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慶飛
【摘要】目的:探析手術與介入治療顱內動脈瘤的臨床療效。方法:采用回顧性分析法,選擇2016年4月于2018年5月于我院治療顱內動脈瘤患者11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探究組各58例。對照組采用手術夾閉治療,探究組采用血管內介入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并發(fā)癥情況和住院時間。結果:探究組總有效率90.7%較對照組總有效率78.7,探究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臨床療效,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血管內介入治療顱內動脈瘤的臨床療效好,可以有效地減少手術并發(fā)癥,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手術成功結果。因此,值得廣泛應用于臨床上。
【關鍵詞】 手術;顱內動脈瘤;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12-242-01
顱內動脈瘤是顱內動脈壁上的異常隆起,可引起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同時伴有腦血栓和高血壓性腦出血。顱內動脈瘤的病因包括先天性動脈發(fā)育不良、缺損和獲得性因素,如動脈硬化、感染和創(chuàng)傷,導致患者死亡或者癱瘓、殘疾,極大地影響了患者的身心健康[1]。目前臨床上多采用手術夾閉治療和血管內介入治療,療效各異?;诖?,本文探析手術與介入治療顱內動脈瘤的臨床療效,具有重大意義?,F(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4月于2018年5月于我院治療顱內動脈瘤患者11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探究組各58例。對照組男、女各28例、30例,年齡25-79歲,平均年齡約(52.14±2.3)歲;探究組男、女各31例、27例,年齡27-80歲,平均年齡約(53.4±2.1)歲。116例患者中動脈瘤121個,其中前、后交通動脈瘤各44個、34個,大腦前、后動脈瘤各18個、11個,頸內動脈瘤14個;對照組占前、后交通動脈瘤各21個、18個,大腦前、后動脈瘤各9個、7個,頸內動脈瘤5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后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手術夾閉治療,具體內容為:全程采用顯微鏡操作,對動脈瘤的大小、部位進行測量,對于患處的惡化情況選擇切口,對動脈瘤進行剖離,使動脈瘤暴露在外用鑷子將其夾閉;小腦前、下動脈瘤采用枕下乙狀竇后入路,前部動脈瘤采用縱裂入路,其他動脈瘤采用翼點入路。
探究組采用血管內介入治療,具體內容為:全程采用DSA系統(tǒng)操作,術前靜脈滴注尼莫地平20 mg?;颊呷∑脚P位。采用Seldinger's技術穿刺左、右股動脈,插入導管鞘。全腦血管造影分析動脈瘤的大小、分布和位置。選擇合適的線圈類型用于動脈瘤的插入和閉塞,穿刺點加壓止血。術后行腦血管造影和抗凝治療。
兩組患者術前均采用氣管插管全麻,術中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術后進行常規(guī)顱壓降低和腦水腫減輕?;謴瓦^程中對于兩組患者切口和穿刺點給予常規(guī)性護理。
1.3 評判標準
根據(jù)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療效分為有效、好轉、癱瘓和死亡,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情況和住院時間。
1.4 統(tǒng)計
所有實驗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以(x ±s)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P<0.05表示,均由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 結果
探究組優(yōu)于對照組的臨床療效,比較有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3 討論
顱內動脈瘤是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具有很高的致殘率和死亡率。顱內動脈瘤的臨床特點包括腦血管痙攣、自發(fā)性腦出血、動眼神經(jīng)麻痹等[2]。顱內動脈瘤患者致殘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動脈瘤破裂引起的腦出血。近年來,隨著CT和MRI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顱內動脈瘤的診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開顱手術可有效清除血腫,減輕血腫引起的腦神經(jīng)功能喪失,改善患者的預后,但開顱手術創(chuàng)傷大,手術復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尤其是顱底動脈瘤和顱底動脈瘤的手術,不僅手術視野差,手術空間也非常有限,最大限度上增加了手術的難度和風險。隨著醫(yī)學水平的提高,介入栓塞治療顱內動脈瘤在醫(yī)學界被應用于顱內動脈瘤的手術也有一段時間了,而且國外研發(fā)的無鉑彈簧圈技術導致顱內動脈瘤的栓塞治療已經(jīng)越來越成熟[3]。再到后來,球囊成形技術、血管內支架結合微線圈技術在各種顱骨中得到應用,不僅拓展了顱內復雜動脈瘤的治療,還極大地拓寬了介入栓塞治療顱內動脈瘤的范圍。
本次研究中,血管內介入治療的探究組探究組有效42(75%)例、好轉11(15.7%)例、癱瘓2(3.6%)例、并發(fā)癥3(5.7%)例均優(yōu)于手術夾閉治療的對照組有效14(18.3%)例、好轉29(60.4%)例、癱瘓6(8.2%)例、并發(fā)癥8(10.7%)例,而且對照組因術中腦出血死亡1(2.4%)例,也就是說,血管內介入治療顱內動脈瘤臨床療效好,還可以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的生存機會。而且,從住院時間上來看,探究組(7.4±2.2)也明顯低于對照組(11.4±2.4),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結果和文獻結果相符[4]。
綜上所述,血管內介入治療顱內動脈瘤的臨床療效好,可以有效地減少手術并發(fā)癥,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手術成功結果。因此,值得廣泛應用于臨床上。
參考文獻:
[1]? 何承彪, 馬建榮, 姜維喜, et al. 手術與介入治療顱內動脈瘤的療效對比[J]. 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 2016,1(3):75-76.
[2] 李俊明. 血管內介入療法與顯微神經(jīng)外科手術治療顱內動脈瘤的療效評價[J]. 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6, 4(11):157-157.
[3] 張青松, 陳謙學, 周毅, et al. 顱內動脈瘤手術夾閉和血管內介入治療的對比研究[J]. 中國醫(yī)藥導刊, 2016, 18(10):1011-1013.
[4] 開顱手術與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顱內動脈瘤的療效比較[J]. 中國臨床新醫(yī)學, 2017, 10(8):72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