚴重出血的傾向、消化道出血以及高血壓;絕對的禁忌證主要包含腦卒中、嚴重的心肺疾患、精神疾病以及明顯胸腹的主動脈瘤等。因此在患者接受檢查時,需要對患者相對并發(fā)癥與絕對并發(fā)癥進行檢查,同時評估患者具體情況[1]。
1.2.2 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的成功保證與基礎為良好護患關系,在進行胃鏡檢查以前,護理人員需要采取交流技巧與技術,積極和患者溝通、交流。護理人員需要充分了解患者心理情況,評估患者負性情緒發(fā)生原因,將檢查基本的操作告知患者,對胃鏡檢查會發(fā)生的一些不良反應與注意事項告知患者,獲得患者的信任,使得患者主動配合胃鏡檢查與治療。
1.2.3 飲食的護理 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檢查前的44 h以內不可以食用食物與飲料,不能吸煙,在檢查前1 d只能吃少量易消化食物[2]。當患者可以吃食物時,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不可食用高脂肪與高糖分食物,禁飲含糖飲料,監(jiān)督患者戒酒,少食刺激性食物,養(yǎng)成合理科學的飲食習慣。①碳水化合物:占比在50%左右,避免過量攝取純糖制品;②能量:依照患者的體質量決定每日需攝取的總能量;③蛋白質:占比約為20%,每日1.3~1.4 g/kg適宜,其中優(yōu)質蛋白需占據較大比例,由豆類、蛋類中攝取。此外,還需囑患者多餐少食,飲食多樣化,定時定量;鹽攝取應當適中,盡可能保持清淡飲食,主食每日需控制在300~350 g,既可避免饑餓感又能維持正常血糖值。
1.2.4 醫(yī)療器械、應急藥品的準備 不少糖尿病患者都需要采取無痛電子胃鏡進行檢查,這種檢查方式比較常用。但是在進行胃鏡檢查時,患者容易出現惡心與腸胃不適等情況。因此,在行胃鏡檢查以前,護理人員需要準備好相應的醫(yī)療器械與應急藥品,例如:氧氣、牙墊、心電監(jiān)護儀以及吸氧器等,以便及時處理患者胃鏡檢查過程出現的狀況。
1.2.5 病情監(jiān)測 在行胃鏡檢查以前,護理人員需要實施術前的評估,對患者病史情況進行了解,同時實施心電圖檢查,對患者的心肺功能進行測定,分析患者心血管的情況以及肺功能。在檢查前一天,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血糖水平進行檢測,同時進行如實記錄,如果血糖低于16.7 mmol/L,需要及時進行相應的處理,將胃鏡檢查日期調整,保證醫(yī)療的安全性[3]。
1.2.6 運動護理 檢查以前,護理人員應依據患者身體狀況、血糖水平等展開運動方面的指導,空腹狀態(tài)下不宜運動,運動的強度不得過大,運動前,需進行5~10 min的熱身運動,每次運動的持續(xù)時間控制在半小時至45 min左右。
1.3 觀察指標
①兩組患者都采用四級評分法來判定療效,52分以上表示患者的焦慮和不安程度比較輕,分數越高,其負面情緒就越嚴重。同時對患者生活質量的評分進行評估,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好。②比較兩組的護理滿意度,總分為100分,非常滿意為85~100分,滿意為60~84分,不滿意為0~59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
1.4 統計方法
該次實驗所得數據經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分析,通過[n(%)]描述計數資料,通過標準差±的平均數(x±s)描述計量資料,并且計數資料經χ2檢驗,計量資料經t檢驗,將α=0.05當作具體檢驗的標準,P<0.05為差異有統計意義。
2 結果endprint
2.1 比較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與生活質量評分
護理前,兩組伴焦慮抑郁患者焦慮以及抑郁癥狀、經過對比以后,所得評分數值較為接近,組間對比顯示缺乏顯著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伴焦慮抑郁患者焦慮以及抑郁癥狀、生活質量評分都發(fā)生變化,與護理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合組患者變化幅度相對于常規(guī)組而言較大,組間評分在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的滿意度
常規(guī)組中有14例患者為十分滿意,20例患者為基本滿意,10例患者為不滿意,患者滿意度為77.27%;綜合組中有24例患者為十分滿意,19例患者為基本滿意,1例患者為不滿意,患者滿意度為97.27%;綜合組患者的滿意度97.27%相較于常規(guī)組的77.27%明顯要高,組間對比以后顯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4156,P=0.0037)。
3 討論
基于糖尿病疾病與合并癥特殊性,胃鏡檢查逐漸變成糖尿病患者常用的檢查方式,然而由于胃鏡檢查患者容易出現不適感與不良反應,引出需要護理人員進行綜合護理。在進行護理時,護理人員需要把患者作為中心,同時還要具備熟練與專業(yè)的知識,掌握語言交流技巧和心理學的知識,保證護理的有效性。同時還需要進行護理護理,對患者心理進行疏通,緩解患者心理方面的壓力,使得患者積極配合胃鏡檢查與治療[4]。該次研究中顯示,護理前,兩組伴焦慮抑郁患者焦慮以及抑郁癥狀、經過對比以后,所得評分數值較為接近,組間對比顯示缺乏顯著的差異,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伴焦慮抑郁患者焦慮以及抑郁癥狀、生活質量評分都發(fā)生變化,與護理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合組患者變化幅度相對于常規(guī)組而言較大,組間評分在對比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合組患者的滿意度97.27%相較于常規(guī)組的77.27%明顯要高,組間對比以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實施胃鏡檢查以前聯合常規(guī)護理與綜合護理,可提高患者焦慮與抑郁癥狀的評分,提高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可推廣。
[參考文獻]
[1] 葛翠潔,王強,李國良.多學科護理教育干預對糖尿病患者提高糖尿病眼病認知的影響研究[J].河北醫(yī)藥,2014,18(13):2063-2065.
[2] 王詠針,林巧玲,郭少芬.綜合性護理干預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底血管造影檢查中的應用[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7, 26(5):940-941.
[3] 邢曉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底血管造影檢查患者臨床護理要點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178-180.
[4] 朱國紅.探討糖尿病護理專業(yè)小組在非內分泌科糖尿病護理中的運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5,23(56):52,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