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評價語言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判斷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了解自己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有效學習而使用的帶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一種反饋性語言。課堂評價語言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整個課堂。借助于課堂評價語言的有效運用,教師不但可以明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取得的收獲和遇到的困難,引導學生自我認識,激勵學生主動學習,還可以根據(jù)收集到的信息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策略,有效實現(xiàn)教學目標。在中學課堂中,運用課堂評價語言能夠引起學生積極的思維與情感體驗,有利于創(chuàng)設和諧互動的教學氛圍。
1.過于重視答案的統(tǒng)一。課堂教學在一定意義上是教師按照預定的教學目標實施的“教”與學生的“學”形成統(tǒng)一的過程。在課堂上,教師主要通過課堂提問來收集學生學習的信息,有效的提問則是師生交流的橋梁。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要及時給予評價,或充分肯定激勵,或指出不足并提出期望。但有些教師為了流暢自然地完成整個教學過程,實現(xiàn)教學目標,在提問時往往過于追求答案的統(tǒng)一,不重視學生的思維過程,評價語言促進學生學習的功能沒有得到體現(xiàn)。筆者在聽課中發(fā)現(xiàn),教師對識記背誦知識提問多,拓展延伸知識提問少;答案唯一的問題提問多,開放性的問題提問少。大多數(shù)情況下,教師拋給學生的問題沒有意義,一問一答,表面熱熱鬧鬧,實質(zhì)上流于形式,只重數(shù)量,不重質(zhì)量。有些教師提問只關注預設結(jié)果,卻忽視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常表現(xiàn)為教師提出問題后,一個接一個點學生回答,一直到回答對為止。這種課堂提問模式過于強調(diào)答案的正確性,只以獲取正確答案為目標,忽視了課堂提問最有價值的部分——從學生回答問題反饋的信息中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這就導致教師在課堂評價語言的使用上往往偏重于答案本身,忽視了學生的思維過程,教師不能真實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也沒有接收到準確有效的反饋,這種評價語言既不能有效促進學生學習,也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2.無法靈活駕馭課堂評價語言。課堂評價語言的有效運用影響著學生對自我學習的審視,也反映出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和課堂掌控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大多教師使用課堂評價語言時問題頻現(xiàn):有些不能清晰表述問題,措詞模糊不清且多次重復,傳達的評價信息指向不明,學生聽了茫然無知,難以理解;有的課堂評價比較隨意,評價語言與教學并無聯(lián)系,無意中誤導學生,影響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有的評價語言過于籠統(tǒng),缺乏針對性,常以“很好,請坐”“你說的太棒了”“嗯……嗯”“不對,你聽聽別人怎么說的”等一些簡單的判斷性話語來評價學生,學生也不清楚自己哪個地方說得好,哪個地方回答不對。教師的評價語言針對性不強,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就沒有方向,阻礙了學生下一階段學習的進程。還有極個別教師因為學生基礎差,回答不上問題,評價語言冷淡,甚至口出臟話,這種不尊重學生、看不起“學困生”的做法,產(chǎn)生的消極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3.評價語言缺乏準確性。在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更加重視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為了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教師大多采用肯定性評價,但教師盲目拔高評價語言,忽略了通過評價促進學生學習這一最有價值的目的。每當學生完成一次學習活動后,教師就會用“很好”“不錯”“你真棒”等一些語言來贊揚學生。面對學生不夠全面甚至有嚴重偏差的回答時,教師不能真實準確規(guī)范地對學生評價,也沒有提出修改意見。這些言過其實、空洞的夸獎會使評價偏離課堂實際,誤導學生,不利于學生全面審視自己,無法引導學生重新思考自己的思維過程。長期大量使用,學生自然會產(chǎn)生聽覺疲勞,評價的激勵診斷作用也會弱化。
4.評價實踐與評價理論存在巨大反差。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選拔性的課堂評價觀正逐漸被促進學生學習的評價觀所替代。評價的過程即學生學習的過程,不宜片面強調(diào)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但社會對學校的評價依然看重的是考試成績和升學率,社會的期待無形中給學校和教師很大的壓力。社會輿論普遍認為,好學校就是升學率高的學校,好老師就是教學成效顯著的老師。這勢必就迫使學校和教師把學校的升學率和學生的成績放在教學工作的首位,從而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習結(jié)果的評價、輕視學習過程的評價,重視教材知識的掌握、輕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面對中考和高考的升學壓力,尤其是畢業(yè)年級,教師更多的是對學生學習結(jié)果進行評判,而不是對學生發(fā)展提供有效建議,導致課堂評價語言在課堂評價中的激勵啟發(fā)作用被忽視,教師對學生情感價值觀的發(fā)展和思維技能的培養(yǎng)關注不足,造成學生片面發(fā)展。部分教師在備課時鉆研教材多,研究學生少,教師主要依據(jù)教材和參考資料來設計教學,沒有從學情出發(fā)找到學生學習的起點,教、學、評存在脫節(jié)現(xiàn)象。
5.評價操作技術水平較低。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推進,對教師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因此,教師更應以學習者的角色不斷提高自己的評價語言水平。有效的課堂評價語言絕非朝夕之功,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反復進行打磨、改進、反思才能逐漸提高。教師在運用課堂語言評價時,容易忽視以下一些基本原則:一是教育性原則,即在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評價語言必須注重對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yǎng),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發(fā)揮各學科課程的獨特優(yōu)勢。二是差異性原則,即針對不同學生的認知經(jīng)驗、認知水平、情感態(tài)度,給予靈活多樣的評價,讓他們都有獲得感。三是明確性原則,教師的評價語言要指向明確、內(nèi)容具體、可靠有效,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籠統(tǒng)含糊、概括抽象的語言。四是啟發(fā)性原則,即課堂評價要正面引導,適時啟發(fā),教師可在教學關鍵處點撥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五是情感性原則,即教師要用充滿情感的評價語言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打動學生的心靈,不僅要曉之以理,而且要動之以情。六是藝術性原則,即評價語言要生動豐富、幽默詼諧、充滿睿智。
另外,教師還必須要弄明白三個問題:一是為什么評價?即評價目的。課堂評價是一種形成性評價,評價目的是要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問題,進而解決問題,促進學生學習。那么教師的評價就不能單純追求答案結(jié)果的統(tǒng)一,評價語言的使用更要以促進學生學習為目的。二是評什么?即評價目標。課堂評價的目標就是學習目標,教師要借助評價語言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狀況,明確自己與目標之間的差距,讓學生有意識地思考改進的方法和途徑,為學生下一階段的學習提供支持。三是怎么評?即評價方法。評價要收集相關的信息,收集信息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教師要在備課時要提前考慮問題如何設計,哪些知識是學生以前學過的,哪些知識是教師剛教過的,哪些知識是需要拓展延伸的。還要考慮課堂上要對哪些學生進行評價,是“學優(yōu)生”還是“學困生”,還是“中等生”,評價語言自然而然就會“因材施評”。
1.提升教師的語言素養(yǎng)。理論是行動的指南,教師要作出有效的評價必須要有理論的支撐。但是長期以來,一線教師在進行課堂評價時大多以自身的經(jīng)驗為基礎,缺失科學的評價理論。其實近些年來,一方面國家大量介紹國外教育評價和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我國的教育專家和學者也開展了大量的課堂評價研究。一線教師必須要與時俱進,堅持終身學習的發(fā)展原則,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加強關于教學評價語言的理論學習,開闊評價視野;分解細化課程標準,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指導課堂評價;多閱讀一些教育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全面深入了解學生的課堂心理;積極參加各種教育培訓,提升自己的語言素養(yǎng),多向名優(yōu)教師學習課堂評價的方式方法,積極參加連片教研活動和異地教學活動,提高運用評價語言的能力;在各種優(yōu)質(zhì)課、公開課活動中,多與同事溝通了解,加強交流學習,豐富評價語言內(nèi)容。教師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從每一節(jié)課開始,注重鍛煉自己的語言評價能力,激勵學生學習,向?qū)W生提出恰當?shù)?、有效的贊揚與反饋,逐步掌握必要的課堂評價技能。
2.課堂教學前充分準備。要使課堂評價語言有效,教師要特別關注教材和學生,注重教—學—評的有效結(jié)合,把教學方法和了解學生結(jié)合起來,才能體現(xiàn)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教師在準備教學設計時,首先要仔細研讀課標和教材,分解課標內(nèi)容,確定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這樣教學和評價才有章可循,評價語言才會有的放矢。教材是落實課標要求的基本載體,教師在研讀教材時,除了自己讀懂教材外,還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解讀教材,根據(jù)中學生的年齡和身心發(fā)展階段,對課堂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做出最大限度的預估。評價語言要適合中學生心理階段,肯定要有激勵作用,否定要有啟發(fā)作用。課堂提問是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問題的設置應圍繞學習目標,以知識的建構(gòu)為出發(fā)點,剔出無價值無意義的問題,注重問題之間的內(nèi)在邏輯,優(yōu)化提問質(zhì)量。另外,教師要善于傾聽,不僅要聽回答的內(nèi)容,更要聽學生在發(fā)言中流露出的想法,捕捉他們思維火花。教師還可以觀察學生的行為,在觀察的基礎上,深入思考,決定或調(diào)整自己的評價語言。
3.及時進行課堂教學的反思與研究。教師要把自己在課堂評價語言實踐中反映出的問題對照現(xiàn)代教育評價思想和理念加以剖析,思考自己的課堂評價語言是否合理有效。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評價理論水平,而且能提高語言評價的操作水平。經(jīng)過深思熟慮,自己才能更加清楚教學評價中存在的不當之處,從而明確自身改進的方向,擺脫“自我經(jīng)驗的復制”,從關注自身和教材轉(zhuǎn)向關注學生,獲取更多的問題信息。教師可利用學校的錄播設備再現(xiàn)自己的教學過程,以聽課者的身份反思自己的評價語言。在信息化的今天,教師也可以在網(wǎng)上論壇、教育博客等平臺研討交流與反思,提升反思意識與反思能力。教師還應養(yǎng)成總結(jié)課堂評價語言實踐經(jīng)驗的良好習慣,積累原始素材,針對具體問題展開行動研究,對自己的課堂評價語言行為和產(chǎn)生的結(jié)果進行反思,不斷解決語言低效甚至無效問題,讓自己的評價語言充滿創(chuàng)新色彩,在課堂語言評價方面獲得進一步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