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靜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yè)園區(qū)第二高級中學,江蘇蘇州 215000)
阿米爾的母親因難產(chǎn)而去世,父親又經(jīng)常忙于和政商界的人來往,疏于對阿米爾的關(guān)愛,所以阿米爾的性格中有因缺少父母的愛而產(chǎn)生的一種不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導致了他性格中的軟弱、敏感、甚至自私。所以當哈桑為了阿米爾去追那只最后被斗敗的風箏,卻遭到阿塞夫及其黨羽三人的圍堵,并被阿塞夫三人強暴,而隨后趕到的阿米爾卻未敢站出來,因為他的怯懦、自私和貪婪,如果風箏是他取回,他會得到更多父親的贊賞。沒有站出來救哈桑,阿米爾從此背負了沉重的負疚感。阿米爾之所以那么痛苦,是因為他本性是善良的,唯善良者才知愧疚與自責。然而阿米爾的軟弱和不敢面對良心的負疚讓他選擇用更為卑劣的手段逼走哈桑和阿里。這種古怪復雜的內(nèi)心,連他自己都覺得不齒,卻無法擺脫和超越這種矛盾糾結(jié)帶來的痛苦。在美國,阿米爾遇見了索拉雅,愛情的美好催生出阿米爾的再度反省與自責。阿米爾認為,他不在乎別人的過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他自己有過去。他全都知道,但追悔莫及?;楹笫迥?,阿米爾和索拉雅琴瑟和鳴,心有靈犀,但索拉雅患有不孕癥,這也是后來阿米爾決定領(lǐng)養(yǎng)哈桑的兒子索拉博的原因之一。阿米爾想起拉辛汗掛電話之前說的一句話:“來吧。這兒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保猎趦?nèi)心深處的罪惡感再次萌生,他決定去巴基斯坦,去尋求靈魂的救贖。到了白沙瓦,阿米爾從拉辛汗的講述中得知哈桑夫婦被塔利班射殺,他們的兒子索拉博成了孤兒。拉辛汗示意阿米爾找回索拉博,并告訴他一個事實:哈桑實際上是他同父異母的兄弟,索拉博是他的親侄子。阿米爾一開始難以接受這個事實,覺得這三十八年受到了可恥的欺騙,這讓他原本愧疚的靈魂更加痛苦。當他冷靜下來,茫然失措,只好重新審時度勢,重新找到自己的方向。終于決定去喀布爾,找回索拉博,撫養(yǎng)長大,為曾今給哈桑與阿里犯下的罪,尋求補償,救贖自己的靈魂。一路上,觸目皆是貧窮的跡象,戰(zhàn)爭、政治的動蕩讓阿富汗這個國度陷入了極度的貧困和蕭條。當找到新的恤孤院時,阿米爾得知索拉博已被塔利班的人帶走,失望同情與揪心一起涌上阿米爾的心頭。為尋回索拉博,阿米爾和塔利班男子阿賽夫進行了決斗,勝了才能帶走索拉博,一場惡斗,阿米爾體無完膚,但心病已愈,他大笑。對哈桑的愧疚,對自己懦弱、自私、卑劣的羞恥一直是他的心病,此時心病痊愈,如釋重負,阿塞夫舉起拳頭,準備再次擊落,多虧索拉博用彈弓將一顆碩大的銅珠打進了阿塞夫的左眼,他們得以跑出大房子,法里德在外開車接應。經(jīng)過若干次手術(shù),阿米爾終于恢復了意識,在病房里他讀到了拉辛汗寄給他的一封信,信中提到他父親跟他一樣,也是個靈魂痛苦的人,他父親的深切自責帶來了善行,拉辛汗認為當罪行導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獲救,阿米爾也深以為然。
自然環(huán)境:
①交代事情發(fā)生地點或背景,增加真實性。
②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環(huán)境描寫以情節(jié)為依據(jù))。
③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④渲染故事氣氛。
⑤深化作品主題。
⑥暗示社會環(huán)境。
社會環(huán)境:
①交代故事的時代背景。
②渲染故事的環(huán)境氣氛,烘托人物心情。
③烘托人物的突出特點。
④暗示人物的前途命運。
⑤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變化(環(huán)境描寫以情節(jié)為依據(jù))
⑥深化小說主題思想。
①創(chuàng)造懸念,一波三折,引人入勝。比如從阿米爾接到拉辛汗的電話并決定去巴基斯坦看他到知道一個事實之后決定去阿富汗找索拉博,再到從阿塞夫那里通過決斗帶走索拉博,作者處處設(shè)置懸念,每次在即將找到索拉博的時候,情節(jié)陡然一轉(zhuǎn),一波三折,引人入勝。
②前后照應,結(jié)構(gòu)緊湊,渾然一體。比如小說開始時,描寫哈桑為阿米爾追風箏,說道:“為你,千千萬萬遍。”小說結(jié)尾時,阿米爾在為索拉博放風箏時,說道:“為你,千千萬萬遍。”同樣的話前后照應,使小說結(jié)構(gòu)緊湊,渾然一體,突出了哈桑對阿米爾的忠誠及阿米爾對哈桑及其兒子的愧疚和良心的救贖。
③側(cè)面襯托,埋下伏筆。比如當阿米爾從拉辛汗口中得知哈桑和他是同父異母的兄弟時,驚訝且難以接受,這個出人意料的答案實際上在小說前面就已經(jīng)埋下伏筆,阿米爾在茶樓冷靜下來,回憶起曾今那些熟視無睹的跡象,哈桑的生日父親從來不會忘記,父親對哈桑一直很好,還為他治療兔唇,當阿米爾告訴父親讓哈桑離開時,父親大發(fā)雷霆,哈桑和阿里走時,父親大哭,等等這些細節(jié)描寫側(cè)面襯托,都為后文交待這個真相埋下了伏筆。
④起線索作用。阿米爾在這本小說里是線索人物,通過他,將小說人物哈桑、父親、拉辛汗、索拉博、索拉雅等和相關(guān)情節(jié)貫穿起來。
⑤倒敘式開頭,中間有插敘、補敘。小說開頭寫阿米爾在美國舊金山回憶故鄉(xiāng)喀布爾,回憶過去的人與事,回憶那個追風箏的人哈桑。之后開始寫阿米爾小時候與哈桑的友情,小說采用倒敘式開頭,中間隨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做相應的插敘與補敘,如阿米爾幾十年后重返阿富汗,看到眼前的破敗景象,總會想起兒時和哈桑玩耍的情景,這里就是補敘與插敘。這樣補充了情節(jié),也通過今昔對比來突出了戰(zhàn)爭對阿富汗的破壞,表現(xiàn)了阿米爾對哈桑的愧疚之情。
⑥結(jié)尾戛然而止,留空白式。小說結(jié)尾處阿米爾為索拉博追風箏,自回美國后自閉不說話的索拉博臉上終于露出了微笑,阿米爾奮力的去追那個風箏并喊道“為你,千千萬萬遍?!钡酱诵≌f戛然而止,至于索拉博是否開口說話,阿米爾一家是否在美國幸福的生活,都未交待,這是留空白式的寫法,給人遐想的空間,意猶未盡。
①風箏象征親情、友情、愛情等美好的情感;也可以象征正直、善良、誠實等美好的人格,這些是完善的人格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可以象征人類的根本利益——和平:也可以象征美好生活、理想、生存價值等。
②“追”指的是對自身罪責的深刻反省和救贖,是一種積極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是一種對世界和平、國家安定的由衷向往。是一種對生命價值、理想的追尋與實踐。只有追到了才能成為健全的人,才能成為自我期許的人,才能獲得幸福,獲得真正的救贖。
③小說主旨和意蘊:從人物形象來看,通過阿米爾和父親的關(guān)系表達父愛、親情,兩人性格迥異卻也有著驚人的相似點。通過阿米爾和哈桑的關(guān)系表達友情,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人性中的真善美。通過阿米爾和拉辛汗的關(guān)系表達友情,突出人生路上精神導師的重要作用和意義。通過阿米爾和索拉雅的關(guān)系表達愛情,突出美好的情感對人的積極影響。通過阿米爾和索拉博的關(guān)系,表現(xiàn)阿米爾尋到了再次成為好人的路,并以實踐最終獲得了靈魂的救贖。從小說情節(jié)來看,表現(xiàn)親情、愛情、友情,表達對兒時生活的懷念,對故鄉(xiāng)、故國的懷念、對戰(zhàn)爭的厭惡,對處戰(zhàn)爭苦難中的國民的深重的同情,并期望和平早日到來能給這個災難深重的國家?guī)砀l?。表達當罪惡導致善行就獲得了真正的救贖。從小說環(huán)境描寫來看,戰(zhàn)亂之前和之后的對比描寫,突出戰(zhàn)爭的可怕,表達對和平安定的向往。對過去與哈桑放風箏、玩耍時的環(huán)境描寫,表達友情,突顯哈桑的純潔、正直、忠誠、勇敢,反襯自己的怯懦與自私。
[1]畢飛宇《小說課》評析.《揚子江評論》, 2017(6):20-24