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國強
摘 要:導學案將教學重點由探究教材教法轉變成學生學法,實現(xiàn)師生角色的轉換。作為強調師生配合、共同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創(chuàng)新性教學理念,要求授課教師必須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長久以來,農(nóng)村初中物理教學的問題制約著整體教學工作的創(chuàng)新升級,這要求廣大教職工必須結合新課改要求、實際教學現(xiàn)狀進行探索,總結導學案設計關鍵點。
關鍵詞:初中物理;導學案設計;關鍵點分析
一、設計科學合理的導學案
導學案是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主要工具,應該遵循提前預習、課堂求實以及課后延伸這一原則,總體分為課前預學、課中互動和課后評價三大板塊。其中,課前預學由以下兩部分內容組成:第一,采取問題探索引導學生進行物理知識的復習,采取填空題和思考題等形式列出學生已學知識;第二,預習自測物理練習題,設計學生自學效果檢查測試題(8~10分鐘不等),合理把控難易程度,確保學生能夠自主思考和解決部分題目,針對無法解答的問題詳細記錄下來。課堂互動內容作為教學核心,主要由五個板塊組成:第一,合作學習。按照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確定具體學習策略和方式,比如實驗探究、問題探究等。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情境創(chuàng)設與問題設計不能夠偏離學生現(xiàn)有知識框架和實際生活。第二,課堂解疑。教師指出難點重點知識,學習過程中應該關注的問題,把學生合作學習全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困難進行歸類梳理,及時給予學生點撥。第三,典型案例的講解。以變式訓練題以及知識鞏固例題為主,各知識點設置2~3個小題。第四,課堂檢測。課堂檢測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知識,題目設置難度應該大于預習檢測難度,時間控制在6~9分鐘。針對此環(huán)節(jié)可以要求學生按照個人情況在課后或課堂中進行,促進本節(jié)課知識的深化與能力提高。第五,課堂小結。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知識點梳理和總結,幫助學生將知識串聯(lián)成整體。
二、采取多樣化教學方式
一方面,積極運用多媒體技術的直觀性、動態(tài)性以及海量信息突破視覺限制,全方位觀察對象,為學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物理方法提供便利。通過圖文搭配的形式,更加清晰和形象地反映出物理過程和概念,最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正確使用多媒體技術的海量信息,充分節(jié)省時間和空間,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比如:“運動的描述”課堂教學中播放獵豹奔跑、踢足球、螞蟻搬家、地球運動等小視頻,引導學生了解運動是自然界最為普遍的現(xiàn)象,物體的位置變化稱作機械運動,并且除卻機械運動之外,運動也包括原子運動、生命運動、電磁運動等;“力”課堂教學中播放雙手拉彈簧、磁鐵吸引鐵定、人推車、推土機推土等日?;顒?,引導學生進行歸納,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發(fā)生作用的兩個物體,一個是施力物體,另一個是受力物體。在此基礎上提出力的作用效果,演示“用力捏橡皮泥,觀察橡皮泥形狀的變化”“用力壓和拉彈簧,觀察彈簧形狀的變化”。組織學生在觀察之后分析,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形狀出現(xiàn)變化。拉力作用之下,彈簧長度延伸。壓力作用之下,彈簧長度縮短。鼓勵學生舉出生活例子,然后按照上述事件來概括力的作用效果。包括用力捏充滿氣的氣球(氣球形狀出現(xiàn)變化),射箭運動員搭弓射箭(弓被拉開了,弓的形狀出現(xiàn)變化)。另一方面,采用精練精講增強學生練習鞏固的效果。課堂教學活動必須做好三不講和三講,針對學生已掌握的、自主可以學會的以及講了也不會的知識選擇不講,將更多的時間應用到重難點、易混淆點的講解。導學案編寫也應該充分體現(xiàn)這一理念,采取172教學模式,10%知識通過教師講解,70%知識通過合作探究,20%通過自主思考。
三、重視課后總結與反思
課堂授課結束之后,教師應該反思整體教學效果,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采取針對性措施。對于學生而言,總結課堂學習的問題,梳理重要知識點與解題方式,查找個人薄弱環(huán)節(jié),進一步鞏固和理解物理知識,為增強物理課堂教學效果提供保障。導學案授課模式下更應該重視學生課前學習,同時在課堂授課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觀察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采取學生自主評價、師生溝通評價以及學生間溝通評價等方式。比如:“歐姆定律的應用”中測電阻教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器材,設計實驗活動并且使用多媒體展示設計成果,確保全體學生都可以通過自評互評、課堂交流等形式獲得提升發(fā)展。
總而言之,導學案搭配教學是構建互動課堂的有效手段。正確使用導學案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意識,并且強調學生主體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程度。因此,今后教學工作中要求教職工必須積極探索與完善,確保學生可以在導學案應用中深刻感受到物理學科的獨特魅力。
參考文獻:
[1]黃慶.薄弱農(nóng)村學校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探究[J].理科考試研究(初中版),2017(10):44-48.
[2]何興會.初中物理教學中導學案與多媒體教學的整合研究:以碧波中學推行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為例[D].貴州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