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華
摘 要:現(xiàn)階段,在我國城市化發(fā)展速度不斷加快的過程中,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在這樣的環(huán)境和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教育工作的開展情況,特別是初中校園,其教育工作對學生起到的是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有效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步至關重要。但是從目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開展情況能夠看出,實驗課程流于形式,很多教師僅僅采用口述和教材結合的方式開展,這一點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因此就初中物理實驗若干方法的改進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工作的進步作出貢獻。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
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F(xiàn)行的物理教材中已經(jīng)編入了一些實驗,但是由于受實驗條件及實驗設計本身的限制,有些實驗的效果還不夠理想。如何用實驗去啟發(fā)、幫助學生理解物理概念或規(guī)律,通過學生動眼、動腦、動手去獲取知識,真正發(fā)揮實驗的教學功能,是我們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下面,筆者結合初中物理幾個小實驗,談談改進方法。
一、從視覺效果入手
有些物理實驗在演示時效果不是很明顯,這時就要想辦法加以改進,以增強視覺效果。比如在做平面鏡成像實驗時,我設計了一個蠟燭在水中燃燒的實驗:在玻璃前放一根蠟燭,后面等距離處放一個盛水的杯子。當點燃蠟燭后,透過玻璃學生便可看到蠟燭在水杯中燃燒,這給學生帶來極強的視覺效果。在做“物體對外做功內(nèi)能會減少”的實驗時,課本的設計是大口玻璃瓶內(nèi)裝有一些水,給瓶內(nèi)打氣,當瓶塞跳時起,瓶內(nèi)應出現(xiàn)白霧。說明物體對外做功其內(nèi)能會減少,溫度會降低。然而,這個實驗設計致命的弱點是瓶塞跳起時,瓶內(nèi)出現(xiàn)的白霧不明顯,有時學生根本看不見。出現(xiàn)此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瓶內(nèi)空氣中的水蒸氣較少所致。針對實驗弱點,我們改進的措施是,將瓶內(nèi)少許的水換成少許的酒精。由于酒精容易蒸發(fā),當用力打氣使瓶塞跳起時,瓶中就會冒出濃濃的“白霧”,可視效果極佳。
二、從易于操作入手
有些實驗由于受自身限制,在課堂上很難看到效果。對此可以想一些辦法,縮短實驗時間,使學生短時內(nèi)便能看到實驗現(xiàn)象。比如在做水的蒸發(fā)實驗時,很多老師會用水或酒精在黑板上寫一個字,觀察其蒸發(fā)過程,這樣做一是時間長,二是效果不新穎。這時,可以毛筆在水寫布上寫字,然后用吹風機來吹,實驗效果非常明顯,而且感覺很有趣。在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時,由于燒杯口較大,造成熱量散失多,實驗耗時較長。如果換用熱水做,又會減少氣泡的數(shù)量,也不能較好地觀察到沸騰現(xiàn)象的全過程。我建議改用錐形燒瓶,由于錐形燒瓶杯口小不易散熱,這樣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很好地完成該實驗。也可以不用錐形瓶,而是在大燒杯口放上一個光盤做蓋子,溫度計放在中心。這樣也可以很快達到沸騰的效果。
三、從就地取材入手
物理實驗的很多器材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利用身邊的簡單材料自己動手做,并且還能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在講摩擦力的時候,學生對于摩擦力的方向不夠明確,教師也只能根據(jù)一些現(xiàn)象給學生講解,學生也只是死記硬背概念,沒有實際經(jīng)驗,也沒有親身感受。在教學中我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用毛刷解決了這個問題。在演示與地面間的摩擦力方向的時候,我把物體放在毛刷上,毛朝下,向前拉動物體,可以看到物體向前移動,毛刷的毛朝后彎,說明地面給物體的摩擦力是向后的。在研究做功能否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實驗時,要在玻璃筒底部放一小撮干燥的棉絮(物理實驗中用浸過乙醚的棉花球)做實驗。該實驗制約性較大,乙醚現(xiàn)在物理實驗室很難找到。如用火柴頭代替棉絮,效果更好。這樣做的優(yōu)點是取材方便,火柴頭很容易找到,而且火柴頭的燃點低于棉絮的燃點,實驗更容易成功。利用身邊的物體就地取材進行實驗,這樣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力地提升了教學的效果。
四、從激發(fā)好奇入手
物理實驗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的重要手段,要善于制造設疑。比如在講授“浮沉條件”時,教師可以做一個“浮沉子”激發(fā)學生興趣,器材也很簡單。用一個圓珠筆帽(一定要密閉)下面掛上幾個回形針,放入裝滿水的礦泉水瓶內(nèi)(筆帽剛好不沉下去),蓋緊蓋子,用力擠壓瓶身,筆蓋便像潛水艇一樣實現(xiàn)上浮和下沉,非常有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diào)動起來了。又如在做大氣壓強實驗時,課本上是用一張硬殼紙蓋在杯口倒過來,學生很容易認為是紙擋住了水往下流。這時可以采用另外一個辦法:取一口小瓶身大的瓶子,用一小塊窗紗蓋住瓶口,再用細線沿瓶口將窗紗扎緊,先向瓶中注滿水,再用手將瓶口按住,小心地將瓶子倒轉過來放開后,雖然窗紗上有許多小孔,但水卻流不出來。這個實驗會給學生帶來莫大的興趣,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由此可見,教師在平時只要仔細、認真地鉆研教材,依據(jù)新課改理念,演示實驗的改進之處還是很多的。這些改進對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根據(jù)以上探討和分析得出的結果能夠看出,目前在我國社會發(fā)展階段,企事業(yè)單位急需全能型人才,而人才的培養(yǎng)需要教育工作的輔助和支持,在這樣的情況下,校園教育工作改革刻不容緩。而本文則是針對初中校園物理實驗課程的開展情況進行分析,只為改善原有的設備不足所造成的實驗效果不理想情況,也為初中階段物理課程的教學找到最佳的開展方式,希望在這樣的實驗教學支持下,學生能夠總結出更多的知識點,并且提高自己的動手實驗能力,為促進初中生進步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成蓉.新課標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進[J].理科考試研究,2016,23(2):73.
[2]王燕紅.初中物理實驗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J].物理教師,2017,38(9):47-49.
[3]王俊芳.關于初中物理課堂實驗的幾個改進方案[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17,27(4):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