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qū)永東小學 肖 平
第一,預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預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在已獲得知識能力的基礎上,利用各種學習條件和途徑,有目的、有計劃地主動學習新知識的過程。可見,這一學生自我求知的過程,就是良好讀書習慣養(yǎng)成的過程,就是自學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正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因此,“預習”這一環(huán)節(jié)抓得好,就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素質。
第二,預習有利于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一篇課文,尤其是中高年級的課文,長長的篇幅使得通讀一遍都要花上好幾分鐘,如果不預習,完全依賴在課堂上再來解決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解決生字詞等,那會浪費大量的寶貴時間,課堂效率可想而知。學生通過預習,初步進行了探索,什么地方已學懂,什么地方還不會,心中有數,會促使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難于理解的知識上,從而使他們聽課的指向性更加明確。預習中沒有弄清的問題,經過了一番思考,聽課時豁然貫通,會使學生的印象經久不忘,可以大大提高聽課的質量。
第三,預習有利于把課堂探究引向深入。
有了課前的預習,學生課堂上的思考會更深入,會提出更多有價值的問題,讓探究學習更深入、更有效。對小學生加強預習習慣的教育是必要的,其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第一,讓學生明確聽課的重要性
小學生的一大特征就是表現欲望強,總認為自己想的都是對的,別人說的都是錯的。在教學過程中一是要求學生聽同學回答問題時,不一定要贊同,但起碼要做到理解,弄清同學為什么有這樣的想法,二是不隨便給予否定,即使持有不同的關或理解,也要以“我認為……”,“我想補充……”等方式參與交流,學生即學會了傾聽,又保持了理解的心態(tài),效果較好。
第二,教給學生聽課的方法
讓孩子們知道認真聽別人講話不僅是尊重別人,也是善于思考的好學生。要養(yǎng)成善聽,傾聽的好習慣。并教給學生一些方法:(1)猜想發(fā)言的同學會說什么。(2)對同學的觀點進行歸納。(3)想想看他說的有沒有道理。這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傾聽方法,大部分學生學會了先聽后說,也逐步養(yǎng)成了傾聽的習慣。
第三,通過課堂調控,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情感基礎。
第一,規(guī)范格式,讓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學生正確的書寫姿勢和良好的書寫習慣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達到的,它需要老師較長時間的細致引導和強化訓練方能形成。我們可以向學生提出作業(yè)書寫的要求,如字跡要美觀大方,背要挺直,眼離書本要有一尺遠等,這樣一是為了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二是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
第二,率先垂范,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作業(yè)書寫好習慣。
作為老師,平時書寫也應在多加注意,如作業(yè)批改時給學生的批語應盡量楷書,課堂的板書,應做到一筆一畫的寫,從而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以養(yǎng)成好的書寫習慣。
第三,時時提醒,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作業(yè)書寫習慣。
眾所周知,習慣的養(yǎng)成非一朝一夕,而好習慣的養(yǎng)成又比壞習慣難得多,因而我們應時時在孩子作業(yè)中提醒他們,如頭不要太低,腰要直,隨時做孩子好習慣的督促者。
第一,首先應做到及時復習,培養(yǎng)其課后復習的習慣。
課后及時復習能加深和鞏固對新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系統(tǒng)的掌握新知識,并且達到靈活應用的目的。要使知識和技能經常得以鞏固強化,教師就需要鼓勵學生勇敢克服學習當中的困難,戰(zhàn)勝遺忘,引導他們進行有效復習、記憶和操練。
第二,其次要做到勤于總結,善于積累,培養(yǎng)其良好的階段復習習慣。
從時間安排上,可以當天鞏固新知識,每周進行小結,每月進行階段性總結,期中期末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學期復習。從內容上看,每課知識及時回顧,每單元進行知識梳理,每章節(jié)進行知識歸納總結,必須把相關知識串聯(lián)在一起,梳理知識結構,形成知識網絡,達到對知識和方法的整體把握
第一,課堂激發(fā)課外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進入書的奇妙世界。
奧維爾?普瑞斯特科在《給孩子讀書的父親》中說:“很少有孩子會主動喜歡上閱讀,通常都必須有某個人引領他們進入書中奇妙的世界。” 所以,關鍵是要用書中那有趣的精彩的故事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為此,在起初的閱讀課堂上,教師不妨選一些精彩的美文,以聲情并茂地朗讀,引領學生進入欣賞與感受的情境。再者,介紹一些好書的梗概或一個精彩的人物或幾個精彩的片斷,吊起學生的胃口,吸引他們去書中找尋精彩。
第二,保護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尊重每個學生的個人感受。
新的教育理念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能力,《新課程標準》也強調要尊重學生的個人體驗,課外閱讀是每個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行為。每個學生的經歷、興趣愛好、經驗水平都不盡相同,教師必須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民主、開放的讀書環(huán)境,不要有太多刻板的限定,為學生留出足夠的空間,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歡讀的書(當然大是大非的原則指導也不可或缺)。
第三,注重個別關注與交流,讓學生體驗到讀書的快樂感、成就感。
渴望被人關注,永遠是每一個學生的心愿;成就感,永遠是學生進步最大的支持力。 為了讓學生永久地保持課外閱讀的興趣,教師就應該經常對學生進行個別的關注,進行讀書心得的交流,讓學生在交流講解的過程中,體驗自己的收獲和成功,獲得課外閱讀的愉悅與滿足。此外,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閱讀活動,為學生提供交流讀書體會的平臺,親身示范,給學生樹立愛讀書勤讀書的榜樣,創(chuàng)設良好的書香閱讀氛圍。
習慣決定成敗,習慣決定人生,愿每個老師和家長都能成為孩子良好習慣養(yǎng)成的催化劑,愿我們的孩子在老師、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共同努力下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讓好習慣伴隨孩子走好生活的每一步,成就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