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連 陳明聰 江會紅
世界癌癥報告2012年的數據顯示,肺癌是全球范圍內最常見的癌癥,占總癌癥新發(fā)病例的12.9%[1]。根據相關調查報道,我國的肺癌發(fā)病率和病死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2]。中國原發(fā)性肺癌(2016年版)診治專家共識顯示一線標準化療推薦含鉑2藥方案,在化療基礎上可聯合靶向治療[3]。酪氨酸激酶受體(EGFR)突變的患者療效明顯優(yōu)于化療。國產藥物埃克替尼相對于化療藥物,同樣表現出療效優(yōu)勢[4]。但是無EGFR突變者EGFR基因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靶向治療效果欠佳,對于二線以后進展的患者治療效果亦欠佳。本研究旨在探討VEGF抑制劑甲磺酸阿帕替尼三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療效,同時觀察大劑量維生素B6聯合阿帕替尼能否減輕該藥的毒副反應,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53例,均經病理組織學檢查確診,接受過2個方案以上的含鉑化療,患者EGFR基因檢測為陰性,卡氏評分均≥60分;預計生存期>2個月。排除標準:腦梗死、心臟病、糖尿病、3度高血壓、肝腎功能不全。根據患者最終選擇的治療方案分為兩組:阿帕替尼組和姑息治療組。阿帕替尼組27例,其中男17 例,女 10 例;年齡 46~73(58.7±10.98)歲;鱗狀細胞癌19例,腺癌8例;卡氏評分90分2例,80分4例,70分15例,60分6例。姑息治療組26例,其中男18例,女 8例;年齡 49~72(61.8±7.44)歲;鱗狀細胞癌 16 例,腺癌10例;卡氏評分90分1例,80分7例,70分13例,60分5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理類型及卡氏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本研究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治療前檢測患者血壓、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心電圖、B超、胸部、腹盆腔CT、PET/CT等。治療藥物有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商品名:艾坦,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0.25g,國藥準字:H20140105);維生素B6片(東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0mg,國藥準字:H21022860)。阿帕替尼組(其中服用維生素B615例,未服用 12例):阿帕替尼片 500mg(250mg/片),餐后半小時,頓服,1次/d,同時給予最佳支持治療,包括抗感染,營養(yǎng)支持,止痛,增加食欲等處理。姑息治療組僅給予最佳支持治療。若出現Ⅲ/Ⅳ度不良反應,或患者自覺不可耐受的不良反應,阿帕替尼減量至250mg/d或暫停2~3d。1個月以后評價療效,以后每個月復查CT。若姑息治療組出現進展則繼續(xù)選擇最佳支持治療,三線化療,阿帕替尼組治療至進展或者不可耐受為止,進展后可視患者情況采取其他治療方案。
1.2.2 療效評價標準 采用EASL 2012療效評定標準[5],完全緩解(CR):所有肝臟病灶動脈期增強顯影均消失;部分緩解(PR):目標病灶(動脈期增強顯影)的直徑總和縮小≥50%;穩(wěn)定(SD):縮小未達PR或增加未到PD;進展(PD):目標病灶(動脈期增強顯影)的直徑總和增加≥25%或出現新病灶。有效疾病控制率(DCR)=CR+PR+SD。比較治療前后卡氏評分,治療后增加20分為明顯改善,增加10分為改善,無增加為穩(wěn)定;減少10分或以下為減退,改善率=(顯著改善+改善)×100%。同時評價從分組開始到腫瘤進展時間(TTP);按照NCICTC抗癌藥物常見毒副反應分級標準進行毒副反應評價,分為Ⅰ~Ⅳ度[6]。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53例患者均獲得隨訪。阿帕替尼組卡氏評分顯著改善11例,改善10例,穩(wěn)定2例,減退4例,改善率74.1%;姑息治療組卡氏評分顯著改善4例,改善5例,穩(wěn)定9例,減退8例,改善率34.6%,兩組改善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925,P<0.05)。阿帕替尼組無CR病例,PR 3例,SD 17例,PD 7例,DCR 70.1%;姑息治療組SD 9例,PD 17例,DCR 34.6%,兩組DCR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881,P<0.05)。阿帕替尼組 TTP(103.5±7.4)d,姑息治療組(57.4±4.1)d,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6.253,P<0.05)。
2.2 兩組患者毒副反應比較 見表1、2。
表1 兩組患者毒副反應比較(例)
表2 阿帕替尼組服用維生素B6者與未服用者毒副反應比較(例)
由表1、2可見,兩組患者出現高血壓、口腔黏膜炎、手足綜合征、蛋白尿多為Ⅰ、Ⅱ度,毒副反應發(fā)生率阿帕替尼組均高于姑息治療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服用維生素B6者出現口腔黏膜炎和手足綜合征的比例明顯下降,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晚期NSCLC二線化療失敗后生存期均較短,患者再次選擇三線化療的療效差,LUX-Lung3研究也證明了對于基因突變的患者,EGFR-TKI靶向治療優(yōu)于傳統(tǒng)化療,反應率(RR)、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生活質量方面較標準化療有更好的臨床獲益[7],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未經選擇的患者,一線EGFR-TKIs治療有效率、PFS與化療無差異,但總生存期(OS)劣于一線接受化療患者[8]。阿帕替尼為高選擇性的VEGF抗血管增生藥物,李晨蔚等[9]報道LUNX、VEGF基因聯合檢測可輔助常規(guī)病理檢測判斷Ⅰ期NSCLC淋巴結微轉移,為臨床診治提供一定的幫助。王永莎等[10]發(fā)現阿帕替尼對裸鼠A549肺癌移植瘤模型表現出較好的抑瘤作用;阿帕替尼在晚期胃癌中的Ⅱ/Ⅲ期臨床試驗顯示出較長期的生存獲益。一項由國內學者李進領銜的Ⅱ期臨床研究顯示阿帕替尼可延長患者的OS及PFS[11-12]。現階段阿帕替尼針對NSCLC的研究非常少,李旭等[13]觀察阿帕替尼與紫杉醇治療86例晚期NSCLC,提示阿帕替尼組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5.35%,高于紫杉醇的76.74%(P<0.05)。張力等[14]報道阿帕替尼片治療晚期非鱗NSCLC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多中心Ⅱ期臨床研究,提示阿帕替尼組的客觀緩解率(ORR)、中位生存時間(MST)均優(yōu)于安慰劑組。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產苯磺酸阿帕替尼治療晚期二線化療失敗的EGFR檢測陰性患者的三線治療,同時探索大劑量維生素B6對于減輕阿帕替尼不良事件的療效。結果顯示,阿帕替尼組卡氏評分改善率74.1%,優(yōu)于姑息治療組34.6%。阿帕替尼組未出現CR病例,PR 3例,DCR達70.1%,相對于姑息治療組,有效率明顯提高,而且TTP阿帕替尼組相對于姑息治療組有接近1.5個月的延長。
阿帕替尼組的毒副反應高于姑息治療組,包括高血壓發(fā)生率、口腔黏膜炎、手足綜合征、蛋白尿發(fā)生率。阿帕替尼所致的皮膚黏膜炎,在卡培他濱的治療中,手足綜合征可能為組織缺乏維生素所致,大劑量維生素B6的使用可減輕該反應[15]。李向民[16]研究提出,超大劑量維生素B6可能減少卡培他濱所致的手足綜合征。阿帕替尼所致皮膚黏膜炎和手足綜合征可能均為該機制所致。本研究阿帕替尼組服用大劑量維生素B6者口腔黏膜炎、手足綜合征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姑息治療組,同時大劑量維生素B6組未出現Ⅲ/Ⅳ度毒副反應,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考慮樣本不足所致,少見的Ⅲ/Ⅳ度毒副反應足以顯示大劑量維生素B6在減輕黏膜、皮膚反應方面的療效。
綜上所述,阿帕替尼治療治療晚期NSCLC有效、安全,毒副反應可耐受,同時大劑量維生素B6可減輕阿帕替尼導致的手足綜合征、口腔黏膜炎,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推廣。
[1]FerlayJ.Cancerincidence and mortalityworldwide:sources,method and major patterns in GLOBOCAN 2012[J].International journalof Cancer,2015,136(5):359-386.
[2]韓仁強,鄭榮壽,張思維,等.1989年-2008年中國肺癌發(fā)病性別、城鄉(xiāng)差異及平均年齡趨勢分析[J].中國肺癌雜志,2013,16(9):445-451.
[3]石遠凱,孫燕,于金明,等.中國晚期原發(fā)性肺癌診治專家共識(2016年版)[J].中國肺癌雜志,2016,1:1-15.
[4]龐林榮,陳俊,黃佳,等.鹽酸??颂婺嶂委熗砥诜切〖毎伟┑呐R床研究[J].浙江醫(yī)學,2015,37(20):1668-1673,1680.
[5]EAS-EORTCClinicalPractice Guidelines:Managementof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Journalof Hepatology,2012,56:908-943.
[6]Trottia,Byhardt R,Stetz J,et al.Common Toxicity Criteria:Version 2.0.An improved reference for grading the acute effects of cancer treatment:impact on radiotherapy[J].Int J Radiat Oncol BiolPhys,2000,47(1):13-47.
[7]Yang JC,Hirsh V,Schuler M,et al.Symptom control and quality of life in LUX-Lung 3:a phase Ⅲ study of afatinib or cisplatin/pemetrexed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 with EGFR mutations[J].J Clin Oncol,2013,31(27):3342-3350.
[8]曹飛飛,張琳琳,王雙,等.EGFR-TKIs與化療比較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療效的meta分析[J].中國肺癌雜志,2015,18(3):146-154.
[9]李晨蔚,李凱敏,王子善,等.LUNX與VEGFA基因聯合檢測對Ⅰ期非小細胞肺癌淋巴結微轉移的臨床意義[J].浙江醫(yī)學,2017,39(6):442-444,448.
[10]王永莎,范娟,傅少志,等.阿帕替尼聯合紫杉醇不同時序給藥治療肺癌的實驗[J].腫瘤防治研究,2016,43(7):560-565.
[11]Li J,Qin S,Xu J,et al.Apatinib for chemotherapy-refractory advanced metastatic gastric cancer: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parallel-arm,phaseⅡtrial[J].J Clin Oncol,2013,31(26):3219-3225.
[12]Li J,Qin S,Xu J,et al.A randomized,double-blind,multicenter,phase II,three-arm,placebo-controlstudy of apatinib as thirdli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gastric carcinoma[J].J Clin Oncol,2011,29(Suppl):4019.
[13]李旭,張翠翠,譚紅葉,等.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生活醫(yī)藥雜志,2016,2(36):91-93.
[14]張力,李凱,史美祺,等.甲磺酸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療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多中心Ⅱ期臨床研究[C].第十五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暨2012年CSCO學術年會,2012.
[15]連文,張通,楊平,等.維甘乳膏聯合維生素B6治療卡培他濱相關手足綜合征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房,2013,24(48):4529-4531.
[16]李向民.不同劑量維生素B6對卡培他濱所致手足綜合征的作用[D].濟南:山東大學臨床醫(yī)學,201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