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知春色嗾人狂。
賞析
中國古代文人有一個悲秋的傳統(tǒng),秋的蕭條、寥落、凄涼總是與失意、悲觀聯(lián)系在一起,因而在中國古詩文中不乏悲秋之作。劉禹錫同情他們的遭遇和處境,但不同意他們悲觀失意的情感。詩人針對這種寂寥之感,一反常態(tài),偏說秋天比那萬物萌生、欣欣向榮的春天要好,強調(diào)秋天并不死氣沉沉,而是很有生氣。他指引人們看那振翅高飛的鶴,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矯健凌厲,奮發(fā)有為,大展宏圖。人如果真有志氣,便有奮斗精神,便不會感到寂寥。這是贊秋氣。
第二首詩詠秋色。氣以勵志,色以怡情。所以贊秋氣以表志向高尚,詠秋色以頌情操清白。第二首前兩句寫秋天景色,明凈清白,有紅有黃,流露出高雅恬淡的情韻,泠然如文質(zhì)彬彬的君子,令人起敬。你若不相信,請上高樓一望,你便能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靜,心情肅然深沉,不像那繁華濃艷的春色,叫人輕浮若狂。
這兩首詩最大的特色就是即興抒發(fā)議論。詩人通過鮮明的藝術(shù)形象表達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蘊,又有藝術(shù)魅力。法國大作家巴爾扎克說過,藝術(shù)是思想的結(jié)晶,“藝術(shù)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積驚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而能喚起人們的想象和美感。它們給予人們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氣和素色,更喚醒人們?yōu)槔硐攵鴬^斗的英雄氣概和高尚情操,使人們獲得美感和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