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明
【摘要】目的 觀察白蛋白聯(lián)合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1月~10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兒黃疸患者52例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法將其分為兩組,各26例,對照組予以藍光照射聯(lián)合培菲康治療,觀察組則采用白蛋白聯(lián)合藍光照射治療,對比不同方法應用效果。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血清膽紅素水平以及治療總有效率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新生兒黃疸采用白蛋白聯(lián)合藍光照射治療,可有效改善患兒癥狀,應用安全可靠。
【關鍵詞】白蛋白;藍光照射;新生兒黃疸
【中圖分類號】R722.1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4..01
黃疸為新生兒時期一種常見癥狀,分析其發(fā)生主要為膽紅素代謝異常,而導致新生兒膽紅素濃度升高,大量聚集于黏膜、皮膚處,表現(xiàn)為黃疸癥狀[1]。若不及時治療,膽紅素水平持續(xù)升高,合并感染、酸中毒、缺氧等高危因素,容易出現(xiàn)膽紅素腦病,威脅患兒生命健康。藍光照射為最常用的降低膽紅素方法,白蛋白可促膽紅素排出體外,治療效果顯著。本次研究表明,總結藍光照射聯(lián)合白蛋白治療新生兒黃疸療效,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10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兒黃疸患者52例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法將其分為兩組,各26例。其中,對照組男16例,女10例,年齡3~24 d,平均(14.2±10.2)d,體重2.80~4.80 kg,平均(3.50±1.03)kg;觀察組男18例,女8例,年齡2~26 d,平均(13.2±10.3)d,體重2.72~4.95 kg,平均(3.53±1.01)kg。比較兩組患兒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治療方法:培菲康結合藍光照射,選擇波長425~475 nm藍光雙面光療箱,照射燈管長度為20~25 cm,照射時距離床面需保持38~42 cm,嚴格規(guī)范操作,同時食用培菲康,1粒/次,3次/d,連續(xù)口服治療3 d。
觀察組治療方法:白蛋白結合藍光照射治療,藍光照射方法與對照組相同,照射后,將白蛋白1 g/kg與15~20 mL10%葡萄糖溶液進行混合,靜脈滴注混合液治療。滴注時,經輸液泵控制滴速度,初期用藥速度緩慢,之后逐漸加快,并注意觀察患兒治療過程中有無不良反應。
1.3 觀察指標
記錄治療前、治療3d的總膽紅素(TBIL)、結合膽紅素(DBIL)、間接膽紅素(IBIL)水平,評價臨床療效。判定標準[2]:治愈:治療后觀察患兒無黃疸癥狀,TBIL降至85 μmol/L(早產兒119 μmol/L);改善:治療后癥狀改善,TBIL降至85~222 μmol/L(早產兒119~257 μmol/L);無效:治療后黃疸癥狀無變化,或治愈后再次復發(fā),TBIL水平無明顯變化。治療有效率為治愈率與改善率之和。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清總膽紅素水平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TBIL、DBIL、IBIL水平均低于治療前,兩組治療后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療效比較
對照組26例,治愈、改善、無效例數(shù)分別為17、4、5,總有效率為80.8%,觀察組26例,治愈、改善、無效例數(shù)分別為22、3、1,總有效率為96.2%,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新生兒因機體膽紅素代謝異常,導致機體大量膽紅素聚集,再加上排泄能力差,膽紅素排出慢,引發(fā)黃疸。新生兒黃疸可分為兩種,其中生理黃疸為正常現(xiàn)象,無需就醫(yī)可自行緩解,而病理性黃疸應引起臨床重視,及時確診患者病情,避免影響患兒預后。
綜上所述,新生兒黃疸采用藍光照射結合白蛋白治療,可有效降低患兒膽紅素水平,提高療效,可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馬群英,黎明真,聶洪莉.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輔助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的療效[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6,22(4):370-372.
[2] 陳潘虹.茵梔黃及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輔助光照治療新生兒黃疸療效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34):75-76.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