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大秋
摘 要:“綜合與實踐”是數學課程“四大領域”之一。上好“綜合與實踐”對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一線教師往往對這一領域的教學重視程度不夠,缺乏鮮活的教學案例,缺乏獨立開發(fā)“綜合與實踐”教學資源的能力,新一輪課程改革,催生一線教師盡快將數學核心素養(yǎng)融入到課堂教學中,開發(fā)設計新案例,提升教師自身素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綜合與實踐;案例;教材開發(fā)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8)07B-0088-02
一、課題的提出
(一)課題研究背景
“綜合與實踐”是數學課程內容“四大領域”之一,放眼當前的課堂,很多教師對這一領域的教學重視程度不夠,課堂教學蜻蜓點水,甚至干脆不上,使得這類課的價值嚴重縮水。老師依然存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的現象,缺乏對教材再度開發(fā)的能力,缺乏對課程的理論研究和應用實踐的完美統(tǒng)一。
新課標(2011)指出:“綜合與實踐”的教學活動每學期至少要開展一次,既可以課堂上完成,也可以課外完成,還可以課內外結合。深入開展此類學習活動對于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大有裨益。
(二)國內外相關研究領域現狀述評及意義
經過大量的文獻檢索與研究,我們發(fā)現,目前國內外理論界對核心素養(yǎng)以及“綜合與實踐”形成了以下認識:
1.國外。
早在1979年,英國繼續(xù)教育學院就曾提出,“人們有必要習得一些終生受用的素養(yǎng)”,這可以理解為核心素養(yǎng)的雛形。直至21世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歐盟等率先提出了關于“核心素養(yǎng)”的結構模型,此后各國的課程便由基于學科的課程向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課程轉變。
2002,日本實施《中小學數學學習指導綱要》,綱要規(guī)定設置“(綜合)課題學習”;當今英國的數學課程也突出強調課程綜合的意義,重視數學的學習素材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也重視加強數學和其他學科的聯系;
許多發(fā)達國家目前都在積極進行核心素養(yǎng)理論的研究,正在對學科課程進行改革。日本的數學課程設置,與我國的數學課程設置是不謀而合的。這些理論和經驗對本課題的研究有著很好的借鑒作用和指導意義。
2.國內。
教育部[2014] 4號文件發(fā)布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 明確要求要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落實立德樹人的培養(yǎng)目標,這份文件成為未來基礎教育改革的靈魂。
國家專門成立了“核心素養(yǎng)總體框架研究”項目組,經過三年多的研究,終于在2016年正式向社會發(fā)布《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總體框架。國內的教育專家在這方面也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馬云鵬教授明確指出,數學核心素養(yǎng)與數學學科課程的四大領域有密切的關系;鐘啟泉教授指出,一線教師需要在核心素養(yǎng)關照下,重新審視當前的課程標準,重新定位課堂案例設計,重新思考學生的學習評價。兩位著名專家對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我國廣大教育工作者和理論研究人員,在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面進行了長期大量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績。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湖北省教科院劉莉老師主持的《義務教育小學數學課程中“綜合與實踐”學與教的研究》的課題。其主要開展了案例的設計、開發(fā)與實驗的研究。這一課題的開展,給一線教師提供了鮮活的案例,但是開發(fā)的課例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關注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而對抽象、推理、模型等數學素養(yǎng)關注不夠。2015年10月,“全國綜合實踐課程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在福建泉州召開,國家課程研究促進會榮譽主席張華在會上作了《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專題講座,從核心素養(yǎng)的角度,談了如何深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課程改革。這份指導性的理論發(fā)言,很好地解決了“為什么進行研究”和“怎樣進行研究”的問題,卻沒有從實踐的層面,給一線的教師更多的經驗借鑒。
本課題試圖在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總體框架下,重新審視當前的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的教學,用案例研究的方式,探討當前這類課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開發(fā)出具有“濃厚鄉(xiāng)土氣息的”和“與教材緊密聯系的”案例,給一線教師提供可借鑒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指導,從而提高一線教師研究教材、設計教材、開發(fā)教材的能力。
二、課題核心概念及界定
核心素養(yǎng):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自身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最關鍵的品格和關鍵能力。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小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可持續(xù)發(fā)展需要的在數學學習活動中所必須的最關鍵的品格和關鍵能力,包含了學生從事數學活動所必須的抽象、推理、模型、運算能力、空間觀念、數據分析觀念等數學素養(yǎng)。
核心素養(yǎng)視閾下的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案例:指在數學核心素養(yǎng)為總框架下,對以問題為載體的,以學生自主參與為主要學習活動的,注重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的小學數學四大學習領域之一的“綜合與實踐”課程重新定位,重新審視,設計開發(fā)出的案例。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內容與重點
(一)課題研究的目標
1.通過對相關個案的積累與分析,整理出一批在培養(yǎng)學生抽象、推理、模型等核心素養(yǎng)上成功的典型案例,并在對典型課例梳理與總結的基礎上,提出較為科學的教學策略,解決案例設計及實施從“三維目標”向“核心素養(yǎng)”轉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總結出一套較完整的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綜合與實踐”案例設計的方法。
2.通過案例研究,進一步提高對“核心素養(yǎng)”相關理論的認識,從案例的角度進一步印證和豐富“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改變教學方式,改變課堂生態(tài),激發(fā)師生潛能,促進學生的問題意識、探究能力、思維品質的提升。
3.通過本課題研究,增強我校教師的科研意識,提高教師本土化“綜合與實踐”開發(fā)的能力,提升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打造一支科研能力強的教師隊伍。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
本課題以核心素養(yǎng)的理論為指導,充分調查和研究“綜合與實踐”課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認真分析和總結,探索出適合培養(yǎng)學生抽象、推理、模型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新方法、新策略,開發(fā)設計新案例,大膽實踐,專題研討,不斷反思,不斷總結,最終把課題研究成果進行推廣。
(三)研究重點
1.數學教材中的“綜合與實踐”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案例研究。
2.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的鮮活教學案例開發(fā)的研究。
四、課題主要研究方法
(一)專家引領
邀請省內外專家定期來校指導,派課題組成員外出觀摩培訓。開闊課題組成員的視野,使得課題的研究少走彎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文獻搜集
對關于“核心素養(yǎng)”“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小學數學教學案例剖析”等教育理論的專著進行深入的學習。對當前主要教學刊物、主要教學網站刊發(fā)的相關文章與案例進行梳理、比較和總結,找出有價值的可供借鑒的經驗,來指導本課題的研究,優(yōu)化研究過程和方法。
(三)專題研討
課題組成員定期執(zhí)教研討課,圍繞“核心素養(yǎng)”“綜合與實踐”課的特點說課,談教學感受,全體成員針對亮點和不足評課。做到評課時針對性強,有的放矢,不走過場。還要充分利用我校有錄播教室的優(yōu)勢,及時把老師上課的視頻傳至校教務QQ群,供所有老師認真觀摩?;顒咏Y束后也要及時做好材料的歸類整理。
(四)案例總結
每學期要求課題組成員認真撰寫教學反思,認真開展教學研究,開發(fā)新的案例,以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視角審視自己的教學。每學期開展一次“綜合與應用”案例開發(fā)的評比活動。每學期結束后,我校60位老師,要把上課的設計、開發(fā)的課例、教學課件、視頻等資料打包上傳至課題研究專用郵箱,供課題組成員整理分析,歸類存放。
參考文獻:
[1]曹培英 .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徑[J].小學數學教師,2015,(11).
[2]汪宗興.初中數學“綜合與實踐”案例研究[J].中學數學月刊,2016,(2).
[3]馬云鵬.關于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幾個問題[J].課程教材教法,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