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平市西山鎮(zhèn)中心小學(537200)
李 潔
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們心靈的唯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過它才能進來?!毙W生由于年齡小,自制力比較差,有意注意持續(xù)的時間短,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集中精神探究所學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課間激烈的打鬧、興奮的大腦,導致學生在短時間內難以把注意力轉移到課堂教學中來。因此,我在課前開展三分鐘聽算比賽,使學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愉快地投入學習之中。聽算就是聽算式,算得數。聽算的特點是一閃即逝,要求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雖然它比視算的要求高,但它是提高計算能力的有效方法。課堂教學中,我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或收集學生容易出錯的口算題進行聽算,每道題讀兩遍,學生先集中注意力聽,暫時不用算。聽完五道題后,當師說“算”時,學生才開始算;師說“換”時,學生馬上停筆與同桌交換本子;師說“改”并讀答案時,學生便用紅筆幫同桌批改;師說“還”時,學生便把已批改好的本子還給同桌,有錯題的自己改正。最后我調查聽算的情況,給予學生評價,全對的打上100分,有錯的學生改正后拿給老師看就可以加上一面紅旗。這樣進行教學,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也使看似枯燥的計算訓練在比賽中變得有趣起來,還調動了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每天一小練,我班學生的計算能力提高了不少,多人在學校的計算競賽中獲獎。
教學目標越明確、越細致、越具體,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注意力就越集中。因此,課一開始,教師就要對學生及時提出明確的目標和要求,使學生明白應該重點掌握什么、理解什么,對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內容,必須要高度集中聽講。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根據課題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再將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寫在黑板的右上角,然后針對這些問題有目的地開始新課的教學。這樣,學生帶著明確的目標聽課,注意力就容易集中了。例如,教學“梯形的面積”時,我讓學生根據課題提出自己想探究和解決的問題。于是學生積極動腦,提出了以下問題:梯形的面積計算與什么圖形有關?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什么?如何推導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計算梯形的面積時要注意什么……這樣教學,既能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又可以使學生專注地進入新課的學習,因為這些問題都是他們自己提出來的。
1.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根據記憶金字塔理論,塔尖的第一種學習方式是聽講,也就是教師在上面說,學生在下面聽,這是我們最熟悉、最常用的教學方式,但學生的學習效果卻是最低的,因為24小時以后學習的內容只留下了5%;第二種學習方式是閱讀,通過閱讀學到的內容可以保留10%;第三種學習方式是用聲音、圖片進行學習,學習內容可以留下20%;第四種學習方式是示范,采用這種方式進行學習,可以記住學習內容的30%;第五種學習方式是小組討論,可以記住所學內容的50%;第六種學習方式是做中學或實際演練,對所學內容的記憶可以達到75%;最后一種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學習方式是教別人或馬上應用,可以記住90%的學習內容。從中可以發(fā)現,學習效果在30%以下的幾種傳統的教學方式都是個人學習或被動學習,而學習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團隊學習、主動學習和參與式學習。
那么,如何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呢?如何建構快樂學習的課堂?課堂教學中,我嘗試運用記憶金字塔中學習效果最好的方法——給學生機會當“小老師”去教別人,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學“雞兔同籠”問題前,我布置以下預習作業(yè):“挑戰(zhàn)自己是否能當‘小老師’,看誰既能預習得明白,又能明白地說給別人聽。第二天能上來當‘小老師’的同學都可以加10分。”在我們班里,這是個人加分的最高值。月底統計時,獲獎的學生可以許下一個愿望讓老師幫助實現,所以學生個個都很期待。同時,我對預習提出明確的要求:“讀例題,也可以通過試做《測評》中的‘小試身手’幫助自己理清思路,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研究。弄懂例題后,嘗試完成例題后面的‘做一做’?!闭n堂上,出乎我的意料,很多學生舉手要求當“小老師”,看來重獎之下必有勇夫。學生的表現都很棒,上臺的“小老師”有模有樣,懂得學我平時的教學,與下面的同學一問一答地進行互動,再一步一步完善板書,這樣聽課的學生也能大膽質疑、補充。最后,我強調重點,總結方法。我把學生自信地在講臺上當“小老師”的視頻發(fā)到家長微信群,家長們紛紛叫好,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下次能上臺當“小老師”鍛煉一下。通過體驗式學習,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記憶,更容易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這種“我要學”的主動學習才是最有效的學習。
2.以動作帶動思維
課堂教學中除了說一說外,教師還可以多讓學生做一做,畢竟學生長時間靜靜地坐著容易產生疲勞,通過動作帶動思維,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做就是動手試一試、畫一畫、做一做、寫一寫,學生動手操作時自然就會高度集中注意力,理解、記憶知識的效果會更好,同時提高了動手能力。
3.通過講故事理解知識
小學生都愛聽故事,故事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使數學知識變得形象直觀,易于理解。如有這樣一道習題:“一群小朋友在排隊,小亮的左邊站著7個人,右邊站著8個人,一共有多少人?”有學生脫口而出:“15個人。”我并不急于糾正,而是給學生說了個《騎驢找驢》的故事,學生聽后哈哈大笑,在故事中明白自己做錯題的原因——忘記加上小亮。這樣教學,學生從此再也沒有出現過類似的錯誤。
4.用幽默的語言為學生提神
數學學習雖然枯燥乏味,但教師可以通過幽默風趣的語言,使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教學“三角形的特性”時,書本有一道幫小兔和小老虎解決圍籬笆的問題,我出示題目后提問:“哪一種圍法更牢固?說一說你的理由?!痹趯W生回答后,我又問:“如果你是小兔,聽到這些話,你會怎么做?”一個學生站起來回答:“把平行四邊形的籬笆改為圍成三角形的籬笆?!蔽易呓@個學生,摸摸他的頭,表揚道:“真是一只聰明的小兔子!”大家聽后都被老師幽默的語言逗得開心地笑了,而那個被稱為“聰明的小兔子”的學生則眼里閃著興奮的光芒,臉上綻放出幸福的笑容。
另外,師生互動的語言也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如想讓學生安靜下來時,師就說:“此處無聲——”學生就答:“勝有聲?!庇袝r我還會這樣稱贊學生:“同學們真棒!”學生回答:“老師更棒!”師:“同學們真精神!”生:“老師更精神!”如果發(fā)現有部分學生昏昏欲睡、無精打采,我就說:“同學們真困!”有的學生條件反射,馬上就說“老師更困”,說完后馬上發(fā)現不對勁,這時課堂教學又可以繼續(xù)進行了。營造這樣輕松和諧的氣氛,起到了為學生提神醒腦的作用,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結尾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良好的結尾會收到畫龍點睛、余味無窮的效果。但是,如果我們每次都以“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這樣的問題來結束一節(jié)課的教學,那么,還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思考嗎?為了讓學生感受到“課雖盡,而意無窮”,我常設計精彩巧妙的課堂結尾。如教學“年、月、日”一課時,我以猜謎語進行結尾:“看不見,摸不著,沒有腳,卻能跑,只見匆忙過,不見奔回頭。猜一猜,這是什么?”生:“時間?!薄安聦α?!既然時間這么寶貴,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時間?”學生紛紛說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這樣就起到了良好的情感教育作用。
總之,課堂上,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在課前、課始、課中、課終的注意力,不斷培養(yǎng)學生有意注意的學習品質,切實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