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說苑·立節(jié)》中記載,曾子穿著破舊的衣服耕田,魯國的國君派人要分封給他一座城鎮(zhèn),說:“請先生用封地內(nèi)的財富來買一些好衣服吧?!痹訄詻Q不受。使者說:“這又不是您向人要求的,是贈送給您的,你為何不接受呢?”曾子說:“我聽說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v使國君賞賜我土地,也不對我顯露一點驕色,但我能不因此畏懼他嗎?”后來孔子說:“曾參的好品德,足以保全他的節(jié)操?!薄蹲髠鳌酚涊d,宋國有個人,得到了一塊玉石,把它獻給子罕,子罕不要。獻玉石的人說:“我曾把它給玉石工看過,玉石工認為是寶玉,所以我才敢獻給你。”子罕說:“我把不貪當作寶物,你把玉石當作寶物,如果把它給了我,咱倆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不如咱倆都保有自己的寶物?!薄澳萌耸侄蹋匀俗燔洝?,曾子、子罕因為知道“不受人”方能“不畏人”的道理,所以懂得在人生志趣和生活喜好中取舍,以此堅定自己的操守。
西晉的胡質(zhì)、胡威父子同朝為官,都十分清廉。一次,胡威到荊州探望過父親后,準備回京城。荊州刺史帳下一名都督聽說他要離開,連忙請假回家,拿了糧食和肉,追隨而至。都督謊稱去京城辦事,二人便結伴同行。一路上,都督盡心盡力,送飯送肉,很是殷勤。過了幾日,胡威察覺出問題,一問才知都督是想讓他給父親遞句話,好幫其晉升。隨即,胡威將父親給他的一匹絹贈給都督,謝過后打發(fā)他回去了?;氐骄┏呛螅懶沤o父親,建議革除這個都督的職位,以警示官員要嚴守清廉。父親回信說,此人雖是行賄,但情節(jié)并不嚴重,革職的懲罰偏重,影響也過大,等于向外人宣傳自己的清廉。父親還說已對其進行了誡勉談話,這樣影響小,于人于己都是妥當?shù)?。胡威對父親的處事周到佩服不已。后來,胡威入朝,晉武帝問他:“大家都說你們父子二人清廉,那到底誰更清廉呢?”胡威沉吟一下,說:“我遠不及我父親。”晉武帝一聽,笑笑說:“你這么說有什么理由嗎?”胡威答道:“我清廉,擔心別人不知道;而我父親清廉,卻生怕別人知道?!辈皇?,境界也有高下之別啊。
唐睿宗景云年間,裴寬曾經(jīng)在潤州刺史韋詵手下任參軍一職。韋詵有個女兒,年方二八,待字閨中,正準備挑選一個合適的人來做女婿。這天,適逢假日,韋詵登樓遠眺,只見附近一家的后院里有人正在菜圃中埋藏什么,韋詵詢問屬吏,屬吏回答說:“那是參軍裴寬住的地方。”屬吏與韋詵一同前往裴寬住的院子,韋詵問他在做什么,裴寬回答說:“我一向不接受別人送的東西以玷污家門,恰逢有人來找我辦事,送來山珍鹿肉,見我不肯收下,放在門口就走了,我不敢自己欺騙自己,又無處退禮,干脆把它埋了算了?!表f詵聽后贊嘆不已,于是引薦他任按察判官。韋詵回家后對妻子說:“經(jīng)常尋求佳婿不可得,如今終于得到了。”后來,韋詵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裴寬為妻。朱熹有句話說得很透徹:“世路無如貪欲險,幾人到此誤平生?!比裟懿皇埽蛟S還能有意外的收獲呢。
唐德宗時宰相陸贄為官清廉,皇帝曾勸他道:“愛卿太過清廉了,像馬鞭靴子之類的小禮物,收下也沒什么不可?!被实鄱歼@么說了,陸贄卻道:“一旦開了受賄這個口子,胃口必定越來越大;收了鞭子靴子,就想收華服裘衣;收了華服裘衣,就要開始收錢……”防微杜漸,這真是洞徹人性之語。欲望無止境是人性的弱點。鞭靴看似微小,卻能導致欲望的多米諾骨牌徹底倒下。陸贄正是看清了這一點,所以,他認為遏制貪腐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不開口子,把欲望殺死在萌芽階段。
唐代的皇甫無逸,曾擔任益州大都督府長史,他到下面巡查,夜晚在百姓家里留宿。適逢燈芯將要燒完了,主人就準備為皇甫無逸換上一根。這時候,皇甫無逸竟然抽出佩刀,割斷自己的衣帶當作燈芯用。不受私燭,流傳千古。
道光皇帝召見曾國藩,先把曾國藩的履歷看了看,然后隨口問道:“曾國藩,你抬起頭來,朕有話問你。”曾國藩急忙抬起頭來。他雖眉清目秀,但偏偏長了一對三角眼。道光皇帝對長三角眼的人素來反感,因為他的印象中,歷朝歷代的反王們都長著三角眼,所以這種人非貪即狠,難成大器。道光皇帝突然問曾國藩,做官的第一要義是什么?曾國藩說:“學生以為,做官的第一要義無非是個廉字?!痹鴩膶Υ鹱尩拦饣实酆芤馔??!俺制焦什恢匾獑幔勘确秸f你斷官司,不持平不公允,怎么能服人呢?朕交辦的事如何能辦好???”曾國藩回答:“皇上教訓的是。但學生以為,做官以不要錢為本,官員不廉無以持平,不廉更難談公允?!钡拦饣实塾謫枺骸耙亲屇愕降胤缴先プ鲋h,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曾國藩說:“開民智與清訴訟,當是重中之重?!薄斑@倒新鮮!”道光皇帝笑了笑,用手指著曾國藩說:“放著錢糧不管倒要開民智,你給朕說說,如何要先開民智???”曾國藩忙說:“開民智是為了讓百姓懂法守法。民智不開,百姓勢必愚昧,地方上的治安斷難良好。而錢谷都是有記載有數(shù)字的東西,早晚清理,效果應該一樣?!薄罢漳闼f,百姓知法才能守法。朕問你,乾隆朝和珅位至將相,參與制定了許多法令,可到頭來他仍然犯法。這應該怎么解釋呢?”聽了這話,曾國藩全身一抖,額頭冒出冷汗。他強迫自己鎮(zhèn)定下來,思索了一下說:“犯官和珅知法但目中無法,眼里只有銀子。官員不廉已是犯了王法,禍滅九族當是他咎由自取。從古到今,官員墮落自貪字始。”道光皇帝不再言語,提筆在曾國藩的履歷上批了一行字:“面相不雅,答對卻明白,能大用。即日起實授翰林院檢討?!痹鴩坏?0歲,就成了清朝的實缺從七品官員。
明代郭允禮所寫“官箴”:“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則吏不敢慢,公則民不敢欺。”意思是,你下屬的官吏害怕你不是因為你嚴格要求,而是敬畏你的廉潔;老百姓佩服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佩服你的公正。你要是廉潔了,下屬官吏就不敢怠慢;你做到了公正,老百姓就不會欺騙你。由此看來,官員的廉潔威力是多么大,公平是多么的重要。吏治的要害就在于廉潔和公正。
不受,即不貪,不貪才,不貪名,不貪位,才能做到“公其心,萬善出”“大其牖,天光入”。不受,人之大境界也。
(編輯/張金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