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娟
在社會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日益緊密,除了競爭與合作,更多時候也要學會分享。幼兒分享行為的發(fā)展,是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幼兒建立良好的伙伴關系、形成健康個性的基礎。
“分享是人類的一種親社會行為,指個體自主自愿與他人共享資源,并從中獲得愉悅和滿足的社會行為?!睆膬群峡矗窒碇辽賾邆湟韵氯矫娴奶卣鳎阂皇侵鲃幼栽?,二是與他人共享,三是內心產(chǎn)生愉悅的情感體驗。從其結果來看,分享行為最終導致資源雙方真正的共有,而非把資源的所有權由一方簡單地轉給另一方。[1]那么何為“偽分享”行為呢?有學者認為“偽分享”是指幼兒為了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或者別人的贊許,而自愿或是被迫做出帶有功利色彩的分享行為,即使幼兒本人在心理上并不認可這種行為,但此時的分享行為就變成了獲得某種利益或者逃避某種懲罰的方式或工具。[2]結合已有研究和對幼兒的長期觀察,在此將以下行為界定為“偽分享”行為:幼兒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或者別人的贊許,帶有目的性地做出分享行為,整個過程可能伴有愉快情緒,也可能伴有不愉快情感;在成人的逼迫下做出的伴有不愉快情感體驗的分享行為;只停留在口頭的說說而已上的分享行為,并非資源的雙方真正的共有。以上這幾種分享行為都不是真正的分享,因此界定為“偽分享”行為,并對“偽分享”行為的典型表現(xiàn)進行分析,即功利性、被迫性和虛假性。
中班幼兒寧寧特別喜歡從家里帶零食與其他幼兒分享,一開始認為寧寧在該方面發(fā)展得不錯,長時間觀察發(fā)現(xiàn),原來,他分享零食只是為了做代理小班長。該班張老師每天都會安排十五分鐘的時間來讓幼兒分享零食,并規(guī)定帶零食的幼兒就是該段時間的代理小班長,小班長不用像其他幼兒一樣安靜地趴在桌子上等待被分享的一點點零食,而是可以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有種“為所欲為、高高在上”的感覺,同時還能與其他幼兒講條件,比如,“我現(xiàn)在給你一點兒,你下次帶好吃的也要給我分一點”“我給你吃,你讓我和你們一塊兒玩兒”諸如此類的話。寧寧似乎特別享受這種由分享零食所帶來的“特權”和“利益”,以及那種不被他人管束的自由感覺。表面看來,寧寧的分享行為發(fā)生的頻率挺高,可這并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分享,而是“偽分享”行為。
分享行為是幼兒親社會行為中利他行為的一種,即對他人的福利做出無私的關注。[3]此案例中的幼兒將分享看作是獲取“特權”和“利益”的一種手段,如若幼兒習慣了這種功利性的分享,將會很難體會到分享所帶來的真實體驗。
有一次,老師從夢想的口袋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玩具小車,就對班里的其他幼兒講:“今天誰表現(xiàn)得好,我就讓他玩一會兒夢想的玩具車。”當時夢想就大聲說:“老師,不行,那是我的?!崩蠋燁^也不抬地說:“好東西要大家一起分享嘛。”那天班里大部分幼兒玩了夢想的玩具車,非常開心,惟獨夢想變得異常安靜,和以前調皮的樣子截然相反。我去和他閑聊得知,因為擔心玩具車被弄壞,所以才不想和其他幼兒分享。時隔一日,見到夢想的媽媽,才了解到夢想的爸爸經(jīng)常出差,很少有時間陪他,而這個玩具車是爸爸送給他的最喜歡的禮物,經(jīng)常帶在身上,連睡覺時都放在身邊。
分享應當是自主自愿的,而非被動的、強迫的,也是要帶來快樂的,不是簡單的讓渡物品的使用權或所有權。幼兒在成人的權威下不得不進行的一種分享行為,并不是真正愿意與他人分享,只是迫于外界壓力,將自己的物品分給他人或送給他人。[4]這種做法看起來是在幫助幼兒學會分享,實則是對幼兒的一種誤導,使孩子誤以為分享就是“忍痛割愛”、無原則地讓渡自己的物品使用權或所有權,也會使幼兒害怕分享,體驗不到分享的樂趣,更不能形成分享的內在動機。這種不尊重幼兒主權的分享,沒有顧及到幼兒的內心感受和真實需要,違背了分享的本質,也違背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分享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與其不快樂地分享,倒不如不分享。
寶寶是一個乖巧的小女孩,平時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奶奶特別寵她,她也非常聽話。一次,寶寶從家里帶了一些糖果并分享給我吃,正當我準備吃的時候,她笑著對我說:“李老師,你不會真的要吃吧?”我當時愣了一下,詫異地問:“怎么了,你這不是要跟我分享嗎?”她連忙說:“是啊,是要和你分享,可是我在家里跟奶奶分享的時候,她都是假裝吃的啊……”原來,由于家人對幼兒的過度寵愛,分享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變了質,并且,此時幼兒的分享在家人眼里是值得稱贊和表揚的,家人通常會夸幼兒懂事有禮貌。長此以往,幼兒認為分享只是說說而已,而不需要真實付出,事實不過“偽分享”罷了。分享是需要有真實付出的,而成人也應當是真誠地接受,不能只是虛假地說說而已,畢竟,幼兒最終是要進入真實的社會,而不是假想的世界。
關于“偽分享”行為的出現(xiàn),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接下來將從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從思維發(fā)展水平來看,幼兒的思維方式是自我中心占主導,凡事以自我的需求和利益為第一位,不會關注他人的福利,即使有時會拿出東西和他人分享,仍然是以自我利益為出發(fā)點,往往帶有很強的功利性。試想,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怎能處處為他人考慮呢?因此,幼兒還不能夠理解分享的真正涵義,自主自愿地分享也就有難度,也是致使幼兒“偽分享”行為出現(xiàn)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看來,不分享的幼兒并非自私,而是還不具備相應的思維方式,成人也不應以成人的思維來過度要求幼兒。從道德發(fā)展水平來看,幼兒處在科爾伯格所說的前習俗水平,已經(jīng)具有了關于是非善惡的觀念,但是都是純外在的,多數(shù)都是從該行為可能產(chǎn)生的結果以及與自身息息相關的利害關系來考慮的,為了免遭懲罰而聽從權威人物的命令或者為了獲得獎賞和滿足自己的需要而遵循外在的分享規(guī)則,由此看來,幼兒有時迫于外界壓力而做出非自主、非自愿,具有“趨利避害”色彩的分享行為,也是“合情合理”的,同時也是“偽分享”行為的虛假性和被迫性存在的重要原因。從移情能力發(fā)展來分析,“3歲的幼兒就已經(jīng)擁有了移情的所有基本成分,不僅能夠識別簡單情境中他人情緒情感并產(chǎn)生移情,而且能夠不用親眼所見僅僅通過有關他人感受的描述就能夠產(chǎn)生移情。這時,幼兒已經(jīng)能區(qū)分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情感狀態(tài),并且能夠初步意識到他人會和自己有不同的需求,并且會逐漸對復雜的情緒情感產(chǎn)生移情”。[5]由此可以看出,幼兒能夠更好地理解他人和自己的情感,這些能力的發(fā)展對幼兒分享行為的發(fā)生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這也只是一些基本的前提條件。
分享是重要的親社會行為之一,也是好孩子的重要標志之一,于是成人往往“急于求成”,過早地教幼兒學習和他人分享,在此過程中也不自覺地借助外部的力量。利用外物誘導幼兒或利用成人的權威來促使幼兒做出分享行為,不得不說是“偽分享”行為出現(xiàn)的重要誘因。首先,成人并未冷靜思考分享事件本身,而不是盲目攀比、跟風,簡單地、刻意地追求幼兒外在的行為表現(xiàn)。其次,成人在對幼兒進行分享教育時,未能很好考慮到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也未能考慮當時的情境,沒能根據(jù)具體情況作出相應的引導,歸根結底,是對幼兒的關注不夠,才會導致“偽分享”行為的出現(xiàn)。再次,針對幼兒正確的分享行為,沒能進行合理的強化,導致幼兒形成錯誤的分享觀念,一味的物質獎勵也助長了“偽分享”行為的發(fā)生。最后,分享教育是養(yǎng)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說說而已就能完成的,成人應該提供良好的榜樣,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
在影響分享行為的認知因素中,有角色采擇能力、對社會規(guī)范的認知、自我概念、情緒因素和榜樣影響等。[6]因此,成人要有意識地促進幼兒以上認知的發(fā)展,比如,引導幼兒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知道物權的概念,并逐漸了解到分享的自主自愿,在顧及他人感受時,也要考慮自己的情緒。同時,分享不僅僅局限在物質范疇內,還包括精神的分享。教師每天可預留一定的“悄悄話”時間,供幼兒分享自己的故事、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分享自己的秘密,體驗分享的樂趣。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循序漸進地引導,不可心急,不可恐嚇,亦不可欺騙性引誘。幼兒的認知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發(fā)展,同時也賴以成人的適當引導,根據(jù)幼兒成長的節(jié)奏,循序漸進地促進幼兒認知的發(fā)展。
當幼兒出現(xiàn)正確的分享行為或者其它親社會行為時,要及時給予強化,讓幼兒知道自己的某種行為是值得肯定的,進而形成積極的心態(tài),并且嘗試用不同的強化物,合理進行強化,隨著幼兒行為發(fā)生頻率的增加,適當減少強化的次數(shù),即每次強化的間隔時間逐漸增長,直至最后沒有強化物的強化作用,該行為仍能以一定的頻率出現(xiàn)。值得注意的是,鼓勵或獎勵應當真實合理,不夸張、不籠統(tǒng),讓幼兒具體清楚地知道被表揚的行為。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依賴于成人一定的強化和幫助。當幼兒拒絕分享時,要及時溝通了解具體情況,善于捕捉教育時機,引導幼兒做出正確的分享行為,并逐漸內化、習慣化,讓外在的強化輔助幼兒形成內在的分享動機,進而作出正確的分享行為,遠離“偽分享”,與他人共享快樂。
移情既是體驗他人情緒情感的能力,又是分享行為發(fā)生的推動器。[7]在幼兒的教育活動中,常用的移情訓練的方法有講故事、角色扮演、觀看動畫視頻等。無論是哪種方式,都要從幼兒熟知的情境引導幼兒,利用已有的體驗來進行教育,更利于移情的發(fā)生、引起幼兒的情緒情感共鳴,更有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教師在進行移情訓練時,通常需要采用換位思考或替代想象去理解他人的情感需要,從而產(chǎn)生分享意識、發(fā)生分享行為。另外,還需變換移情對象的身份,讓幼兒擴大移情的對象,訓練幼兒對不同人物的移情能力。[8]教師也應積極參與其中,與幼兒一起感受,增強感染力。
創(chuàng)設適宜分享的情境,提供適宜分享的機會,引導幼兒分享行為的發(fā)生。成人盡可能創(chuàng)設條件引導分享行為的發(fā)生,讓幼兒的分享意識有“用武之地”,同時,要注意樹立良好的榜樣,讓幼兒的分享有“參照”,讓愛模仿的天性成為他們學習的有利因素,并且在成人持續(xù)不斷的引導下,漸漸地形成良好的分享習慣,久而久之內化為分享品質?!笆陿淠荆倌陿淙恕?,教育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對待幼兒也是如此,需要我們多些細心、多些耐心,陪伴幼兒,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