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培書
【摘要】 高中美術教育是高中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考競爭愈演愈烈的形勢下,高中美術生群體不斷壯大,但現(xiàn)階段,我國高中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環(huán)節(jié)仍存在著嚴重的功利化現(xiàn)象,在教學中存在著教學方式模式化、評價體系單一、教育動機不純等問題。本文基于高考背景下高中美術教育的現(xiàn)狀,對高中階段美術教育的有效途徑進行探究。
【關鍵詞】 高考 美術教學 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 G633.9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01-110-01
0
美術是人類情感的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美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一定的人文性。美術學科是高中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中生必修的一門課程,對高中生整體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yǎng)的提高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中美術教育旨在豐富高中生的情感,陶冶高中生的審美情趣,弘揚高中生人文精神,激發(fā)高中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近年來,隨著高考競爭的日益激烈,高中美術藝術生的群體也不斷擴大,相對于文化生來說,美術生需要準備自己的文化課和美術藝術課,因此,對于高中美術生的培養(yǎng),必須要從高考的要求出發(fā)來對學生進行美術教學,扎實學生的技能,為學生順利通過專業(yè)課考試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高中美術教學現(xiàn)狀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推進,高考成為高等院校選拔人才的一種重要方式,對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美術教學也有著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對美術技能的掌握關系到他們能否順利的進入到理想的院校。但不容忽視的是,現(xiàn)階段的高中美術教學仍存在著許多問題影響著學生的發(fā)展。
(一)美術教育存在著功利化現(xiàn)象
面臨高考的高中生普遍忽視美術教育,認為美術課是浪費時間,無論是家長還是任課教師都認為美術課存在毫無意義,高中美術教育功利化現(xiàn)象普遍存在,從學校到教師都不重視美術教學,甚至部分高中沒有專業(yè)的美術教師,大多數美術教師的自身價值得不到認可,部分高中甚至只針對美術生進行高考的美術訓練,非美術生的美術教育一律給其他的課程讓路,這些現(xiàn)象的存在嚴重的影響著高中生美術素養(yǎng)的提高。
(二)教師的教學方法有待改進
長期以來,美術課程一直處于尷尬的局面,由于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高考是學生人生的重要轉折點,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升學壓力,高中美術變成了一門“副科”。這種情況也導致一些美術教師的教學思想傳統(tǒng)化,教學模式單一化,在教學方法上,過分的強調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沒有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需求進行教學設計。美術教學不同于其他的學科,沒有標準答案可言,教師應該不斷啟發(fā)和開拓,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發(fā)展。
(三)美術的評價機制單一
現(xiàn)階段的高中美術教育評價體系單一,對高中美術教師的評價缺乏科學的體系,認為只有完成教學計劃就可以了,這種片面的評價方式制約著美術教育者的工作積極性,不利于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在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也比較片面,往往從作品的分數來判定學生的能力,嚴重壓制了高中生求新變異的動力和想象力。
二、高考背景下實施美術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當前的高中美術課堂教學,教學模式單一,教師在課堂上往往是理論知識的傳授,要求學生進行作品臨摹等,并以相似度為標準對學生作業(yè)進行評價,這種灌輸式的教學,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對美的真摯感受。因此,高中美術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只有讓學生真正的喜歡上這門課程,學生才會積極主動的感受身邊美好的事物,去觀察、去描摹。
例如在色彩的教學中,教師在加強學生對色彩理論知識認識的同時,要根據教學目標組織多樣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對色彩的應用能力。在高考色彩繪畫創(chuàng)作中,作品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色彩的應用,這也要求教師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更新教學模式,組織一系列的色彩練習活動,引導學生把色彩積極的運用到實際的繪畫中,提高學生色彩繪畫練習的自主性,進而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
(二)加強師生交流,提高學生美術水平
在高考美術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但當前的美術教學中教師常常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美術學習本身就是極具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的學科,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美術水平。這需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主動的關心學生、引導學生,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發(fā)揮想象力,更加自如地繪畫;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進行分組,在進行理論知識講授之后,給學生一些探究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去完成,共同創(chuàng)作相互具有豐富審美性的美術作品,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繪畫技巧。
(三)運用多媒體手段,豐富課堂形式
美術作為一門學科,發(fā)展到今天,已經不再局限于繪畫當中,而是在新的時代被賦予了新的內容和形式,多媒體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也賦予了美術新的姿態(tài),因此,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需求,運用多媒體手段,豐富課堂形式。例如,可以將現(xiàn)代媒體藝術作為一個新的學習模塊納入到高中美術教育內容上,教師將美術理論教學與動態(tài)設計結合,充分的運用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資源,加強美術課堂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充分調動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和主動創(chuàng)造的積極性。
高考美術教學因其群體的特殊性有著自己的特點,美術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培養(yǎng)學生基本技能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張學而.高中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J].教育導刊,2012(6).
[2]楊凝.美術高考與模塊教學之博弈.教育教學論壇[J].2012(S3).
[3]章國勇.如何提高高考美術教學質量.美術教育研究,[J].2013(6).
[4]孫飛.中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觀念問題及其出路[J].內蒙古教育,2010(14).
[5]張昕.對高中美術教育的幾點看法[J].林區(qū)教學,200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