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彤
(揚州大學 新聞與傳媒學院,江蘇 揚州 225000)
在飛速發(fā)展的現代社會,人們的觀念、生活方式都有了極大變化,隨著社會的改變,人們對男性的審美也在發(fā)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八九十年代流行的“硬漢”“陽剛”的男性形象不再受到當下媒體和大眾的追捧,而年輕、溫和的漂亮男孩形象逐漸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如今,李易峰、楊洋、TFBOYS、陳曉等名字在網絡上紅極一時,代表著大眾對“美型”的追捧越加熱烈,而“小鮮肉”一詞的迅速流行則正好印證了這種喜好的轉變。
“小鮮肉”一詞出自日本AV女優(yōu)圈,2014年前后于微博上飛速傳播并被大眾及媒體接受與使用。無論是哪一方面,都體現了與肉體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小鮮肉”們的走紅往往體現著身體趨勢,通過展現漂亮的臉龐、青春的身體來吸引受眾?!靶□r肉”展現出來的身體優(yōu)勢正呼應了女性的需求。
女權主義原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整個西方興起的一場聲勢浩大的政治運動,它沖擊和改變了西方社會的傳統(tǒng)倫理、道德、文學、語言,甚至人們的穿著打扮。女性主義已經走過一個相當漫長的階段,從第一次女性主義浪潮的單純爭取政治和經濟權利的運動,到第二次女性主義浪潮開始從文化構建的角度去思索男性中心主義社會對女性從心理到生理的種種壓迫?,F代中國的女權思想被普遍認為是起源于五四運動。隨著婦女解放運動以及改革開放的推進,女權在中國有了長足的發(fā)展。
近年來,走紅的“小鮮肉”現象也可以大致等同于對“男色”的消費,而“男色文化”卻并不是從近幾年才開始流行開的。在中國這個以男權為主體審美的社會中,男色早已不是新鮮事物,只要遇上合適的環(huán)境便能盛行一時。古代男色之風盛行往往還伴隨著有特殊癖好的帝王,歷史上有名的“男色”往往還伴隨著“龍陽之好”“斷袖分桃”之類的桃色故事,這些“男色”的消費者往往還是男性,是站在男性的角度上評判男子的美,而如今紅極一時的“小鮮肉”卻有了不同的受眾——女性。改革開放帶給中國女性經濟上的獨立,經濟上的獨立促進了女性在思想上的獨立。80年代后期女權主義思潮進入中國,進一步在理論思想上促進女性意識的覺醒。到了今天,女性更是可以直接表達自己的訴求,符合女性審美需求的“小鮮肉”占領娛樂圈。
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社會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存問題和政治問題不再是人們考慮的首要問題,人們對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的要求大大提高,在這種情況下,消費主義在國內生根發(fā)芽并成為一種“所向披靡”的意識形態(tài),這種霸道的意識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媒體對消費主義的迎合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伴隨著女性經濟實力的提升,媒體對于女性主義的直觀反映就是以女性喜好為主的選擇成為潮流。在消費主義至上的市場經濟中,當女性擁有不遜于男性的購買力時,為其服務的產品應運而生,在“男色”消費份額比重越來越大的今天,媒體也越來越善于發(fā)掘符合當下女性審美的潛在點,媒體將“小鮮肉”所展現的年輕身體和漂亮臉龐通過圖像、文字、視頻等方式傳達給受眾,從而獲得受眾的關注。媒體順應這股潮流積極主動地塑造并推動“小鮮肉”形象的流行。
“小鮮肉”的流行確實是符合社會的發(fā)展趨勢的,但其中體現出的問題也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注意?!靶□r肉”“顏即正義”“女神”等概念的流行,強化了“顏值”在人們腦海中的重要性,容易形成一種“外貌至上”的評價標準。而作為與“女色消費”相對的“男色消費”,“女色”的弊端“男色”同樣擁有。而近年來成為潮流的“小鮮肉”男色消費的對象更是呈現出一種幼齡化的趨勢,“這么可愛肯定是男孩紙”這樣的網絡流行語雖然有一定調侃的成分,但也折射出了這種趨勢。比如,TFBOYS、吳磊等少年偶像,雖然未成年便已擁有大量粉絲。經濟地位上升帶來的心理地位提升使得女性消費者開始將眼光放在相對弱小的少年身上,這種外表上的“平等”給女性帶來某種安全感,不過因為女性本身并不擁有太多攻擊性的特質,所以這種幼齡化趨勢并沒有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但如果一味追求男性的“可愛”“中性美”,則有可能使男性整體失去本該具有的陽剛氣。
而無論是消費文化還是媒介文化,“男色消費”確實提高了女性地位,構建了一種性別平等的文化價值觀,對于廣大女性而言不僅需求被回應,更是后現代女性主義得到發(fā)展的有力證明。無論如何,“男色消費”已成為一個明顯的消費趨勢,無論接受與否,它都在改變著社會。
[1]楊建國.流行語的語言學研究及科學認定[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4(6):63-70.
[2]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M].北京:商務印刷館,2007:56-57.
[3]嚴志軍,張杰.西方符號學理論在中國[J].外語學刊,2010(6):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