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福州
(江蘇省新沂市第四中學,江蘇 新沂)
情境教學法是指利用具有一定情緒色彩以及以形象為主題的具體、生動的場景,引發(fā)學生的態(tài)度體驗,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教材內容的教學方法。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引入情境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對教師的寫作教學內容產生共鳴,因此該教學方式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深受師生歡迎。
在運用情境教學法對初中生進行語文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遵循以下幾項基本原則,首先是智力與非智力、意識與無意識相統(tǒng)一原則。遵循這一原則實際上是為了能夠讓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處于輕松與集中并存的狀態(tài),讓他們的聯(lián)想可以自由馳騁、感知暗暗積聚、情緒隨意起伏、技能與時俱進,這也是情境教學法所希望達到的教學效果。這種認知規(guī)律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量幫助學生集中思維,培養(yǎng)他們刻苦鉆研的精神,同時還要調動他們的情感、動機、愿望、無意識潛能、興趣等,以便可以更好地促進其智力發(fā)展。其次是愉悅輕松體驗性原則。這項原則是根據(jù)行為效率和心理激奮水平相關,以及認知活動具有體驗性而提出的。它要求教師能夠在一種相對愉悅、輕松的氛圍中來引導學生,使他們產生問題意識,并展開自己的想象努力尋找答案。另外,這一原則對“過程”與“結果”的重視程度是一樣的,它希望學生可以將發(fā)現(xiàn)和思考當作一種樂趣,而不是一種負擔。第三是以師生互信互重為前提的自主性原則。該原則主要強調兩點,一是師生之間應當建立一種良好的關系,二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居于主體地位。情境教學法認為,教學本身就是一種特定情境中的人際交往,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情境教學法得以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證。因此,該項原則要求教師在運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時,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一切教學活動都應當建立在學生快樂、主動、積極的基礎上。
角色扮演,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情境教學方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一些敘事類的課文進行彩排、表演,讓他們通過對文中人物進行揣測模仿,來深入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意境和情感,這樣對文章的內涵和主旨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例如《皇帝的新裝》一課,雖然這是一篇童話故事,但它所表達的情感卻是不錯的寫作題材。像文中那個只知道自己享樂,從來不關心百姓疾苦的皇帝,我們可以以此為切入點探討一下政府官員的執(zhí)政行為;像文中那兩個配合默契的騙子,也生動體現(xiàn)出了人性中的偽善;還有文中那個正直、真誠,敢于說出事情真相的小孩,也代表了社會中一些直言不諱的人物。通過角色的扮演,可以讓學生對文中人物的情感、思想有更為充分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可以使他們領悟到許多的人生哲理。
隨著學校教學環(huán)境的逐步改善以及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先進教學設施被引進校園,多媒體教學設備就是其中的一種。多媒體教學與以往的教學方式有很大的區(qū)別,它能夠將原本晦澀、抽象的知識通過圖片、音頻、視頻等方式展現(xiàn)出來,使學生可以快速消化和理解。比如,在作文構思方面,多媒體設備便可以發(fā)揮很好的作用。很多學生一提到寫作便會硬生生地“冥思苦想”,寫出來的文章很難打動別人。在課堂上,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生動地展示作者寫作時的一些真實情景,幫助學生分析作者的寫作構思。這種方法會比單純的語言描述要好得多。此外,老師也可以根據(jù)作文題目播放一些圖片或視頻,激發(fā)學生對寫作內容的真實感知,開拓他們的寫作思維,引導學生對作文進行巧妙的構思,以提高寫作水平。
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討論與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學方法,它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升。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能夠在腦海中構建一個相應的情境,然后用語言將這個情境描繪出來,進而達到增強寫作功底的目的。同時,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這種討論和交流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使他們的聯(lián)想能夠更加開闊,寫作水平也可以有所提升。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一個這樣的情境:學生在一個無人看管的教室里說著悄悄話,這時老師突然推門而入,此時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學生會是什么樣的表情,什么樣的想法,又會有什么樣的舉動?老師看到這樣的場景會是什么樣的心情,又會做出怎樣的處置呢?通過這些引導,學生可以通過聯(lián)想在腦海中構建一個這樣的場景,然后將其描寫出來,從而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
通過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合理地運用情境教學法,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體驗,促進他們想象力的發(fā)展,從而可以從多個角度對寫作題材進行挖掘,這樣才會使寫出來的文章立意更加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