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育芳
【摘要】? 本文從中小學生田徑訓練存在時間不足,場地局限的問題上,如何讓學生快速掌握4×100M接力技術的訓練方法,技術要領,實施策略。通過研究,我們認為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和場地內讓學生穩(wěn)定掌握接力跑技術,并且能在田徑運動會上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關鍵詞】? 中小學生 課余田徑訓練 4×100M接力
【中圖分類號】? G623.8?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12-178-01
0
作為省體育特色學校,市田徑傳統(tǒng)項目學校,我校每年的比賽任務都很重。各項比賽中,接力成績總是不理想,這并不僅僅是我們學校存在的問題,而是大部分中小學校都會出現(xiàn)的情況。就這個問題我們體育組做了深刻的研討,進行各種訓練嘗試。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中小學課余田徑隊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綜合相關接力訓練方法的資料進行分析并用于實踐研究。
1.2.2實驗法
通過根據(jù)實際對田徑隊員4×100M接力快速交接棒的訓練中反復研究和實踐,進一步改進訓練方法,使運動員在短時間內成績快速提高。
2.結果與分析
2.1小學課余4×100M接力技術難點分析
2.1.1快速跑中完成交接棒
4×100M接力是一個配合要求高,技術性較復雜的集體競賽項目,要求運動員必須有高速度的奔跑能力,隊友之間必須有默契。在市、區(qū)的田徑運動會上,我觀察到4×100M接力賽上普遍出現(xiàn)交接棒動作僵硬,速度降慢的情況。在激烈的比賽中,接棒的隊員往往會因為緊張過度而提前出發(fā),或者接棒的手變形導致交接棒不穩(wěn)定而掉棒,或者跑出接力區(qū)。在訓練中,我們不斷摸索總結,做了各種嘗試。訓練中,我們強調隊友交接棒之間找到默契。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交接棒,接棒的學生提前加速到自己的高速狀態(tài),兩名學生在快速的跑動中完成交接棒。
2.1.2精準的接力區(qū)的起跑線
運動員之間的傳接棒要在高速中完成,并在合理的范圍內,就必須有非常精準的起跑標志線。起跑標志線的確定,根據(jù)的是交接棒的兩名隊員的速度。彎道跑技術最好,速度最快的學生安排在第三棒,第二棒交接給第三棒的時候選擇在接力區(qū)的前端,第三棒交接給第四棒在接力區(qū)的末端。根據(jù)隊員的實際情況,速度快、耐力好的隊員多跑一些距離,反之的隊員則跑少些,以此提高整體速度。
2.1.3起跑與交接時機
起跑時機要根據(jù)兩名隊員之間速度以及接棒隊員的起動速度去確定。接棒隊員一般采用半蹲踞式起跑,前一棒隊員跑過一半的距離后,接棒隊員就要做好準備,在預跑區(qū)內(或者)外,左手接棒站在跑道的右側,右手接棒者站在跑道的左側,以半蹲距起跑的姿勢,當傳棒隊員到達起跑標準線,接棒隊員就迅速轉身起跑。在接力區(qū)內,兩個隊員相距一米左右時,傳棒隊員發(fā)出一聲“給”的信號,接棒隊員立即將手向后伸,順利完成交接棒。
2.2教學策略分析
2.2.1教法
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強,但對教學理論的理解能力較弱,需要采用講解與直觀的示范方法來教學,所以采用教師輔助、學生練習,給學生更加直接的體驗。通過各種嘗試,將接力項目分解為幾個步驟:探索,體驗,專項技術練習。
2.2.2學法
通過每天訓練時進行交接棒的練習,隊員在老師的引導和輔助下,獲得高速中交接棒的感覺,從中找到默契。練習時,傳接棒隊員要明確自己的任務,通過探究掌握準確方法,明確標志線,起跑位置等。傳、接隊員之間在80米直道上反復做加速跑交接棒的練習,擬定最佳標準線。合作討論和配合練習,使得交接連貫,一氣呵成。
2.2.3組織活動形式
加速跑時學生分成兩組進行前后起跑。第一起跑線是起點,第二起跑線為接力區(qū)(距離20米處)。第一棒學生手持接力棒起跑(采用蹲踞式起跑)以最快的速度全速跑到第二起跑線(20米)。第二棒學生采用站立式起跑,根據(jù)雙方速度與接力區(qū)距離確定自己的起點(自主擬定),交接棒在交接區(qū)內完成。三名教練進行指導,第一名教練負責起點口令;第二名教練觀察交接過程,并進行分析指導;第三名教練觀察接棒完成后的情況總結。要求學生要認真聽口令,及時發(fā)出信號,積極主動探討出現(xiàn)的問題,完成加速跑交接棒練習,每天的訓練半小時。
2.3場地特點分析
本校的田徑場是200米的煤渣跑道,比賽場地是400米塑膠跑道,我們訓練接力的區(qū)域僅有80米的直道。我們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場地布置及做好訓練計劃,將前30米作為傳棒者的加速跑區(qū)域,20米的接棒區(qū),接棒區(qū)加上余下的作為接棒者加速跑及緩沖的區(qū)域。練習時采用一傳二,三傳四,男女兩隊同時進行,然后一傳四,二傳四。在專項練習前進行反復練習。
2.4訓練計劃分析
我們的訓練總時間為3個月,學生每人要完成兩個專項技術的學習,還有8位同學需要學習接力跑技術。每天的訓練時間為60分鐘,20分鐘熱身放松。訓練時間比較緊迫。例如60分鐘里要完成:熱身、跳遠騰空步、步長與步頻訓練、接力跑起跑線的設定,各項獨立進行訓練,時間不夠。所以,我們把接力跑,安插在我們熱身環(huán)節(jié)的加速跑階段,減少訓練時間,一舉兩得。
3.結論與建議
3.1通過加速跑交接棒練習,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田徑課余訓練是個極其枯燥的過程,教研組做了多年嘗試,讓學生學習、訓練兩不誤。在訓練方法上不斷總結經(jīng)驗,嘗試不同計劃,摸索訓練方法,力求在短時間內取得好成績。用快速跑交接棒練習,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性得到了提高。在加速練習的同時增加交接棒,增加挑戰(zhàn)性,激起了學生的競爭心理,訓練興奮點大大提高,為專項訓練做了很好的鋪墊,相得益彰。近兩年來,通過加速跑交接棒練習訓練,接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運動員在接力比賽中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績。2016年區(qū)中小學生田徑比賽,我校男子4×100米接力破了區(qū)運會記錄。2017年男隊獲4×100米接力冠軍,女隊獲亞軍,流暢的交接棒過程成為比賽場上一個亮點。
3.2建議
4×100M接力是四個人項目,所以安排棒次時要考慮各個隊員的專項特長。第一道要安排起跑反應快速度快的短跑運動員,第三棒安排彎道跑200米專項的隊員,終點跑給60米或者100米專項的隊員,取長補短,力求做到“快” “準”“穩(w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