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旭玲
所謂語言理解能力,字義上表述為對字、詞、句等的理解能力,本研究即指智障學生對文字、圖片、音樂、故事等的理解能力,特別是對文字的理解與記憶。智障學生由于身體、心理、環(huán)境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在語言、行為等方面存在一定障礙。相比普通學生,智障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遠遠落后,而語言理解能力的發(fā)展制約著語言表達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記憶能力,根據(jù)對已有文獻的分類、匯總及閱讀,部分學者已從智障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1]、輔讀學校學生語言能力特點[2]、語言能力發(fā)展途徑[3]、溝通訓練方法、敘事能力提升以及語言障礙類型及對策[4]等方面進行思考與研究。立足文獻研究,結合自身教育教學實踐的經(jīng)驗,得出智力障礙學生語言理解的四個特點:
研究發(fā)現(xiàn),多數(shù)智力障礙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都有著不同的刻板行為,如:一直按照同樣的步驟做事(有學生拖地時是嚴格按照“拖三步——退三步——再拖三步——再退三步”的步驟進行)。在語言學習及理解上也是如此,目前培智五年級大部分學生學習生活數(shù)學、生活語文及其他學科上都表現(xiàn)出很刻板的行為,如對所有學習內容都采取同樣的學習方法,一下課就拿著圖畫本或是練字本不停地練習,一提到寫字便削鉛筆等,甚至說話時也按照同樣的聲調、同樣的句式進行,這在很大程度上會阻礙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并讓學生禁錮在自己的學習模式上。
“關鍵詞學習”是智障學生語言理解能力的另一個特點。在教育教學及日常生活中,用長句子說一句話的作用遠遠低于關鍵詞的作用,就像在生活適應課《學疊衣服》上一樣,老師用長句子進行教學,不停地強調卻收不到預想的效果。因為孩子們無法對長句子進行有效分析,也無法從中抓住重點,殘疾程度重者更無法理解老師所講及所說內容,因而課堂上多數(shù)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喜歡下座位,甚至出教室。但在《學疊衣服》第二課時中,教師只采用了“抖、鋪、正方形”等關鍵詞,孩子們就能很快理解,并能在教師指導下清晰地按步驟完成任務,這說明孩子接收信息的速度慢,接收的內容少。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告訴我們——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并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漸緩慢,所以有長時記憶和短時記憶之分。智力障礙學生的遺忘速度會更加快,因而一課時的新授教學內容會花幾個課時去重復與記憶,如在實驗班生活數(shù)學課中,數(shù)概念的建立,數(shù)學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對于智力障礙孩子來說很困難,一個簡單的數(shù)數(shù),都需要不斷地重復才能記住,直到四年級,依然有部分孩子不會準確數(shù)數(shù),很難做到實物與數(shù)字的對應。生活語文課也是如此,從一個生字、一組詞語的學習到一句話的表達、一首兒歌的熟記,需要很長的時間,并且需要很長的時間去復述與再學習,從而將短時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
識字量很少在整個特殊教育領域都是比較明顯的特征,尤其對于智力障礙的學生而言。如根據(jù)實驗班識字情況的調查統(tǒng)計,長期到校學生11人之中,只有1位學生識字量500字左右,約占9.09%,識字量極少甚至沒有的學生有6位,占54.54%,處于中間層的學生有4人左右。同時,對一個字從認識到熟知,需要的時間很長,如在實行“修改日期牌”以來,實驗班每天都會說“今天是……”,從對“是”的認識到“天”及“今”的認識,需要一個學期的時間,由此可見,大多數(shù)智力障礙學生識字量很少,且記憶速度緩慢。
不管是思維刻板,還是識字量少,這都是智力障礙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根據(jù)智障學生語言理解的特點,結合實驗班長期到校上課的11位智障學生語言理解能力及綜合表現(xiàn)情況,將語言理解能力較好的5個學生分為A組,將語言理解能力較弱的6個學生分為B組,通過在教學中運用不同的策略,以期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經(jīng)過一學期的嘗試,班級學生語言理解能力明顯得到提高,具體來說,采用了以下幾方面的策略:
圖文結合的學習方式是目前特殊教育學校采用最多,也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學生可根據(jù)圖片內容猜字,也可根據(jù)字進行圖片配對練習,在環(huán)境布置上,多數(shù)學校也采取圖片+字卡相結合的方式,進而增加識字數(shù)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
如在教授《植樹節(jié)》一課時,板書“植樹節(jié)”時在“樹”的下面畫上一棵簡筆畫“”,再讓學生認識樹,以后只要畫上“”,孩子們便會聯(lián)想起植樹節(jié),并且能知道這個字讀“樹”,加深印象,最終認識與樹有關的字、詞及句子。
實驗班在學習兒歌《慶祝六·一》時,歌詞雖然很長,但在對關鍵字、詞用圖片配對后,孩子們便能根據(jù)圖片內容將整首兒歌記住,如花則用“”表示,草地則用“”表示,而花園、圓圈、手拉手、跳舞、陽光等詞語也可以用相同的方式進行學習和提示,從而提高實驗班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同時將該方法在我校各班進行推廣,得出圖文結合可以輔助學生識字,并增加孩子們的識字量,進而提高語言理解能力。
競,《說文解字》中解釋為“逐也”;競爭,即為了己方的利益而跟人爭勝。在特殊教育學校,競爭游戲的合理使用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理解能力,特別有效運用于生活數(shù)學、生活語文、生活適應、勞動技能等學科之中。
如在中午午休時,班上大部分孩子都能睡著,但少部分孩子無法入睡,則采用競爭游戲的方式,帶領學生在飯后圍繞教室走圈,并提要求說誰的腳步最輕,誰就最厲害,約定一出,孩子們馬上就變安靜下來,并能在競爭游戲中表現(xiàn)得更好,也能較快地入睡。
在A層學生與C層學生結對幫扶時,競爭游戲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如在美術課上,我們一起學習《編辮子》,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劉XX幫扶何XX,龍XX幫扶付XX,唐XX幫助李XX,之前大家都有精無力地互相幫扶,只要教師指令“師父教徒弟”一出,誰先教會徒弟,就會獲得加五角星(本校學生的代幣制兌換憑據(jù))的獎勵之后,整節(jié)課便會進入到一種注意力集中的狀態(tài),孩子們會為了獲得五角星而不斷努力,在交流中提高自身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
肢體語言是口頭語言的延伸和輔助,在肢體語言的幫助下,我們能更快、更準確地理解孩子的語言,智障學生也會通過肢體語言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和對教師及其他事物的理解能力。特別是對于聽力正常而語言能力較弱的孩子,這無疑是接觸、了解外部世界的有效途徑。如實驗班中,有一半的學生語言能力較弱或缺失,因而在教育教學中,實驗班采用最多的便是肢體語言。
在學習“+”時,大部分學生對于“+”都比較陌生,也很難理解“+”就表示將所有的數(shù)字求和,因而在生活數(shù)學課上,通過手勢學習“+”的含義就是指“合起來”,以夸張的動作將兩只手掌心相對做拍手的動作,這樣即便于學生理解,也能集中學生短暫的注意力,進而延伸至“加法算式”的學習與運算,通過手中拿實物合起來,全班同學(包括3位自閉癥)都能用拍手表示“合起來”,進而表示加法算式,這是肢體語言的優(yōu)勢,也是提高教學效率,提高智障學生語言理解能力的關鍵。
疊詞,即重疊的詞語,從修辭角度說,重疊詞和詞組能夠表達不同的附加意義和感性色彩。[5]智障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心理年齡往往落后于生理年齡,因而其語言發(fā)展水平遠遠落后于同齡正常兒童,經(jīng)調查實驗班大部分學生語言發(fā)展能力處在最基本的“單詞理解階段”,根據(jù)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我們要找到適合學生學習的可能發(fā)展水平——從單詞到句子,然后小步子漸進學習。
在學習自編兒歌《四季歌》時,僅靠“春、夏、秋、冬”四個字的學習,往往空洞而抽象,學生并不理解這四個字的含義,也很難記住,在嘗試了很多方法后,發(fā)現(xiàn)在單詞前加上朗朗上口的疊詞形容詞,不僅能幫助學生記住所教內容,還能幫助學生從簡單單詞變成短句子,如在春天前加上“美美的”作為修飾就變成——美美的春天,不僅記住了春天,還記住了春天的特征,以此類推還有“熱熱的夏天”“甜甜的秋天”以及“冷冷的冬天”,直到現(xiàn)在,一提到四個季節(jié),學生便會清晰、明亮地進行回答。
代幣制是現(xiàn)代教育中運用最廣泛的一種教育方式,也是效果最佳的一種教育方法,即用象征錢幣、獎狀、獎品等標記物為獎勵手段來強化良好行為的一種行為治療方法,尤其是在特殊教育領域的合理使用,不僅能矯正學生的錯誤行為,還能讓期望行為進行延伸。如矯正劉XX口齒吐字不清晰時,采用的便是代幣制的治療方法,具體如下:
1.明確目標行為——矯正劉XX語速很快,吐字不清的不良行為;
2.找到劉XX喜歡或想要的東西——水槍,確定代幣;
3.確定后援強化物,除了水槍之外,劉XX還喜歡飛機,在第一強化物失效之后,可采用第二強化物。
4.確定代幣交換系統(tǒng)。跟著班級的代幣制走,但對他要嚴格一些,其他同學表現(xiàn)好后獲得五角星,5顆五角星可以兌換一朵小紅花。而對于劉XX,因為其自身能力強于班級中其他孩子,故將五顆五角星提升到10顆五角星,最后決出他是否有能力獲得水槍。
5.實施代幣制。在實施環(huán)節(jié),主要結合劉XX同學吐字不清楚,語速很快的行為,對其錯誤的語言表達行為進行有效地矯正,在實施過程,必須按照之前約定好的進行,并保證實施的強化效果。
6.將期望的行為放入日常生活中——回歸生活。特殊教育的教學內容都是來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因而矯正劉XX該行為之后,雖然會有新的錯誤行為出現(xiàn),但要將其行為放回日常生活中,進而實現(xiàn)問題行為的有效矯正。
毫無疑問,小學階段甚至初、高中階段的大部分都在不斷模仿老師,長大后的孩子幾乎都帶有最初教課教師的特點,因而示范,尤其是正確的示范不僅能迅速提高智障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在無形中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
如在學習“-”時,實驗班數(shù)理思維能力較差,雖然學習了“+”,但無法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效地遷移,對減法都很陌生,也不理解減法的含義,所以我采用示范法教學生理解,如帶領學生一起用劃掉物品時,就要用減法;通過用框走物品時,也要用減法,通過示范,班上大部分學生都理解了減法,并能自己給自己出減法算式題,還能自己進行解答。同時教師的一言一行也不斷地影響學生,特別是在言語上,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為學生提供正確的學習榜樣,才能幫助他們提高自身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
智力障礙學生是獨立的個體,語言發(fā)展水平不一致,語言表達情況有差異,但他們都是不斷成長的個體,在成長的道路上,立足于當前與未來發(fā)展,找到“最近發(fā)展區(qū)”,制定適合其發(fā)展的個別化教育計劃(IEP),以“鷹架教學”的方式,實施科學的、系統(tǒng)的、正面的引導教育,從而有效提高其語言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