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荔佳
(浙江金融職業(yè)學院,浙江杭州 310018)
近年來,語言學、翻譯、語言教學以及其他學科出現(xiàn)了很多熱門研究對象,其中隱喻研究便是之一。在語言學界,以認知視角探討隱喻的成果最多,受到了學者廣泛的青睞和關注。自1980年,Lakoff 和Johnson于1980年出版Metaphor We Live By(《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這本隱喻研究領域的經(jīng)典著作,隱喻的語言特征、產(chǎn)生原因、語用功能、工作機制和理解過程逐步被隱喻認知理論一一闡述,并且在語言教學中,隱喻認知理論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應用。(王寅,2006)
當代認知語言學家普遍認為,從本質(zhì)上說,隱喻并不是一種修辭現(xiàn)象,它應該被認為是一種認知活動。這種認知活動在人類的范疇化、概念結構、思維推理的形成過程中,產(chǎn)生著相當重要的功能。根據(jù)Lakoff和Johnson(1980)的理論,隱喻即是人類的基本思維方式,又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方式。我們?nèi)粘_M行思考和活動的概念系統(tǒng),很大程度上都具備隱喻性。(胡壯麟,2004)
英語與漢語中都存在大量隱喻,從而使兩種語言在表達上豐富多彩,各有千秋。然而,兩種語言在隱喻方面的異同也是認知語言學家感興趣的地方。
隱喻通常被視作一種語言偏離現(xiàn)象。20世紀80年代,Lakoff和Johnson的《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1980)一書極大地拓寬了隱喻研究的范圍,為隱喻認知研究打開了嶄新的時代。Lakoff等人認為,從根本上講,隱喻實際上是一種認知現(xiàn)象,而不僅僅只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匡芳濤,2012)
當人們要介紹一種事物,他們傾向于用另一種事物去認識、理解、思考和表達,這種認知思維方式就是隱喻。它存在于人類的語言、思維、文化和概念等各個體系中,這種認知活動具有人類基本的普遍性和共性。相似性是隱喻產(chǎn)生的基礎,但是將隱喻看作人類認知活動的工具和結果,就能擺脫將隱喻觀視為“兩事體基本相似關系進行比較”的局限。(王寅,2006)
隱喻是認知主體通過推理,將一個概念域,或稱源域,映射到另一個概念域,或稱目標域的過程。源域通常是指人們非常熟悉的較為具體的一些概念,而目標域則是人們相對而言不太熟悉的較為抽象的一些概念。隱喻可以使人們在不同事物之間建立聯(lián)系,以此喻彼,引彼喻此。(王寅,2006:406-407)通過隱喻,人們可以對那些不太熟悉而又抽象的概念增強理解。例如,Love is a journey。在這個概念隱喻中,journey是一個人們較為熟悉,又比較的概念,用它來比喻love這個相對抽象的概念,之所以它們之間能夠建立起隱喻,是因為兩者存在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它們都有起點,半路中都有順境和逆境,都會在最后到達一個終點。通過這樣一個隱喻,我們能夠將love具象化,從而更好地把握這一抽象概念的實質(zhì)內(nèi)容。
隱喻理論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逐漸成為人質(zhì)語言學領域的一個十分火熱的研究焦點,自90年代以來國內(nèi)有關論文著作數(shù)量迅速增長。(李福印,2008) 英語與漢語中都存在大量隱喻,從而使兩種語言在表達上豐富多彩,各有千秋。然而,認知語言學家對兩種語言在隱喻方面的異同也同樣很感興趣。筆者試圖分析、總結近三年在核心期刊發(fā)表的論文,對英漢語隱喻展開對比研究。
一些文章探討了英漢兩種語言在隱喻模式上的差異,比如對于同一個隱喻,兩種語言中該隱喻的源域是否相同,哪種語言中的源域更富多樣性;一種語言中出現(xiàn)的隱喻模式在另一種語言中是否也會出現(xiàn),該隱喻模式所占比重如何;對于同一種隱喻,從文化的角度考察英漢隱喻的跨文化相似性等。
張立英和徐勇(2010)采用隱喻模式分析的方法,考察了英漢隱喻的異同,同時探討了理智隱喻和愛情隱喻的源域是獨立的還是相同的。研究結果表明:1.無論是英語還是漢語,這兩種隱喻的源域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2.英漢隱喻模式存在一致性,但漢語的隱喻模式更加豐富和多樣化。3.英漢隱喻模式的差異源于兩種文化的不同。比如愛情隱喻,漢語文化往往把萬物的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視作不可逾越的東西,愛情也同樣有一定的發(fā)展過程,人們不能隨意違背它。而愛情在英語文化中卻成了一樣價值珍貴的物品,相愛的人兒之間即是把自己心愛的東西給了對方。因此,英語中經(jīng)常把愛情比作一個容器,是一個人存放心愛之物的地方。
部分文章關注隱喻擴展,對英漢隱喻擴展做了對比研究。隱喻拓展差異性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語言理論做出的假設與實際使用的語言存在矛盾;而是被語言表達出來的意義與前兩者也存在差異性。舉例來說,有研究發(fā)現(xiàn),從源域映射到目標域的過程中,有著相似地位的語言成員,只有部分獲得資格成為源域,也并非所有成員都能在目標域中被轉化成詞匯;另一方面,語言搭配具有相對固定的特征,一些在內(nèi)省條件下成立的語言搭配,卻不見得存在于實際語言使用中,或只是低頻存在等。
唐樹華等(2011)試圖探討導致跨語言隱喻拓展特征差異的主要因素除了文獻常提及的文化和原型圖式差異,還有不同的規(guī)約差異,尤其是詞類、構形和謂語句的構式差異。該文對漢英溫度域謂詞進行了一系列調(diào)查,結果表明,溫度域的形容詞謂語句,隱喻拓展中往往在兩方面受限,一是認知機制,二是語言系統(tǒng)。在英語中,溫度域謂詞多數(shù)是以認知圖式為基礎進行隱喻擴展。與英語不同,漢語和德語等語言,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詞匯句法手段做到這一點。
目前學術界針對隱喻謀篇功能的討論主要存在幾個缺陷。一是大多數(shù)研究的側重點集中于揭示隱喻的幾種跨句或跨段映射在語篇中的意義延伸以及對語篇相關主題的框定作用。而隱喻映射過程中的限制機制以及映射后合成的新概念域對語篇意義的推進與新信息的產(chǎn)生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而是在對篇章隱喻映射機制類型的研究上,大部分學者只探討了映射在篇內(nèi)的體現(xiàn),而沒有充分顧及不同語篇之間或者語篇參與者之間是否也存在類似的映射機制。(張緯,2012)
張緯(2012)研究了隱喻在漢英語篇內(nèi)的映射類型,以及在映射結構上體現(xiàn)出的各自特點。研究表明,在語篇之內(nèi),隱喻映射可以促使 SD(源文本)與 TD(目標文本)的內(nèi)部要素進行有選擇的組合與過濾,從而在語篇中形成一個具有完整圖式結構的混合概念域,并能根據(jù)自身的邏輯促成語篇的信息推進。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隱喻的謀篇機制帶有一定的普遍性,但由于文化思維的差異,漢英語篇內(nèi)部的隱喻映射類型以及映射結構也會有所不同。在語篇之外,隱喻性思維不僅能從語場、語體以及語類三個方面將源文本融合到目標文本中,而且能夠在發(fā)話者與受話者之間建立起一種互動式的隱喻關系。這兩種篇外映射機制體現(xiàn)了隱喻在不同的語篇或話語參與者之間起到了一種“元認知”的識解與建構作用。
隱喻是在人類的經(jīng)驗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語言不同,隱喻也不盡相同,因為隱喻是不同概念系統(tǒng)的體現(xiàn)。使用不同語言、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傾向于使用不同的概念系統(tǒng)來理解世界。漢語民族和英語民族在文化和思維上的差異通過隱喻折射出來。所以,隱喻翻譯實際上是一種跨文化的認知活動,它在本質(zhì)上是從源語到目標語的映射。從認知語言學的視角分析隱喻的英漢互譯過程,第一要考察兩種語言中隱喻的認知異同。然后采取恰當?shù)碾[喻釋譯原則與策略。孫桂英(2010)指出,在翻譯隱喻的過程中,譯者要遵守語用等效這一原則,把目標語讀者作為服務對象, 根據(jù)這些讀者的認知特征將源語中隱喻部分的語用功能翻譯出來,采用某些合適的翻譯方法和策略,使源語作者的意圖被目標語讀者充分理解。
隱喻源于認知,基于認知,同時又能夠推動認知向前發(fā)展。一方面,隱喻是人類活動根植于日常的身體體驗,而不同民族的身體體驗卻是相同的,因此隱喻的存在是具有普遍性的;另一方面,由于身體體驗不能獨立于特定的文化和社會之外,不同文化的隱喻概念存在差異。英漢語隱喻差異形成的原因不能歸結于孤立因素,而是語言意義、主體認知、語用語境和社會文化諸因素彼此相互交織,內(nèi)外互動滲透作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